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
回想起剛開始接觸翻繩游戲的時候,孩子們只是把繩子拿在手上隨意的玩弄著,沒過幾分鐘就對它失去了興趣,玩起來覺得很費勁,很難翻,有的孩子甚至有放棄玩它的念頭。不過經過我這一個多月持續的鼓勵、引導和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們對翻繩游戲逐漸的有了新的認識,慢慢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現在是一根繩子拿在手上,能翻出各種花樣,不僅是我教過的能翻出來,還能翻出一些我沒教過的,有趣好玩的造型,還很喜歡相互配合著玩,玩起來可真是不亦樂乎。有些家長還過來找我要繩子回家玩,說回家還教爸爸媽媽玩呢。孩子們的手部小肌肉也得到充分的鍛煉,很好的培養了他們手部活動的靈活性。
翻繩游戲現已是我們班的主要游戲活動之一,每天的課前飯后的空閑時間基本上是用來玩翻繩游戲,不再擔心他們在這些空閑時間覺得無趣而吵鬧了。
在這件事情上,我看到孩子們努力去克服困難,逐漸獲得點點滴滴的進步,突破自己,找到學習的信心,我的心里覺得很高興,自己的付出終于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育是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如果我在孩子們學習翻繩時,覺得翻繩是很難完成的游戲而有放棄的念頭時,沒有讓他們堅持學習下去,他們就不會有這種因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難后,而獲得成功的滿足感。還會失去玩翻繩游戲這項技藝的愉快記憶。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2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一學期又接近尾聲。孩子們長高了,也變重了。懂事了,自理能力也變強了。還清楚的記得這些小不點剛剛入園的樣子。
碩碩是爸爸帶來報名的,交談中得知他是跟著爸爸在臨淄,媽媽在泰安老家。忽然對這個小寶有了同情,敬佩和憐憫。這么小的小孩跟著媽媽也就罷了,試問這個年齡有幾個離開媽媽的懷抱的。早上爸爸送來交到我這個陌生人中,孩子哭了。這是一般孩子都有表現。我抱著他“我們去玩滑梯吧”我分散他的注意力,他在看到幼兒園這么多孩子后立刻不哭了,但也什么話都不說,不去玩滑梯,蹦蹦床,只是呆呆的站著。問他喝水嗎,“不喝!”“玩玩具嗎?”“不玩!”,碩碩爸爸在門口等著拿被罩看著他伸長了脖子想看看兒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但又怕孩子看到他,忍不住哭鬧,眼神中透出矛盾。我說寶貝不哭了放心吧。他問我還需要給孩子準備什么東西,孩子交給你了讓你費心了等等。行為舉止中,滿滿都是對你的信任。
早飯時間到,碩碩已經坐到位置上等著,“來,我們吃飯吧。”“不吃”“我給你剝個雞蛋吧。”“不要”“那我們喝稀飯吧。
“不喝”碩碩已經開始用雙手揉紅紅的眼睛,我馬上安慰,不哭了,那我們一會再吃,他馬上停止了哭鬧。我在心里自言自語“不吃飯可不行,小班家長可能不要求教多少東西,但是一定要把孩子喂飽,養成好習慣吧。”先看看我們的吃飯困難戶吧,涵予一看到我給他分的雞蛋,首先就是“我不吃”并把它推到一邊,我先教著所有孩子剝雞蛋,陸續大部分孩子開始吃飯。藝茹最仔細也有點慢,昱辰光喝粥,雞蛋還沒開始剝,“寶貝兒,雞蛋啊,我來幫你好嗎?”“嗯”雞蛋剝了,他也開始吃了,我在教室里轉著,又來到涵予身邊,“吃飽了有勁我們還要做早操呢!”“好吧”“那你喂我吧”孩子做出妥協,我應該讓步。寶瑞今天也不哭,嘴里嘟嘟著“老師喂我吃”,我看他不哭了便說“你自己吃雞蛋,我喂你粥行嗎?”“好”!看到孩子進步真的好高興,好欣慰。說起寶瑞原來的老師可是看在眼里,前幾天不僅哭鬧,飯便是老師一口一口喂。在家長眼里吃飯不行,喝水少的靖暉今天又是第一名,吃的干干凈凈,家長都說變化很大。大部分孩子都能吃完并把蛋皮收到小碗里端回來。記得我的上一級孩子從中班開始讓他們自己收的呢,寶貝兒們可真棒!
早飯結束,碩碩還是一口飯沒吃,典型的`“入園焦慮”拒食!任何一個要求回應你的都是眼淚。做早操了,我對他說“我們出去玩吧,做早操了”。雖然嘴上說不去但還是跟著我來到了院子里。別的孩子都跟著做著小魚游的游戲,他卻不參與,仿佛整個世界與他無關。我安慰著自己“或者沒有哭鬧就是孩子最大的努力了吧,可是他還沒吃飯呢”。“吃火腿嗎?”“不吃!”“喝奶嗎?”“不喝!”“面包呢?”“不吃,嗚嗚嗚”“好好好,不哭了,我們不吃了。”“還是去買點或許他高興吃了呢”。我去買了面包和牛奶,商店阿姨說:“你們老師掙幾個錢。還給孩子買吃的”。“孩子交給了我們就要讓家長放心,不吃飯怎么行”。
孩子們玩玩具的時候我來到碩碩身邊,“餓了沒有?吃點東西?”回應依然是“不吃!”我拿起玩具說我來跟你玩,這次他沒有拒絕。心中竊喜,勝利了一步,“我們先把這個搭上去”“哦,這樣就會越來越高了”。“對呀,碩碩也來搭好嗎?”“好”他爽快地答應了,“老師,這個是什么顏色?”“這個是綠色,跟大樹、小草一樣的顏色…”就這樣交流著,我趁機給他打開牛奶,“碩碩喝一口吧?”喝了一口味道似乎還不錯,“再來一口?”他沒有回答但張開了嘴巴,接著又吃了面包。我長噓一口氣,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終于給他喂飽了。
十幾天后,雖然中間放假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有了阻礙,但孩子有了明顯進步。最明顯的就是涵予、寶瑞、勇波、琳昊、云昊不再哭鬧。貢玉、祥雨、姿諾也能坐下來靜靜的老師講故事,靖暉、藝茹、圣潔能自己吃飯了,藝茹這個睡覺困難戶今天中午終于在我拍了二三十分鐘后也睡著了。秉正、昱辰能大膽的與孩子游戲,喜歡他們甜甜的微笑。皓文、貢豪、語暢、嘉駿、夢祺、銘陽、文博、鑫鑫、文成、梓煜、金程這幾個孩子哭鬧較少,現在教室里滿滿的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帶頭好好吃飯,不剩飯;幫小朋友扔果皮,幫老師撿玩具,幫我們抬床等等,看到孩子進步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也是我最喜歡教小班的原因,這種感情就是從這么小、從這么累中培養出來的。
在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同時要對祥雨、貢豪、碩碩這幾個媽媽不在身邊的孩子給予更多的愛,對挑食的孩子正確引導,對睡覺困難戶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馬上春節了,新的一年在對自己工作肯定的同時也有更多的勉勵!翻滾吧,蛋炒飯,加油吧,小胖妞!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3
早操結束后,我帶領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發現弼衡一直盯著我看,似乎有話要對我說。“弼衡,你有話要對我說嗎?”“劉老師,你今天有進步,也應該得到一個小禮物。”(每周末,我都會給一周以來各方面表現好的孩子發一個小物。) 弼衡的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便好奇的問他:“為什么?我哪里進步了?”“以前你做操的時候會和別的老師說話。今天你堅持做完了,而且沒說話。”弼衡的話讓我吃驚不小。
確實,我們經常會利用做早操碰在一起的機會溝通、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沒想到孩子對此如此在意。平時,我們經常會要求孩子們做事要專心,卻常常忽視自己言行的一致性。 在此,我想用蘇聯教育家加里寧的話來提醒自己和同行: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她應該感覺到,她的一言一行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須知天地間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敏銳。
“又是他!”把廢紙揉成一個團兒,并把它高高拋起,在教室的上空橫沖直撞。“鵬鵬”我氣急敗壞地喊住他。“啪”一個紙團正好落在我的腳跟前兒。“過來,撿起它!”我神情極為嚴肅,滿含責怪的目光一下子就把鵬鵬的激情澆滅了。他低下了頭,兩只手在胸前交叉著,一步一挪向前移動著。“把紙團撿起來!”我喝道。他抬頭看了看我,大概是看出了我的堅決和生氣,極不情愿地蹲下把紙團撿了起來。“撿起來之后,你先到玩具柜那里坐一坐,想想自己錯在哪兒了?”“想想自己應該怎么樣改正?”鵬鵬有點不樂意地向玩具柜走去。“老師,我下次不敢了。”他大喊,我沒有理睬他。
“老師,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真的`不扔廢紙了!”他又大喊。我制止了他的呼喊,問道:“你打算怎么樣改正?”“好好兒表現自己,上課不說話,不離開自己的小椅子。”“好,我相信你一次,”我說。并讓他回到了座位上。一直以來,我有個習慣,喜歡用手摸摸聽話孩子的頭。在鵬鵬回到座位上去以后,我經過他身邊時,不經意地用手摸了一下他的頭,我發現他的嘴角有一絲滿足和自豪的微笑。噢!原來,他——一個不聽話,經常受老師批評的孩子也如此在乎老師的愛。我想:我們老師可千萬不能吝嗇自己的愛哦!尤其是對待調皮的孩子,請給予他們多一點的愛吧!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4
記得小班幼兒剛入園的時候,蕾蕾就不愛說話,向其家長了解情況,也說蕾蕾在家也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了,也是聽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時間下來,家長甚至擔心蕾蕾是個半啞之人。我們老師也非常擔心這個特殊的孩子,她的年齡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別人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平時很多事情都要我們老師包辦代替,這樣下去對他的發展很極為不利。
經過查找資料,我也了解到,幼兒初期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幼兒說話能力,幫助幼兒在語言表述中認識周圍事物,對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抓緊這一時期訓練幼兒說話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培養小班幼兒的說話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事。
之后我們采取了措施,首先,從生活上多關心幫助他,與他多親近,逐漸消除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懼感。每天入園時,我都會熱情的與他打招呼,親切的同他談話,詢問他:“你有沒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這件衣服真好看,是誰買的?”等等,使她覺得我像家人一樣在乎他,沒有忽視他的存在。
其次,在許多事情上,對她一視同仁,比如在點名的時候,也一樣要求他說:“到!”,“我在這里!”雖然第一次她說“我在這里”的時候,口齒很不清楚,聲音也很清,但是我還是很興奮,大大的獎勵了他一顆五角星。在上課的時候,也常常會問問他,“蕾蕾,你懂了嗎?”“蒙蒙,你來說一說!”每次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會悄悄的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和他談談,逐漸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蕾蕾也慢慢能說幾句比較清楚的'話了。每天早上來園也可以自己喊老師早了。看著她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讓我非常感動。
要加強與家園之間的聯系、溝通。蕾蕾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問題上,我覺得父母親給予他的教育不夠突出。家長對孩子說話能力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敏感,所以我想應該多利用一些適宜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溝通,幫助蕾蕾漸漸擺脫不能說、不敢說、不愛說的惡性循環。
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俗語說:“醫者,父母心”,我卻想說:“師者,父母心”。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5
平時,小朋友的小椅子都是整齊地排在墻邊,上課時侯,小朋友都搬著小椅子圍到桌子旁邊來,盡管每次都告訴孩子們要輕輕拿,輕輕放,但他們總是拖著,推著走。這樣不僅很吵,而且會損壞椅子,長此以往,還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上活動課了,孩子們興奮的`站起來搬椅子,還是又推又拖。我大聲說: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呀?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教室里一點聲音也沒有。過了一會兒,孩子們紛紛嚷起來:誰也沒有哭!我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說:怎么沒有,你們仔細聽聽,好像是小椅子在哭!
孩子們都趴在椅上聽,劉軒小朋友奇怪地問:小椅子為什么哭呀?剛才,你們搬椅子的時侯,不是推就是拖,都把小椅子弄疼了,小椅子就哭,小椅子說不想跟你們做朋r友,因為你們一點也不愛它,聽完我的話,小朋友馬上輕輕地搬起椅子,老師以后,我們要輕輕地搬椅子!
從此,小朋友搬椅子的時侯,都是輕輕的。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6
最近的天氣總是小雨綿綿,孩子們很久都沒有進行餐后散步了。班級的孩子吃飯速度不一,有些端起碗來就大口吃有些卻吃一口玩一下或者在看別的小朋友吃,這樣吃好飯的幼兒容易影響到還沒有進餐結束的幼兒。而吃好飯的孩子有時候會因為“無聊”而互相追逐打鬧,使得班級亂哄哄的。
然而,我發現吃好飯的`幼兒對區角活動的玩具特別喜愛,老師都會吃好的小朋友搬凳子靠墻坐,而他們會“偷偷摸摸”地去把玩區域,所以我索性將一些區角的玩具,如容易拼搭的塑料玩具拿出來,每個幼兒分一些讓他們玩,這樣一來,吃好飯的幼兒一心在自己的玩具上,而沒有吃好飯的幼兒為了想參加,也會專心吃飯,早點加入。
幼兒用餐結束到午睡的這一段時間,除了散步以外,還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給孩子們動腦動手創造一個機會。我們可以給他們玩一些區域活動的東西,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量小的民間游戲,在保證孩子們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們還可以開發更多有趣的活動!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7
孩子們很喜歡玩小紙船,在活動前老師提出,要求孩子了解不同材料的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并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體現同伴間合作的能力。
活動中,我為每組幼兒準備了報紙、普通A4紙和宣紙折疊的小船各一只,水盆和托盤。首先,孩子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觀察幾只小船的不同,并猜猜小船沉下去的先后順序。棟棟說:“這只小船軟軟的,它進了水會不會壞呀?”根據這一猜想,棟棟和同組的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實驗。“小心一點,別翻船啦!”樂樂喊道,棟棟和兩個好朋友一起小心翼翼地把三只小船放進盆子里,“哇,小船濕了……”“快看,小船沉下去了!”棟棟有了新發現激動地說。在探索的過程中,棟棟能認真地觀察紙船放進水中時發生的細微變化,并積極地用語言和同伴講述著自己的發現。
孩子們對小紙船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中通過前期的猜想充分調動起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地猜測小船浮沉的結果。當他們把小船放入水中時,棟棟和其他孩子一起認真投入地去觀察小船的.變化。觀察過后,棟棟能夠將實驗中的發現詳細地描述出來,棟棟發現了哪只小船先沉落下去,但是對于小船下沉的原因還有幼兒仍然存在困惑。通過這次實驗,幼兒了解了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會很快沉入水里,孩子們明白了由于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象。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對于各種材質的小船都十分感興趣,老師引導幼兒將三只小船下沉的快慢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勇敢向同伴介紹,增進幼兒之間的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活動中的材料都是預先準備好的,且都是紙質的材料,對于幼兒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動中棟棟提出“大輪船怎么不會沉的呢?”因此,老師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探索什么材料的小船能夠在水面上漂浮起來,并將自己驗證結果來告訴大家。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8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在今天,一個4歲的孩子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哲學課,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深刻意義。
今天下午快放學的時候,嘟嘟走到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手使勁地擰著衣服,我用手摸他的衣服,果然濕了,全部都濕了。我輕輕地問他:“衣服為什么濕了?是不是灑水了?是不是開水龍頭的時候,用力過大,把水濺得滿身都是?”他一直低著頭,紅著臉,支支吾吾不說話。我接著問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嘟嘟還是不說話……這個時候,我正要批評,但看著他扁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給他一個思考的時間,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給他換下濕了的衣服,告訴他:“先穿老師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換下來。”接著,我開始攬著他,耐心地等。一分鐘過去了,嘟嘟終于抬起頭,說話了,他說:“老師,我剛才大便了,水沖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沖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灑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沖下去了。”
我緊緊地抱著嘟嘟,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個時候,我還能說什么呢?我差點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傷了孩子的心。
嘟嘟也緊緊地抱著我,向來,孩子抱我總是緊緊的,讓我喘不過氣來。我們總是因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當然,并且把這個想當然當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傷過孩子多少次心。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吧,也許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9
"老師,我來了。"伴隨著嫩嫩的、甜美的聲音,歡快的節奏蹦進了一個小姑娘,再看她那甜甜的笑容,純美的雙眸,由不得你不心花怒放,此刻縱有萬般不順心也會隨即煙消云散,心情頓時舒暢起來,這就是我班里剛入園的彭雨橙,我可愛的小精靈。幼師的職業使我經歷了很多很多的孩子,雖說孩子都是一樣的,可愛、天真幾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詞。從剛上幼兒園就可以看出來,有的自私、有的霸道、有的膽小、有的淘氣,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癥狀都會給老師帶來這樣那樣的`麻煩,雖然這只是少數現象,再說這也是我們的工作,可是在班上來一個愛笑、善解人意的小可愛那又會是另一番風景呢。
每當忙忙碌碌一節課下來,累的口干舌燥的時候,她會適時機的送上一句:"老師"再配上她那甜美的笑容,話雖不多,我會立即如釋負重,心情會豁然開朗。每當孩子犯了錯誤或是不聽話,我心里生氣卻又無可奈何的時候,她會突然跑到我面前,"老師,你怎么了"我會立刻被感染,她那純真的笑容、甜甜的聲音就像一顆順心丸,她好像生來就只會笑,不會哭,又好像轉為哄別人開心而來的,她是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的可愛乖巧,好像自己從無煩心事一樣,整天笑瞇瞇的,給別人開心。說真的,我從教以來還從未遇到過這么一個至真至純的、天真無邪的女孩子。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0
幼兒園老師教育教學隨筆 《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幼兒期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關鍵時期,我認為,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進餐習慣。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于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育,做到因人而異,從而來糾正幼兒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進餐習慣,從小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與家長溝通,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我班幼兒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多數幼兒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著喂,哄著吃。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生活衛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由在家的幾個大人圍著轉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開學后,我們發現幼兒偏食、挑食的現象較嚴重。但幼兒飲食習慣的可塑性較強,就有意識地進行了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及時地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孩子從小就養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
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吃得“好”,卻輕行為習慣培養的現象,許多幼 兒形成吃飯挑剔、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比例失調,引起各種營養不良癥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利用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平時的家園通訊欄和網上的宣傳,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平衡膳食,向家長做好宣傳教育,只有合理的營養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通過游戲兒歌等的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
我們通過兒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讓幼兒了解小手的作用,學會洗手的方法。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由于好動更易將不潔東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而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小競賽,讓幼兒掌握洗手的.順序(挽袖、打濕、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凈,甩手上的水),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濕了,借此機會,我就給孩子們做示范——挽袖,并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說:“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游戲,使幼兒養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三、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1、及時調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
在了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習慣;情緒不穩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范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并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打預防針”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兒對某種食物高興時能吃一些,不高興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飯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靜的游戲,然后讓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后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菜,多吃它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3)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采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綠色蔬菜,開始她一看到綠色的蔬菜就搖頭,現在能稍微吃點了。
(4)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我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1
慧慧是一位不聲不響的小朋友。記得我剛到這個班時,指導老師介紹班上情況時,特別提到一些比較聰明、能干的幼兒,但沒有提到慧慧的名字,自然我也就沒去注意她。
為了和孩子熟悉,了解他們,我這個才上崗的.新兵一有空,我就有事沒事找那些活躍、能說的幼兒,和幼兒聊天,聯絡感情,上課時也總請這些小朋友回答問題。
一天自由活動時,慧慧跑到我面前,一本正經地對我說:"老師,你上課的時候為什么總不叫我回答問題?"我聽了心里一怔,支吾著說:"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舉手吧?""不,我舉手了!可是你還是沒有叫我?"慧慧堅持著說。我感到十分窘迫,但還是想方設法為自己找個借口,低聲地說:"那可能是老師沒有看到。"慧慧聽了,大聲地說道:"那我以后把手舉得高一些。""好,我以后一定叫你。""真的?"慧慧興奮地問我,我用力點點頭,她高興地又蹦又跳,跑出活動室。我獨自怔怔地坐在椅子上。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個體幼兒的發展,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了,可我卻……
從那以后,我上課提出問題,不只讓聰明能干的孩子回答,也想方設法讓所有孩子都有說話的機會。我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我發現,慧慧的思維其實并不比別人差,語言發展也較好。在我教研課上,班上幼兒和我配合得相當好,尤其是他們創編的詩歌讓聽課老師大為震驚。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2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的笑(一):
清清是個內向而膽小的孩子,她的動手能力比較差,活動中顯得不夠積極也很不自信。而從她的眼中流露出的渴望之情,卻另我對她倍加關注。
現階段我們在做"綠色菜籃子"的主題,教室里布置了一片菜園。頭兩天沒有孩子去玩,自從參觀了菜市場之后去畫畫涂涂的孩子特別多,她們能根據邊上的實物和范例圖大膽涂畫,有青菜,蘿卜,西紅柿,蘑菇,土豆等,每當孩子畫一樣東西而歡呼時,我注意到清清總站在一旁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她們。
今天早上,清清來園后搬起了椅子,東張張,西望望,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菜園。只見她慢慢挪動了腳步,把椅子輕輕地搬到了菜園旁。清清拿了一枝記號筆開始嘗試了。而此時,下棋的孩子碰到了困難,我轉身去那邊指導,可我心里還是想著清清動起來了沒有。當我指導完下棋的小朋友商定規則后,回頭再看看清清,發現在她還是拿著記號筆,一副無從著手的樣子,看著身邊的同伴一個個高興地畫著,她的眼里充滿了渴望,可她卻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悄悄地走了過去,扶著她的肩膀輕聲地問:"你想畫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畫好嗎?"她高興極了,使勁點了點頭,指著一棵大大的卷心菜說:"老師,我要畫卷心菜。""那好啊!"我爽快地答應了她。于是,我指著卷心菜問道:"清清,你看卷心菜是什么形狀?""圓形的"。那你就畫一個圓形。
清清慢慢地畫起來,一下歪歪曲曲,一下筆筆直,畫的圓形象個小山區。看著她垂頭喪氣的臉,我的心也似乎被揪住了。"別著急,清清,接著再來。"我手把手地和她一起重新畫。一個大大的圓形畫成功了,我翹起了大拇指在她面前晃了兩晃,她的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畫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的葉子是較難的一個步驟。清清求助的目光又投向了我,我讓她學著自己看范例,并對她說:"清清,你試試看,上面的葉子從那里開始畫?"她拿起范例仔細看了又看,臉上的笑容逐漸擴散:"我知道了,從圓形的上面開始畫到下面。""對呀,真聰明!快畫吧!"我又一次鼓勵她。
此時此刻,清清好象開竅了許多,看著范例一步一步地將卷心菜上面的一片片葉子用一條條弧線畫了出來,我一看,一棵卷心菜已經畫好了。我疾步走上前,對著孩子們說:"清清真行,我們快為她鼓鼓掌,祝賀她!"孩子們受到了鼓舞,紛紛拍起了手。清清的臉上揚起了燦爛的笑容。
清清成功了,她的笑容總在我的面前晃動,我的心里也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和欣喜。當我在尋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她,一次次鼓勵她,一遍遍支持她的時候,她的心頭慢慢燃起了對學習的興趣和老師的喜歡之情。因此,我深深體會到,當我們教師面對著一群個體差異的孩子時,我們既要承認差異的存在,又要盡力地減少和縮短這些客觀存在的差異。因此,細微的觀察、適時的點撥、熱情的鼓勵是我們教師在孩子成長歷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教育原則。
幼兒園教育隨筆老師的笑(二):
對于我這個教學新手來說,《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著實給力我很多很實用的經驗和幫助,本書的內容淺顯易懂,貼近我們的教育工作,實用性很強,而且這本書涉及的內容面很廣,可以說在教育教學家長工作等等中遇到的問題、困惑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答案,讓我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影子,產生屬于自己的思考和反思!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從書中感悟到的一點心得吧。
曾聽人說過,孩子的微笑最甜美,他們的.心靈最純凈最甜美,而我們幼兒園老師的臉上也總是帶著微笑。文中說到,我們作為幼兒工作第一線的老師面對的是天真、活潑、可愛、靈動又充滿幻想的孩子,他們幼小的心靈更需要微笑!微笑的老師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微笑的老師是讓家長最放心的老師;微笑的老師是生活中最幸福的老師!是呀,回頭自己想想,你愿意面對一位面部表情僵硬冷漠的老師嗎?俗話說的好,笑一笑十年少,對別人微笑也是對自己微笑,因為你會發現,你對別人微笑別人也會會以微笑,而這真是人與人交往中最好的紐帶。
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但是對于微笑中的一些教育機智我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用愛微笑,作為教師,我們的微笑擁有著無窮的教育魅力。我們帶著微笑著面對孩子,能給剛入學的孩子一種安全感,和孩子平常的交往中也能創造出一種寬松的交往環境,能使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理解、關心、寬容和鼓勵。教師的微笑是給孩子們的一支興奮藥水,使他們的想法得到大膽的鼓勵,敢于去表達自己去嘗試去挑戰;教師的微笑也是給孩子們的一支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但是這點做起來還是有些許的困難,改如何讓孩子們達到教師心目中的收放自如真的不容易;所以我覺得教師的微笑和嚴厲同樣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溫和,更可親、可愛。在課堂上教師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活躍學生的情緒,能夠鼓勵孩子積極發言,使他們得到老師積極應答的機會。嚴厲的教師令學生敬畏,微笑的教師令學生喜愛,善于在嚴厲中不時滲透會意微笑的教師,則令學生敬愛。
親愛的老師們,請揚起你嘴角那甜美的微笑,讓心情寫在臉上,愛孩子,愛生活,愛自己!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3
每天午睡小朋友們仿佛有無窮的精力,都特別興奮,就是不愿意睡覺。由于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若琳看見了,好奇的看著我,問:“老師,你怎么哭了?” “我沒哭。” “沒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會有淚呢?”晨晨撓撓頭:“是因為我不愿意睡覺嗎……不對,老師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 “對啊!若琳真棒!觀察的真仔細。那你知不知道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若琳低下頭想了一會,說:“老師,你是不是想睡覺啊,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那我們一起睡覺吧。”從那以后,若琳每天中午都睡午覺,而且睡得很香很甜。
中班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分辨能力也有所增長,對于特別淘氣的孩子我們要有耐心的跟他們說清楚怎樣做才會讓別人開心,怎樣做一個好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個做“好孩子”的愿望。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4
劉平是咱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干凈漂亮,而且聰明懂事,深得老師們的喜愛,個性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發,每當看到她的`頭發亂了我就給她梳梳,并給她扎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老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發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么不梳頭發?”寧寧說:“老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么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刻我竟不知說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我的頭發,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于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發,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咱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咱們做到了嗎?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5
有的時候,我們明知道孩子不喜歡聽到批評,但就是忍不住想要批評她。批評過后,自己又會后悔,其實真不如最開始,就用對教育方法!祺祺是個能說會道的小女孩。活動中經常能看見她高舉的小手;課間能主動和老師聊天,找小朋友游戲;在“娃娃家”游戲中,我會請她和我一起表演,而她也能有模有樣的做“媽媽”,招呼客人;平時更是我們的小助手,經常幫我們“跑腿”。我會經常表揚她“你真棒”,也會鼓勵其他孩子向她學習,可是每當中午睡覺的時候,她總是一直不肯睡覺,我在旁邊陪她也不肯睡,有天(周五)我對她說,眼睛不要動一會就可以睡著的,她卻說:我的眼睛本來就這樣的,想想真是又氣又笑,終于在被我說了幾次之后,她忍不住哭了。隔了2天(下周一)早上進來的時候還哭,我問她怎么了,她邊哭邊說,因為老師上次說我。然后我和她講道理,問她為什么說她,她自己也知道什么原因,但是就是想想就難受。周二的早上她和姑姑一起進來,當時以為有什么事情,結果還是因為午睡的事情,她跟姑姑說以后不叫李老師了,聽得我真是又氣又笑。當時我還想,怎么這個孩子的`記性這么好,這么“記仇”呢!其實她自己知道我為什么要說她,。
面對這種情況我反思了下:平時總覺得祺祺能說會道,上課經常舉手,就會常常表揚她;在游戲活動中,也經常請她給大家做示范,應該說她鍛煉的機會,得到表揚的機會比較多。或許就是教師過分的表揚,讓她覺得只能受到表揚被批評了就心里不舒服。在與祺祺家長交流中發現她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她自己知道老師為什么會批評她,但是就是覺得委屈難受。后來我就與她單獨交流,和她說為什么要睡覺,等到起床后才有力氣學本領,玩游戲,她聽著聽著又哭了,我邊給她擦眼淚邊抱著和她說話,后來祺祺終于可以乖乖的睡覺,剛開始幾天還是要提醒下,陪她一會,但是慢慢的她可以自己一個人睡覺了。
我覺得只要方法用的好,孩子肯定會有進步的!當孩子覺得你是好的,她就會信任你,相信你。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11-03
幼兒園老師的教育隨筆04-22
幼兒園老師小班教育隨筆02-18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04-22
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教學隨筆06-16
大班老師幼兒園教育隨筆05-18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通用05-30
推薦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06-20
精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05-10
【精】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