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MBA教育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啟示論文
MBA教育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啟示論文
摘要:MBA教育是主動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而采取的素質+知識+學術的培養目標、行業+崗位的專業定位、崗位+綜合的定向課程設置、案例討論+實戰觀摩十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培訓+學歷+學位的辦學形式和以社會和市場為教學培養效果的試金石等。
不但是其品牌生命力所在,而且啟示我國當前的成人高等教育應按照樹立社會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采取市場導向的專業定位方法、建立行業導向的課程設置思維、采用崗位要求導向的素質訓練方式和采取適應人性化需求的多樣化辦學形式來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MBA;成人高等教育;啟示
一、MBA教育是國外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教育作為一個以課程學習為主的專業學位教育,能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認可,形成自己的品牌并在國際范圍內得以普及,這不能不說是教育史上的奇跡。
筆者認為,MBA教育品牌的生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素質+知識+學術的培養目標
MBA教育不以獲得學歷和學位為目的,而以通過課程學習提升事業發展能力為主要和最終目的。
所以國外MBA的學員有很大一部分只是選修部分課程或參加一些MBA的培訓,并不要求一定獲得MBA學位和學歷。
這個導向隨著MBA品牌力量在全世界的日益增強而有所弱化,特別是進入我國后弱化趨勢嚴重,這種弱化正在削弱MBA的品牌力量和社會認可度。
所以,MBA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大力度的撥亂反正,以強調和強化其最初確定的素質+知識+學術的培養目標,這樣才使得MBA的生命得以健康延續。
2.行業+崗位的專業定位
MBA只針對工商企業管理進行高層人才培養,并且對崗位資格、能力等要求進行具體分析和相應的培養、訓練課程設置,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是能力培養重于知識傳授的學習,所以培養出的人才才能深受工商企業的歡迎。
3.崗位+綜合的定向課程設置
MBA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托的溝通能力、把握全局、進行敏銳思考、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
MBA課程的開設依據來自于對工商企業管理高層崗位對人才在知識、能力、技能、性格和氣質等方面的需求的充分調查與研究,每門課程的體系和內容是在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論證后形成的自成一體的體系和內容,且經常不斷地補充更新,從而能更確切地配合學生以及當今企業機構的需要。
經過這種課程訓練的學員不但能迅速適應崗位、工作效果好而且具有強勁的發展后勁,所以MBA才會培養出眾多的總裁、職業經理人等。
正是在這種人才效應下,MBA課程體系和內容在國際范圍內得到高度推崇,被廣泛傳播和迅速推廣。
4.案例討論+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
MBA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區別在于以實踐教學為主。
其實踐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案例討論學習、實戰觀摩學習和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三大功能得到了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了教師引導和學生自學的良性互動。
另外,MBA還運用國際互聯網提供了遠程教學形式。
正因為MBA的教學模式集多種優點為一體,所以才被眾多高校所采納應用。
5.培訓+學歷+學位的辦學形式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MBA教育中出現了培訓教育、學位教育,還有學歷教育。
所以,進MBA學習的學員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是接受培訓還是獲得學歷、學位,MBA則根據學員學習的情況給予課程成績單、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這種辦學形式一方面有助于擴大生源,另一方面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和在職人員對教育形式多樣化的需要,使MBA在拓展教育領域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社會滲透力和影響力。
6.以社會和市場為教學培養效果的試金石
MBA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需要在美國應運而生的,培養了位數眾多的優秀管理人才,創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神話和奇跡,并不斷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工商企業管理中扮演教父的角色。
然而在其百年的歷史中,MBA有輝煌也有過波折和低谷,但最終還是保持住了自己的品牌和聲譽。
這是因為MBA一直在根據社會和市場對其培養人才的反應進行適應性的探索和努力。
只要社會和市場有不良反應,MBA馬上進行深刻反思,經過充分的調研后進行微創手術或大刀闊斧的改革。
MBA的幾大品牌生命力特征也充分表明:MBA從來就是一個開放的教育。
即使同樣是MBA教育,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大學也都存在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差異。
二、MBA教育對改革和發展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啟示
MBA教育對反思國內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的狀況,思考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思路和具體途徑等具有深刻啟示。
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應樹立社會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
MBA教育根據素質+知識+學術的需求來定位培養目標和以社會和市場的反應來評估人才培養效果兩大特征表明:只有適應社會需要的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在社會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隨著我國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的構建,成人高等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巨大的挑戰。
我國社會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需要作為后學校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承擔起培養眾多在職人員勝任崗位工作、提升事業發展能力的歷史重任。
因此,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應根據這種社會需求來確立人才培養目標、調整專業設置、改革課程體系和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和模式、多樣化辦學形式和改進人才培養效果評估方式與指標體系。
2.應采取市場導向的專業定位方法
MBA是根據行業+崗位的要求而設置的專業的特征表明:專業的生命力是植根于行業和崗位的,適應行業和崗位需要的專業才會存在和發展,不適應的就會在事實上被自然淘汰。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應時刻關注行業調整和崗位變更的情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調研和分析,然后對專業設置進行調整。
在參照普通高等教育設置的基礎上,應考慮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差異性,設置一些成人高等教育特有的專業。
3.應建立行業導向的課程設置思維
MBA按照崗位+綜合的思路定向設置課程在世界范圍內的大受歡迎的事實告訴我們:課程內容和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不管是課程體系的模塊設置,還是課程內容的系統與完整都必須指向其定向的行業和崗位。
因此,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行業和崗位需求不斷調整和變化的情況下,并充分發揮自主辦學的權利,對專業課程的內容和體系進行經常性的調整,自主修訂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考試要求等。
4,應采用崗位要求導向的素質訓練方式
MBA備受推崇的案例討論+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啟示我們:不同的教學形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對效果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則是取決于具體崗位的要求。
多年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教學和訓練方式有面授、自學、作業、輔導、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等方面。
只有理科、工科和文科在實驗、實習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上才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并沒有真正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具體教學形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設計,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自然也就與專業要求的對口有出入。
為此,我國專門設置了教學改革課題和項目,但是大部分成果都沒有被廣泛推廣,真正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的是少之又少。
5.應采取適應人性化需求的多樣化辦學形式
MBA既叫座又叫好的培訓+學歷+學位的辦學形式告訴我們: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就是要辦大家想接受又能接受的教育。
多樣化的辦學形式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服務,更多地為大家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成人高等教育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把自己辦成既有學歷教育又有非學歷教育,既有系統教育又有課程教育,既有專科和本科教育又有研究生教育,既有傳統辦學方式又有現代辦學方式的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式的開放式大教育。
否則,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將不得不面臨日益萎縮和被淘汰的尷尬局面。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在目前面臨不改革就難以發展的新形勢,我們應對MBA等成功教育的經驗進行借鑒,提出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科學的理念、思路和途徑,使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能盡快重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用有為的人才,從而發揮自己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煜明,郭鵬,田慶峰.專業化、特色化MBA教育:中國MBA教育的新趨勢[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80-83.
[2]劉斌.MBA教育的發展過程及其特點[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4,(2):25-27.
[3]王文超.中、外MBA教育的比較研究[J].科技與管理,2007,(4):121-123.
[4]俞國梅.中國MBA行業特色教育的分析與發展對策[J].上海管理科學,2007,(2):57-60.
[5]陳曉紅.MBA教育的起源、本質和發展趨勢[J].現代大學教育.2002.(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