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復學教學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疫情防控復學教學方案范文
疫情防控復學教學方案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已有多省份宣布新學期的開學時間。如不出意外,這些省份將分批次、錯峰開學,結束“長寒假”,進入新學期的線下教學模式。
進入新學期,師生在經過必要的心理疏導和學業評估后,也將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負擔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此情況下,學校、教師該如何作為,考驗著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檢驗著他們的.教育觀、學生觀。筆者注意到,一些教師對別人的線上教學缺少“他信”,對自己的線上輔導答疑也不夠“自信”,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復課,已經做好“從頭再來”的準備,全力拿起延長教學時間、增加單位時間作業量等增分利器。
因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的確耽誤了一些教學進程。雖然各地安排了線上課程教學,但教師與學生對線上教學均有一個適應過程,實際教學效果與線下教學難以等效同質。因此,線下開學后,教師適當增加教學時間,有針對性地教學,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然而,把疫情防控耽誤的教學損失補回來,不能成為無視學生身心健康、違反規定而增負的借口。如果一開學就把學科教學改成課堂教學,將題海戰術進行到底,勢必會增加學生的任務量,減弱學生返回學校的興奮感,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師生長時間在固定空間聚集開展教學活動,安全防護意識容易淡化,進而導致學校疫情防控不確定因素和安全風險加大。實際上,絕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線上學習,盡管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習效果可能參差不齊,但師生都為此付出了時間、精力,也有一定的教學效能產出。無視這些付出及成效,主張“硬核”增負,不但有悖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也難以挽回教學損失,顯然是不科學的。
再者,多地教育行政部門明確,中小學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調整周末和暑假等方式補齊。開學后,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將綜合考慮推遲開學、線上教學效果等諸多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補時”方式與數量。學校、教師、家長大可不必為教學時間不足而緊張焦慮,教師更不必為開學后“搶跑”而選擇大量增負。
提質、減負仍是當前學校教育最要緊的任務,中小學生減負不能半途而廢。中小學教師要從“停課不停學”帶來的教學方式變革中汲取經驗,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優化教育教學行為,摒棄負擔換分數、時間換分數的“增分秘籍”,積極調整與重組學生學業負擔要素,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疫情防控復學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疫情防控復學方案03-21
復學疫情防控方案03-01
疫情防控復學教學方案范文10-07
學校復學疫情防控方案03-21
復學復課疫情防控方案03-23
疫情防控復學演練方案12-10
學校疫情防控復學方案12-10
小學疫情防控復學方案12-10
小學復學疫情防控演練方案03-23
復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