-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集合)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很是熟悉吧,寫征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征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回望中國千年歷史,從科技領先的繁華大唐到落后他國數十年的民國時期,再到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唯科技,能強國。
千年前東方巨龍崛起,盛唐長安交流著世界各地的文化,四大發明驚艷著世界;明代鐵蹄架起火銃開疆拓土,至此中華文明繁盛之景達到巔峰。時至清代,君庸臣奸,自詡天朝上國,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繼而長期落后于世界潮流,在無盡戰爭中積弱十數年。
徐悲鴻言曰:“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脆弱的新中國深諳此理,唯科技創新,才能使國家獨立民族自強,守護一方百姓安寧。建國后短短十數年,導彈原子彈相繼問世,打破了技術封鎖,跟上了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安國興邦,科技為先。
現如今中國雖和平安寧,科技腳步卻并未放緩。二零二零疫情當前,人心惶惶,生命受到威脅;國內經濟停擺,世界局勢動蕩。中國科技在關鍵時刻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疫情最嚴重之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飛速建設,成千上萬噸的救援物資的運輸,都離不開北斗衛星。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這些先進科技幫助中國走在世界前列,提升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于國際影響力,不斷推動著中國前進,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當接過先輩們的`偉大事業,不斷奮斗,不斷學習,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先輩們猶如一盞燈,用自己的光明撕開了黑暗的一角,只有經過千萬人的不斷接力,才能讓這世間星火不滅,溫暖潮生。周恩來曾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我們應當繼承周總理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為實現強國夢而奮斗。
唯科技,能強國。惟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于自身肩上,我們享受著科技的便利,更應當接過時代的接力棒,發展科技,實現強國之夢。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2
這幾天各大新聞都報道,我國奮斗者號深潛器順利坐底馬里亞納海溝,潛水深度突破萬米,在尖端重大科研裝備上的又一步突破,再一次向世界展現了祖國的綜合國力。
從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人說是當醫生,有人說是當老師,還有的人說是安居樂業,然而我心中的中國夢則是科技強國——當科學家。
今年突發的疫情,讓我們一直呆在老家,學校開通網課。這是我第一次體驗網課,老師和同學們都可以通過視頻聊天上課。許久不見,第一天我們試聽課,大家互相問候,親切的聲音,讓我倍感喜悅。是啊,這就是科技帶給我們的幸福吧,在如此緊張的時刻,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牽掛的親人、老師、朋友,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和家人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熬過那段艱難的日子吧。從電話再到現在的視頻電話,科技在一步一步向前,距離在一點一點縮小。因為科技,讓距離拉近,讓人們不再恐慌,讓人們齊心協力同心抗疫。還有僅僅10天10夜一座醫院拔地而起,“基建狂魔”的背后則是大量的“青年突擊隊”為民請命。他們利用先進的'科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
祖國強盛的發動機已經全面啟動,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傲人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祖國的科技工作者們不懈的努力。自古以來我們前輩就有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責任擔當,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向榜樣學習,樹立自己心中的夢想,我們將成為新一代祖國棟梁!
我們是寄予了前輩和祖國期望的新一代,讓我們在新時代中生機勃發,高歌猛進,展現新一代年輕人的風采,實現“中國科技強國夢”!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3
現在的新中國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很多國家隨處都可以看到中國制造的身影,現在我們的建筑事業更是世界第一,就先不說自己國家的,就比如非洲第一高樓是中國建的,中國還和很多國家有教育方面的合作,比如英國找中國簽訂了5。5億的教育合同,我們還向6個國家派出了醫療小分隊,援助他們的醫療事業,還幫助別國修了許多公路,所以我們被稱為“基建狂魔”,一系列的事實表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但大家可曾想過我們是怎么一路走過來的嗎?在洋人們造槍,造炮的時候我們還在用刀,當我們有槍的時候,別的國家已經有船和飛機和坦克了,就這樣,中國還被12個國家給侵掠了,還被稱為“東亞病夫”……那一系列的恥辱是任何中國人都要牢記的
但堅強的中國人從來不會被打敗,從中國決定自己修第一條屬于自己的鐵路開始,雖然受到外國人的嘲笑,但中國人不氣餒,由詹天佑主持的京張鐵路從1905年10月2日開始,建造施工了4年后,在1909年10月2日通車,從此中國建設速度加快,當那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高速鐵路展現在世人眼前,外國人終于明白中國的實力,那刮目相看的眼神,我們可以驕傲的告訴他們,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在是以前的'中國,我們有的是實力和技術,讓世界驕傲的還有“港澳珠大橋”,以及中國的航天事業,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但可曾想過這樣美好的生活是怎么來的呢,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更應該繼承前輩們的高貴品質,為了不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所以我們現在應該還好學習,努力,長大后用自己的實力回報祖國,讓外國再一次的為中國感到驚嘆!
我的祖國,我的驕傲!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4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有夢想才會有追求的動力,才會有美好的未來!我的夢想是希望自己能像楊利偉叔叔一樣勇敢地飛向太空!
古時候有萬戶飛天,是講中國明朝一個名叫陶成道的官員,為了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想,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著風箏,飛向天空。但是火箭爆炸了,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人們稱他為“世界航天第一人”。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用這位古代中國人的名字名命名。
而楊利偉叔叔則是當代中國人的驕傲。聽媽媽講,20xx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坐上神舟五號駛向太空。當時整個中國都沸騰了——中國人延續了幾千年的飛天夢終于實現了!
如果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航天員,我一定要在飛船上看看我們美麗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子,還要看看我們的鄰居月球是什么樣,是不是如電視中所說的呢?我還要看看浩瀚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顆漂亮的小行星……
梁啟超先生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句話激勵我更加努力學習,用勤奮努力去實現我的航天夢,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
我的航天夢!我的強國夢!只要我堅持努力,就一定會實現我的夢想!
以上是摘抄網小編精心幫大家整理的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500字精選8篇,供您參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5
去年夏天,我參觀了西安九號宇宙航天城。
剛一進門,星球、火箭和衛星眾多模型,讓人眼花繚亂。霎時,我對宇宙產生了無限好奇與幻想。往里走去,燈光逐漸陰暗下來,天空中多了許多璀璨的星光,讓我仿佛真的在太空中行走一般。接著,走進一個房間,一顆巨大的衛星探測器模型映入眼簾,旁邊有中國最早的載人火箭飛船“神舟一號”和最先進的火箭飛船“神舟十三號”,他們眾星拱月地圍繞在大衛星的旁邊。原來,我們國家在近50年里取得的航天成果竟是如此之多,這些成果都是航天英雄用青春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不由地對他們產生了敬畏心理。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青少年,我的航天夢油然而生。
為了點亮心中的航天夢,我緊接著體驗了航天模擬項目。
月球漫步。這個項目是模擬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行走,在一個較高一點的臺子上系好繩索,繩索彈性非常大,可以模擬失重環境,并在海綿上行走,因為海綿層較低,繩子又有彈性,必須使足勁向下墜才能行走,非常困難。我們穿著自己的衣服都已經舉步維艱,試想宇航員要穿著比我們衣服重好多倍的宇航服行走,并完成任務,是多么不容易。要成為一名宇航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接著,我又去體驗了重返地球這個項目。這個項目是體驗宇航員乘坐返回艙回到地球的過程。我走進VR室,戴上VR眼鏡,伴隨椅子不停旋轉抖動。正下方便是地球,伴隨著離地球越來越近,返回艙底部被大氣層的沖擊力加速摩擦,仿佛著火了一樣通紅。結束時,我的`腿軟了,頭也眩暈起來。宇航員可是要從萬米高空真真正正地墜落,承受難以形容的不適。要做一名宇航員,還必須要有奉獻和犧牲精神。
體驗結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對心中的航天夢又有了更明確的方向。要加強體育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其次要更努力地學習好文化課知識,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我的航天夢,才能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加油!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6
人類的夢想總是走在科技的前面,但走再遠也還是夢想,只有當它遇到科技,才可以變夢想為現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二十世紀的.科技變化已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年的變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就比如說:
就拿交通來說吧,過去人們都是走路,孩子上學、大人上班都沒有交通工具,后來慢慢有了自行車,后來有了摩托車,而現在有了汽車,人們出門坐在汽車里聽著音樂,哼著小曲,想去哪里去哪里,多除服呀!與原來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這難道不是科技強國、科普惠民改變的生活嗎?
再說古代夏天都是把冰窖里的冰運到皇宮解暑,冬天古代取暖的設施時火爐、火塘等。而現在則有了空調,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遙控器一按,就不會熱或者冷了,這難道不是科技強國、科普惠民改變的生活嗎?
再說說我們以前的聯系方式是書信、電報,一個來回要好幾天。現在有了電話,手機,只有撥下幾個號碼,馬上就能和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對話,還可以和親人視屏聊天,感覺就像面對面一樣,這難道不是科技強國、科普惠民帶來的變化嗎?
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我相信將來的生活比現在好一百倍,一千倍!我們夢想未來汽車可以在天上飛,房子都是幾百層的高樓大廈,而且可以移動,可以避免龍卷風和地震,回到家有機器人幫你做飯,干家務,學校上課不用背書包去上學,書都是電子書,教室也不用黑板了,而是超大的顯示屏,回答問題也不用舉手了,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了。
大家有可能認為這是遙不可及的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了,敢于探索科學奧秘,一定會讓夢想成真的!讓我們放飛夢想,為夢想而努力吧!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7
抬頭一看,北斗組網,戰機翱翔;低頭一看,蛟龍深潛,稻谷飄香;放眼一望,國泰民安,盛世輝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短短的七十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原本貧窮落后的中國早已踏上強國之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正揚帆遠航。
時代在飛速發展,我們應該“不慕古,不留今”要做到“與時變,與俗話”緊跟時代的腳步,順勢而為。從“復興號”列車到國產飛機,從嫦娥一號到“蛟龍號”探海,從超級計算機到人工智能,我國所成就的哪一項不是人民堅持開拓創新的呢?中國現在創造了5G,它讓我們過上了“云”生活——云上課、云購物、云綜藝,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塊小小的屏幕,就存在了許多的精彩。可見,科技可以把老祖宗們幻想的東西變真。
科技,不禁讓我觸景生情。想到了我在疫情期間的那件事。與病毒抗爭的'時候,家里沒有口罩,那怎么辦呢?不戴口罩又不可以出門。爸爸突然冒了出來,說可以在手機上購買口罩。但我可不信,手機上怎么可能能買東西呢?但等我看完他的操作后,嘴巴張成了O型,原來手機還能這么用,現在的科技可真發達啊!
李大釗曾說:“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是啊!我們都是新時代的青少年,生在中國發展的關鍵點,愿我們都能懷揣強國夢,與國同行,為了強國夢,為中國的未來而奮斗!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世界東方屹立著中華,赤子之心中燃燒著永不滅的驕傲!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8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伴隨著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的講座帶領我們認識了科學、體會了科學的酷炫和有趣。這次講座也使我有了一番新的體會。
縱觀中國近現代史,在中國一步步走向強大的過程中,科技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從1840年鴉片戰爭中人民只能用砍刀和長槍一類冷兵器,而被資本主義先進的手槍炮彈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到1967年于敏老先生等人成功試投出中國第一枚氫彈,發出撼天動地的巨響,讓世界為之震撼;再到如今的北斗導航系統遍布全球、蛟龍號深潛入海、5G全國通行,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六十年來科技發展,積貧積弱的中國早已載上了強國的.夢想,揚帆遠航。
然而,我們也不曾忘卻我國今日輝煌的背后,是無數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勞動。我們不曾忘卻,“人民科學家”南仁東先生孤身一人在西南群山中跋涉十二年,只為選出“天眼”的最佳建造位置;我們未曾忘卻,屠呦呦女士在千百次失敗后終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世界數千萬瘧疾患者的性命;我們未曾忘卻,鐘南山院士在20xx年和20xx年兩次全球規模傳染病中挺身而出,做出正確的判斷,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身負重任,不畏艱難,執科技之劍,開辟出強國之路。
而我們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支柱,也當以祖國興榮為己任,傳承科技之劍,積極推動科技發展。“千山可跋,萬水可涉。”少年應當胸懷鴻鵠之志,腳踏堅定方向,矢志不渝、砥礪前行;“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少年也當心存創新精神,手握實干力量,與時俱進、與國同行。就像那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顏寧,發現石墨烯超導材料的曹原,嫦娥四號研究組出色的成員們……他們穩穩地接下了這柄科技之劍,并將它打磨得更加鋒利,為國家的富強添磚加瓦。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把握時代脈搏,以國家發展為目標,并為此注入新的力量。“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讓我們重溫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名言,善假于器去殺死庸碌的情懷,照亮前方的黯淡,時常帶著怦然心動如往昔般的感覺,不做縱容的悲愴與哭喊,一起擁抱科技新時代。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少年的肩上終會承載著祖國的未來。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9
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目標,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一個中國夢。這個夢是每個中國人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是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而我的中國夢是科技夢。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先輩們有著無數令世界為之驚嘆的發明創造,一盞盞科技之光照亮了世界文明前行的方向。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不斷凸顯。古有李時珍嘗百草、徐霞客踏青山,今有袁隆平、屠呦呦皆是一生為一大事奮斗,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在祖國最需要科技人才的時候,毫不猶豫放棄海外非常優厚的待遇,歷經千難萬險投入祖國懷抱,在極為艱難的工作條件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歷史功績。以黃旭華為代表的專家學者為了國家的偉業舍小家為大家,隱姓埋名,不計得失,長期投身國家核心裝備的研發,雖萬死而不辭。他們將科學家精神寫在祖國大地上,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世界一流科技強國打下極為重要的基礎。
作為小學生的我也不甘落后。
我的科技夢一:我想設計一個防誘拐手環。戴上這種手環,可以識別想接近你的陌生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手環內安裝一個高級系統,里面有自動識別裝置,若有不懷好意的陌生人跟你說話,它就會振動,警告主人遠離此人,這樣就可以避免災難發生。
我的科技夢二:每逢節假日開車回老家,道路上非常擁堵,為人們回家帶來很多不便,所以我還設計一輛長翅膀的汽車,這種車可陸空兩用,汽車的兩側有隱形的翅膀,當道路出現擁堵時,駕駛員只要按一下按鈕,讓汽車飛起來,這樣就不會再擁堵了!
我想:只要我努力學習,我相信我的科技夢一定能實現!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強!中國的科技等待著我們這些少年來繼續壯大,中國的未來等待著我們這些少年來書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待著我們這些少年來繼續實現。同學們,我們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擔當擔任!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0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航天員,自己駕駛飛船去看看充滿疑問又好奇的太空……當我第一次把這個夢想告訴媽媽時,她就告訴我:“當上一名航天員可不容易,不僅要有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經驗,還要有廣泛的知識,并接受各種各樣的`考核、訓練。因為太空是失重狀態,所以,睡覺要睡在掛在墻上的睡袋里,吃東西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來……”但是,這些困難并沒有使我打退堂鼓,成為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反而更加強烈了。
20xx年10月,楊利偉叔叔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飛向太空,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20xx年9月,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飛向太空;20xx年10月16日,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飛向大空……王亞平還是我國首位太空出艙的女航天員,也是首位“太空教師”。這些航天員都是我的偶像、學習的榜樣。
一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我真的成了一位航天員,坐著宇宙飛船,去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星球。飛著飛著,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和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我心想,這顆星球和地球那么像,應該會適合人類生存吧。我緩緩地落在了那顆星球上,竟驚奇地發現那里有水!只見一條小溪歡快地流淌著,旁邊還有小草,我連忙拿出儀器檢測這里是否有氧氣。哇!氧氣也有,有水有氧氣,這不就是人類可以生存的世界嗎!
正當我打算報告給上級時,突然鬧鐘響了,竟然是一場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了圓自己的航天夢,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我知道,要想當一名航天員很困難,但是我不怕,也相信一定能實現!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1
每當我讀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中的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都會對天空無比向往。在我驚嘆莫高窟千姿百態的飛天壁畫的藝術魅力時,也在想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飛天?詩句中“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是不是詩人李白對天空也躍躍欲試?《西游記》中“齊天大圣”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十萬八千里,我是不是也能飛上天空呢?
我好羨慕小鳥可以在藍天自由飛翔,我什么時候也能上去看看呢?“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古代兒童這么喜歡放風箏,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想讓風箏帶著自己飛上天呢?
當我觀看《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兩部電影之后,內心激昂,何其有幸,生于華夏,但也有些壓抑,敵方軍隊牢牢把住我們的制空權,很多志愿軍的傷亡都是因為美軍的戰斗機和轟炸機造成的。我想對當年的志愿軍先輩們說一句話——“你們的愿望,如今都實現了”。從新中國制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殲-5成功飛天,到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三代機殲-10騰飛;從空警-2000鯤鵬展翅,到殲-15航母亮劍……仰望中國的藍天,我們的戰鷹已對手膽寒。
我要向《功勛》中的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孫家棟院士學習,他為了完成“在太空筑出一條屬于中國的天路”的夢想,始終堅持不懈,最終做到了“騎著自行車上月球”。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從“風云氣象”到“北斗導航”,我們中國人在天上也有了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我從書中了解到月球表面沒有水和氧氣,也沒有風化作用,要是把名字刻在月球上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呢?去年神舟十三號飛船帶著三位宇航員去往空間站,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期待英雄們凱旋。
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宇航員,在太空觀看地球美景。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2
每次看到關于航空的電影,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我也要遨游太空!
雖然我是個女孩子,可我對航天事業卻有著濃厚的興趣。有一天,我夢見自己成了一名航天員,與我的偶像——楊利偉叔叔一同登上月球。我們都飄浮在半空中,只要用腳輕輕一蹬,就可以飛好遠好遠。我開心地在月球上飛來飛去,一會兒仔細觀察月巖的形態,一會兒收集月球上面的土壤、巖石,準備帶回地球研究。從月球上望向我們的地球母親:她就像一個藍色的水晶球一樣,是那么湛藍、那么美麗。我在宇宙中盡情地遨游,飛過一顆顆美麗的星球、飛過一片片漂亮的星云,領略那洋溢著神秘氣息的宇宙的`無限風采……
夢是美好的,我真想讓夢快點變成現實。我立志長大后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和伙伴們一起駕駛太空飛船,穿過地球大氣層,進入浩瀚無垠的宇宙,進行科學探索。我計劃在完成對月球的探索考察后,再對火星、金星進行勘探,甚至還要飛出太陽系、飛向銀河系,去發現大量與宇宙有關的奧秘,比如黑洞、宇宙射線等。
為了實現夢想,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加倍刻苦學習,積累豐富的知識,還要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當然,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崎嶇和坎坷,但我始終相信,只要自己做到目標專一、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廢,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行,就會實現我的航天夢。
懷揣夢想,為夢起航!加油!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3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想成為一名音樂家,用動聽的音符創作動人的旋律;有的想成為一名作家,用優美的文字構造不朽的篇章;有的想成為一名教師,用汗水和愛心灌溉平凡而偉大的夢……而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在浩瀚無際的太空完成祖國和人民交給我的使命。
記得20xx年夏天,拿著媽媽給我新買的積木,我的腦子里立刻閃現出兩個字——火箭。仿佛自己已經變成火箭工程師,我立刻動手“制造”出一個威風凜凜的火箭,它由黑色和白色構成,我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未來騎士號運載火箭”。看著自己親手搭建的“火箭”,我仿佛已經坐在宇宙飛船里,穿過大氣層,飛入無邊無際的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秘。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飛向天際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我國航天事業也蒸蒸日上,讓人心潮澎湃。1970年,我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打開了中國走向宇宙的大門;20xx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宇宙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騰空而起直奔太空;20xx年9月25日,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乘坐“神舟七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翟志剛成功完成了空間出艙活動,成為我國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員;20xx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又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此成就的背后,是無數中國航天人艱苦奮斗的結果。我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進步而感到驕傲,我也對中國航天事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更想成為一名航天員,去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
雖然現在的我距離夢想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夢想一定能夠成為現實。總有一天,我會為國家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4
媽媽平日喜歡跟我說歷史,我最感興趣的是近代史,因為我覺得離我們的生活不遠,卻又那么神秘。我請媽媽給我買了DK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中不但認識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總統、偉人和將軍們,也認識了各種戰略裝備,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飛機。
假期里,我跟媽媽一起把20xx年國慶大閱兵又觀看了一遍,這次我對里面出現的武器裝備如數家珍,一架飛機遠遠飛來我都能知道它的型號。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我不但把各類關于飛機的書都看了一遍,我還親自做了模擬實驗,從外形到性能我都能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用途。洗澡的時候我把改造過的樂高飛機模型放在淋浴頭下面,讓水流模擬風阻,知道了風力對飛機的影響,為了降低風阻,飛機頭部是尖的,機身是流線形。
我覺得最開心的就是我把從書中學到的關于飛機的飛行原理應用在生活中,把我們玩的紙飛機做了一個小小的`改造,模仿戰斗機的樣子,讓機翼稍微向上傾斜,我的紙飛機果真飛得又快又遠,我一遍又一遍讓我的“快樂號”紙飛機從陽臺出發,穿過客廳,看著它飛到廚房……科技知識原來這么神奇,能讓我的想法成為現實。
我跟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當一名飛行員,開著我們的殲―20甚至是第六代、第七代殲擊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守衛我們的祖國,讓王偉叔叔的遭遇不再發生,讓我們的邊疆成一方凈土。媽媽微笑地問我:“想成為一名飛行員,需要具備很多優秀的素養,不但要有強健的身體、良好的視力,還要掌握足夠的科技知識,以及良好的品行和剛毅堅卓的意志。媽媽希望你能愛惜并強健你的身體,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好好學習,不畏艱難,為你的夢想做好充分準備。”
媽媽的一番話讓我心有所動,我要從現在開始,就好好學習科技知識,認真澆灌我夢想的小種子,讓它跟我一起慢慢長大,在我的生命中生根發芽,落地開花。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5
中國,被眾國所稱為的科技強國,最引人注目的那就是高鐵,橋梁和5G網絡了。也正因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幫助了許多非洲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國家,讓他們的基礎建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才受到眾國的尊敬與佩服。
今天我要講的是中國高鐵。還記得很久以前沒有高鐵,沒有飛機,去探望遠方的親人,在路上甚至都要半個多月,導致許多工作繁忙的人都無法去看一看自己的爸爸媽媽以及更多的親人。雖然不久后德國發明出了汽車,但去遠方至少也得用五六天左右,人也會過度疲勞。但自從中國的高鐵“和諧號”的問世,全世界都驚訝了:從中國的江蘇到湖南所經過的.地域,相當于歐洲好多國家的總面積,以往開車的話,需要14個小時才能趕到,但有了高鐵后,時間縮短到了7個多小時左右。
今年暑假我去外婆家,第一次體驗了一回新的高鐵――“復興號”。復興號不但里面寬敞、舒適,外觀更有科技感,而且速度也比“和諧號”快多了,穩多了。有人做過試驗,一枚硬幣豎立在桌板上,車子在行駛途中居然屹立不倒。更不可思議的是,每節車廂里面,竟然還有電視和WIFI,讓我們的旅途不再枯燥。從江蘇到湖南,原先要走高速14個小時,現在坐高鐵只要6個多小時。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相關文章:
科技強國筑夢未來主題征文12-25
科技托起強國夢主題征文范文05-23
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08-05
科技托起強國夢主題征文(精選28篇)04-07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03-29
科技托起強國夢征文11-17
【通用】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09-13
(精品)傳承經典筑夢未來主題征文07-07
筑夢未來征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