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9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上海舉辦20xx年世界博覽會的有利時機,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文明行為規范教育,提升學生文明素養,使我校的每個孩子都成為“儒雅的臨津少年”。
二、教育內容
以《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視頻《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為主,《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徐舍小學循環紅旗評比條例》為輔的行為習慣培養教材。
三、實施步驟
(一)活動準備:(第4—5周)
1、學校下發《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徐舍小學循環紅旗評比條例》閱讀資料。
2、從四、五年級每班中選拔男、女生各兩名,組建校禮儀隊。
3、校禮儀隊觀看《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和實踐。
(二)活動開展:(第6—12周)
1、班主任利用晨會課、班隊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宜興市學生文明禮儀常識》。
2、利用紅領巾廣播、校信通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宣傳文明禮儀常識,引導學生每天踐行文明禮儀,從小處入手,從細節抓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3、第5周的升旗儀式上進行簡單的“文明禮儀我先行”的`啟動儀式。
4、第6—7周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手抄報制作、評比活動。
。1)參加對象:3—6年級學生。
。2)進行班級手抄報評比活動,并推薦5份優秀手抄報參加校級評比。
(3)在手抄報的報頭下寫清班級和姓名。
5、第6—10周校禮儀隊同學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時間,向全校同學展示各“禮儀動作”。各班通過觀摩校禮儀隊的“展示表演”和觀看《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片》,認真學習和實踐。
6、第8周進行1—6年級“文明禮儀常識”考試。
7、第11—12周開展“班級禮儀展示”活動。(具體評比辦法另行通知)
(三)活動總結:(第14—15周)
1、評選“文明禮儀班級”。
2、評選“文明禮儀之星”。
徐舍小學少先隊大隊部
20xx年3月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2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從小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意識,學會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召開中隊干部會議,制定“活動方案”,根據每個隊員的特長分配活動角色。
2、排演小品、朗誦、快板、兒歌等節目。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甲:因為有了陽光的照耀,大地才充滿勃勃生機。
乙;因為有了父母的養育,我們才如此幸福安逸。
甲:我們有幸走進了幸福的校園。
乙:我們有幸踏進了知識的殿堂。
甲: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最好的老師。
乙:我們是快樂的,因為我們有最好的同學。
甲:當你陶醉在幸福的愉悅中時,同學你做的好嗎?
乙:當你面對父母、老師、伙伴時,同學你做的好嗎?
合:四年級(二)班主題班會《養成好習慣,做個好少年》現在開始2、講故事男:習慣就像雛鷹的一雙翅膀,能讓我們在高高的藍天上遨游女:習慣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最親密的伙伴,能讓小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男:習慣既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
女:是啊,同學們,將來我們能否在未來的社會立足,能否生活得踏實、快樂,真正比拼的不僅是才藝,更重要的是習慣。
男:首先請( )同學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女:同學們,從這兩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男:剛才講的故事既是一個好的啟示,又是一個大的警示:壞習慣錯失良機,好習慣成就未來。
3、詩朗誦:《點燃心靈之燈》
女:不錯,好習慣讓我們終生受益,點燃我們的希望之燈,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
男:請欣賞詩朗誦《點燃心靈之燈》
4、小品:《小剛的故事》
男:是的,習慣與我們形影相隨。
女:好習慣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如一根小小的火柴,燃亮一片心空。
男:但是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在我們身邊就有那么一些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信,請看《小剛的故事》
男:看了剛才的小品,大家說說看,在小剛身上有哪些不良習慣?
5、找不良習慣男:同學們真不簡單,幫小剛把壞習慣都找出來了,那么我們自己身上又有哪些不良習慣呢?
女:請大家先找一找,然后在紙上寫下來,和同學說一說打算怎樣改正壞習慣,每組推選一個代表發言,并且將大家寫的壞習慣收起來裝進道德垃圾箱。
男:通過剛才尋找道德垃圾的活動,相信伴隨活動的開展,我們周圍的`道德垃圾會越來越少。我們的言行會越來越文明。
男:壞習慣就像一堵厚厚的墻,把你和優秀,文明無情地隔開。
女:是啊,壞習慣太可怕了,害人害己,不過習慣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我們有恒心,就一定能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男;那么,我們小學生應該從小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請大家相互交流,再自由發言7、兒歌:《好習慣》
男:良好的習慣受益終生。讓我們一起讀兒歌:《好習慣》
8、合唱《我們爭當好少年》
女:兒歌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好習慣會幫助我們收獲知識和智慧,成為開啟我們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男:接下來請欣賞小合唱《我們爭當好少年》
9、快板:《好習慣,伴我行》
女:四年級(二)班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是一個和諧向上的集體。
男:還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集體,我們班的黃曉琪,王子航等同學不僅成績優異,而且是我們班的行為習慣標兵。
請欣賞快板:《好習慣,伴我行》
男:聽了同學們剛才的肺腑之言,我相信同學們一定在暗下決心爭取養成好習慣。我想,只要努力,你就一定會向目標靠近的,伙伴們,加油!
女: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敝灰L期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我們就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合: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實現我們的承諾,告別不良行為習慣,讓好習慣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陪伴我們一生吧!
接下來請全體起立宣讀我們的承諾
10:我們承諾:
男:宣誓完畢,同學們請坐
11.班主任講話女:我們的班會活動已接近尾聲,下面有請班主任老師講話男:謝謝老師,老師的話我們不會忘記。
女:讓好習慣伴我們一路成長,受益終生。
合: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在養成好習慣、做個好少年的橫幅上簽名。
讓我們在《我們爭當好少年》的歌聲中結束活動。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3
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里,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么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后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里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
成自然!睆男○B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泵绹軐W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ㄒ唬┬麄靼l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
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征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
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圣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
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準,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
教師保持一致,并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組織機構
養成教育工作由學校領導來指導,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和落實工作。
組 長:張艷
副組長:崔林立 劉園(大) 郭琦 劉園(。
組 員:全體班主任
三、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1、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2、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3、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四、達到目標
。ㄒ唬⿲W習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時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
。3)能給予積極的評價
(4)能仔細傾聽老師講解。
。5)能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于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
(2)善于發現,并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課前能預習,不明白的問題能做好標記。
3、敢于提問的習慣
(1)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身站直,口齒清,能用普通話,聲音洪亮。
。3)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教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能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3)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邊讀邊想、圈點勾畫。
(2)和書交朋友,廣泛閱讀。
(3)不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瀏覽不健康網站。
(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5)早到后能設法早讀。
。6)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
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工整,作業、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
。3)文字和符號規范,格式美觀,符合老師的要求。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鼓勵自己與他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
。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實踐的習慣
。1)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
(2)工具準備充分,不丟三落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在校時能完成作業再去玩,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及時訂正。
(2)盡早完成家庭作業,睡前交家長檢查。
(3)睡覺前對當天學習的主要內容能進行回憶。
。4)認真完成,并仔細自查作業。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舉止文明的習慣
。1)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能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時,態度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
(7)不給同學起綽號。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時做到“快、靜、齊”。
(10)觀看比賽時能文明喝彩。
。11)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
(12)不歧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
(13)不帶危險物品上學。
。14)甬路上行走時不拉橫排,遵守大學生讓小學生的原則,遇到老師、客人讓老師、客人先行。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說了就能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諾言。
。2)答應的事設法完成時,能向對方說明原由,并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別人的東西能如期歸還。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
。2)專心聽別人說話,不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3)當他人批評自己時,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4)不打擾他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能及時道歉。
。5)未經允許,不動他人的東西。
(6)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隨便告訴他人。
(7)不隨意打聽他人的隱私。
4、守時惜時的習慣
(1)早睡,早起。
。2)不遲到,不早退。
(3)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學校滯留,不在路上溜達玩耍。
(4)回家后,馬上做老師布置的作業。
(5)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
。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無理頂撞父母、老師。
。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能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
(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孝敬父母,以自己滿意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
。1)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
。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
。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
。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擰緊開關。
。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愛護,輕開輕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6)不隨便借錢。
7、遵守秩序的習慣
。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走。課間、午間班級、走廊要靜,無打鬧、罵人、追逐、大聲喧嘩等現象,不許亂竄班級或亂竄樓層。
(2)上下學有秩序,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
跑打鬧。過路口,一看、二讓、絕對安全時再通過。
。3)購物、上車時能自覺排隊,不擁擠。集會時能到指定位置有序地就座。在公共場合能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
(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折花枝,不亂涂亂劃。
8、勤于動手的習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書包、抽屜、收拾房間,整理被褥。
(2)用過的東西能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
。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
。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安全保護。
。3)在運動中能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4)上好“兩操”。 做眼保健操時,要做到預備鈴響后全班準時認真做操,不許無故不做或中途停止做操,做操時穴位要準,動作整齊、用力、到位;間操必須達到快、靜、齊,規范完成每個動作,形成良好的秩序。
。ㄈ┲v究衛生的習慣達到目標
1、個人衛生達到標準
。1)勤洗澡、洗頭;睡前刷牙、洗臉又洗腳。
(2)勤換衣服,勤剪指甲。
。3)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
。4)飯前便后洗手。
(5)離開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6)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
。7)見到廢紙、包裝袋等能主動地給予清理。保證自己周遍環境的清潔。
(8)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
(9)不吃變質食物,不買三無食品。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5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現就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是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重要保證。3—12歲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在小學階段加強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形成自覺主動、穩定持久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各學校和廣大教師應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作為日常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基本要求
。ㄒ唬⿲W習習慣
課前
1.認真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中高年級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系,了解知識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畫出或記入預習筆記。
2.課前準備的習慣
上課二分鐘前,應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靜坐好,小憩收心,準備上課。
課上
3.良好的“三姿”習慣
、僮耍犝n姿勢):小學生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聽講時應該挺胸直腰坐好,兩眼平視前方。
、趯懽肿藙荩荷仙碜,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確的執筆方法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1寸左右處。良好的執筆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旦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很難。
、圩x書姿勢:讀書時眼離書本約一尺左右。
4.課堂常規學習習慣
、僮袷丶o律、專心聽講的習慣。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教師要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教師對學生課堂紀律、怎樣回答問題、怎樣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展示出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谝幏洞痤}的習慣。在學生課堂板演以及平時的作業和練習中,教師要規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細節,加強講評,及時糾正。學生要認真審題、思考,語言表達力求規范、嚴密,運算要仔細。
、壅J真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堅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要認真仔細,規范整潔,字跡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號要規范,格式要美觀。要求學生正確使用書寫用筆,小學1-2年級用鉛筆,不能用自動筆;3-6年級用鋼筆,不能用圓珠筆和中性筆。
④聽課記筆記的習慣。做好課堂筆記,筆記的內容主要記錄重難點、知識要點、課本以外老師補充的知識點、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和解題注意點,并把自己在課堂上沒聽懂、沒理解的內容用著重號標明,以便課后有重點地復習。
、莶殚喒ぞ邥唾Y料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勤于使用各種工具書,根據需要搜集有關的資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⑥有條理、快節奏的習慣。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拖拖拉拉、動作緩慢的現象。課堂上要求學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強學習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5.課堂思維習慣
在學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之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教師應將培養重心調整到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問、多向思維、獨立思考、大膽發言、敢于質疑、相互合作等品質習慣上來。
①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習慣。要從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學生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谂c人合作的習慣。課堂上,必須喚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使其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將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鄹矣谔岢鰡栴}的習慣。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的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課后
6.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侔磿r認真完成作業。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書寫工整規范,并請家長配合檢查督促。
、谧鳂I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能抄襲他人作業,或一邊做作業,一邊做其他事情,要求作業認真,獨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垡小般@研精神”。碰到難題時,不能退縮,要積極動腦思考,在確實做不出來時,再請教他人或者家長。
、茏鲎鳂I時,應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7.自查、自改的習慣
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獲,問題何在,以便及時訂正錯誤。要讓學生不論是考試還是做作業、做練習,都要“回頭看”,養成認真檢查、及時訂正的好習慣。
8.及時復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學會每天晚上把當天的功課進行回顧,周六、周日把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小結,一段時間集中搞一下復習等。要善于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前后聯系,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絡。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6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現就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規范月活動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習慣養成教育規范月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知《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雙十條》內容,深刻理解其內涵,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初步具有正直、堅強、熱情、向上的心理素質,最終達到“知”與“行”的統一。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基本要求
。ㄒ唬⿲W習習慣
課前
1.認真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中高年級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要了解教材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系,了解知識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畫出或記入預習筆記。
2.課前準備的習慣
上課二分鐘前,應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靜坐好,小憩收心,準備上課。
課上
3.良好的“三姿”習慣
①坐姿(聽課姿勢):小學生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聽講時應該挺胸直腰坐好,兩眼平視前方。
、趯懽肿藙荩荷仙碜,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正確的執筆方法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1寸左右處。良好的執筆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旦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很難。
、圩x書姿勢:讀書時眼離書本約一尺左右。
4.課堂常規學習習慣
①遵守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教師要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教師對學生課堂紀律、怎樣回答問題、怎樣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展示出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谝幏洞痤}的習慣。在學生課堂板演以及平時的作業和練習中,教師要規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細節,加強講評,及時糾正。學生要認真審題、思考,語言表達力求規范、嚴密,運算要仔細。
、壅J真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堅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要認真仔細,規范整潔,字跡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號要規范,格式要美觀。要求學生正確使用書寫用筆,小學1-2年級用鉛筆,不能用自動筆;3-6年級用鋼筆,不能用圓珠筆和中性筆。
、苈犝n記筆記的習慣。做好課堂筆記,筆記的內容主要記錄重難點、知識要點、課本以外老師補充的知識點、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和解題注意點,并把自己在課堂上沒聽懂、沒理解的內容用著重號標明,以便課后有重點地復習。
、莶殚喒ぞ邥唾Y料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勤于使用各種工具書,根據需要搜集有關的資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抻袟l理、快節奏的習慣。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拖拖拉拉、動作緩慢的現象。課堂上要求學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強學習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5.課堂思維習慣
在學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之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教師應將培養重心調整到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問、多向思維、獨立思考、大膽發言、敢于質疑、相互合作等品質習慣上來。
、俜e極動腦、大膽發言的習慣。要從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學生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谂c人合作的習慣。課堂上,必須喚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使其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將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③敢于提出問題的習慣。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的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課后
6.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①按時認真完成作業。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書寫工整規范,并請家長配合檢查督促。
、谧鳂I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能抄襲他人作業,或一邊做作業,一邊做其他事情,要求作業認真,獨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垡小般@研精神”。碰到難題時,不能退縮,要積極動腦思考,在確實做不出來時,再請教他人或者家長。
④做作業時,應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7.自查、自改的習慣
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獲,問題何在,以便及時訂正錯誤。要讓學生不論是考試還是做作業、做練習,都要“回頭看”,養成認真檢查、及時訂正的好習慣。
8.及時復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學會每天晚上把當天的功課進行回顧,周六、周日把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小結,一段時間集中搞一下復習等。要善于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前后聯系,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絡。
9.課外閱讀的習慣
學校應該認真落實好“經典誦讀”活動,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和閱讀評價,使學生從小喜歡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的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進一步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批注、寫讀書筆記等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薩克雷曾經說過: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葉圣陶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說,就是培養習慣。學生一旦擁有了一個好的習慣,也就擁有了幸福的人生。小學階段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思為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從心理上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叭纸虒W,七分管理”,近年來我們在“怎樣教、教什么”方面抓的比較多,在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夠,從而導致現在校園中形成了許多不和諧的畫面,諸如亂丟果皮紙屑、課間活動秩序紊亂、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差等等。這些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制約了學校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問題,在全學區掀起一股“好習慣伴我行”的風氣,經學區研究決定在本期花大力氣開展以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的主題活動,結合學區學生實際和德育工作現狀,擬訂本方案,請各完小根據學校實際遵照執行。 二、實施途徑: 1、成立**學區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健全制度,建立網絡,科學規劃,真正把對學生養成教育的每一項要求落到實處。 組 長:鐘林 副組長:李彥寶 成 員:張志康 羅智遠 楊建忠 田惠民 馬俊 各完小校長 2、利用每周一節的班隊課和每天放學前5-10分鐘的時間,專門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教育內容 著眼兒童的日常行為,著重進行有關少年兒童在學習、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治,以使廣大少年兒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從而為少年兒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三、教育途徑 (1)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禮儀守則》為行為習慣培養的教材,以養成教育為主狠抓學生行為規范訓練。 。2)活動育人:(文體藝活動)重大節日活動、時事政治教育活動、系列專題活動(安全教育周,增強安全意識;文明禮貌月專項活動)。 。3)教師言行育人:榜樣的激勵作用 。4)課堂育人:發揮各學科的育人功能,特別是發揮品社、班專課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題班隊會,閱讀課的育人功能。 。5)陣地育人:黑板報、升旗儀式、紅領巾監督崗、校報櫥窗、廣播站、圖書室、勞動基地。 四、總體目標 從20xx.年2月起至20xx年7月學期期末,利用4個月時間分別進行以常規、衛生、文明禮儀、安全、學習習慣等幾方面為主的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樹立良好校風,做到班風、校風、校容、校紀有較大改觀,全學區各班在衛生習慣、品德習慣、安全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有較大的進展,并以此建立我校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 五、統一要求 1、上下學戴安全小黃毛,佩戴紅領巾。各班要挑選路隊長,管理放學路隊,堅持放學前“每周一詩吟誦”活動。放學路隊必須有教師護送到安全地帶。進出校門不擁擠,穩步慢行,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互相謙讓。 2、課間在規定的地點玩耍做游戲,不在樓道、校園追跑打鬧。不準玩危險游戲,不帶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每天要有值周學生監督考核。 3、重大集會時、升旗儀式時要穿校服,著裝整潔,遵守紀律。 4、注意自己的儀表,每班要專門派一名同學每天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及座位衛生情況。 5、在學校遇見老師、來訪的客人、檢查的領導都要問“老師好”。上課期間進教室應打報告,進教師辦公室前要先打報告,進入后向老師問好。 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1、學會傾聽的習慣((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習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并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于思考的`習慣((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2)善于自學,善于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向同學請教。(3)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4)善于講解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 3、敢于提問的習慣((1)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2)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遇到疑難和挫折不氣餒,有自信。) 4、與人合作的習慣((1)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2)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學習的習慣((1)學會自主學習,按照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2)樂于讀書,愿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瀏覽不健康網站。(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5)積極參加誦讀活動,善于積累好詞、佳句、美文。) 6、認真書寫的習慣((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2)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1)在學習過程中,要樹立主體意識,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善于發現自己和同學的優點,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1)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2)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操做作業,操作步驟正確。學會有創意的制作。)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糾錯,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ǘ┬W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1、舉止文明的習慣((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敬禮。(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3)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不欺負弱小的同學。(8)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9)不在校園追逐打鬧。(10)不隨身帶危險物品。) 2、誠實守信的習慣((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6)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2)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3)回家后,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不貪婪看電視。在家不任性。) 5、懂得感恩的習慣((1)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2)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3)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5)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1)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3)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4)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關緊開關。(5)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1)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2)上下學排路隊,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3)打飯、洗碗自覺車時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4)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折花枝,不亂涂亂劃。) 8、勤于動手的習慣((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1)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2)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3)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2)飯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清洗自己的飯盆并定期用開水消毒。(4)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不買攤點食物。) 為了把“習慣培養”深入持久高效地抓下去學區借鑒先進單位經驗的基礎上,編寫了“三字經”,敬請各完小完善執行。 起床:鬧鈴響,快起床,穿衣服,疊被子,潔牙齒,凈臉龐,儀表整潔風度揚。 上學:上學前,物品齊,上學路,安全行,到校后,先值日(再預習),一點一滴在心底。 升旗:升國旗,快靜齊,先脫帽,后敬禮,唱國歌,須肅立,尊敬國旗懂禮儀。 就餐:餐具凈,常消毒,不挑食,不剩飯,讓幼小,進餐完,凈桌面,舉止優雅文明餐。 上課:鈴聲響,進課堂,專心聽,認真想,答問題,聲音亮,會自學,會交流,人人個性得張揚。 課間:不亂跑、不打鬧,可看書、可看報、可運動、可游戲,安靜安全不能忘。 出操:集合快,步伐齊,廣播操,認真做,姿勢正,動作美,強身健體要記牢。 校園內:愛花草,講衛生,不亂扔,要記清,見師長,問聲好,爭當文明做“三好”。 回家:做家務,不能少,講節儉,講傳統,不任性,不要錢,不亂花,多讀書,習慣養,感恩父母記心上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一、養成教育具體內容 1、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2、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3、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二、達到目標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上課時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 。3)能給予積極的評價。 。4)能仔細傾聽老師講解。 。5)能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于思考的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 。2)善于發現,并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3)課前能預習,不明白的問題能做好標記。 3、敢于提問的習慣 。1)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2)發言時,身站直,口齒清,能用普通話,聲音洪亮。 (3)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教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2)與同學交流時,能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3)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5、自主讀書的習慣 (1)邊讀邊想、圈點勾畫。 。2)和書交朋友,廣泛閱讀。 (3)不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瀏覽不健康網站。 (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5)早到后能設法早讀。 。6)常寫讀書筆記,注重知識的.積累。 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2)書寫工整,作業、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 。3)文字和符號規范,格式美觀,符合老師的要求。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能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鼓勵自己與他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9、動手實踐的習慣 。1)能積極、主動地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 。2)工具準備充分,不丟三落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在校時能完成作業再去玩,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即時訂正。 (2)盡早完成家庭作業,睡前交家長檢查。 。3)睡覺前對當天學習的主要內容能進行回憶。 (4)認真完成,并仔細自查作業。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禮貌待人 1、見到教師、客人主動問好。 2、和老師談話時,主動起立,眼睛注視著老師,不打斷老師的話。 3、不說臟話,不給別人起綽號,不嘲笑別人。 4、會恰當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5、與同學友好相處,要愛護和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活動中要謙讓。 6、進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 7、下課或散會時要讓老師客人先走,不尾隨、圍觀客人。 8、友愛同學,不歧視、取笑他人,要愛護和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同學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 9、尊重、傾聽父母的意見和教導,體貼關心父母,禮貌回答父母的問話,不頂撞父母。 10、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 11、與人談話時能專心聽對方講話,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 12、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遵規守紀 1、升國旗、奏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隊歌、校歌。 2、遵守課堂紀律,上課不隨便說話,不搞小動作。 3、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請假。 4、不打架、不罵人,發現打架、罵人的事情發生要向老師報告。課間活動遵守游戲規則。 5、進出教室有秩序,在走廊內、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不在教學樓內大聲喧嘩,不在樓梯扶手上滑行。 6、上廁所時,主動排隊,不擁擠。 7、遵守課堂紀律,不逃學,不曠課。放學及時回家,不在外 逗留。 8、注意安全,知道防火、防盜、防溺水、防觸電、防中毒等常識, 不參與危險活動。 9、不攜帶管制刀具,不偷盜,不做違法的事。 (三)衛生習慣養成教育達到目標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 。2)飯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 。4)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 (6)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 (7) 認真做好值日工作,自覺維護學校、班級環境衛生。 三、工作措施及方法: 1、首先確定學期養成教育主題,再確定每月主題,然后確定每周主題。整個學期養成教育活動都圍繞所定的系列主題展開。 2、學校設立學生文明、衛生、安全監督崗來檢查和監督全校學生的儀表、言行,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 3、聯系家長,爭取家長的配合,發揚家長對學生行為的指導和監督作用。 4、及時表揚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 5、每天不定期對學生養成習慣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納入示范班級評比。 6、堅持以活動促養成。 一、指導思想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睆男○B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二、實施途徑: 利用每周的升旗儀式、班隊課 及讓學生自己制作手抄報等方式,專門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三、總體目標 從本學期開始,分別進行以常規、衛生、文明禮儀、安全、學習習慣等幾方面為主的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樹立良好校風,做到校風、校容、校紀有較大改觀,全校各班在衛生習慣、品德習慣、安全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有較大的進展,并以此建立我校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 四、統一要求 1、進入校門不擁擠,緩步慢行,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互相謙讓。 2、課間在規定的地點玩耍做游戲,不在樓道內追跑打鬧。 3、重大集會時、升旗儀式時要穿校服、佩戴紅領巾,遵守紀律。 4、注意自己的儀表,每班要專門派一名同學每天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及座位衛生情況。 5、上課期間進教室應打報告,進教師辦公室前要先打報告,進入后向老師問好。 五、各年級具體要求 【一年級】 (一)行為習慣 1、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會說普通話。 2、對老師有禮貌,見到老師要問好(“老師好”);愛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接遞物品用雙手。 3、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及時歸還,撿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學校。 4、誠實,不說謊話,不說臟話,知錯就改。不打架,不罵人。 5、愛護公物,不在墻壁和課桌上亂寫亂畫,不隨地吐痰。 6、不做危險游戲,課間做有益的體育活動,不追跑打鬧。 7、愛護綠化,不攀折花木,不踐踏綠地。 8、愛護環境,不亂扔果皮、紙屑和垃圾。 (二)學習習慣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 3、上課注意聽講,愛動腦筋,大膽發言,不交頭接耳說話,不做小動作。 4、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回家后先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 5、書寫規范,讀寫姿勢要端正,達到“三個一”(一尺、一寸、一拳頭)。 6、愛護課本,不亂撕作業本。 7、認真學做廣播操。 8、在師長的引導下,學會看課外圖書。 。ㄈ┥盍晳T 1、認真值日,不讓家長幫忙。 2、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自己整理書包。 3、不吃零食,不帶零食,不買零食。 4、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 5、按時睡覺、起床。 6、不亂扔東西,見廢紙、垃圾等東西要撿起來放入垃圾桶。 【三、四年級】 (一)行為習慣 1、不打架、不罵人、不起綽號。 2、課間不在教室和樓道內追逐喧嘩,做有益的游戲。 3、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 4、禮貌待客,學校來客人時主動問好,并為客人引路。 5、愛護課桌凳,不在學校墻壁上亂刻亂畫。 6、愛護綠化,不攀折花木,不踐踏綠地。 7、同學有困難要熱情幫助,不欺負弱小。 8、愛護環境,不亂扔果皮、紙屑和垃圾。 。ǘ⿲W習習慣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請假。 2、課上專心聽講,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3、學會課前預習,課后認真復習,不懂就問。 4、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5、認真上好早讀和午間自習,老師不在時自覺遵守紀律。 6、認真做廣播操。 7、?凑n外讀物,并做摘記。 (三)生活習慣 1、不進入游戲廳、網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場所。 2、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迷信活動。 3、勤洗頭、洗澡,自己洗各種衣物,把干凈的`衣物疊好。 4、積極主動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間。 5、體貼父母,幫父母做掃地、擦窗、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6、不亂所東西,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 7、不亂花零錢,不在校外小攤上買零食等東西。 【五年級】 (一)行為習慣 1、認真聽取父母、老師的教育,不任性,與長輩有不同意見時要多溝通。 2、不說粗話、臟話;不打架、不罵人、不起、叫綽號。 3、熱心幫助別人,能主動幫助其他同學,遇事多為別人著想,不欺負弱小。 4、愛護公共設施,不在學校墻壁、課桌或建筑物上涂抹亂畫。 5、愛護綠化,不攀折花木,不踐踏綠地。 6、不做危險游戲:不在樓梯扶手上滑,不拿棍棒刀打鬧,不從高處下跳等等。 7、愛護環境,不亂扔果皮、紙屑和垃圾。 。ǘ⿲W習習慣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 2、按時、獨立完成作業。 3、課前預習、自學,課后認真復習,不懂就問。 4、課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學習,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善于獨立思考。 5、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廣泛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學寫讀書筆記。 6、認真做廣播操。 (三)生活習慣 1、不進入游戲廳、網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場所。 2、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迷信活動。 3、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見到垃圾能主動撿起來,看到別人扔垃圾物主動勸阻。 5、不亂花零用錢。 6、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時間,自己整理房間。 7、不亂扔東西,見到廢紙、垃圾等東西要撿起來放入垃圾桶。 五、工作措施 1、學校大隊部成立文明行為習慣監督崗,監督全校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各班成立學生自律隊,課間在值周區域內執勤,及時糾正監督本班學生的不良行為。 2、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與班主任工作評估掛鉤。 3、常抓不懈,建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長效評比機制。學生行為的養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工作,把養成教育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將其內容作為一日常規檢查的主要內容,長期進行下去,并作到每天一小結,每周一通報。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07-30 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10-01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10-30 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實施方案11-06 學生養成教育實施方案02-22 養成教育實施方案11-03 《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研究》開題報告(精選7篇)09-21 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05-25 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0-25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7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8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