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建議書
企業管理建議書【1】
公司問題主要體現在部門溝通不暢、脫節以及工作和布置的任務偏差、不能按時完成、工作效率不高,在于執行力不強,究其原因在于標準、監督以及責任心的問題;工作中的積極性與責任心在于企業凝聚力的打造,即人的歸屬感問題。
鑒于以上,需要進一步細化公司的管理制度,明確工作標準,優化工作流程,再輔以企業文化增強員工歸屬感,加強培訓,不僅僅是基層員工的技能培訓,更應該加強對中層管理干部的執行力,團隊合作的培訓,在思想上轉變企業員工對公司制度的認識,讓他們明白制度是告訴他們怎么去做的,不是約束他們不能去做的。
公司的管理應該是制度化的硬性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政策相結合,獎罰分明,獎到動心、罰到痛心。
鑒于此,對于內部管理改善,初步構想及建議如下:
一、 明確定位監督檢查部門,明確其職責。
加大對各部門、各職位的工作監督力度。
隨時了解他們的工作動態。
二、 整頓各部門的工作范圍、工作制度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流程。
對主管責任、權利清晰定義,對各崗位工作職責明確定位,對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清晰界定。
只有明確各自的職責才能讓人明白自己該去做什么,才會減少推諉情況的發生。
這就需要更加明晰的崗位說明書去規范。
明確該干什么、該怎么干之后就需要規范行為,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這就需要有完善的獎罰制度,既考核及薪酬制度。
三、 建設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制度。
要由 “用人管人”向“用制度管人”進行轉變。
公司目前有績效考核但是只是總體的科室通用考核以及員工績效考核。
仍然需要細化考核制度,細化到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考核體系。
這樣就能讓獎罰都有據可依,才能使公司的各種獎罰更具說服力。
因此企管部重點應是細化考核體系,當然這需要全公司相關部門的配合才能完成。
四、 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加大培訓力度,完善公司培訓體系。
對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包括:
1、 設立生日獎金。
工作滿三個月的員工,按身份證出生年月在生日的當月可享受一定數額的生日獎金,或者一定的禮品。
2、 設立總經理信箱,包括電子信箱以及郵件信箱。
目的在于兩點:廣開言路。
讓員工對公司建設、管理有參與感,有主人翁的感覺。
公司雖然有電子信箱XXX作為合理化建議的提交郵箱,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所以這一舉措的實行,就流于了形式。
建議對合理化建議的內容進行細化。
重點宣傳。
3、 設立圖書角。
在整個公司內部,營造學習的氛圍。
4、 創辦內刊。
運用這種文化參與、文化熏陶的形式,讓每一個員工融入到企業文化
五、建立人才儲備庫,設立儲備干部崗位。
建立人才儲備庫意在為公司培養、儲備管理人才、骨干人才、技術人才,避免因人才流動給公司帶來影響,構建有層次的人才團隊。
儲備干部崗位可以為每個部門提供后備人才,同樣對儲備干部的培養應該根據公司需要及個人特點進行管理方向、技術方向等的安排,這就需要完善公司的人才培養機制。
鑒于以上幾點,建議企管部重點應放在職務說明書的編制,績效考核體系的完善,完善公司企業文化,建立公司人才培訓、培養機制等幾個方面來,細化工作應該是編制職務說明書,細化編制各部門績效考核制度,主持創辦內刊,編寫培訓制度,包括晉升、競爭幾個方面,加大招聘力度,逐步改善公司人才學歷水平。
提高企業管理的建議【2】
1. 提供建設性的解決之道
問題大家都會定義,但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這才是老板、下屬、同事、客戶,人人都需要的方向。
2. 不要加入抱怨游戲
“這不是我的錯,這是因為誰誰誰怎樣怎樣……,”當你開始加入抱怨的陣營,你也開始樹立起敵人了。
3. 溝通,不分口語、肢體,都是關鍵
人人頭頂都裝著雷達器,你的一舉一動全在觀測范圍中。
想要優游于各個關系,想要良好溝通、準確傳達你的意思,言語與行動都是關鍵,不可輕忽。
4. 不要忽視直接關系人
共事遇到了問題,私底下先找直接關系人討論。
忽略相關人,直接在會議桌或老板面前捅他一刀,不是太聰明的做法,因為你將錯失盟友的信任,沒有同盟,是無法攻下重要山頭的。
5. 信守諾言
環環相扣的工作任務,牽一發而動全身。
信守承諾,使命必達,切忌破壞彼此的信任,成為拖累團隊的老鼠屎。
6. 分享
無論是榮耀、利益、功勞還是創意,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只要是好東西,不要忘了分享。
這是打好關系、強化信任的強心劑。
7. 給予他人協助,找到自我價值
不論是給予鼓勵、贊美,或者是給予表現的機會與舞臺,協助對方找到自我的價值與重要性,彼此的相處建立在愉悅踏實的根基上,關系將更加緊密、融洽。
【企業管理建議書】相關文章:
企業管理建議書11-04
企業管理建議書范文06-05
企業管理建議書5篇06-12
企業管理建議書4篇11-10
企業管理建議書8篇01-11
致環保和企業管理部門的建議書范文10-10
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10-26
企業管理流程與企業管理效益提升10-26
企業管理的標語06-29
企業管理標語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