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自薦信集合
時代不斷在進步,自薦信不再是罕見的東西,請注意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自薦信。那么什么樣的自薦信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畢業生自薦信集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畢業生自薦信集合1
尊敬的領導:
你好!大學四年轉眼即過,我滿懷希望地走進社會這個更加博大的課堂。當今世界充滿著競爭、充滿著挑戰,也充滿了機遇。我希望能從貴公司得到一個機會、一個舞臺,用我所學去服務公司,服務社會。
大學期間,本著嚴謹求學的態度,在學習中我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把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將我所學用于實踐,不斷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為今后開展各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我還積極參加校內的各種活動以及校外的各種社會活動,抓住每一個機會,使我在競爭中獲益;向實際困難挑戰,讓我在挫折中成長,借以去磨練自己,培養自己戰勝各種困難的.信心。我熱愛貴單位所從事的事業,殷切地期望能夠在您的領導下,為貴公司添磚加瓦;同時也在您的領導下發揮出我的實力與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在能力和素質方面進一步完善自我,為貴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懷著自信我向您推薦自己,如果有幸成為貴公司的一員,我愿從小事情做起,虛心盡責、勤奮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竭力為公司的發展添一份光彩。
此致
敬禮!
自薦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畢業生自薦信集合2
尊敬的領導:
您好!首先,我衷心的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審閱我的自薦材料,并向您和貴公司的全體職工表示最誠摯的問候,祝愿貴公司事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我叫朱xx,是xx航空職業技術學院20xx屆航空維修工程系飛機制造技術專業的。作為一名即將步入社會、渴望實現自我價值的學子,獲得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是我最大得心愿。在校三年期間,我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異,學習和掌握了學校規定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知識,認真完成了學校安排的在校工廠的實習環節。此外,我還充分利用我的課余時間考取了與我的專業相關的技能證書。為了提高我的個人綜合能力,我也加入了院團委下屬的凌云電腦學社,在社團中工作能力突出,大二學年被聘為副社長,任期為一年。
在校期間,不僅使我的知識水平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而且使我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不小的收獲。在社團的`工作也增加了我的社會經驗使我對自己也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在平日的學習和社團工作中我養成了嚴謹、塌實的工作作風和強烈的團隊協作精神。因此,我深信我一定可以在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立足本質、爭取創新。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我慎重的選擇了貴公司,熱誠的期望成為貴公司的一員。若被錄用,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貴公司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但為貴公司的未來,我愿奉獻我的青春和汗水!
我熱切的期待您的佳音!謝謝!
此致
敬禮!
自薦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畢業生自薦信集合3
尊敬的領導:
您好!我叫xx,于20xx年畢業于xx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的學生,借此擇業之際,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真誠地推薦自己,并向貴單位表達最懇切的求職愿望。真誠地渴望能夠加入貴公司,為貴公司的明天添磚加瓦,更愿意為貴公司貢獻自己的青春與智慧。
在校期間,系統學習了園林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不斷的積極進取,立足基礎扎實,專業求廣度、深度。平時閱讀專業以外的書籍,提高個人修養,努力使自己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在課余時間,加強身體鍛煉,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學習狀態。
我深知,在現實社會中,空有理論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中。在校期間,我積極參加校園的各種活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強自己的責任心,能吃苦耐勞,誠實、自信、敬業,并且腳踏實地地努力辦好每一件事。期間,曾獲得校園“十佳歌手”等獎,“優秀先進個人”,“校園文明形象大使”的稱號,班級里等獎學金。專業方面曾在xx省xx市農業實訓基地實習,把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實習期間,受到了公司領導們的一致好評,并榮獲“優秀學員”的稱號。
過去并不代表未來,勤奮才是真實的內涵。對于實際工作,我相信我能很快的適應工作環境,熟悉業務,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懼懷逸興思斗志,欲上青天攬明月”古有毛遂自薦,今有伯樂點將,愿借您的'慧眼,開始我千里之行,也許在眾多應聘者中,我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但我堅信我是最努力的,因為我將以實力說話加上我的真心,為貴公司盡心盡力!再次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佳音!
此致
敬禮!
自薦人:xx
20xx年xx月xx日
【畢業生自薦信】相關文章:
畢業生自薦信06-09
經典畢業生的自薦信03-03
法律畢業生自薦信12-14
中專畢業生的自薦信12-17
體育畢業生自薦信01-19
畢業生自薦信【薦】01-19
關于畢業生自薦信01-10
畢業生的求職自薦信12-08
大專畢業生自薦信12-07
法學畢業生自薦信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