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多種教學方法在生物化學的運用論文
摘 要:
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與基礎學科,在其領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護理、臨床與檢驗等各個專業的基礎學科課程,在以上專業學科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生物化學主要研究人體的化學變化,它與生理學、藥理學、遺傳學、病理學等學科彼
關鍵詞:生物化學論文
摘要: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與基礎學科,在其領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護理、臨床與檢驗等各個專業的基礎學科課程,在以上專業學科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生物化學主要研究人體的化學變化,它與生理學、藥理學、遺傳學、病理學等學科彼此聯系,相互滲透。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文筆者通過:一、根據學情,采用趣味引導式教學;二、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病例為實例的教學法;三、結合學情和學科特點,采用互動討論式教學法為主的三種教學方法對生物化學學科教學進行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職;生物化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生物化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與基礎學科,在其領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護理、臨床與檢驗等各個專業的基礎學科課程,在以上專業學科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我院現有護理專業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含三年制高職和五年一貫制高職。分別在第二學期和第三學期開設生物化學課程。這門學科的特點是:內容多而且抽象,基礎理論難度較大,學術發展變化方向快,以上這些特點使得本學科相比其他科目難度增加。
在生物化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確實有許多學生反映在生物化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知識難懂、難理解、難掌握,將生物化學稱為是“最難”、“必掛科”的課程。面對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不能簡單、一味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為了教而教”,應該思考“如何教”、“如何引導學生學好”。
筆者結合授課班級情況與實際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各種教學環節進行探討分析,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標并符合實際護理崗位需求的前提基礎下,對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嘗試。
筆者授課的是護理專業班級的學生,如何提高本專業學生學習生物化學課程的興趣,如果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能動性,成為眼下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筆者根據在護理專業生物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策進行討論,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和調整,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以期提高高職院校生物化學學科的教學效果。
1根據學情,采用趣味引導式教學
高職院校無法回避的事實就是:學生整體水平偏低,尤其是文科生較多,他們在中學階段對化學、生物等課程的學習很少,學習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薄弱;另外,學生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這兩個事實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無論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都不愿意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進而主動學習,這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首要完成的目標和任務。俗語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興趣引導式教學方法引入到生物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抽象且難理解的知識轉變為相對形象、簡單、常見的知識點,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這一方法的運用不但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糖代謝知識講解的時候,可以這樣引入:“飛人”劉翔在快速奔跑時,消耗了多少能量?這些能量由誰來提供?體內又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代謝途徑?主要發生在什么部位?這樣引入,就為學生學習創設了情景,便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還可以利用口訣等對知識點進行概括總結,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對于八種必需氨基酸的記憶,可以歸納為“寫(纈氨酸)一(異亮氨酸)兩(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色(色氨酸)書(蘇氨酸)來(賴氨酸)”,這樣歸納后,學生就很容易理解記憶了,當堂課學生就可以將其記憶下來。趣味引導式教學,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實例與形象比喻與課本知識有效結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與提出問題,根據生活實例經驗來處理解決這些問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學生在提出問題并自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肯定了自己的價值,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為何吃雞蛋的同時不能喝豆漿;為何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為何蜂蜜可以解酒等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通過對這些例子問題的解決,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其思維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2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病例分析教學法
生物化學在醫藥學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理論價值和技術價值被廣泛運用。生物化學涉及生物和化學的基礎知識,內容多、較抽象,學生學習難度大。所以我在授課之前,先根據護理專業的崗位需求選擇教學內容,將教材中與專業需求不匹配的內容刪減掉,將重點放在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同時,筆者還認識到學科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性,加強同護理專業其他課程任課教師的交流。為了盡量保證生物化學的教學能觸類旁通,使其與生命科學的探究相貼切,筆者在平時教學時會盡可能將所教內容與人們平時的活動及衛生保健相結合,只有將學習內容與這些生活中的場景結合起來,學生們才會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更好地應用。病例分析教學是引導學生將生物化學理論與臨床實例相聯系,讓學生明白,他們所學的生物化學知識是可以應用在臨床實際中的,這樣,他們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例如,在向學生介紹酶的競爭性抑制作用原理時,可以通過介紹抗生素、抗癌藥的機制來說明。讓學生自己通過對糖代謝的相關知識來分析“三多一少”產生的原因并且想出治療方法,并通過分析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使學生掌握正常人血糖的來源(三個途徑)、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五條),進而得出結論——當胰腺中胰島素分泌減少或者胰島素工作能力下降時,血糖的調節就會發生異常,血糖升高等。
3結合學情和學科特點,采用互動討論式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與“學”。也就是老師課堂主動的教,學生課堂上被動的學;這一傳統教學模式不再適應新形勢的教學大綱,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為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互動討論式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討論小組,在學習新課程前每個小組圍繞新課程進行預習,要求在預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各小組成員或者各小組之間或者各小組與老師之間相互進行討論,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將討論課列為教學計劃之一,并加以嚴格執行。在討論課上,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勇于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首先,教師在教授新課前,需要先提出幾個待討論問題或者實用性代表性強的臨床案例拿到討論課上進行討論;其次,在安排的討論課上將準備好的問題與案例分組進行討論。各小組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進行分析討論,將各自小組討論結果推薦代表進行發言闡述,所有小組發言結束后,由老師最后歸納總結,給出指導性的結論;最后,各小組組員上交書面結論稿件,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完成,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掌握了知識點,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采用互動討論式教學,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后進行解答問題,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構建提出問題、分析討論問題、確立解題思路和解題方向、解決問題、評價和判斷學生的解題能力平臺。以上闡述是筆者對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采取的一系列嘗試,教學過程是一個多變的過程,摻雜很多可變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不能一成不變。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為中心,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目的,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改革。作為高職院校教師,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其關鍵在于教師有方法有目的地去做。同時要提高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與自身修養,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跟上當代教育的發展速度,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的通知[S].2008-04-09.
[2]唐徽,孫設宗,朱明磊.醫學生物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31(4):81-85.
[3]張庭廷,李恩,劉慧君.《生物化學》教學與課程建設的體會[J].教育科研,2009.3(1):87-99.
[4]江渝,鐘小林等.病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評價[J].西北醫學教育,2001.9(2):86-87.
[5]陳瑜,林德馨.適應學科發展開展生物化學教學改革[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1.2(2):39-40.
[6]柳曉燕,江新華.淺談多種教學方法在中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9:71-72.
[7]閆位娟,李韜.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生物化學教學效果[J].醫學教育探索,2007.9:802-803.
[8]張雪蓮,李坤.多種教學方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29:168-170.
【多種教學方法在生物化學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PBL在現代生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0-11
在中等師范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論文10-10
廣播電視剪切運用技術運用分析論文10-11
優質護理管理的運用效果論文10-12
職校數控加工教學方法研究論文10-11
試論護理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的論文10-12
護理實踐教學方法探究教育論文10-12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論文10-11
人文關懷在兒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