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碩士畢業論文排版格式與書寫格式
任何專業的碩士畢業論文都要遵循一定的格式,這不僅是為了統一格式、方便查閱,還有助于行文的簡練、美觀。如果論文格式不規范,即使論文質量再好,也會被要求修改。盡管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論文格式都有略微差異,但總體而言并無太大差別。本文主要介紹常規模式下,碩士畢業論文的排版格式與書寫格式。
一、排版格式要求
1.紙質版:
學位論文左側裝訂應為書本形式,開本尺寸均為A4,上、下頁邊距均為3cm,左右頁邊距分別為2.9cm和2.8cm,行距為最小值22磅,正文滿頁為30行,每行36個漢字,每頁版面字數為1080個漢字,裝訂切齊后為205mm×290mm。
2.電子版:
應與紙質版一致,不得省略。論文必須整合為一個word文檔,若采用其它編輯器編輯論文,請用一個pdf文檔。學位論文電子版文件名格式:姓名+學號(如張三20060001)。
3.頁眉:
應居中置于頁面上部,距邊界1.5cm,單數頁頁眉的文字為“章及標題”;雙數頁頁眉的文字為“××××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頁眉的文字用5號宋體。頁眉文字下面為兩條橫線(兩條橫線的長度與版芯尺寸相同,碩士論文線粗0.5磅,博士論文線粗1.5磅)。
4.頁碼:
摘要、中文文摘和目錄的頁碼用羅馬數字表示(如Ⅰ、Ⅱ、Ⅲ、Ⅳ),居中標于頁面底部;緒論、正文、結論、附錄、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致謝、索引和個人簡歷的頁碼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2、3、4)表示,居中標于頁面底部;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獨創性和使用授權聲明可不使用頁碼。
5.緒論:
不作為學位論文的某一章、節,應獨立放置。
6.正文、結論:
按章、節層次予以編排,每個章、節應添加標題。因學科專業差異,有些學位論文的層次編排除章、節及標題外,還使用條、款及標題,在學位論文撰寫時可視實際需要,靈活使用。
英語碩士論文章節順序為“Introduction”,“ChapterOne”,依此類推,最后為“Conclusion”;“ChapterOne”之后的章節中,節以下的序號編制為:
節,編寫為:1.1,1.2……,2.1,2.2……;
小節,編寫為:1.1.1,1.1.2……。
小節以下層次“項”的編號為希臘數字加括號的形式,如(i),(ii)……;
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號,如(a),(b),……;
另外,正文中如有例子則以(1),(2)為序號排列,直至最后一個例子;
不能用①,②……,后者為腳注或尾注的專用上標序號之一,因此不能用作例子的編號。
7.引用文獻:
正文中所引用文獻的編號括以方括號,置于所引內容最后一個字的右上角,如“金融危機[1]”;正文中的腳注應置于正文當頁頁面底端,編號采用“①②③④……”格式。頁腳距邊界1.75cm。
英文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時,要求統一采取夾注的方式,
例1:WangDatong(2002:111)believedthat…;
例2: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se learners confuse the uses of passives and unaccusatives in their interlanguage (Wilson,2005;Wang Datong, 2003:19)
另外,腳注或尾注一般只用來對文章內容進行補充說明。各級標題處均不得設置引用文獻標示。】
8.名詞術語:
科技名詞術語及設備、元器件名稱,應符合有關標準中的規定,標準中未予規定的術語、名詞,應采用行業通用的。論文中自行采用的新名詞(包括中、外文)應加以注釋。第一次出現的英文縮寫應加括號標出全稱,人名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應大寫。
9.參考文獻:
常用參考文獻編寫項目和順序(起止頁碼之間采用短橫線“-”表示):
(1)著作圖書文獻:序號.作者.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2翻譯圖書文獻:序號.作者.書名.譯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3)學術刊物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
(4)學術會議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5)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序號.研究生姓名.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別].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10.圖表:
正文中的插表、插圖和照片圖一定要盡量保持完整。圖表的位置安排,一般應隨文列出,要緊接在第一次涉及它的文字段后面,應盡量與涉及文字在同一段落,或編排在同一頁碼上。但有時限于論文結構或圖表容量較大,也可以把圖表放在涉及文字段落稍后的地方,這時仍然應該爭取與涉及的文字段落放在同一章節和同一個視頁中。必要時,圖表也可分為兩段或多段,分段后的每一續圖表的表頭都應重新排字,重排表頭的續圖表起始橫線上方居中,并注明“續圖表′”字樣。圖表格均應有圖表題(由圖表序和圖表名組成),圖表題置于圖表上,居中排放,圖表題要求用中、英兩種文字,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英文圖表題以及圖表題與圖表的行距為最小值22磅。
英語論文中表格的題目如Table1應該位于表格的上方,居中排列;日語論文的表格編號及題目也位于表格的上方,居中排列。英語論文中如有用到簡圖等,其題目如Figure/Schema1……應該位于圖表的下方,居中排列;日語論文的插圖編號及題目位于該圖的下方,居中排列。
11.特別提醒:
將各章節(頁眉不同)的不同文件匯總于一個word文檔時,為防止頁碼錯誤,可將論文的第一章用word文檔打開,將光標移至章節末尾,點擊“插入”菜單,再選“分隔符”中的“分節符類型”中的“下一頁”。光標由跳入新的一頁,再通過“插入”菜單中的“文件”選項插入第二章。其它章節可依此類推插入,最后再確認每章節的頁眉、頁數是否正確。
二、寫作格式要求
1.封面(封一、封皮)
①學校編號、圖書分類號、學號、密級用四號宋體加粗,學校名用小一號宋體加粗居中,“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和學位論文題目(含中英文)用二號宋體加粗居中,作者姓名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其它相關欄均用四號宋體加粗。
②封面書脊處應豎排印制,學位論文題目用小三號黑體、距上邊線50mm,姓名用小三號黑體、距下邊線30mm。
2.摘要:
中文頁(中文摘要)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正文內容和關鍵詞用小四號宋體;英文頁(英文摘要,即Abstract)標題用小二號TimesNewRoman體加粗居中,正文內容和Keywords用小四號TimesNewRoman體。行距均為最小值22磅。
3.中文文摘:
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正文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最小值22磅。
4.目錄:
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條目用小四號宋體加粗,頁碼用小四號TimesNewRoman體加粗,行距為最小值22磅。
5.緒論:
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正文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最小值22磅。
6.正文、結論:
章標題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節標題用小三號宋體加粗居中。若除章、節及標題外還使用條、款及標題的,則條標題用四號宋體加粗,款標題用小四號宋體加粗。章、節標題(或條、款標題)以下的正文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最小值22磅。
7.附錄、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致謝、索引和個人簡歷:
標題均用小二號宋體加粗居中,正文內容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最小值22磅。8.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獨創性和使用授權聲明: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加粗居中,其正文內容用四號宋體,行距為最小值22磅。
英文論文中涉及的所有漢字部分按照上述規定,涉及的所有英文部分字號按照上述規定,但字體一般采用Ti
mesNewRoman字體,加粗;章標題居中排版,節以下小標題須斜體,且頂格排版。正文內容的行距為1.5倍。日文論文中,與漢語的宋體相當的字體使用MSMincho;與漢語黑體相當的字體使用MSGothic。
三、學位論文字數要求
1.博士學位論文:理工科約5~9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約6~10萬字,其中緒論不超過1萬字。
2.碩士學位論文:理工科約3~5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約3~6萬字,其中緒論約3000~5000字左右。
按照出版界的相關規定,英文論文的字數計算方法為:word文檔中“字數統計”欄中的字符數(不計空格)除以2,即相當于相應的漢語的字數;日文論文的字數算法與中文論文相同。
【碩士畢業論文排版格式與書寫格式】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格式排版11-14
畢業論文格式word排版10-26
博碩士論文引用格式排版10-26
論文格式排版11-15
商業信函書寫格式04-19
書寫的寫作格式及范文10-08
實習報告的書寫格式10-12
述職報告排版格式參考06-26
活動策劃書寫格式07-18
檢討書寫作格式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