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育隨筆1
每天吃完午飯,我都會帶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散步,一起看幼兒園里花草樹木的變化,品嘗初熟的櫻桃,欣賞在花叢中舞蹈的蝴蝶……
一天,我帶著孩子們散步結束,正準備領著孩子們回班,經過走廊的時候,俊俊的目光停住了,以至于隊伍離開他都沒有發現。他又在開小差了,真是個調皮的孩子。“俊俊,你在看什么呀?快跟上來!”我喊道。
“老師,墻壁上有只蟲子!”俊俊興奮地喊。
我朝著俊俊指的方向,微笑著說到:“這是一只壁虎。不是什么蟲子。”
小朋友們聽見了,立刻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嚷著:“壁虎在哪。我也要看看!”悅悅看到后害怕地說:“壁虎會不會吃小孩呀?”“壁虎不吃人的,吃小蟲子的。”“壁虎怎么不會掉下來呀?”孩子們一下子議論開了,壁虎似乎感覺到了危險,迅速爬離了我們的視線。
對于突然出現的狀況,我抓住教育的契機,滿足孩子的探究欲望,為孩子知識的積累創設機會。我對孩子們說:“剛才我們講話聲音太大,嚇到壁虎啦,它害怕得爬走了。你們想知道壁虎的秘密嗎?”
“想知道!”孩子們異口同聲回答道。于是我在電腦上搜索了幾張壁虎的圖片,指著圖片,我對孩子們說:“壁虎是爬行動物,它專門吃蚊子、蒼蠅、飛蛾,是人們的好朋友。更多壁虎的.秘密,老師請你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資料,明天我們一起來分享壁虎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孩子們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們找到的資料。“老師,壁虎喜歡在晚上出來找東西吃。”“壁虎的腳趾上有小吸盤,在墻壁上爬不會掉下來。”“老師,壁虎遇到敵人,會斷尾巴保護自己。”……
沒想到俊俊的這一個意外發現,竟然帶給孩子們這么多驚喜的收獲。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并拋還給孩子。”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要能以孩子的興趣為自己的興趣,和孩子一樣,有一顆喜歡探究的心,要隨時注意觀察孩子,及時捕捉孩子發現的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再把問題“還給”孩子,讓他們“接過球”,投入新一輪的思考、探索,從而使活動不斷深入。讓我們睜大慧眼,去捕捉隱含的教育契機吧!
幼兒教育隨筆2
近來,在幼教雜志上不斷刊登關于幼兒能力培養的文章,看后,感觸頗深。能力培養,是幼兒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貫徹落實《綱要》精神的重要內容。而培養能力,同樣存在“尊重”的問題,這些年來,教師在尊重幼兒人格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尊重幼兒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習慣于為幼兒安排好一切,不經意間就剝奪了幼兒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機會,這反倒錯過了能力培養的好時機,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1、嘗試錯誤,發展能力。
在操作活動中,幼兒往往搞不懂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比如:用積木搭了一間小房子,卻要讓胖狗熊住進去,結果可想而知。這時,我們不要輕易告訴他“你蓋的房子太小,狗熊進不去”,因為這樣會打擊他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難以使他獲得有關的知識。相反,我們可以抱起狗熊試著鉆進去。通過幾次嘗試,幼兒會意識到房子太小了,從而得出要蓋一間胖狗熊能住進去的大房子的結論。
2、多強調客觀事物本身,少強調幼兒的弱小。
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他們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探索未知領域。教師的限制不僅給了幼兒一個消極的自我暗示“你不行”,還壓抑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剝奪了幼兒嘗試、發展能力的機會。當我們看到幼兒想做力所不能及的事,這時我們一定要強調客觀事物本身,為幼兒提供幫助,而避免強調幼兒的弱小。
3、提供適宜的工具,孩子的表現也許會令我們刮目相看。
幼兒園吃飯,一貫是老師乘好,幼兒吃現成的。試想,如果我們為幼兒提供合適的乘飯、乘菜、乘湯的工具,孩子的表現也許會令我們刮目相看。幼兒的能力是否能得到發揮,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條件。適合于成人的各種工具,幼兒用起來肯定顯得笨手笨腳。相反,如果我們提供適合于幼兒使用的工具材料,就能為幼兒操作、發展能力提供前提條件。
4、成人少一分替代,幼兒便多一分發展。
幼兒吃點心的包裝紙,班上的垃圾筒往往一次裝不下,這時,老師可以邊將廢紙倒出邊說:“這些紙真占地方,看起來,小朋友吃一次點心,老師要倒兩次垃圾呢!”這時,幼兒會獻計獻策:我幫老師倒;拿個重東西壓住它,就能多放一些;把紙團成團就不占地方了……等等。其實,幼兒具有無限的潛力,關鍵看我們能否開發它。
幼兒教育隨筆3
每天早晨孩子們來幼兒園見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也會高興地回一句:“某某小朋友早(好)”,然后,孩子們便各忙各的:有的玩玩具,有的做游戲,有的圍在老師身旁跟老師說這說那,一天活動便拉開了序幕。
天樂是我班一位非常活潑的男孩子。他每天快樂的像一只小鳥,說話的聲音也數他最大,尤其是每天早晨那一聲“老師早”,真是既清脆又悅耳,可這幾天不知怎么回事,早上入園時我卻沒有聽見他那清脆悅耳的“老師早”、“老師好”。天樂的`一反常態令我疑惑不解,是什么原因使他變成現在這樣的呢?
今天天樂剛走進教室門口,我迎上去拉住他的手把他送到座位上,他還是沒有吭聲。然后又有小朋友陸續走進來,我又去接待別的小朋友和家長。等孩子們來齊了以后,趁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和毅明交流了一會。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一天早上,我正在跟一位家長談話,天樂大聲地問“老師好”,我只顧跟那位家長說話,沒有回應他,老師的做法讓孩子不滿。從此,天樂見了老師就不再主動的問好了。
為了彌補的過失,我主動地向天樂道歉,說明那天的原因。我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頭、親親他的臉。毅明小朋友的臉上也露出了害羞的笑容,以后的每一天,“老師好”“老師早”又輕快地從他口中飄出,而且還增添了幾多甜蜜。
孩子雖然小,但他們也有人格尊嚴。我們在強調孩子向老師問好時,往往疏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若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所以,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珍惜孩子的問好。
幼兒教育隨筆4
魏希郁是一個可愛的孩子,尤其笑起來就更可愛了,可她偏偏不愛說話,問她話時,她只是笑笑或是偶爾用搖頭或來回答點頭,她給我的印象一直是靦靦腆腆,沉默寡言。
近一段時間,有好多小朋友來“告狀”:“魏希郁又在打鬧了!”開始我不怎么信,可說的.多了,我開始注意起她來。我發現,她在小朋友中間的表現與在老師面前不相同。和小朋友在一起時,他的話是一套接一套,妙語連珠,孩子們很愛跟她玩;每次活動她的身邊總有一群孩子,她總是跑來跑去一刻都閑不著,但一到老師身邊她立刻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一下子就沒話了,怎么回事呢?我決心要解開這個謎。
從她媽媽那兒了解到,魏希郁剛上幼兒園時,很愛往老師跟前湊,話也多,但有幾次讓老師不客氣的堵回去了,久而久之,她便不敢也不知怎么與老師接觸和交談了。哦,秘密原來是這樣!
幼兒教育隨筆5
愛打小報告的小朋友,真是令幼兒園老師又愛又惱。惱的是,他們把芝麻綠豆大的事情都夸張的不得了,讓老師花費許多精力去解決小朋友之間無關緊要的“錯誤”與糾紛;愛的是,某些時候孩子的“通風報信”也是必要的,因為有了這些小眼線的監督,老師會更迅速的了解到孩子的狀況,更好的保證他們的安全。在幼兒園,幾乎每個班都有一兩個愛打小報告的小朋友,那么,我們該怎樣面對他們愛打小報告的現象呢?
觀察一:
今天給小朋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正在彈琴教小朋友學唱新歌,其他小朋友學的很認真,就在這時,我聽見旁邊有個怯怯喏喏的聲音:方方姐姐,璇璇正在玩發卡,沒有跟著唱歌!”“噢,是嗎?我很高興你告訴我!那灝灝你學會了嗎?”灝灝說:“我也沒有!”“那老師先教你們唱歌好不好?"
觀察二:
這天,我們剛做完早操回來,小朋友們都在自行整理自己的外套,這時灝灝跑過來對我說:“方方姐姐,你看我疊的衣服,整不整齊?”“嗯,不錯,表揚灝灝,衣服疊的又快又整齊!”這時其他小朋友也相繼跑過來向我展示他們疊好的衣服,我一一表揚后,這時灝灝又跑過來說:“方方姐姐,你看我疊的衣服就放在這,整齊嗎?”邊說著邊拉我走到他的柜子跟前,“整齊!”邊說著我邊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觀察三:
準備午睡時,小朋友們有的在脫衣服,有的在蓋被子,這時灝灝跑過來給我說:“方方姐姐,政陽他揪我的被子,還打我的手!”我走過去,抬起他的手檢查了一下,“沒事,你的小手還是又白又嫩的,一點也沒受傷!”這時,政陽爬起來說:“對不起……”“好啦,大家都是好朋友,睡覺起來以后我們再一起玩好不好?”邊說著邊給他們蓋好被子,這時他們也都乖乖的閉著眼睛躺著。
觀察分析:孩子們打小報告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時候小報告的內容幼稚的令老師很是無奈。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在老師面前打小報告更多的是想讓老師注意到他們,與老師親近,以及被別人關注。但也有時候,有些孩子是在尋求幫助,特別是被人欺負后,想尋求老師的'保護;有的孩子則是希望被老師看到他好的一面,給他更多的肯定。這會使他得到滿足感,自豪感。
觀察指導:首先,對于他給別的小朋友告狀時,我們要耐心的聆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隨便的敷衍,這樣對孩子是不尊重的、不禮貌的。不管孩子打小報告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我們都要告訴孩子,很高興他愿意將這件事與我們分享。
其次,在弄清事情真相后,我們不急著告訴孩子的做法是對是錯,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這件事,讓他們獨立思考,鼓勵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他們自己解決了事情,那我們也不吝嗇贊揚他們,給他們一個鼓勵的擁抱,或者親吻。
最后,讓他多學會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能夠指正別人的缺點這是對的,但是如果能多多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就更好了,比如:你看小毅跌倒了,都沒有哭,這是勇敢!你看雯雯吃飯又快有干凈……等等。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身體其實都有很多閃光點:他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關心班集體,而且他們做事都很認真嚴謹。但是,他們畢竟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要處理一些簡單問題,這樣才能使他們逐漸堅強、更加懂事。
幼兒教育隨筆6
星期二下午水果吃的是蘋果。在孩子們吃水果之前,我對他們進行了一些相互“謙讓”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些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先拿的總揀小的。但是,也出現了這樣兩個問題:洗手快的.孩子總是先來拿水果,而這些幼兒的胃口一般較好。相反,后來的幼兒常是一些動作較慢、胃口也不是很好的幼兒。由于前面的幼兒謙讓,拿了小的,留下大的給這些胃口不佳、動作又慢的幼兒吃,結果他們吃得更慢甚至吃得苦惱。
今天吃蘋果時,我征求孩子們的意見:“不太喜歡吃蘋果的小朋友可以拿小一點的蘋果,把大的蘋果讓給喜歡吃的小朋友,你們同意嗎?”,幼兒一致同意,尤其是那些吃得慢的幼兒,更是如釋重負。在幼兒拿水果時,我留心觀察,發現他們充分理解了我的意思,而且配合默契。那些喜歡吃蘋果、吃起來也快的小朋友在拿蘋果時,也并不是專挑特別大的拿。今天的蘋果幼兒吃的又快又香甜。
可見,我們的教育活動只有根據實際,并且抓住教育孩子、引導孩子的每一個時機,講究方式方法,才會有好的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7
鈺焜的媽媽不僅人長得漂亮,工作有計劃動作利落,而且教子還有巧辦法。
早上,為了不耽誤女兒在幼兒園吃早飯(當然更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幫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鈺焜,起床了,起床了!”可孩子依舊睡眼惺忪……“鈺焜的頭發睡醒了,鼻子、嘴巴也睡醒了!看看,小眼睛也睡醒了!”一邊說著,媽媽順手拿來了衣服:“火車頭出來了,小手也要鉆火車隧道了!……”“快穿衣服,今天咱們要超過魏子淇!”孩子被媽媽激起了精神勁兒,一切行動都很配合!
孩子們每個周末都有分享閱讀的親子作業。“媽媽,我要寫作業了!”別看鈺焜還是三歲的小不點兒,學習夠積極吧!面對孩子的積極和認真,媽媽會爽快的'答應嗎?“等媽媽有空了,再陪你寫,好不好?”為了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每周的親子作業媽媽都要單獨拿出兩個小時,和孩子一起完成!
耳濡目染,養成好習慣!“聽說,要想讓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家長也應該多看書!”因此,媽媽和寶寶一起看書!
優秀的寶寶,都有智慧的媽媽,愿每位媽媽都能成為一個有心人,幫孩子養成更多、更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教育隨筆8
認真對待“小報告”
每到課間,便成了孩子們打“小報告”的時間,對于孩子們的小報告,我原來也只是應付著或點頭表示,可最近一件事讓我對小報告有了新的認識。
有一天,午飯后我在清理桌面衛生,劉歡一小朋友跑來和我說劉歡成小朋友逃學了,我隨口說:“你去叫他回來吧,等我收拾完畢一點名,劉歡一還真不見了,于是,我邊騎車去追趕,把劉歡一帶回了幼兒園。
從那以后,我對“小報告”不再持應付狀態了,從而使一些危險因素化為烏有,我真正體會到:蹲下身來聽一聽孩子們的小報告是有益于教師的`,從此以后我非常重視“小報告”也及時進行處理,他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
幼兒教育隨筆9
由于感冒,我頭痛、喉嚨痛、說不出話、全身無力,又加上班里有個調皮的孩子——龍飛,上班真是…可以說是痛苦。上午有兩個活動加一個游戲活動,還要照顧好孩子的一切,我該怎么辦呢?講道理——孩子們又聽不明白。哎!
我感到一陣頭痛,便坐下來用手支著頭想休息一會兒,突然聽到一陣腳步聲向我走來,慢慢的兩只小手放在了我的頭上。“老師,我給你按按頭吧?”一向調皮的龍飛出現在面前讓我呆住了,他的舉動讓我好感動啊!調皮孩子愛心可佳。“龍飛,你真是個好孩子,老師喜歡你。”這時我靈機一動,我說不出話,讓龍飛來代替。“龍飛,你來幫老師點名,好嗎?”他連忙答應了,站到前面還真有版有眼的,平時真是看不出來,他就從1號點到了最后,還一個不差,我鼓勵孩子們及時給他肯定。接下來的兩個活動中他也表現出積極的狀態,活動中開小差的時間少了許多,真是讓我刮目相看。吃好飯要分墊子了,我看到他早早的吃好了,我就示意讓他來分,他連忙分給了吃飯快的'一些孩子們,這個小老師當的真是有模有樣的。我也看到了龍飛小朋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高興的在其他孩子面前說著“我當上了小老師”“老師表揚我了”…我輕輕的把他叫到跟前,跟他講了道理,還讓他繼續努力,爭取表現的更出色。
經過這件事讓我思考了很多,平時表現好的孩子經常得到表揚與鼓勵,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呢,往往被忽視,其實他們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及表揚。作為老師,也許我們自己覺察不到一句簡單的表揚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可它對于一個孩子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激勵孩子向更高的目標奮進,也能喚醒一顆沉睡的心靈,它也許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不是嗎?
幼兒教育隨筆10
今天早上入園后孩子們在自由活動,婷婷跑過來氣呼呼地向我告狀,說“老師,佳佳罵我……”頓時其他孩子聽了后都哈哈大笑。大多數孩子的臟話用的是土話,我就問他“這句話是聽誰說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孩子們都搖搖頭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媽媽就是這樣罵爸爸的”……可見孩子們的這些言語經驗是從父母、爺爺、奶奶等一些長輩的口中模仿而來。
孩子說臟話看似小事,卻關系到孩子的文化素養。教育孩子不講臟話,培養孩子從小養成文明習慣,最好是在孩子第一次講臟話時,就能嚴格要求,及時教育。有些家長在孩子第一次講臟話時,覺得好玩,哈哈大笑,不加制止。孩子會覺得大人是在欣賞他的表演,他就會更加起勁地重復。結果養成罵人的習慣。不論什么場合,都會說出一連串的臟話,家長再想管,已經晚了。
最根本的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方面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平時在家里,家庭成員之間講話都要文明禮貌,不帶臟字,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幼兒教育隨筆11
孩子們平常都很喜歡玩樂高,所以,我們在玩具區先按照套盒提供了樂高玩具。孩子們都興奮不已,七嘴八舌地說著:“涂老師,這是樂高!我家里也有,我玩過!”“樂高可以用這里面的零件拼出許許多多好酷的玩具!”大家一邊說,一邊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拿起樂高玩具動起手來。
在班上被孩子們稱為“玩具達人”的牛牛一會兒功夫就拼出一輛警車,跑過來告訴我:“涂老師,你看!我已經拼好一個了!”我驚訝地問他:“哇,這么快?”他一臉驕傲地回答我:“我爸爸經常給我買樂高,我在家里經常玩,看著說明書就拼好了啊!好簡單呀!”
一旁的宸宸和晨希兩人拿著說明書研究了很久,只拼了前幾步,后面就不知道如何拼下去了,于是,他們找牛牛一起合作完成。
還有幾個小朋友也拿了樂高套盒,嘗試多次后仍然無從下手,最后選擇了放棄。有的則玩起了比較容易拼裝的小人,他們將人偶的帽子、衣服等飾品進行不同的搭配創造。
回顧環節時孩子們都相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牛牛把手里的警車舉得高高的:“我今天拼了一個警車!”一旁的宸宸則說:“我們覺得看說明書有點難,是請了牛牛幫我們完成的。”
反思
按照步驟圖玩法的樂高屬于高結構玩具,在拼裝過程中只要少了一步或者拼錯一塊就不能繼續進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高結構材料要求對應一定的發展水平,高于或低于這一發展水平,孩子就會感到無聊或挫敗。高結構材料目標性強,卻不好玩,容易禁錮孩子的思維、限制孩子的創作!于是,我開始嘗試對樂高玩具進行調整。
第二天,我將套盒里的說明書收了起來。
下午,計劃時間,牛牛說:“涂老師,我今天還要用樂高零件拼一個警車!”我乘機鼓勵他:“哦!那你今天能不能不看說明書就拼出一個自己想要的警車呢?”
工作時間,牛牛拼到一半,跑過來說:“涂老師,我不知道怎么拼下去了。我在家拼都是有說明書的,我自己想象著拼有點兒不會了。”看上去,被說明書完全束縛住思維的牛牛,離開說明書后,操作顯得有些猶豫,不知從何下手。
我鼓勵他:“牛牛不一定要拼得跟說明書上的一模一樣,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新,想拼什么都可以,和說明書上的不一樣也很棒哦!”
片刻,我再去觀察牛牛,發現他竟然找來了包裝盒,照著盒子上的圖案拼,他笑嘻嘻地告訴我:“你說不照著說明書,沒有說過不能照著盒子拼呀!”不一會兒牛牛看著包裝盒上的圖片完成了他的作品。
另外一邊,宸宸的計劃是拼一輛消防車,今天沒有了說明書,他反而得心應手,很快就拼出了自己想要的作品。宸宸高興地對我說:“涂老師,今天這個可是我自己拼的,沒有別人幫我哦!”看得出,他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
反思
雖然拿走了說明書,讓幼兒隨意想象拼裝,但一個套盒里少數固定的幾種零件是否會局限孩子的思維?更多的材料選擇,才能激發孩子的意圖去進行創造。于是我決定將所有套盒的零件都集中起來放入一個大籃子中。材料的增多,會激發孩子們更大的想象空間與創造力。
第三天,來玩樂高玩具的孩子增加到十幾個人。
今天的牛牛面對材料有了更多的選擇,打破了他對圖紙的依賴性,拼裝出了他想象中的滿意的作品。回顧時,牛牛拿著他拼好的作品跟我“炫耀”:“涂老師,你看!這是我拼的砍樹車,這是車頭,車頭上有電鋸,后面的車上還有三套更換的`衣服!”
第四天,牛牛看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樂此不疲地在盒子里翻找著自己需要的各種零件。他說:“今天我要拼一輛大卡車!”我問他:“卡車需要什么材料呢?”他回答道:“當然需要車輪,還有裝貨的貨箱……”牛牛一邊向我描述著自己對大卡車作品的想法,一邊將自己需要的零件從盒子中找出來。
陸陸續續不斷有更多孩子完成了他們的作品。“這是我拼的警車”“這是我拼的坦克”“這是我拼的機器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自信地相互分享、交流著自己的作品。
反思
從高結構變成低結構的樂高玩具,讓孩子們重新主動、積極地開始了游戲。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興趣和需要,以自己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經驗,表達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感受,并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創造,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功經驗,更加自信。
如何完成以“教”為核心到以“學”為核心的轉變?在海森高主動學習區角模式中,教室里面的材料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樂山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們將高結構的樂高盒改成了低結構的樂高散塊,同時把盒里的說明書拿掉以后,孩子的主動學習被激發了:
第一篇案例中的圓圓從第一天的小汽車,到第二天帶著司機的小汽車到第三天的摩托車,發展到第五天和同伴的用樂高拼插的道具而啟動了角色扮演游戲。
第二篇案例中的牛牛也從一開始的不適應不自信發展到后期的自主創作。短短幾天,孩子們便從樂高的拼插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獲得了發展。這些轉變其實在很多教室里都很容易實施,不需要教師的介入,更不需要教師的指導,只需要把材料稍作調整就可以了,大家都試試吧!
幼兒教育隨筆12
開學初,班級中有許多幼兒都還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哭鬧、發呆等入園焦慮現象較多,經過兩星期的生活,大多數幼兒都能夠適應了,卻又遇上了流感,許多孩子生病了,因而給剛剛才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放了一個大假。我想,放假結束后,這些孩子來園估計又得大鬧一陣了吧!想想就頭疼啊。
但是還別說,孩子們放假的這段時間,看著其他班級的老師帶著孩子玩游戲、吃點心,我還真是有點想他們了,真奇怪,才短短幾天時間的接觸,就已經產生感情了?
我突然想起不太會說話的嘉嘉哭得滿臉淚水,一只手一直拉著阿姨要抱抱,突然想起白白胖胖的瑞瑞說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時的可愛的神情,突然想起總是發呆又不太愛說話偶爾會尿床的誠誠,會想起有時頑皮有時搗蛋有時又很懂事的小薛薛。會想起班里最小最可愛,每天早上都要哭一下然后會很開心的晴晴,還會想起聰明伶俐卻又十分膽小愛哭鼻子的欣雅……想著想著,不知道這些小家伙都在家里干什么,估計不來幼兒園正在哪里開心的玩著呢!真希望他們快點來呀!
終于到了來校的日子,不知道這些寶貝會不會給我一個“哭鬧大驚喜”。我抱著想念又有些好奇的心情等待著這群孩子的到來,出乎我的意料,他們真的給了我一個驚喜,但是是“乖乖大驚喜。”孩子們看見我們老師和阿姨都很開心,笑著走入教室中,有的`還撲到我的懷里,那張燦爛的笑臉真是對我最大的安慰。有的孩子比較害羞,也能在家長的鼓勵下主動與老師阿姨打招呼了。
這幾天接觸下來發現,他們真的很棒,最讓我開心的是,嘉嘉不再拉著阿姨要抱抱,能做到椅子上玩游戲了,上課的時候聽得很認真。不肯與老師打招呼的媛媛也能和老師大聲的說:“老師早。”欣雅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不哭也不鬧了,誠誠吃飯越來越干凈了。君君上課舉手發言特別的積極,瑞瑞慢慢的學會拉褲子了,小宇也不亂調皮了……他們的這些小小的進步,在我的眼里就是大大的進步。
我想,他們有這么好的表現,不僅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同時離不開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千叮嚀與萬囑咐,與孩子之間的盡可能多的交流,都讓他們很快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正真體現了家園共育的含義,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
幼兒教育隨筆13
我班的曉東是個特殊的孩子,每天上幼兒園又哭又鬧,還搶同伴的玩具,更令人頭疼的是大小便,入廁時不去,上課時尿到褲子里。有好幾次尿濕了褲子,雖然及時與家長聯系,換下濕褲子,但我從家長的表情中看到了不滿。
禍不單行,一次戶外活動時,曉東自己不小心摔倒了,臉上碰破了一塊皮,出血了。我趕緊抱著他到衛生室,醫生給予了處理。并及時通知了家長,曉東媽幼兒園,一臉的不滿:“孩子,你的臉是怎么碰破的,很疼吧。”抬頭對我說:“你是怎么看孩子的`,真是的”,說完抱起孩子扭頭就走了。也沒有聽我說明事情的經過。以后常常冷言冷語,不愿配合我的工作。
面對這一切,我很失落,想想這么多年來風風雨雨的經歷,好委屈啊!開始抱怨:我怎么會干上這一行呢?每天都是吊著一顆心工作,孩子被家長接走后才放下心來。我已經很盡心了,我也希望孩子們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天啊!我能保證不出意外嗎?家長為什么一點都不理解呢?我在憂郁和矛盾中徘徊,也不愿意和家長交流了。園長的話使我在瞬間有所感悟,她說:“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要無條件的保護好孩子,幼兒教師的心胸要寬闊,受點委屈算什么。”從那以后,我堅持每天細心認真的照顧孩子們,特別是曉東,我常常和他交流,體貼關心她,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使孩子接受和改正,讓孩子感到老師像媽媽,漸漸地,我的付出感動了家長,曉東媽能聽取我的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議了,還主動和我說一些曉東在家的表現。
更令我高興地是曉東的進步很大,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各方面表現都很好,我很欣慰:我的付出沒有白費。
幼兒教育隨筆14
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美術課觀察,我發現一些孩子每次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后,都會拿著畫筆在畫紙或書上亂涂亂畫,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他們在搗亂。但經過幾次美術課的觀察,我發現這種現象屢禁不止,而且仔細看一看孩子們的涂鴉,你會驚奇的發現孩子們的“亂涂亂畫”線條流暢,有的還出現了具體的形象。于是,我想看來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美術學習,已經開始有自我的發揮和表達,是時候讓孩子自由進行涂鴉了。
我趕緊抽時間給孩子安排了一節自由涂鴉課。當我告訴孩子們,這節課可以用手中的筆自由作畫時,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只見,有的孩子下筆狂飛,有的孩子專注認真。一整堂課下來,孩子們都興致極高。而且,通過觀察,我發現有些孩子的作品非常美:抽象的美、可愛的美,結果讓我非常驚訝。
在一定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孩子們的個性會逐漸顯露出來,因此,此時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美術活動中,通過涂鴉課,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作畫能力、水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此外,涂鴉課也是充分展現孩子個性的科目。通過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格、心情和成長。所以,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適時的給孩子安排一節自由涂鴉課。
幼兒教育隨筆15
“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特點,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教育方法。”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間,觀察和體驗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師要正確引導外,更應該注意孩子的閃光點要及時發現。
李泉德小朋友活動時,總喜歡影響周圍的小朋友,沒辦法,我把他視為特別關注對象,讓他跟隨左右。
一次活動課,我想讓小朋友幫我拿跳繩,于是,我說:“誰樂意幫老師的忙?”于是不約而同的都舉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見了李泉德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腳尖高舉著手,生怕我看不見他似的。于是,我說:“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幫忙,排隊一、二、三!”機靈的李泉德動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決定請他幫忙時,說:“等一會游戲結束后我請活動中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的小朋友幫忙。”很愛做事的他牢記著這句話。在整個活動中,他沒有惹別的.小朋友,并且還幫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來,我及時表揚了他。孩子滿臉的喜悅、興奮。
教師在關注孩子的時候,要留心觀察、發現孩子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應該及時發現他的閃光點,正確地評價引導,從自身角度出發做到客觀公正,隨時表揚,讓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陽光、也有雨露,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學前幼兒教育隨筆06-16
幼兒教育教學的隨筆06-14
幼兒教育教學隨筆05-19
幼兒教育隨筆范文03-30
最新幼兒教育隨筆05-07
幼兒教育中班隨筆04-18
幼兒教育小班隨筆04-19
大班幼兒教育隨筆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