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護理路徑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實踐論文
0 引言
骨折是指骨頭或骨頭的結構完全或部分斷裂, 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 大多是因為受到外力傷害而導致的骨斷裂。患者的臨床癥狀多表現為休克、發熱、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等情況 , 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帶來較大的影響。臨床上通常采用手術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但同時, 有效的護理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來幫助更快更好的痊愈達到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團。在本次的討論中,筆者即對臨床護理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在20 巧年4 月至2 016 年4月收治的4D 例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組, 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干預; 再選取同時期我院收治的4D 例骨折患者作為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中, 男性患者23 例, 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齡最小的2 0 歲, 年齡最大的58 歲, 平均年齡( 3.5 3士.2 6 )歲; 病程h3 口d0, 平均病程( .2 3士.0 4 ) do 對照組中, 男性患者2 例, 女性患者18 例; 患者年齡最小的19 歲, 年齡最大的60 歲, 平均年齡( 3.5 9士.2 4 ) 歲; 病程h5 田d , 平均病程( .2 2士.0 5 )do 選取的患者中, 股骨骨折3 0 例, 髓骨骨折20 例, 胸腰椎骨折巧例, 四肢骨折5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 >P 0.05 )。
1.2 方法。
①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按照醫囑為患者派送所需藥物、靜脈注射、病況檢查等基本護理, 關注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 并為患者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
②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首先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接觸后, 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了解, 尤其是心理信息和客觀量化的心理評定, 根據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和心理情況來制定相關的護理計劃; 然后, 在進行護理期間, 對患者進行適宜的心理鼓勵和指導, 留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病情變化與心理之間的關系。心理上的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對病情的緊張、憂慮;同時, 對患者進行認知療法。盡量讓患者把自己對事物和個人的看法說出來, 從患者的表述中觀察患者的態度, 轉變患者的消極情緒, 為患者建立全新的自我認知, 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應對病情; 最后, 在日常生活中帶動患者多做放松心情的練習和運動, 比如深呼吸練習、意識性呼吸練習、嘆氣練習等等,并鼓勵患者培養興趣愛好, 轉移注意力。還有, 如果患者表現出疼痛難以耐受的情況, 要及時使用藥物來對其進行緩解, 同時還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表情、臉色等, 做好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① 采用目測類比評分法( v A s 評分法) 來對患者的疼痛感進行評分, 評分標準為O 分, 其中:0 分, 無痛;1 田分, 有輕微疼痛; 4 王分, 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 7 口O分,患者有強烈的疼痛。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
②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進行統計,取平均值來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的研究中, 相關的統計結果均以數據的形式來進行表達, 并且將數據輸入到SP S 1.9 0 軟件中去, 其中, 計量資料以`牙士s ) 的形式來進行表示, 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丁值檢驗, 計數的資料則以( % ) 的形式來進行表示, 然后再對統計的數據進行卡方值檢驗。在兩組間進行對比, 對比的值用尸來表示, 當六0.05 時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比較。
在進行護理干預前,觀察組的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 無明顯的差異( >P .0 05 ) ,而在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二者之間的差異顯著。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 骨折等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臨床上關于骨折患者的護理方法也在不斷探索中, 在本次的討論中, 筆者對我院80 例骨折患者進行了實驗觀察, 分別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和常規護理措施。根據最終觀察的結果,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患者, 康復的情況更佳理想, 患者護理后的疼痛程度較低, 并且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要更短, 護理的效果理想。綜上所述, 對骨折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來進行干預, 能夠幫助減少患者的疼痛情況, 并且患者康復的情況也更理想,護理的效果較好, 具有較高的醫學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