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建議書
學校保障學生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校園安全應當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學校安全建議書,歡迎閱覽!
學校安全建議書(一)
尊敬的校長: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孩子在一個清靜、安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近幾年,校園安全事故隱患日漸增多,觸目驚心。轟動全國的校園暴力、兇殺案件接二連三。如:“馬加爵”事件、幼兒園門衛傷人事件、歹徒夜進學校行竊殺人事件等,使人們幾乎不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學校呢?然而,事后我們聽到的只是校方的自責和犯罪嫌疑人被抓獲的喜訊,如何切實加強校園安全、提高防災救險能力、有效防范等只會成為流于形式的討論,最終不了了之。
如何加強校園安全,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學校師生的生存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不僅僅是對現有技能的傳輸教育與識記,而是要培養師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遇到危急狀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勤于訓練,讓正確的危機處理方式,求生的技能成為本能。當危險臨近時,只要我們采取合理措施,將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還是可行的。
二、出臺《校園安全法》。校園安全案件的層出不窮,恰恰說明了校園安保力量的薄弱,絲毫不起任何防衛作用,而多數學校保安的素質也令人堪憂。因此,加強學校安保力量,提升學校安保人員職業素質很有必要,非常緊要。我們也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出臺《校園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園警察”,配備警具、警械,賦予校園警察在學校范圍內及周邊一定區域內的準執法權,不至于面對歹徒時,顧慮重重,無法及時、有效制止危害。
三、建立安全緩沖區。對治安情況復雜的校園周邊設置治安崗亭和報警點,加強巡邏。在該區域范圍內禁止一切危及學生身心健康的行業入駐,比如:校園周邊的各種文化娛樂場所、歌舞廳、錄像放映廳、網吧等,凈化周邊環境,形成安全隔離帶。
四、應該加強安保監控。提高硬件設施,杜絕安全死角、建立應急機制,責任到人,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危安狀況發生時,必須臨危不亂,妥善處理,主動請求有關權責部門支援與協助,不可隱情不報。同時,還要做好善后工作,比如,對受害者的心理疏導。
五、應強制購買校方責任險,分散風險。
六、建立污點檔案。對于在公安機關有不良紀錄的來訪者無正當理由,禁止進入緩沖區以及校園。對于從事食品生產的單位與個人有不合格紀錄的,后勤中心一律不從該處采購。
xxxx
xxxx
學校安全建議書(二)
尊敬的校長:
學校安全工作是社會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的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定,因此,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竟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中小學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問題。
一、常見的校園安全問題
校園常見安全問題歸納起來有下列一些情況。
一是不當活動事故。學生在課余時間相互追逐、戲耍、打鬧時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塊、小刀、玩具等物品造成的傷害。
二是擠壓事故。放學和下課時由于樓道、門口黑暗和狹窄等而使學生擁擠而發生擠壓事故,此類事故近年來多有發生。去年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一寄宿制小學晚自習結束后,在下樓梯時發生擁擠事故,造成8名學生死亡,45名學生受傷。
三是校舍安全事故。由于校園設施老化,有些危房在帶病使用,造成房屋坍塌而引起師生死傷事故。
四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隨意橫空馬路、強行超道,高速騎車等造成的交通事故。很多家長接送學生的車本身就是:“無車輛、農用車,報廢車等,不少學生乘坐兩輪“摩”的,“三輪車”等,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五是體育活動事故。體育活動或體育課上不遵守紀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隨意,體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領而造成的傷害。
六是校園暴力事故。由于學校安保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學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們義氣拉幫結伙,為小摩擦而使用武力;盲目消費導致偷盜,甚至搶劫行為,少數教師體罰學生行為等。
七是消防事故。學生取暖用電不當而造成火災,觸電等事故。由于學校經費不足,加之僥幸心理嚴重,導致老化的'供電線路和設施仍在湊合著使用,再者消防器材不足,大多數師生缺乏消防知識,發生火情不知如何處理。還有一些學生隨便使用電器、煤氣,蠟燭等易燃易爆物品。
八是學生身體特殊事故。因學生患有特殊疾病、特殊身體素質及異常心理狀態等受到意外沖擊而造成的傷害。
九是自然災害事故。學生自救自護能力差,遇到暴風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無法有效防衛造成的傷害。
十是食品衛生事故。由于有些學校食堂基礎設施落后,衛生條件差而造成食物中毒等傷害。
綜上述可見,危害學校安全的事件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校內安全事件,例火災,食物中毒、運動傷害、擁擠踩踏、各類摔傷,財物被盜、酗酒滋事,打架斗毆、自殺他殺以及突遇然自然災害等;另一類是校園外安全事件,例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治安事件、財物被騙被盜被搶惡性傷害事故等。就其成因分析不外是客觀隱患和主觀疏忽兩方面造成的。
二、引發校園安全問題的原因
1、安全教育不到位,對安全工作重視不夠。一些學校只注重教學質量,升學率、競賽成績、比賽名次等顯性指標。對校園安全很多規定只是規定,沒有狠抓落實,很多設置只是擺放,投入注意力不多。宣傳教育不及時不到位。想到了甚至出問題了才來處理。
2、安全經費不足,安全監管不到位。有此學校因辦學經費不足,一些年久失修的教室和宿舍及其它教輔場所還在繼續使用;有的學校消防安保器材未按規定配足;有的學校從事安全保衛人員的配比不夠,從而導致技防和人防都不到位。在安全監管方面,學校相關部門對教學、生活各個環節監管不力。如后勤、膳食部門對學校衛生和食堂監管不到位會導致學生因受污染而致病,因食用過期變質食物而中毒;又因對建筑施工場地監管不到位,致使師生誤入施工場地而發生傷亡事故,還因對教學設備監管不力,致使設施設備損壞而引發傷亡等。
3、心理疏導不到位,心理失衡。因現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部分學生存在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或受家庭環境影響,有的學生性格狐辟,不愿意與同學相處等引起的心理疾患,這些心理疾患如不及時加以疏導,就會導致心理失衡,達到一定程度往往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件,例自殺、他殺、打架斗毆。蓄意破壞公私財物等。
4、基層地方政府對校園環境管理乏力,甚至管理缺位,造成網吧、游戲廳、社會閑雜人員對校園安全產生影響,致使假冒偽劣及“三無”商品、食品紛紛涌進校園。很多現實表現都顯示校園周邊環境對校園安全的影響至關重要。也是產生校園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
三、解決校園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鑒于校園安全問題的種種表現及對其產生原因分析,筆者認為消除校園安全隱患,加強校園安全應采取如下一些對策。
1、加強管理,明確責任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切實擔負起學校安全管理職責,將行政區域內所有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安全工作納入監管范圍。
一要進一步落實管理工作機構,配備專門人員負責中小學安全和管理工作。
二要將加強學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納入各地教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加強力量,健全制度,從思想上、組織上和制度上形成更為有力的保障。
三要建立安全預警機制和防險救災應急預案,明確學校各部門責任,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強教育,提高認識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與當地公安機關、共青團等組織密切配合,圍繞“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題,深入組織學生開展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為主要內容的“三生教育”活動,各學校要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知識競賽,組織觀看錄像,發放安全手冊,制作宣傳板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要經常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一些例如緊急疏教,逃生自救等演練活動,以提高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分級分批組織開展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等安全管理培訓,要聯系實際制定培訓計劃,將安全管理納入校長園長培訓內容,通過遠程教育和集中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學校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管理水平。同時要定期組織學校法制副校長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專門培訓,培訓內容為有關中小學安全的法律法規、政策、常見事故的預防、突發事件的處置等。中小學還要經常組織全體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學習安全知識,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教職工的責任意識和保護能力。
3、加強檢查,消除隱患
學校要在春秋開學前,普遍開展一次校園安全大檢查,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督導部門要通過明察暗防,專項檢查,互檢互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對校園建筑、設備設施、活動場地、周邊環境等進行檢查,要及時把督導檢查情況身當地政府反饋,同時在行政區域內進行通報。并督促安全問題學校及時整改。要把督導檢查結果和學校安全工作情況作為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指標。
4、加強合作,齊抓共管
各級行政教育部門要加強與公安、安監、衛生、文化、交通等有關部門的聯系,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及時溝通情況,解決重點問題,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共同做好中小學安全管理工作。把中小學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等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要會同衛生部門切實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控制與食品安全工作,有效控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校園安全是一件忽視不得的大事,校園安全工作是各級領導時刻要關注的工作,是一項社會工程,只有群防群治,加強管理,才能營造充滿生機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xxxx
xxxx
【學校安全建議書】相關文章:
學校的安全建議書01-15
學校安全建議書11-29
對學校安全建議書03-17
對學校安全建議書08-26
對學校安全建議書范文04-15
學校安全建議書(14篇)12-20
學校安全建議書14篇12-16
對學校安全建議書15篇05-15
學校安全建議書(精選14篇)01-26
學校安全建議書(精選13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