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劃生育住院患者的舒適護理
計劃生育住院患者的舒適護理【1】
【摘要】舒適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較為前沿的現代護理模式,對于患者健康的恢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她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必須結合計劃生育住院患者的的生理、心理、精神等社會各方面的要求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使得住院患者的各個方面都能達到一種最理想的,最愉悅的精神狀態。
【關鍵詞】舒適護理;現代護理模式;計劃生育住院患者
前言
舒適護理是現代一種比較前沿的患者護理模式,相比于傳統的護理模式來說,它更具個性與創新性,它是一種能使患者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能感到非常舒適的新時代護理模式。[1]《中國衛生管理詞典》對它的定義是:“舒適護理,要經常注意病人的各種不適感,并及時找出導致病人不舒適的原因,采取相應的生理的、心理的措施,消除引起病人不舒適因素,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為病人提供舒適的條件。”[1]
計劃生育住院患者是一群特殊的人體,其特殊性在于其全部患者都是女性,計劃生育手術會對女性造成各種各樣的影響,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影響更為明顯,舒適護理不僅能夠讓患者的身體能夠很快恢復,同時也能夠緩解計劃生育患者的各種各樣的焦慮與恐懼感。
本人自2000年開展舒適護理以來,對2000例左右的計劃生育住院患者實施了舒適護理,效果顯著。
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2.臨床資料
住院患者共2000例,年齡16-45歲,其中未婚226例,已婚1774例;文化程度:初中1323例,高中452例,大學以上225例;流產術1005例,引產術408例;取環術587例。
通過個性化的舒適護理,全組病人的滿意度為92%-100%,手術成功率為100%,手術患者零投訴。
通過對這兩千多例患者的舒適護理,深刻體會到了舒適護理對于計劃生育住院患者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
2.1術前、術中能夠使患者輕松面對,克服各種焦慮情緒。
一般而言,計劃生育住院患者在手術前和手術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憂,包括家庭的因素,手術的效果,手術對身體的影響等等,舒適護理關注患者的各種心理變化,通過與患者的不斷溝通,有助于幫患者解決各種擔憂,幫她們樹立信心,克服各種心理焦慮。
2.2提高護理質量,增強治療的效果。
與傳統的護理模式相比,舒適護理能讓患者在術后恢復所需要的時間要比傳統的護理短的多,俗話說:“心寬體胖。”由于舒適護理比較注重住院患者各方面的狀態,努力消除影響患者的各種因素,因此使得治療的效果成倍增加,有助于患者健康的快速恢復。
3.舒適護理的相關措施
舒適護理作為一種較為科學的護理模式,那么究竟應該有怎樣的具體方法呢,從多年的護理經驗出發,體會到應該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3.1患者房間環境的美化。
采取這一措施主要是針對住院患者的生理舒適要求,最基本的是必須要做到房間的整潔,每天必須對患者的房間進行打掃,同時對患者房間內的各種設施必須擺放整齊,房間床單.被罩.窗簾等以粉色為主,令患者有賞心悅目之感,有家的感覺,消除陌生感.恐懼感。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患者的房間內擺放一些綠色的小盆栽,這樣能給患者帶來視覺上的舒適,起到愉悅患者心情的作用。
而在房間的溫度、濕度以及光線上也要特別注意,溫度一般應該要保持在18-20攝氏度,濕度過高時應該打開窗戶令其通風,過低時應該在地面灑些水保持房間內濕度的穩定,光線方面也應該以患者感到舒適為準。
[2]另外在患者進行各種檢查與治療時應該注重對患者隱私權的保護。
3.2心理疏導。
新患者入住以后,要對患者的各種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針對不同情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輔導方法。
例如,對一些未婚的住院患者,要充分尊重她們的人格,不能夠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她們,對她們指指點點,一般而言未婚的患者的心理要比已婚患者的心理更加復雜,因為這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她們可能更需要心理安慰,作為舒適護理工作人員對于她們的心理變化更應該給予特別的關注,同時對于她們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困難應該給予熱情的照顧,與她們交談時應該要把她們當做朋友一樣對待。
[2]而對于已婚的住院患者,則要充分了解她們的家庭情況,如果有需要幫助的應該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其解決問題,讓其安心住院。
同時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應該隨時密切關注患者各方面的變化,注重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以解除她們各種各樣的不安情緒。
3.3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三者密切結合。
手術前應該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對患者的各種擔心給予指導與疏解,對于手術醫師的實力以及手術的成功率給予充分的說明,幫助患者樹立手術信心,解除其各種各樣的擔憂。
術中應該為患者提供適宜的手術環境,同時安排相應的護理技術過硬的護士與患者進行輕松的交流,以轉移手術帶給患者的疼痛。
術后應該要為病人穿好衣服,要了解病人的感受,并且要提醒患者術后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以使其身體能夠盡快恢復。
4.結語
舒適護理是患者個人的主觀的感受,舒適護理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使得計劃生育住院患者在各個階段都保持一個舒適的狀態應該說是每一個護士在目前的階段所面臨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舒適護理模式應該要結合心理、生理、社會等這些方面進行研究,以提供給患者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可以達到一種生理、心理、精神、社會各方面的最愉快的狀態。
[3] 參考文獻
[1]王紅琴.舒適護理模式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11(12):108-109.
[2]陳思慧.剖宮術中舒適護理及相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2):221-222.
[3]莫松珍.舒適護理在剖宮產婦中的應用[J].當代醫生,2011,17(33):296-298.
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舒適護理體會【2】
摘要: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計劃生育手術中運用是否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方法 研究90例來我院就診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45例,一組為實驗組(對其進行舒適護理),一組為對照組(對其進行傳統護理)。
采用焦慮自評表(SAS)和抑郁自評表(SDS)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進行評估,比較兩組SAS、SDS得分。
結果 護理后SAS得分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護理后SDS得分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
結論 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的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計劃生育手術;SDS得分;SAS得分
計劃生育包括人工流產、安放和取出節育器、輸卵管結扎、輸精管結扎,還有輸卵管復通、輸精管復通。
計劃生育手術較為簡單,術后恢復時間也比較短,因為手術過程涉及患者的隱私部位,會讓患者擔心焦慮。
出于個人的需求和國家政策的要求計劃生育手術受術者越來越多,怎樣可以讓患者有更好的就醫環境及提供舒適護理,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
舒適護理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優質整體護理,改變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單純技能護理[1-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9月到我院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患者共90例,年齡在20~47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1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9例。
其中進行輸卵管結扎40例,人流手術29例,安放節育器21例。
90例患者隨機分配,每組45例,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
兩組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傳統的護理方法。
1.2.2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法,舒適護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2.1術前準備,詳細了解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是否有其他疾病,詢問的時候語氣要溫和尊重個人隱私。
一般患者會擔心手術后是否會影響今后的性生活及生育能力[3],護士要真實的告知,這樣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1.2.2.2手術過程中尊重患者隱私,體諒患者感受,術中有一個護士專門負責指導患者進行放松、深呼吸以減輕緊張情緒,給患者以鼓勵和安慰,如果手術過程中出現較嚴重的疼痛應停止手術,讓患者暫時緩解疼痛再繼續進行。
計劃生育手術過程會暴露患者的隱私部位,會讓患者感覺到不適,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隱私部位暴露[4]。
1.2.2.3與患者家屬溝通,家屬是和患者接觸最多的人,告訴家人術后的護理注意事項。
由于家屬對手術不了解會產生擔心焦慮的情緒,護士給家屬發放手術知識宣傳冊,安撫家屬的情緒,讓家屬在舒適的環境等待。
1.2.2.4術后護理,詢問患者是否有不舒適的感受,患者臥床休息注意保暖,為患者提供食物和熱開水。
有專人在病房巡查,為患者提供服務。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表(SAS)和抑郁自評表(SDS)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前后進行評估,比較兩組SAS、SDS得分。
得分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使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SAS得分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護理后SDS得分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護理前SAS得分、SDS得分,兩組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見表1。
3 討論
3.1舒適護理有效緩解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 通過數據分析,護理后SAS得分中,實驗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護理后SDS得分中,實驗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舒適護理對患者情緒安撫是有一定效果的,臨床發現就診的患者還未生孕的婦女更容易焦慮,因為她們比較擔心術后對生育能力會有影響。
護士應加強對這部分患者的關懷,增強她們的自信心,保護患者的隱私。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得分和SDS得分都比較高,因為患者對手術不熟悉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剛到醫院就診對醫院的環境比較陌生也容易有焦慮的情緒。
3.2如何更好的進行臨床舒適護理 首先要提高醫務人員的自身素養,注重對患者人文關懷,注重服務的質量。
舒適護理不僅僅要求醫務人員有良好的職業技能,更注重的是為患者提供舒適的就醫人文環境,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
結合中醫理論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運用中醫五志相勝的原理,喜勝憂,悲勝怒,思勝恐、恐勝喜,讓患者保持平靜的心態接受手術,《東醫保鑒》指出,欲治其病,先治其心[5]。
計劃生育手術有其特殊性,手術涉及患者的家庭,生育等私人問題,醫務人員要對患者的個人資料保密,維護患者的隱私。
如何更好的提高舒適護理需要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努力。
總之,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焦慮、抑郁的情緒,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余輝映,楊黔英,陳鳳詩.舒適護理在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觀察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20-21.
[2]李瑞愛,盧偉燕.計劃生育手術護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探當代醫學[J].2011,17(33):1009-1012.
[3]劉利.舒適護理在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中的研究[J].大家健康,2012,6(8):40-42.
[4]張美玲.計劃生育手術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現代護理,2012,1(12):28.
[5]朱雁珍,陳碧玲,鄧少娥,等.心理干預對早期急診流產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齊魯心理護理,2013,19(2):103-104.
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3】
【摘要】目的:對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對其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方法:對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4例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總結其心理特點,并給予護理干預,探討護理干預效果。
結果:所有患者計劃生育手術均順利完成。
結論:全面了解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并給予一定的臨床護理干預,具有較好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理特點;護理干預;計劃生育手術
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對人口的控制越來嚴格,計劃生育是一項實現人口控制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計劃生育手術主要包括人工流產術、節育器放置與取出術、中期妊娠引產術和輸卵管結扎術。
患者實施手術,很可能會導致疼痛并引發一定的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影響。
我院對324例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總結其心理特點,并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取得較好效果,現整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324例病例均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年齡為24-46歲,平均年齡為35歲,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可知:(1)學歷:18例為小學;160例為初中;146例為高中及以上;(2)生育情況:73例為未生育,141例生育孩子為1個,110例生育孩子為2個及以上(3)手術類型:158例實施宮內節育器放置與取出術,9例實施輸卵管結扎術;134例實施人工流產術,23例實施中期妊娠引產術。
所有患者計劃生育手術均順利完成。
2 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2.1 術前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2.1.1 抵觸特點及其護理干預
一些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前,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并且會引發恐懼,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會對手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術前護理干預工作,詳細向患者講解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患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義務。
2.1.2 恐懼特點及其護理干預
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取得相關的計劃生育知識,擔心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會產生較大風險,產生一些手術后遺癥,擔心對自己術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造成影響等,很容易引發恐懼心理,并且會產生焦躁和不安等情緒。
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講解計劃生育手術方法,結合手術的要點,讓患者了解相關知識。
同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保持親切和熱情的態度,運用合適、體貼的語言,讓患者獲得安全感和信賴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減少患者顧慮,有利于計劃生育手術的順利完成。
2.2 術中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部分計劃生育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面對陌生的環境,加上受到手術室氣味的刺激,在聽見手術器械的聲音后,會產生恐懼感,臨床表現主要為心率加快、言語增多和面色蒼白等。
出現這種情況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感覺進行詢問,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及時向患者解釋,并對患者進行安慰,指導患者深呼吸,以平定心緒。
護理人員在做各項準備操作時,應該讓患者注意保暖,盡量減少患者的暴露,保護患者的隱私。
同時,醫護人員應保證輕柔動作,減少刺激聲響。
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可緊握患者的手,向患者傳遞溫暖和支持,如出現緊急情況,應保持冷靜,迅速反應,并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保證患者可安全度過手術期。
2.3 術后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一些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在成功完成手術后,術前和術中各種不良情緒完全消失,隨著身體的逐漸康復,心情逐漸好轉。
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手術產生疼痛,或者引發術后并發癥,從而出現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應對這類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詳細向患者描述其手術效果,告知患者手術十分順利,讓患者安心靜養。
針對患者出現的術后疼痛不適等隨癥反應,應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以保證手術效果。
根據相關臨床資料分析可知,患者術后產生的疼痛不適等隨癥反應,其相關因素不僅包括手術方式和手術部位,還包括患者的文化教養、注意力、個人經驗、情緒和心理因素等,需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并保持良好氛圍,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最大程度降低噪聲,通過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式減輕疼痛,讓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3 總結
計劃生育手術是我國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一項主要方法,對婦女來說是并非是機體疾患的需要,因此心理上對計劃生育手術比較敏感。
在實施計劃生育手術前、中、后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情緒,對手術效果具有一定的影響。
根據患者心理特點,對其實施護理干預,需要醫護人員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熟練掌握各項手術步驟,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慰,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以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計劃生育住院患者的舒適護理】相關文章:
舒適護理對艾滋病患者治療的影響10-26
淺析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護理對策10-05
住院患者感謝信01-10
舒適護理畢業論文10-07
老年心腦血管病住院患者護理的論文10-08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隱患和護理管理論文10-09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作用論文10-13
老年患者褥瘡護理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