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計算機網絡病毒和網絡安全維護論文
1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如果按照病毒表現的性質分的話,病毒可分為良性病毒與惡性病毒。良性病毒相對危害較小,一般只是簡單的文件重復類程序,對系統破壞較小。惡性病毒通過各類媒介(郵件、聊天軟件、文件遠程傳輸等),通過盜取用戶信息牟利或直接破壞計算機軟硬件。
如果按照激活的時間分可分為定時激活與隨機激活。定時接貨是指通過某些特定指令,在特定時間內爆發的病毒。隨機激活是不固定時間,采取隨機的方式激活計算機病毒。
如果按照入侵方式分類的話,計算機病毒可以分為操作系統病毒、源代碼病毒、外殼病毒、入侵病毒四類。操作系統病毒具有很強的破壞性,通過其本身程序加載入系統文件,或通過特定方式篡改系統原文件,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源代碼病毒是指在程序編譯前插入某些程序,最常見的源代碼病毒,一般出現在編程語言或是連接的程序中。這種病毒一般在不加載該程序時影響不嚴重,但一旦加載,該病毒就可通過該程序感染計算機;外殼病毒一般出現在某些程序軟件的首尾,一般其對程序本身不做篡改。這種程序編寫簡單,但同時也容易發現,一般通過測試執行文件大小就可以找到該種病毒;入侵病毒是指通過各類互聯網工具(郵件、聊天軟件、文件遠程傳輸等)入侵至某些程序,通過篡改部分程序源代碼,完成病毒程序的植入,該類病毒傳播面積廣泛,影響較大。
如果按傳染性分類的話,計算機病毒可以分為可感染病毒和不可感染病毒兩類。不可感染病毒,通過入侵感染該計算機,對計算機連接網絡的其他用戶不構成影響?筛腥静《疽坏┤肭衷撚嬎銠C,通過感染部分程序,并通過某些特定的程序對其他計算機進行感染。這兩類病毒的破壞性基本相近,不論可感染病毒和不可感染病毒危害性都相當大。
同時計算機病毒的分類還有很多種:按感染計算機的類型分為感染微小型計算機的病毒和感染大型計算機或服務器的病毒;按破壞能力分為無害型、無危險型、危險型和非常危險型。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形態、不同作用以及不同危害性可把計算機病毒分為很多類型。
2 計算機病的危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隨著多次大規模計算機病毒的爆發,人們對計算機病毒恐懼愈來愈強烈。那么計算機病毒都有哪些危害呢?
計算機感染病毒最先出現的是系統運轉緩慢。平時正常的計算機,在感染某些病毒之后,由于其運轉需要占用大量內存,這就造成計算機運轉緩慢。同時很多計算機病毒在感染期間,會加載很多程序,消耗計算機本身內存,照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計算機在感染病毒之后,計算機病毒會對某些特定的程序進行破壞,甚至直接破壞計算機軟硬件。其中,CIH為該類病毒最典型的例子。首先,病毒會在硬盤和軟盤中從第0扇區開始的第一個兆字節寫入零數據,這就造成原有存儲數據遭到破壞。其次,病毒會在Flash BIOS寫入垃圾信息。這就造成計算機某些主板上的Flash Rom中的BIOS信息被清除。嚴重時可以造成主板的燒毀。其還會對外一直發送垃圾郵件或其他信息。這樣不僅造成網絡堵塞甚至是網絡癱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蠕蟲病毒,蠕蟲病毒通過對外發送病毒郵件,進而感染其他計算機。新型的蠕蟲病毒,也通過感染即時通信軟件,來進行傳播。
計算機病毒通過各類手段竊取客戶信息,包括銀行賬號密碼、隱秘資料、個人隱私等。通過各類不正當手段,獲取不正當利益。這類病毒最常見的是各類木馬程序,通過對某些特定軟件加載后門,盜取客戶信息。同時隨著計算機病毒的多次大規模爆發,人們對計算機病毒的恐懼也與日俱增。計算機病毒的泛濫,也造成人們擔心起計算機遭受病毒的攻擊,造成不必要損失。
3 常見計算機病毒傳播方式以及避開途徑
計算機病毒種類繁多,破壞性、傳播性各有不同。最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分別是:木馬病毒;蠕蟲病毒;廣告病毒;后門病毒等等。早期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通過軟盤等存儲設備,現今大部分病毒都是通過互聯網傳播。>
要了解病毒首先要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出現,病毒的傳播方式也得到空前的發展。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分別是:電子郵件傳播;網絡共享傳播;P2P共享軟件傳播;系統漏洞傳播;瀏覽網頁傳播;可接入存儲設備傳播等等。
郵件傳播是計算機病毒傳播的最廣泛的一種方式,通過發送帶病毒郵件進行傳播具有廣泛高效的傳播手法。該種傳播手段,只要人們做好不隨便加收陌生郵件,并下載使用,就可以很好地防范該類病毒。
網絡共享傳播是新型的傳播方式,通過共享的網絡平臺,完成傳播目的。這種傳播手段在越來越多的社交網絡中存在,并通過分享等手段向其他人進行傳播。雖然該類病毒防不勝防,但只要注意不加載社交網絡的程序,一般在不會受到影響。
P2P共享軟件傳播是通過在P2P共享軟件中植入病毒的手段,人們在下載使用的過程中,變成計算機病毒的感染者。P2P共享是現在計算機病毒的高發區,很多對計算網絡安全知識缺乏的人,都是因為下載P2P共享軟件中的病毒。倡議在正規網站下載并使用其軟件,不要貪圖免費(便宜)至使自己計算機中毒。
系統漏洞傳播是通過操作系統地漏洞,在人們沒有覺察中進行計算機病毒的傳播。該類傳播是最那難防范的傳播途徑之一。但只要經常對自己的計算機進行加固,并做好系統補丁的管理,會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
瀏覽器傳播一般會出現在一些不正規網站(包括色情、暴力等)之上,人們通過瀏覽該網站,至使其計算機中毒。倡議不要瀏覽那些不正規網站,而且瀏覽器要隨時更新,防止某些病毒通過瀏覽器漏洞進行傳播。
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更新換代,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各類新型的計算病毒傳播途徑不斷出現。只有切實有效的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才可以在源頭上阻隔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4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在生活工作中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網絡安全成為人們逐漸重視的必選題。但/:請記住我站域名/在計算機病毒肆虐的今天,如何提高網絡安全呢?首先,通過硬件防火墻對默寫特定病毒進行阻隔;其次,隨著網絡安全軟件的不斷更新換代,新型網絡殺毒軟件對網絡安全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再次,只有人們了解計算機病毒,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才可以更好地預防計算機病毒。
網絡安全的維護,不僅是某些特定人群、企業責任,也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責任。只有從源頭阻隔,從相關措施進行監管,才可以徹底提高互聯網安全。同時,人們也應該向相關部門積極舉報互聯網違法信息,只有如此才可以還大家一個“安全的互聯網”。
【淺析計算機網絡病毒和網絡安全維護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10-26
淺析論文開題報告03-08
淺談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和對策10-26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技術分析論文范文11-15
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火墻技術探討論文08-18
工商管理改革淺析論文11-04
計算機網絡安全10-26
計算機網絡安全研究10-26
計算機網絡資源命名和尋址技術的論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