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師教育隨筆 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巨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通過美術表現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現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斗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么歡樂、祥和的節日,你的畫火藥味怎么這么濃。但是我轉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么這樣畫,她興奮地說:“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著坦克在里面點燈慶祝元宵節;這是空軍把戰斗機的燈都開著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么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己傾聽到其內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么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采用層層遞進的時間讓幼兒層層創新層層發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了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可以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造,激發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創造的激情,表現自己的感受。
幼師教育隨筆 2
“老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別的孩子說的都很好,知道的那么多,為什么我的孩子在你那么細致耐心的啟發下,還是一點都不會?他是不是太笨了啊!”這是一次開放日結束之后,一位家長跟我交流時,所說的話。
那次我們進行的是一節閱讀活動,開始的時候是讓孩子自由想象,在自己的心目中,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夏天里都有什么?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開放性的題目,但是這個孩子,我請他起來回答的時候,他卻沒有說出來。因此家長也難免有點著急,或者說面子上掛不住。
但根據我的觀察,這個孩子在學老師教給他的知識的時候,掌握的還都是很不錯的。唯獨對于這樣比較開放性的問題,顯的不是很活躍。
我跟家長仔細交談了孩子的一些表現情況,又詢問了孩子和家長一起外出的時候,家長都是如何做的。經過交流,我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孩子的媽媽說,每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總是會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的需要,總感覺到不能虧了孩子,而且孩子想玩什么,也總是盡量的滿足孩子。用孩子媽媽的話說,就是“只要我們能做到的,我們就會滿足孩子,讓他高高興興的。”
“那你們帶孩子出去玩,就只是讓孩子一個人玩嗎?就沒有和孩子一起進行交流嗎?不管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感受到的?”我又問孩子的媽媽。
“有什么好說的啊,我們只要看著孩子高興,看著他快樂,我們就滿足了。”
我無語……
作為家長,經常的會埋怨為什么孩子的表現總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卻沒有想想,自己做的是不是已經足夠了。
作為家長,不僅僅是為孩子提供物質上的食糧,更重要的是,在平時與孩子的接觸中,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構建他們的頭腦,讓孩子對這個世界了解的更多一些。畢竟,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還是有限的一點點,這些遠遠滿足不了孩子的大腦需求。
我們常說,生活中處處隱含著教育的`契機,關鍵看我們能否把握的住這些機會,而且生活中的教育又是最生動的,最利于孩子接受和理解的。
所以,當我們在帶孩子外出活動的時候,當我們帶孩子旅游的時候,千萬不要僅僅滿足于孩子視覺的滿足,千萬不要僅僅滿足于孩子物質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讓孩子在靈活真實的環境中,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去領悟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我想,這些遠比為孩子買一堆吃的,更重要。畢竟這些精神的食糧,是可以跟隨孩子一生的!
幼師教育隨筆 3
我班在中班的時候,因有保育員,午餐習慣不是很好。食堂人員來拿餐具了,還總有幾個幼兒沒吃完。到了大班,沒有保育員的情況下,我們用無論是貼五角星來鼓勵,還是用不能上大班來嚇他們,對他們來說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凡事急不來,那就慢慢等,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再說,相信總會有那么喜人的一天。
一天,午餐時。湯xx小朋友第一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和菜,并自己走到為幼兒放餐具和小桌旁邊,等候看管吃完飯菜的幼兒,餐具干凈的幼兒才能去午睡室拿紙玩折紙的游戲。
不一會,徐xx小朋友放好自己的餐具,也自覺地拿起放紙的盒子。站到午睡室去了。我高興及了,小聲地夸了他們。
我在看管其他幼兒吃飯時,不忘看他們兩個對其他吃完飯菜幼兒的管理。午睡室沒有喧嘩聲,也沒有他們兩個小管理員的呱呱喊老師,匯報老師某某怎么的聲音。
幾個午餐習慣不好的幼兒我也能很好地進行照顧了。這讓我有了新發現:吃飯特慢的徐xx小朋友,一根菜他能分幾次送到嘴里,米是一粒一粒送到嘴里,每次送到嘴里的飯菜那么少,但是他能嚼上半天,也難怪其他小朋友吃完,他的飯菜都好似沒動過。
那天的午餐我大多時間就用來教他怎么吃菜和飯了,告訴他飯是要一口一口吃菜也要一口一口吃,并告訴他一口是多少。這樣多次重復著一口一口吃,他碗里的飯和菜也明顯見少。笑臉也露出來了。
離園時,我們為幾個午餐習慣進步的幼兒發了五角星,并為兩名出色的小班長發了五角星。我們發現好多小朋友露出羨慕的神情。
又一天午餐時間,徐xx小朋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跑來告訴我。看來他想做個小班長了,我讓他到午睡室這小朋友發折紙。張xx擦好嘴巴,我讓她看管餐具。
徐xx小朋友是那么地開心,拿著紙,等小朋友來拿他手里的紙去玩。張xx面無表情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眼睛東瞧西看。兩外小班長不同的表情讓我頓覺什么地方不妥。
午餐習慣差的幾名幼兒也不用我使勁催促了。所以,這天我可以觀察兩名小班長的管理情況了。張xx小朋友坐在那里,吃完飯菜我幼兒拿著自己的空碗給她看,她點一下頭。有時吃完飯菜的幼兒,要喊她,她才會轉過自己的身體,看一下同伴,點一下。不一會,排隊等檢查飯碗的幼兒排了好長的隊伍。我提醒她,這樣檢查速度太慢,讓她起身,站立起來,檢查同伴的飯碗。
后來,我想起張xx是第一天來園,對小班長一職還不熟悉。如何看管餐具不理解,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不知怎么操作,但她很聰明,我只是稍稍提示,她就象模象樣的檢查小朋友們的餐具干凈不干凈。另一原因,可能小朋友們習慣了吃完飯菜,讓小班長檢查吧。
徐xx小朋友呢?他拿著手里的紙,不停地走來走去。小朋友們小聲地說著話,有些小朋友調皮地拉拉他,他看了看小嘴動了動,沒有發出聲音。還是走來走去地發他認為可以發給紙頭的小朋友。徐xx這么做,還是沒有讓幾個特調皮的幼兒停手。而徐xx也不向老師求教。我提醒徐xx,哪個小朋友不遵守紀律,就給他玩折紙。徐昊杰點著頭,也算是答應吧。
一般小班長要做挺多事情呢,我班小班長是班上小朋友輪流當的。尤其是午餐管理,誰愿意,就讓誰當。對于優秀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一是可以培養自己的得力助手,二是可以讓幼兒在擔當“小班長”的過程中得到能力上的鍛煉。午餐時間是最讓老師頭痛的,既要看管沒吃完飯菜的孩子,又要照顧吃完飯菜的孩子。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有時是最為有效的。
從以上兩次小班長人選的不同,管理出的效果也不同。但孩子習慣了小班長的管理,有時只要老師稍稍提示和點撥,孩子們還是聽從小班長的指揮。雖說有小班長的管理,但是老師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不僅要對于小班長管理上進行指導,還要不忘其他小朋們的教育。各位姐妹們,請你們給予我班小班長當選及教師如何指導,多提寶貴建議。
幼師教育隨筆 4
今天區域活動時,一少是娃娃家的爸爸,葉葉是娃娃家的媽媽,小宇是娃娃家的哥哥,淳淳是娃娃家的客人。一少在廚房的煮螃蟹,把螃蟹放在鍋里用勺子鏟了鏟,又蓋上鍋蓋煮,小宇看了看一少,從旁邊拿來一盒橙汁說,加點這個,味道更好,說著往鍋里加了點橙汁,還問淳淳,“你要喝點果汁嗎?”,淳淳點了點頭,說“好呀。“小宇幫淳淳拿了杯子,請他坐下,給他倒果汁。葉葉抱著寶寶坐在一邊,問小宇,天氣冷了,我們來幫他加件衣服吧,說著便邀請小宇一起給寶寶穿衣服,一人抱著寶寶,一人拿著寶寶幫他穿衣服。
幼兒的.區域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由此產生了這次的區域活動,幼兒觀察生活中家人間的互動來習得經驗,知道客人來了要請他們坐下,請他們吃吃東西,要招待客人。做媽媽的葉葉觀察到最近天氣變冷了,由生活現狀想到要給寶寶穿衣,一個人無法完成,就想到了能找哥哥幫忙,幼兒間的互幫互助的活動,有益于親社會行為的培養,對于幼兒人格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幼師教育隨筆 5
“我來,我來……”在一張張渴望參與活動的小臉中,我找到了鳴鳴,他正高舉著小手,眼中閃爍著急切的表現欲望,看到這種情景,我不禁想起鳴鳴剛入園時,他父母和我談起的一番話:“這孩子,從小反應慢,教什么都不會,真是沒辦法了。”從那時起,鳴鳴就是別人眼中的笨孩子,扮演著丑小鴨的`角色。
在教育活動中,我總是特別在活動結束后單獨找他,問問他活動中的知識學會了沒有,時不時開一次小灶。
有一次,小朋友在室內自由活動,突然電燈滅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說:“電燈沒了”、“燈壞了”。這時候鳴鳴地聲音響了起來:“不是的,是停電了。”小朋友可能都不知道停電的含義,于是我就馬上插話:“鳴鳴,你給大家說說,你怎么知道電燈滅了是因為停電了。”鳴鳴走到大家面前,漲紅了臉說:“爸爸告訴我,電燈要通電,停電了電燈就不亮了。”我看著孩子們認真聽的神情,心想:這正是一個讓鳴鳴表現自我,增強自信的好機會。我對全體小朋友用崇拜的口氣說:“原來是這個道理呀,鳴鳴真了不起,我們大家不知道的,他也知道。”隨著我的一番話,鳴鳴的頭仿佛抬高了一些。自從這件事后,每當有在集體面前表現的機會,我都讓鳴鳴參加,并對他的表現無論好壞,都給予鼓勵、贊同,漸漸地鳴鳴也成了一個活潑勇敢愛表現的孩子。
鳴鳴由一個丑小鴨變成了小天鵝,我認為成功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質中最重要的是自信、自立、自主。自信是成功的關鍵。鳴鳴的成功證明:有了成功教育,每個孩子都有潛力可挖,有了成功,便自然產生了自信心,學習的困難就不會畏懼,成功的例子就會層出不窮。
幼師教育隨筆 6
“冷處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讓孩子獨處一會,達到終止哭泣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提出要求若不能滿足時,往往會用哭鬧等方法來達到目的。帆帆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孩子,他,能說會道,可是看到媽媽離開后,也傷心的哭了起來。看他哭得這么傷心,我走到他的身邊親切的對他說:“別哭了,別哭了,媽媽一會兒就來了,好寶寶,乖……”。他邊哭邊對老師說:“老絲(師)幫我打個電話,好嗎?”老師說:“打給誰呀?”“打給媽媽,讓媽媽來接我,好嗎?”老師說:“媽媽要上班,下了班媽媽就會來接你的.。”帆帆一聽老師不幫她打電話,反而哭得更厲害了,沒辦法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的情緒,我只好把他帶到外面,可是,他的哭聲一點也沒減少,怎么辦呢?我不能丟下其他孩子不管呀!于是,我決定“換一招”。我假裝冷冷的說:“帆帆一點也不乖,老師不喜歡你了。”說完就甩開他的手走了。這下帆帆可急了,他急忙邊哭邊說:“老絲我不哭了。”我故意裝成生氣的樣子頭也不回地去哄別的孩子了。過了一會兒,我悄悄回頭一看,帆帆果然不哭了。我走上前,抱起他說:“看,帆帆不哭了,老師就喜歡你了。”帆帆開心地笑了。
有時候教師的一味勸阻往往會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緒,使孩子一直處于哭泣的狀態不能自拔。對孩子要適當的冷一冷,也可以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得到適當的緩解。
幼師教育隨筆 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現實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騙為手段拐賣幼兒,他們的罪惡行為給幼兒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使許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小班幼兒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驗,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對跟陌生人走會發生的危險缺乏了解,又容易被陌生人哄騙,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為保證孩子們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他們的防護意識,我開展了主題——《野人婆婆》。
活動中,我利用形象的故事課件引導幼兒分析故事中姐姐與弟弟的行為,初步了解什么是陌生人,認識到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接下來精心設置了真實的情景,我扮成野人婆婆的樣子,讓小朋友從外觀上對陌生人引起重視,活動中很多孩子對我特殊的裝扮產生了防備心理,但是我想現實社會中的壞人和故事中的壞人是有差別的,現實社會中的.壞人和常人無疑,但是怎樣讓孩子們從這些普通的常人中辨別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呢?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情景設置法,我具體形象的創設了真實情景,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陌生人的的危險,我請了幾位孩子們不熟悉的家長扮演“陌生人”。讓他們拿著好吃的,好玩的,分別走進我們班,哄騙幼兒結果讓人擔憂,帥帥、沈心悟、邵嘉豪等幾個小朋友都輕易的相信了“陌生人”隨其走出教室。幸虧我及時趕來對幼兒進行了一番教育:不能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后來門衛“警察叔叔”及時趕到抓走了“陌生人”。這時讓幼兒們真正感到了害怕,原來陌生人是壞人,看著目瞪口呆的他們,和嚇哭的帥帥,我想他們忘不了這對他們的教育意義,讓幼兒深刻的記住回家要等父母來接,絕不跟陌生人走,也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
作為幼兒教師,任何一個人,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同樣有心理壓力,如果孩子們在幼兒園平安的度過一天,我們也會感到松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快樂。民間故事《野人婆婆》也對孩子起到警示作用。
幼師教育隨筆 8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盡相同,面對不同的孩子我們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美麗的花兒。
楷楷一直以來就是不愛說話,每次爸爸來送他的時候就會說;“老師,麻煩讓她多參加一下集體活動,他太不愛說話了”。楷楷給我的感覺也一直是一天到晚就坐在那里也不和小朋友們說話,就在那自己玩。但是最近楷楷的變化真的是讓我們三個老師都看在眼里。或許是她自己找到興趣了愛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了,自己也愛說話了,簡直跟以前就是兩個人。這不,今天早晨我一到教室就聽見了有歡聲笑語。一看楷楷是第一個來的,今天的他比平時來的要早得多,只見他自己拿了一個小椅子坐在那里玩扇氣球。剛開始的.時候他是胡亂扇,最后我過去給他示范了一下,第一次一直沒刪出來,楷楷看了哈哈大笑。最后扇出來了,她自己也是一直在旁邊扇,一邊刪著還一邊和我說:“老師,怎么還沒有扇出來呢”。自己的臉上也是一直露著燦爛的笑容。不過,最后他自己也扇出來了,我說了句“楷楷真棒”。今天看起來他一直就很高興,上課也能愿意舉手回答問題了,也愿意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事情了。看起來楷楷的真的是變化了很多很多,雖然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上,但還是覺得這是很大的進步。
成長的過程就是如此,只有不斷改變,才會有很大的進步。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美麗的花兒,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幼師教育隨筆 9
今天一早我就發現紫嫣小朋友的情緒不太好,通過和她媽媽交談,我了解到,紫嫣周末去醫院檢查了眼睛,被查出右眼弱視,需要進行視力矯正。從今天開始要滴眼藥水,幾天以后還要戴眼鏡矯正。紫嫣也是為此而不開心。
忙完早餐,我帶孩子們在戶外休息,孩子們都和自己的小伙伴玩的興高采烈,興致很高,而紫嫣卻自顧自地趴在輪胎旁邊,不笑,也不說話。
“怎么了,紫嫣?”我走到她身邊,關心的問候。“想媽媽了!”紫嫣眼里含著淚水,慢慢的回答。我把她攬在懷中,牽著她的`小手對她說:“紫嫣,看到你這么不開心,老師心里也很難受。我想,如果你媽媽知道你不開心了,她一定也會不開心的,你想讓媽媽不開心嗎?”“不,我要讓媽媽開心!”“那你就要高興一點,你媽媽才會開心呀!”
通過談話,紫嫣的情緒好了很多,我趁機問她,最想和哪個小朋友玩,她告訴我想和蘇子桓玩。我走到子桓身邊,對他說:“子桓,老師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紫嫣小朋友今天不開心了,你能去和她玩一會兒,讓她變得開心嗎?”子桓拍拍胸膛,大聲說:“保證完成任務!”于是子桓走到紫嫣身邊,兩個小伙伴開始了交流,不一會兒功夫,我就聽見了他們倆開心的笑聲。
孩子的要求就是這么簡單,一個好朋友的陪伴就能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作為他們的看護者,我們需要細心觀察,考慮到所有的幼兒,了解他們的小小愿望,并且滿足他們的小要求,讓每一個孩子都開心、愉快,讓他們真正的擁有幸福的童年!
幼師教育隨筆 10
子睿是個聰明、調皮的孩子,但他非常的愛哭,一點小事哭起來沒完。
新學期開始班里又招了許多新幼兒,由于不適應接連幾天哭個不停,子睿也跟著他們哭個不停。直到新幼兒都不哭了,他還是哭。為此我與家長溝通了許多次也想了許多的辦法,都無濟于事。可不知怎么回事這兩天他變得非常的乖巧,我感到非常的欣喜也感到奇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天放學后,子睿的媽媽來接他時對我說:“王老師,你感冒好了嗎?”聽了她的話我不覺一愣問道:“你怎么知道我感冒了?”“我們子睿告訴我的,他說我們王老師生病了在打針。”我還對他說:“以后你別哭了,你再哭你王老師一生氣就會住院的。” 子睿他這幾天是不是很乖了。
聽了她的'話我的心頭一熱,多可愛的孩子呀!撒下春風方能收獲秋雨,讓我們給孩子多一點愛,那你將會收獲更多的愛。
幼師教育隨筆 11
我們班的孩子是整個幼兒園中最小的。第一次適應這個群體需要一些時間。一般來說,你可以在來公園一個多星期后進入該州。瑞瑞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小男孩。他是由祖母帶回家的。他剛到幼兒園時,哭得很厲害。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哭著給母親打電話。不管你問他什么,他都不理你,繼續哭。有時候,當你哭累了,你會獨自靜靜地坐著,不跟其他孩子說話,也不玩玩具。當你和他聊天時,他會默默地看著你,表現出一種非常內向和固執的性格。我在幼兒園已經快兩個星期了,我沒有和老師打招呼。不管我們多么活躍,他就是不說話。
我發現了這樣的場景。我每天都看著他。慢慢地,我發現當他情緒穩定時,他偶爾會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經過兩天的戶外活動,我能聽到他由衷的笑聲。事實上,他是一個有強烈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當他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有點膽小和不自然。他在觀察周圍的一切,因為陌生環境中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們都是陌生的,所以他不會貿然行事。他需要慢慢熟悉他們,然后慢慢探索與陌生人相處的方式,慢慢適應環境,找到歸屬感。
每次集體活動前,我都會在點名時專門給他打電話。[鈴鐺,同學們,請看誰來了”當我的手碰到他的頭時,他仍然會站起來看著每個人揮手,但他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不管我怎么鼓勵他,他都不會發出聲音。所以這次我撒了個善意的謊。[孩子們,你們聽到了嗎?“,[不,我聽不見。”我摸了摸瑞瑞的頭說:[但李先生聽到了。瑞瑞的聲音不是很響。李先生離他很近,所以李先生聽到了,孩子們鼓勵他。李先生希望瑞瑞下次能大聲回答我,好嗎?”瑞瑞只是看著我點了點頭。在第二天的點名活動中,我特意先點了一些自信的孩子來鼓勵我瑞瑞。我叫瑞瑞的時候,我先拉著他的手,我低聲對他說:“睿睿睿,你答應過我你會大聲說的!”他幾次張嘴后,終于大聲含糊地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他立即害羞地用手捂住臉。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我大聲問孩子們[孩子們!這次你聽到瑞瑞的聲音了嗎?][聽到了]我帶頭為瑞瑞鼓掌,孩子們一起鼓掌。他把手捂住臉,高興地笑了。
一周后,我發現課堂上可以聽到瑞瑞的笑聲,我可以看到他與孩子們交流。為了增強效果,我在點名后加了一個[誰是我的好朋友],“當瑞瑞到達時,你好,我的名字叫瑞瑞。我的好朋友是“xxx”。然后我用手指指了指他的好朋友。我低聲對他說,并引導他說出孩子的名字。但等了很長時間后,他只是張開了嘴。其他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聽的興趣,所以我不得不等待下一個機會。當我當我正要請他坐下時,我突然聽到他低聲說出他的好朋友的名字,然后把頭埋得越來越低。我大聲鼓勵他,并在他身上貼了一個笑娃娃。然后他被邀請到前線,牽著他的手問孩子們[瑞瑞說他的好朋友,他是瑞瑞的好朋友!“班上的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舉起他們的小手。這無疑是對瑞瑞最好的鼓勵。瑞瑞現在有很多朋友,他清晰的聲音在課堂上總能聽到。最近,他們可以大聲和老師打招呼向爸爸問好。我還發現了一個孩子的秘密,廁所永遠是他們最放松和自由的地方。在那里,孩子們談論著一切,聊得很開心。這些信息也讓我們發笑。瑞瑞尤其如此。
通過瑞瑞的成長和提高,我真正理解了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的真正意義,認識到自信的培養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我在瑞瑞的成長過程中不注意自信的培養,讓他和其他孩子完成他無法完成的任務,那只會讓她對自己、對我的內心失去更多的自信,我會想:[為什么他不能完成別人能完成的任務?是因為我太笨了嗎?]在這種情況下,瑞瑞現在不能這樣,可能再也不會和別人交流了。
幼師教育隨筆 12
案例描述:貝貝今天是小超市的老板。游戲剛開始時,他還很有興致地整理超市里的貨品,而且還大聲叫賣:“快來買呀!買一送一啦!”客人們聽到了,都跑過來買燒烤吃,生意很好。游戲進行到一半時,他突然跑到我身邊,說:“老師,我不想玩了,人太多,我好累呀!”此時我就對他說:“人太多,那你不能想個辦法把人變少一點嗎?”他想了一想,又跑回去了。不一會,燒烤吧那邊就傳來了他的叫賣聲:“漲價啦!漲價啦!一樣2塊嘍!”剛剛還在超市挑東西的涵涵聽見漲價了,就說:“呀,我只有一塊了,(活動時每人每次只有2塊的經費)我還是去別的地方看看吧!”
案例分析:每次區域我們會安排一些幼兒充當小客人,由于今天的客人一開始聽見小超市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所以生意的確不錯。但出現這種情況后,老板因為人太多忙不過來了,所以感覺力不從心了,不想當老板了。
指導策略:針對這種情況,又因為大班年齡段的'小朋友能力有限,所以當他遇到困難時就想到來找我尋求幫助,我給予提示,讓他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結果他就想出了“漲價”這個好辦法,結果客人們就變少了。后來我還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當生意太忙時,怎么辦呢?幼兒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結合他們的觀點,我總結出幾點:1、可以再雇幾個人來幫忙2、老板在經營上改變一下策略:客人太多時,老板可以讓商品漲價3、當老板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開個會,讓員工幫忙一起想辦法。
幼師教育隨筆 13
星期四下午,小朋友們正在畫畫,我一邊指導幼兒畫畫,一邊朝到中間的位置走去,我低著頭,忽然,聞嗅了一股怪味,我想起剛才卓然小朋友去廁所了,是不是她拉褲子了。忙問,怎么這么臭,是不是誰拉褲子了,我的眼睛看著卓然邊問。卓然憋紅了臉說:“我沒有我在廁所里拉的”
我又用眼睛環視了其他小朋友一邊,每個小朋友的眼睛和我對視時,都著急的辯解說:“沒有,不是我”!我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小朋友說:“哪來的味道啊”孩子們都亂猜測,有的說是他……
忽然,孔晨鑫不好意思的說:“老師是我的腳吧,我的腳臭著呢?”說著低下來了頭,我走過去一看,他穿著一雙帶眼的`涼鞋,可能是這里發出的臭味。我也覺得挺不好意思,一點小事,大驚小怪弄的小朋友都不還意思了。我連忙叮囑幼兒要養成講衛生的還習慣。
幼師教育隨筆 14
今天上午有一節活動課,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地下有趣的洞。大家七嘴八舌地說了好多。最后,不知怎么把話題引到了螞蟻的身上。
“小螞蟻離開家,出去找東西吃。他走呀,走呀,咦!發現了一片餅干渣。小螞蟻沒有自己吃掉它,而是想搬回洞里和伙伴一起分享。可是它搬不動。于是,它就去叫另一個螞蟻回去叫其他的螞蟻來幫忙。于是,大家齊心協力的把餅干搬回洞里,美美地吃了一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1、遇到好東西,要學會和他人分享。
2、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一、現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遇到好東西往往不知道要和他人分享。例如:“在家里,孩子吃小零食的時候是否也會給父母吃一點?”“自己的玩具,物品是否可以大方的.借給別人玩?”
二、往更深一點引出“小螞蟻非常勤勞,自己找東西吃。而我們的小朋友每天上幼兒園,老師把飯送到你們面前。卻有的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吃的不干凈或掉地上很多的飯粒。確實不應該。再想一想偏遠地區的孩子都吃不飽飯,而我們的小朋友不僅有飯吃而且還有各種小零食。實在是太幸福了。
以上內容,是在課堂上講給孩子們聽的。孩子們聽得很認真。我相信他們聽得懂,也聽得很清楚。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過,每一個孩子的餐盤都很干凈。(包括桌面地面)也請各位家長和老師一起共同鼓勵監督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孩子其實每個方面都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你能夠發現,并運用合理的教育手段。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是最棒的!
幼師教育隨筆 15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激勵是不可缺少的,它會產生無窮盡的效應,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月月寶貝很聰明,什么東西都是一學就會。但是她的膽子很小,可能平時與外界的'接觸少,在小朋友面前通常顯的不夠自信。作為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激勵。為此我們實施了一定的措施。
一、多加關注,抓準時機加以激勵。
比如在我提問的時候,她明知道答案卻不敢舉手回答,或者回答的聲音很小。我通常會鼓勵她主動舉手,只要她能夠站起來回答,不管回答的如何,聲音是否響亮,我都會抓住機會激勵表揚,讓她以后積極主動,更加大膽發言,讓她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建立自信,不斷進步。
二、創造機會給予激勵表揚。
有一次做律動的時候,我說請月月小朋友到前面來領舞,頓時她唰的一下紅了臉,再加上有幾個孩子說,她跳不好的,面對這樣的異議,這孩子很是尷尬,這時要是換人肯定傷害月月的自尊心,于是,我說,相信月月肯定能夠跳的很好,我們給她一個機會吧,在得到大家的同意后她很高興,跳的非常認真,非常棒,結束后,我問大家,月月領舞怎么樣啊?這時大家都隨著我一起鼓起掌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后,小月月露出了花兒般美麗的笑容。我們常說“因材施教”,給小月月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她為自己贏得一份自信心,再加上老師及時的激勵,會讓孩子做的更好!
讓我們的孩子在激勵中成長,在激勵中贏得自尊心,在激勵中體會到快樂,在激勵中更加優秀吧。
【幼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小班幼師教育隨筆11-26
幼師教育隨筆合集04-23
幼師教育感悟的隨筆12-07
中班幼師教育的隨筆02-02
幼師教育隨筆15篇11-24
幼師教育隨筆(精選20篇)07-22
幼師的教育隨筆(精選25篇)02-13
幼師教育隨筆(15篇)02-12
幼師教育隨筆(精選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