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立項建議書三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建議書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建議書是單位或集體向有關單位或上級機關和領導,就某項工作提出某種建議時使用的一種常用書信。那要怎么寫好建議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項建議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項建議書 篇1
1. szgkEnMis系統功能
szgkEnMis采用C/S(客戶端/服務器)架構開發,服務器采用公司現有的網絡管理服務器(SZGONGKAN),數據庫采用安裝在該服務器下的SQL Server 20xx,所有表格數據、存檔的電子數據保存在公司服務器上,客戶端軟件采用Visual Basic 6.0開發,圖形界面操作,多用戶操作,使用簡單,能滿足目前公司項目管理、資料存檔、信息查詢、數據上傳和數據下載等要求。系統主要功能有:
·系統管理:添加和刪除用戶、用戶密碼設定、從服務器中下載數據日志管理等;
·分專業(部門)的工程項目信息錄入、查詢、修改、刪除等;
·工程項目存檔電子數據上傳存入服務器、從服務器下載本專業工程存檔數據,系統自動記錄有關下載信息備查;
·數據導出功能;
·數據庫及數據表的管理工具等。
·工程項目查詢功能,包括建設狀態等動態查詢。
2. 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數據庫采用公司現有的服務器及其上已安裝的SQL Server 20xx數據庫,SQL Server 20xx數據庫是Microsoft公司開發的企業級數據庫,它的功能強大,支持企業自主開發,目前是國際上最通用數據庫。我們在SQL Server下建立了一個名為EnMis的工程實例,在EnMis下建立諸如“系統用戶表”和“測繪工程項目表”等表,這些表是可以任意添加的,隨著該系統的'擴展可以增加其它各專業的表。
以測繪工程項目表為例,其數據庫表結構見圖1,其它專業可以參考該表完成本專業的表定義。另外如有需要,各專業可以定義一些其它的管理表格,并建立各表之間的關聯關系,強化該系統的其它應用功能。
3. 系統運行
系統主界面和用戶管理界面見圖2,系統管理員可以添加、刪除用戶,設置用戶初始密碼、查看下載工程數據記錄等。
3. 1 工程項目數據錄入
以測繪專業為例,工程項目數據錄入見圖3,各專業定義好數據庫表結構后,由系統開發者負責在SQL Server20xx下建立各專業部門的表,用戶按項目登記界面錄入所需信息,并將信息寫入數據庫即可。如用戶需同時將存檔數據存入服務器中,則在“選擇上傳文件”窗體中選擇所要上傳的文件夾,點擊“上傳”,系統自動生成“數據存檔路徑”值,最后點擊“寫入數據庫”,完成信息錄入。
3. 2 數據庫管理工具操作
本系統支持數據庫的一般操作,如數據庫查詢、數據排序、記錄刪除、記錄修改、數據庫導出以及存檔數據下載等,見圖4。其中數據庫查詢支持三中查詢方式:
·通過工程編號查詢,用戶需輸入完整的工程編號查詢;
·通過工程名稱查詢,系統支持關鍵字查詢,用戶只需輸入關鍵字即可,系統可以查詢出所有與關鍵字有關的項目,用戶可以逐一查看;
·通過服務單位查詢,支持關鍵字查詢,如關鍵字“萬科”,系統可以查詢出所有與關鍵字有關的項目,用戶可以逐一查看。
數據排序的目的主要是方便用戶快速瀏覽數據表,數據排序支持按工程編號排序、按工程名稱排序和按完成時間排序等三種。
用戶輸入需刪除項目的工程編號,點擊“刪除”,系統即完成該記錄的刪除。
數據庫導出:用戶選擇各專業后,點擊“數據庫導出”系統自動將SQL Server20xx下的表導出為Windows Excel表。
存檔數據下載:選擇各專業后,在存檔數據下載窗體中顯示目前在服務器中保存的項目,用戶選擇需要下載的項目,點擊“數據下載”,系統在客戶端生成該項目的復件,同時將下載信息寫入“存檔數據下載表”備查。
數據修改:用戶根據各種條件查詢到所需要的記錄后,系統彈出工程記錄查詢窗體,見圖5,用戶可以在該窗體下修改記錄、刪除記錄等。
4. 對該系統擴展的建議
我們目前已具備開發工程信息管理系統的能力,在該系統下擴展到其它專業并不是很難的事情,建議在該系統的基礎上分步驟實現我司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目標:
1、充分征求各部門、各專業意見,征集各部門、各專業需要錄入到數據庫表中的項(包括實景照片等),將這些項進行分類建立表,建立各專業的數據字典;
2、系統開發,完成全公司各專業的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3、將系統移植到B/S架構上,實現遠程服務功能,即在Internet上實現對該系統的操作;
4、將該系統移植到移動平臺上,比如手機安卓系統、蘋果PAD和蘋果手機系統中,實現遠程無線網絡的操作和應用等。
立項建議書 篇2
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人民政府:
煤矸石是煤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煤矸石長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大氣和地下水質。煤矸石又是可利用的資源,大力開展煤矸石綜合利用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又可以減少土地壓占,改善環境質量,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xx年本),國家經貿委、科技部《關于印發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政策要點》的通知【國經貿資源〔1999〕1005號】,根據《關于〈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發改環資〔20xx〕1864號】和云南省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云工信資源〔20xx〕122號】文件,以及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精神要求,結合東山鎮矸石資源豐富的優勢,我們申請在拖姑村委會小岔河建立一座年處理60萬噸的煤矸石綜合加項目,實現年生產標準3000萬塊。為此, 我們從山東引進設備和技術,把煤矸石粉碎后,經過清洗,去除泥土、煤泥等雜質,與水泥、煤粉灰、JSF激發劑、高分子發泡劑、增強劑等攪拌混合。制作成煤矸石空心磚、煤矸石標準磚、煤矸石多孔磚、煤矸石路面磚、煤矸石免燒瓦、煤矸石輕型泡沫磚、煤矸石輕型隔墻板、煤矸石輕型混泥土、煤矸石保溫混泥土、煤矸石填充材料等,制代替目前的粘土磚和火燒磚,通過加工能夠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該項目符合國家“保護農田、節約資源、因地制宜、保護農田、節約資源、因地制宜、保護農田就地取材”的'發展建材的總方針,符合國務院“嚴格限制毀田燒磚,就地取材積極推動墻體改革”意見,有效發展循環經濟。該項目總投資約472.89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82.33萬元,流動資金90.56萬元,由企業全部自籌,綜合加工廠按照國家環保部門的要求,購置設備,引進環保技術,加強管理,經過處理后,保證做到“無污水、無煙塵、無超標噪聲、無廢氣、無廢渣”排放,達到國家環保部門的要求,該項建成后可以解決當地30人左右就業,可以解決煤矸石環境污染的問題,又可以增加地稅收,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特向麒麟區東山鎮人民政府申請給予批準立項為感!附件:《可行性研究報告》1份。
申請單位:麒麟區金潤煤矸石綜合加工廠
法定代表人(簽字):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立項建議書 篇3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靈臺縣博物館建設項目
投資概算:3500萬元
建設時間:2.5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
主管單位:靈臺縣人民政府
實施單位:靈臺縣文體廣電局
二、基本情況
1.靈臺縣情概況
靈臺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地處陜、甘兩省交界處,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甘肅向東進入中原的重要節點。全縣轄5鎮8鄉184個行政村1429個村民小組,總流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總人口2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8萬人,分布有漢、回、藏、滿等6個民族。我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早在商周時期,就建有密須國、密國,周文王出師伐滅密須國在今靈臺縣城所在地筑“靈臺”祭天慰民,靈臺因此而得名。曾哺育了晉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針灸醫學鼻祖皇甫謐和唐代名相牛僧儒等歷史名人,境內發現仰韶、齊家文化遺址和古遺跡500多處,出土文物近萬件,有文物保護單位40多處,其中省級13處。
2.靈臺縣博物館基本情況
靈臺縣博物館為縣級綜合性文物博物館,隸屬靈臺縣文體廣電局,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現有正式職工13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1人,干部7人,工人6人。內設辦公室、業務部、保衛部、藏品保管部。靈臺縣博物館現有藏品73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441件,三級文物1166件。珍貴文物數量位居甘肅省基層博物館前列。
靈臺縣博物館現址在縣城荊山森林公園,占地面積5畝,20xx年縣上籌資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秦漢風格的展廳大樓和3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20xx年建成了兩層單面綜合樓一幢1000平方米。展廳內有基本陳列《周秦化育——靈臺精品文物陳列》,由序廳、歷代陶瓷、金華物萃、西周瑰寶、佛教藝術四個專題陳列組成,共展出文物580多件。靈臺縣博物館20xx年9月正式開館,20xx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xx年12月被甘肅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xx年6月基本陳列獲得省文物局精品獎。20xx年5月向社會免費開放,近四年共接待觀眾13萬人(次)。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靈臺縣博物館是全面展示靈臺歷史文化發展的綜合性文物類博物館,館藏文物種類豐富,品級高,數量達7000多件,
資金來源:國家投資3000萬元,省市投資300萬元,縣上自籌200萬元。
無歷史缺環。基本陳列依托館藏文物兼顧歷史文化發展的主題,從多個側面詮釋了靈臺地域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代表性、藝術性和可觀性較強。目前博物館占地和館舍面積小,功能不完善,容納量有限,對大量接待游客和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造成了較大影響,加之目前展廳數量不足,絕大部分的藏品存放于庫房之中,可展出的'精品文物數量達上千件,目前僅展出580多件。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特點日益顯現,為了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做好免費開放工作,使博物館的展示服務工作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博物館現有展覽已無法滿足觀眾的需要,因此,新建博物館,拓展陳展、活動和服務空間,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覽顯得尤為重要。
2、可行博物館項目立項建議書性
(1)靈臺縣博物館大樓建設項目是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體現,對于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靈臺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實施該項目符合國家發展規劃,有很強的政策依據。
(2)靈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該項目納入了縣城整體規劃,并且項目立項、建設用地、資金配套等工作已基本準備到位,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
(3)靈臺博物館為甘肅省首批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項目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提升免費
開放質量,充分發揮教育引導功能。
四、項目建設計劃
1.建設規模:計劃總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其中:建設展廳主體樓一幢三層3500平方米,辦公樓一幢三層1000平方米及附屬工程。建筑風格為秦漢風格仿古建筑,總體與縣城文化區建設風格一致。展廳大樓一層為接待大廳和三個文物庫房、一個監控室、一個值班室、兩個衛生間;二層設四個展廳;三層設兩個展廳、一至兩個臨時展廳、一個學術報告廳。
2.建設時間:2.5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具體建設計劃為:
20xx年1月至5月完成項目論證、設計、立項、招標等前期工作;
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完成展廳陳列設計、裝修及布展工作;
20xx年7月組織驗收并交付使用。
3.建設用地:由政府在縣城文化區(原東關小學舊址)無償劃撥10畝土地進行建設。
五、項目資金概算及來源
項目投資概算3500萬元,其中:工程建設費用1800萬元,附屬工程300萬元,安、消防設施設備200萬元,展廳裝修及陳列布展1200萬元。
六、效益評估
靈臺縣博物館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擔負著全縣文物藏品收藏、研究、養護、展示、宣教的重要社會職能。博物館新建項目的實施,將為博物館加強研究、舉辦展覽、開展交流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使得博物館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延伸和發揮。首先,博物館占地面積的擴大,使博物館的容量顯著增加,服務設施更加齊全,功能更加完善,安全系數進一步提高。其次,博物館可以利用充足的展陳空間舉辦更多更好的展覽,基本陳列展廳可達到6個,還可適時舉辦臨時展覽1-2個,展覽保持常辦常新,使館藏精品文物可得到充分展示,使博物館的觀眾數量增加2倍以上,達到年6萬人(次)以上,滿足廣大觀眾走進博物館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迫切愿望。再次,博物館可以利用學術報告廳舉辦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各種類型的科普講座活動,更好的宣傳古商周文化和皇甫謐文化,拓展博物館的宣傳服務空間,提升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立項建議書】相關文章:
立項建議書04-07
項目立項建議書07-19
項目立項建議書11-28
項目立項建議書13篇04-02
立項批復范文03-14
立項報告范文06-25
項目立項報告范文04-26
關于立項批復的范文12-22
立項申請書01-29
申請項目立項的報告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