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石油化工企業作業許可管理探討論文
摘要:作業許可管理是保證現場安全作業的重要手段。提高對作業許可管理的認識,可以改進企業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本文分析了作業許可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作業許可管理的模式,探討加強作業許可管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作業許可;特殊作業;風險管理;信息化管理
1988年,英國北海派珀阿爾法鉆井平臺的連環大爆炸,讓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充分認識了作業許可證的重要性,開始紛紛建立或審核自己的作業許可制度,隨后在我國推廣運用,并逐漸形成了國家強制性執行標準。
1作業許可管理的內容
1.1作業許可管理制度的釋義
作業許可制度是一種正式的,用以控制具有潛在危害的特定作業的書面體系,是描述將要開展的工作及其安全預防措施的文件,是檢維修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作業許可制度下,只有安全措施被落實,所有可預見的危害都被充分考慮,且能提供記錄證明,作業方可開始。
1.2作業許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企業被認為是現代生產過程中危險源最集中、危險性最高的行業之一,其檢修作業時,往往還有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等特殊作業,如果組織不嚴密,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據統計,在全國石化企業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中,發生在直接作業環節中的傷亡事故占66%以上。
1.3作業許可管理的體系
1.3.1作業許可管理范圍作業許可管理流程見圖1.根據作業活動是否屬于特殊作業、是否影響設備設施完整性、是否屬于作業人員的責任區三個維度,將作業活動劃分為八類,其中第一類至第三類,需辦理作業許可和特殊作業許可;第四類,需辦理特殊作業許可;第五類至第七類,需辦理作業許可和特殊作業許可;第八類,需制訂規范有效的安全程序,可不辦理作業許可。1.3.2作業許可制度要素從人員技能、機械工具、風險風險、作業環境和安全措施等五個方面對作業許可實施管控,采取作業安全風險的分級、分類、分專業管理,樹立“安全技能,不具備不干;安全工具,未配備不干;安全工具,未配備不干;安全風險,不清楚不干;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干”的現場工作理念。1.3.3作業許可辦理程序。
2作業許可管理存在的問題
2.1作業許可管理制度欠缺
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在我國已經歷了3次變更,從HG230(11-19)–1999到AQ30(21–28)–2008,再到GB30871–2014,不僅標準逐步升級,作業安全技術要求和國家監管力度也日趨嚴格,但許多生產單位對作業許可制度的許可范圍、控制要素、職責分工、審批流程等諸多環節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實施過程中,嚴寬不一,職責不清,從根本上弱化了作業許可制度安全管控的效能。
2.2作業許可風險管理薄弱
作業前,沒有開展作業安全風險辨識或不會使用風險評價的方法,造成不能識別作業過程中潛在的危害;作業審批時,作業許可申請人員和作業人員僅把作業許可證作為履行手續的環節,未認真檢查落實風險控制措施,作業許可證不能達到警示、提醒和指導控制措施落實的作用;作業過程中,安全技術交底內容隨意,交底過程不正式,及未定期組織開展作業安全檢查。
2.3作業許可審批效率較低
作業許可管理制度描述繁瑣,許可證辦理過程繁瑣,導致作業人員不清楚復雜的管理條文,作業票審批辦理效率較低,出現作業人員許可證辦理不規范,甚至不辦理就違章作業的現象。
3作業許可管理的改進建議
3.1明確職責分工,理順管理程序,強化作業安全責任落實
目前,多數企業都建立有作業安全制度,其不缺作業安全技術標準,缺少的是保障作業安全技術標準執行到位的制度,因此,明確職責分工、理順管理程序,是作業風險管控的前提條件。3.1.1作業前準備安全技能確認:作業施工單位提供相關資格/資質證件,申請入廠培訓(承包商),作業所在單位、安全環保部審查,組織培訓。安全機具檢查:作業施工單位提供設備機具、危險物品的檢驗合格單、MSDS等記錄,設備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審查。安全環境確認:作業所在單位按要求隔離、清洗、置換,并取樣分析合格,填寫設備交出確認單和作業環境分析風險表,生產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審查。安全風險分析:作業所在單位會同施工單位作業前開展作業風險分析,安全、工藝、設備等專業管理部門審查。3.1.2作業許可審批辦理人:按照“管作業必須管安全,誰作業誰負責”的原則,由作業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辦理,負責組織協調作業人員、現場作業條件檢查確認、落實安全預防控制措施。審核人:按照“管專業必須管安全,安全具有否決權”的原則,由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書面審查和現場檢查,以及公共區域和交叉作業時,相關專業人員的聯合檢查。審批人: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作業所在單位以及公司主要負責人,根據作業風險等級實施作業分級批準,督查風險落實,啟動作業風險應急響應程序。
3.2實現風險預控,突出關口前移,充分發揮信息化的管理
(1)開展作業風險辨識,做到全過程、全方位。作業所在單位會同施工單位針對現場和作業過程中所有潛在的危害因素進行風險分析,超前辨識,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2)建立風險分級機制,有效預警安全風險。辨識作業活動風險類別,確定風險等級,建立企業作業活動風險數據庫,繪制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其次,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作業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并強化危險源監測和預警。(3)嚴格作業許可審批,強化安全措施落實。根據作業許可范圍,制定作業許可類別清單,明確特別控制要求,如資格證件、作業方案、確認單、檢驗單等。嚴格作業許可審查,通過隔離危險源、采取技術手段、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措施,達到回避、降低和監測風險的目的。(4)發揮信息化管理,保證作業全過程監控。充分發揮“互聯網+”便捷高效的技術優勢,強化作業許可管理制度的流程化、標準化、網格化管理,并以作業安全風險管控系統為核心,結合環境監測、數據采集、點檢、報警、視頻、傳輸等技術,搭建作業相關方信息共享平臺。
3.3強化安全培訓,增加救援能力,提升作業環節應急管理
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和安全意識教育,保證作業審批人員和監護人員應經過專業安全培訓,持證上崗;另一方面,依據作業風險評估,制定針對性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增強一線員工第一時間化解險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嚴防盲目施救導致事態擴大。同時,作業風險應急響應關口前移,把作業安全風險管控挺在事故前面,扎實構建事故應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線。
參考文獻
[1]盧文剛,陳晨.安全生產應急能力評價體系構建初探——基于石化企業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石油化工企業作業許可管理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化工企業工藝技術管理探討論文10-12
石油企業班組質量管理水平探討論文10-12
我國石油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對策探討論文10-09
石油化工企業防火技術分析論文10-08
石油化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與控制論文10-12
石油化工企業防爆電氣設備管理策略論文10-09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策略探討論文10-09
石油企業會計精細化管理探討論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