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華魂征文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征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魂征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魂征文1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神州大地的天空,千里彌漫著清爽的秋氣,江河水流向天邊,秋色彌漫天際。遠望遙遠的山嶺,有如插著玉簪的螺髻,向人們呈獻愁恨。蕭殺的秋景,讓我禁不住追憶在這片熱土上發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我想起了七十多年前,一個個中華兒女用鮮血保衛著我們的國家。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在那個中華民族最危急的年代,多少個落日被國人的鮮血染紅,多少孤鴻的叫聲被敵人的槍炮震斷。在國難面前,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共赴國難。川軍、湘軍、桂軍……各個地方,各個民族,在此時,就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衛我中華!高呼著"此行決心為國雪恥,為民族爭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復,誓不回川!"川軍子弟,六十四萬人在他鄉埋骨。人口僅一千一百萬的廣西,八年間走出了一百萬桂軍戰士,將近三十萬桂軍戰士戰死在抗日前線!八年的抗戰的勝利,是實實在在的這些可敬的中華兒女用血肉堆積出來的。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如今的我們,不曾經歷過那個焦土抗戰的年代,我們享受著豐富的物質生活。但秋風吹遍大地,還有幾個人記得當年的英雄?還有誰在七月七日去給他們拔一拔墳墓上茂盛的青草?還有誰知道在腳下的土地中有多少枯骨守衛過我們的國家?有誰知道那個在村中放了三十年羊的老人曾經是個參加過臺兒莊敢死隊的將軍?有誰關心那些困在緬甸三十余年不得歸鄉的老人為這個國家流過多少熱血?有誰關心他國的野人山中有多少黑洞洞的眼眶瞪著天空的.枯骨?他們在異國的泉下誰告訴他們我們中國仍然屹立世界的東方!還有誰關心那些一個個老去死去的人們的背后的故事?還有誰知道他們在我們這個年紀,立下遺囑,被老父送一面“死”字白旗,告訴他們“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然后客死他鄉!古人尚且自惜年華在無所作為中逝去,為國運感到憂愁。而我們如此安逸的生活,如此健忘國家的傷痕,如此冷落民族的英雄。看著那些觸目驚心的陣亡數字難道不羞愧嗎?
我不由地想,在七十多年前,為了不亡國,我們中國人作出了怎樣的犧牲。有多少人死在戰場上,他們尸骨何在?我們到什么地方去為他們插一面小旗,告慰英魂,我們活下來的人,有沒有忘記他們?抗日戰爭中,我國犧牲的少將以上軍官超過兩百人,在世界民主陣營中位居第一;其中,有百分之十的將軍是為戰事失利而自殺成仁的,其慘烈程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四十四位將軍是親自和日軍搏殺而犧牲在戰場上的,其英勇悲壯位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們何處祭英雄?!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無人揾英雄淚!!!
中華魂征文2
清明節是一個給人緬懷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讓人們表達情感的節日,它讓人們時刻謹記那些烈士的事跡,烈士的精神。它在牽引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遠流長。與往常不同的是,學校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這是一個讓我期待已久的緬懷先烈的日子,也是一個接受革命教育的機會。
上午7:30分我們全體五年級師生以及代表在操場集合。一路上同學們一改往日嘰嘰喳喳的風格,紛紛默不作聲,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整個隊伍很莊重。
進入烈士陵園,聆聽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同學們在烈士墓前宣誓,獻花,參觀烈士紀念館。先烈們,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自已寶貴的生命,為了人民美好生活長眠于此,你們是人民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走出烈士紀念館,放眼望去,迎春花開了,在早春料峭的寒風中綻出一串串金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綴滿枝頭,給莊嚴肅目的烈士陵園帶來一派盎然的春意。迎春花迎接著春天和陽光,寓意著成長和希望,春天來了,祖國強盛了,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中華魂征文3
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和文明的偉大民族,憑借著自己的不朽的精神走到現在。如今的它,繁榮昌盛。
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國近代史上,我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只只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著頭顱的惡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血!
歲月書寫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一輩輩英雄的血,一代代人民的心。風雨洗禮過;苦難磨礪過;戰爭侵襲過。還記得圓明園的廢墟嗎?還記得“東亞病夫”的凌辱嗎?終于,一切屈辱的陳跡即將被熊熊圣火燃盡,中華兒女,正以雄鷹的形象朝著湛藍的天空騰飛。
曾經,中國輝煌到令世界瞠目。曾經,中國衰落到令世界蔑視。經過歲月的洗禮,她不再自大,不再自卑,面對外界的種種指責與譏謗,她沒有憤怒,而是微微一笑,那不是懦弱,是一種大度,一種歷經滄桑的淡然。
公元前3000年,中國出世了,帶著一份謙遜,一份勇敢與執著,從此踏上了她未知的征程。
公元前20xx年,近千年的開拓與創造,她在慢慢成長,數以萬計的子孫在母親河的滋潤下,團結一心,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夏。
公元前476年,刀戟劍弩,硝煙彌漫。她的子孫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明爭暗斗,七雄爭霸,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流離失所。看到這些,她真的很傷心,卻無能為力,這是歷史的必然,是她必須所承受與面對的坎坷。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中國史稱秦始皇開始,逐漸成為一個富饒、美麗的國度;張騫出使西域,創建絲綢之路;唐太宗李淵建立了大唐;明太祖朱元璋以一個農民的身份創建了明朝。中國每個方面都在逐步的昌盛,成為當時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然而,好景不長,從乾隆皇帝后,一個個腐敗無能的皇帝依次出現,從嘉慶皇帝到溥儀皇帝;從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從中日黃海大戰……都體現了后清的腐敗。作為一個中國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固然令人不堪回首、深惡痛絕;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孫中山大總統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又在以毛主席、周總理的領導下,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56個民族,無數的雙手,造就了這一切的一切,面對困難重重而勇往直前奮斗的是民族精神;對死亡的威脅自強不息英勇就義的是民族精神;面對凌辱祖國的列強,挺身而出、維護祖國尊嚴的,還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國雄壯美麗的大好河山,看到了這片土地上勤勞的中國人……此時,它雖然身在寒冷的峰頂,但它心里卻有一顆熾熱的太陽為它驅趕寒冷。但是,當它看到人面獸心的侵略者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兇猛的列焰在心頭焚燒,久久不息。
望長江黃河浩蕩東流去,撫敵壘炮臺默默聳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風范長存,從太軍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獻出年輕生命的戰士;從羅霄山脈戰死的大將,到抗日戰勝和大決戰中英勇獻身的官兵,他們有沒有留下名字的,還有的沒墓場和石碑。然而“青山處處埋忠骨”,他們的英靈與江河同在,與日月同輝!時間如信風拂過耳際,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閃爍。悠悠的歲月如水流逝。你是否還記得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
如你所見,民族的力量是強大的。
中華魂征文4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中華兒女的靈魂。民族精神包含了太多的內容,謙讓和自我犧牲精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什么又是謙讓和自我犧牲呢?
謙讓就是謙虛、禮貌地推辭。我個人對謙讓的理解是在榮譽和利益面前,總會讓別人優先,自己排在最后。《孔融讓梨》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一大盤梨擺上桌的時候,年齡最小的孔融能夠克制大梨的誘惑,待年紀比自己大的兄長們都拿完后,自己撿了一個最小的。而且當哥哥們津津有味地吃梨時,他一點也不后悔自己的選擇。我深深地被他的舉止打動了,一個那么小的孩子,在利益面前就懂得謙讓,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學習嗎?
那么自我犧牲精神又是什么呢?
自我犧牲精神就是指為達到正義的目的,不惜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認為是為維護正義而舍棄自己的生命。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不惜拋頭顱、撒熱血。董存瑞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名。在一次戰役中,由于前面建在橋上的'堡壘不斷向我軍掃射,致使傷亡慘重。就在這危急關頭,董存瑞帶上兩名戰士在身后部隊的掩護下想要沖上去炸掉堡壘,然而敵人的炮火太猛了,兩位戰士先后都犧牲了,董存瑞也身上多處中彈。怎么辦?在生死關頭,董存瑞想到的是部隊的勝利,是全中國的解放,他忍著疼痛,艱難地爬到橋下,猛地舉起炸藥包,高喊到:“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轟”的一聲,堡壘炸了,董存瑞也光榮的犧牲了,這是多么感人的畫面啊!他為新中國而奮斗;為新中國而犧牲;為新中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這些只是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我們要讓這種精神在我們當中延續,讓這種不朽的民族精神融入我們年青的血液,注入我們的靈魂。
【中華魂征文】相關文章:
(經典)中華魂征文11-17
中華魂征文12-16
中華魂征文(精華)09-04
(薦)中華魂征文09-05
中華魂征文優秀12-09
紀念中華魂征文12-13
【熱】中華魂征文09-05
中華魂征文(精)09-12
中華魂征文[精品]11-09
中華魂征文【精華】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