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隨筆 推薦度:
- 幼兒教育隨筆 推薦度:
- 幼兒教育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優(yōu))幼兒教育隨筆
無論是在學(xué)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jīng)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育隨筆1
今天區(qū)角活動,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擇了畫畫,好奇心驅(qū)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這是小魚吹出來的泡泡。”看見我馬上請求道:“老師,你能幫我畫一條小魚嗎?”我趕緊說道:“好啊。”我就在他畫的一個個泡泡旁邊畫了一條小魚兒。他看著畫好的小魚:“老師,我還要許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我鼓勵道:“雨桐,你今天真棒!”他高興地點點頭又開始畫了起來。我真為雨桐今天的表現(xiàn)高興。轉(zhuǎn)身去別的區(qū)域觀察。等我再次回來看雨桐時,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jīng)變得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黑線條涂滿了整張紙,剛才的畫面全給弄壞了,我有點生氣地問道:“你怎么畫成這樣啊?”他輕輕地說道:“大風來了,下起了大雨,魚兒都沉到海底看不見了。”我聽了趕緊說:“原來是這樣啊,老師錯怪你了。”
雨桐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可以說是很亂,但作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畫面中也表現(xiàn)出了情感,發(fā)揮了想象力。因此,無論畫成什么樣子,都不失為一幅好畫,老師不應(yīng)去責備,而應(yīng)去觀察了解。幸虧老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情況,才使得還幼小的心靈沒被傷害。
幼兒教育隨筆2
自由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正湊在一起,很神秘的樣子,他們在干什么呢?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在分吃方便面里的調(diào)料。只見他們把調(diào)料倒在手心里,用食指蘸著往嘴里送,還吃得挺香的'呢。我沒有打擾他們,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和他們談一談。
第二天晨間時,我特別留心,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的口袋里都裝著調(diào)料包,品種花樣還真不少。于是,我把孩子們叫到跟前,讓他們先說一說,這樣吃調(diào)料有什么感覺,他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很香,有的說很咸,有的說很辣。
聽完他們的議論,我把這樣吃調(diào)料很不衛(wèi)生的情況一一向他們作了介紹,我說:“孩子們,調(diào)料是和方便面泡在一起吃的,你這樣倒在手心里吃,手上的細菌會一同吃到肚子里,那樣會生病的,以后不許這樣吃了,好嗎?”他們使勁的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孩子們的衣袋里再也沒有調(diào)料包了,也就沒有爭吃調(diào)料這樣的事了。
幼兒教育隨筆3
1、幼兒也很需要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類的美德,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
一天,陳彥霖小朋友劇烈地咳嗽起來。沒想到,就在他咳嗽不止的時候,突然有很多小朋友也一同“咳咳咳”地咳嗽起來,而且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正一邊笑一邊咳。當時把我氣的狠狠批評了他們一頓。但是過后一想這也不能全怪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因為他們不懂什么叫“同情心”。
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呢?我平時開始注意從一些小情節(jié)中滲透了這項重要的教學(xué)內(nèi)容。如有一次,孫文軒小朋友吐了,他旁邊的小朋友都用手捂住鼻子,還有的小朋友直接高聲叫道:“真惡心!”我看到這情景后,趕緊走到他面前,用衛(wèi)生紙先擦干凈了他的臉和衣服上的臟物,又拿拖把將地面擦凈,然后把他摟到懷里,不斷地安慰他。果然,小朋友們都安靜了下來,我也趁此機會教育全班幼兒,應(yīng)該怎樣關(guān)心人,對別人的痛苦或困難,應(yīng)該怎樣表示同情或關(guān)心。
2、怎樣讓孩子多喝水
為了讓孩子們喝足量的水,我攪進了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先是讓孩子們自己去喝,外加老師的督促,效果還是不怎么理想;然后,我又自編了兩個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蟲子被沖跑了”和“我的尿不黃了”,使孩子們真正認識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覺得這個辦法挺好,效果不錯。通過故事,使孩子們知道自己該喝多少水,喝水少了會造成身體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識。我經(jīng)常采用故事法來教育幼兒,使幼兒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效果不錯,也很少聽到小朋友的媽媽告訴老師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可有個媽媽告訴我:天氣涼了,她的孩子不能喝涼水。媽媽告訴孩子,孩子不聽,媽媽沒辦法只好來找老師。該幼兒是一個很好面子的孩子,她不樂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小秘密。為了不傷害到該幼兒的心理健康,我又編了一個小故事“蟲子和涼水”,讓全班小朋友明白喝涼水不有利于身體健康,喝溫水能夠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并且讓幼兒感知突然的冷熱刺激會給身體帶來不舒服的感覺,來幫助幼兒慢慢地理解喝水的學(xué)問。
關(guān)于孩子喝水的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但是孩子喝水的問題卻牽動著許多家長們的心。我們在一日活動中,經(jīng)常提醒孩子們?nèi)ズ人械暮⒆幽軌蚝茸懔康乃械暮⒆邮菫榱送瓿衫蠋煵贾玫娜蝿?wù)滋潤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沒能夠達到喝水的目的。培養(yǎng)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
3、不要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一天午休,小朋友都進寢室睡午覺了。陽子健站在床邊摸著眼淚不肯上床,我忙問她:“你為什么不趕緊上床睡覺,哪里不舒服嗎?”只見陽子健嘟著小嘴,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對我說:“老師,是蘇靖宙不讓我同她一個床。”我心中有些生氣,叫過蘇靖宙批評了她一通,小朋友都安靜地睡下了,我來回巡視時我發(fā)現(xiàn)亞涵躲在被子里偷偷地抹眼淚,我連忙輕輕掀開被角問她;怎么了蘇靖宙,為什么哭啊?蘇靖宙一副委屈的樣子對我說:“何老師,不是我不讓陽子健同我一個床,而是我感冒了,媽媽說感冒了會傳染其他小朋友的,所以我就不讓陽子健同我一個床,等我感冒好了,我再和他一起睡。”
這時我的心里又難過又愧疚,是我的過失而批評傷害了蘇靖宙小朋友的心。我忙向她認錯,哄他睡了。這件事使我深深地認識到,無論幼兒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都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而應(yīng)該耐心詢問,正確引導(dǎo),否則將會錯怪孩子,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幼兒教育隨筆4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十分調(diào)皮。日常平凡,總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他打我了。老師,他搶我的皮球。為此,我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圖書。開始時,他邊看本身的書,還邊給旁邊的小朋友講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把旁邊孩子的圖書搶了過去。不明白他要干啥子。我剛想大聲斥責他,可轉(zhuǎn)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啥子。
于是,我沒有大聲詰問詰責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隨意地問:你在干啥子呢?他說:她的圖書壞了,我想幫她修修。聽了這話,我才名頓開。我鼓勵了他的做法,并幫忙他找到了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事后,我暗自慶幸,其時要是按以前主觀的決定去批評他,沒有尊重幼兒的觀念,那必然會危險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為幼兒教師,要學(xué)會尊重幼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斷地批評或否定幼兒的設(shè)法和做法,不簡單粗暴的詰問詰責幼兒,而是了解真實狀況的來龍去脈,再給予必要的幫忙和指導(dǎo)。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進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
幼兒教育隨筆5
新學(xué)期開學(xué)已經(jīng)快有一個月了,加入我班的孩子都很快的適應(yīng),他們的爸爸媽媽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讓我感到很欣慰。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教育好孩子,孩子們也對我們老師格外親切,和我們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不再是剛開始哭哭鬧鬧不讓我們靠近的孩子了。他們會對我們說:老師,我喜歡你。和老師說一些很感動的.話語。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班的靜靜小朋友,有一天吃午飯了,我給他們都分好了飯,孩子們都在安安靜靜的吃的挺帶勁的時候,靜靜突然說老師快坐下吃飯吧,我聽了這句話,心里熱乎乎的,孩子真的長大了,知道關(guān)心老師了。真的懂事了,耳邊時常聽到孩子們童真的話語,老師你也躺下休息休息啊!老師我?guī)湍恪5鹊葘乙姴货r的一些小事情,都會讓感動不已。孩子們都長大了,學(xué)會了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知道現(xiàn)在自己已經(jīng)是真正的小班生了。加油吧,孩子們!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開開心心,快樂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6
小新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春節(jié)過后,小新的`媽媽就要上班了。“小新,今天媽媽要上班了。你也該上幼兒園找小朋友去了。”在家玩了一周的小新,還沒有在家玩夠,說:“我今天不去了,和鄰居的小朋在家玩,好嗎?”媽媽說:“寶貝,哪怎么行哪。”小新看到媽媽沒有答應(yīng),就勉強地說:“哪好吧。”媽媽說:“拉鉤,到園不許苦,……”“那好吧,拉鉤不變,說了就算!”就這樣,過了春節(jié)媽媽上班的第一天,他跟媽媽很早就來到了幼兒園。看到只有幾個小朋友,小新眼淚汪汪的。但是,因為和媽媽拉過鉤了,強忍著沒有哭。說:“媽媽,再見!”小新就和小朋友玩去了。
幼兒教育隨筆7
為了減少幼兒的發(fā)病率,加強幼兒的衛(wèi)生保健,我們每周都要選擇天氣好的一天為孩子曬曬被子,消消毒,以便讓孩子在午睡的時候睡的更香、更甜。今天天氣很好,一大早就出了太陽,在早上到園后,王老師跟我已經(jīng)把所有孩子的被子都抱到外面去曬了。
中班的孩子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已經(jīng)能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更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做能做的事情。于是我們決定今天中午讓孩子們一起來參與今天的曬被子,請他們協(xié)助老師把小被子抱進去。
孩子們聽說老師要請他們幫忙都蠢蠢欲動,都急于想加入到抱被子的行列中。為了不給孩子造成擁擠的現(xiàn)象,我們分小組進行,每組的小朋友排好隊后走到院子里,王老師有序?qū)⑺麄冏约旱男”蛔幽孟聛斫慌c孩子手中,要求孩子慢慢走小心別摔了,同時雙手抱牢被子,不能將被子拖在地上弄臟小被子,還交給他們一個任務(wù)把自己的被子放到自己的床上去。
由于分工合作很快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拿好了自己的小被子,有秩序的回到了教室,一點都沒出現(xiàn)擁擠、推搡的現(xiàn)象,當然我們也沒有吝嗇贊揚。
經(jīng)過陽光曬過的被子發(fā)出陣陣被子所有的清香,午睡間的`空氣仿佛也變得清新了不少,孩子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分享著自己勞動的快樂,在溫馨的午睡室里睡得更舒心,更香甜了。是呀,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園學(xué)習好,更要照顧好孩子的一日生活,這是我們老師做好保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促進每個孩子身體健康重中。
幼兒教育隨筆8
常金濤小朋友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小男孩,可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里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又是根本聽不清我的話。
今日,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組去,二組別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聽他的話,一齊涌向了杯子廚,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請金濤小朋友來當小教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金濤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樣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教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別人還能聽得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經(jīng)過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幼兒教育隨筆9
新宇是個很內(nèi)向的孩子,平時話很少,總是和那幾個小朋友玩,很少參與到別的孩子中去。上課時也不愛舉手回答,常常需要老師提醒,這時她才會小聲的說出答案,不是新宇不會,而是她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有時我想:難道新宇身上就沒有優(yōu)點嗎?
在今年的八個一活動中,我們玩的是呼啦圈。長時間的訓(xùn)練下來,孩子們已玩得很不錯,但有些技巧性的玩法,只有那么幾個孩子玩的好,新宇就是其中的一個。我就讓這些孩子示范給別的幼兒看,輪到新宇時,她不慌不忙的拿起呼啦圈,熟練的玩了起來,表演了好幾種玩法后孩子們自覺的鼓起掌來,新宇顯得很高興,臉上露出了羞澀的笑容。我在她的額頭上貼了個小貼畫以示表揚。
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新宇額頭上的貼畫還沒有拿下來,看來新宇很重視這個貼畫。以后再玩呼啦圈時,只要身旁有人,新宇就會使勁得轉(zhuǎn),還往別人面前移動,每當?shù)玫絼e人的.肯定時,她就感到非常的滿足。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新宇主動去找新朋友了,也主動跟老師交談了。從新宇身上我發(fā)現(xiàn)她越來越自信了,這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我體會到:給予孩子適當展示的機會,也會促使他們變的自信起來。
幼兒教育隨筆10
佳宇帶來了一本圖畫書,給我看,題目是《十只小兔子》,情節(jié)是:兔媽媽出門去買菜,而調(diào)皮的小兔子都悄悄地出去玩。兔媽媽回家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小兔子都到哪兒去了呢?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決定和孩子一起看。常規(guī)的教學(xué)方法是引導(dǎo)幼兒逐頁看圖,講述,閱讀。我先認真翻閱分析圖書后決定,改變幼兒讀圖的順序,在幼兒看完第一幅圖(去買蘿卜,十只小兔子留在家中)后緊接著出示最后一頁(兔媽媽回到家中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引導(dǎo)孩子們對比觀察這兩幅圖片并提出問題,“小兔子到哪里去了?”小朋友一下子興奮起來,有的說小兔子被大灰狼吃了,有的說小兔子跟媽媽捉迷葳,還有的說小兔子出去迷路了,說什么的都有。這時,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自豪地大聲說“小兔子們出去玩了。”我頓時眼睛一亮,興奮地追問一句:“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立即走到黑板前指著圖說:“這個箱子里有玩具(指第一幅畫)這箱子里的玩具都沒有了(指第二幅畫),小兔子不是拿著玩具出去玩了嗎?”聽他這么一說,其他小朋友似乎也恍然大悟了,這正是我的意圖,我成功地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問題情境:“小兔子到哪里去了?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問題是引發(fā)幼兒思維是探索的`開始,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學(xué)習,他們的興趣更濃了,思維更加活躍,顯然教學(xué)效果也就更加好了。幼兒早期閱讀不是呆板的看圖,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引導(dǎo)幼兒仔細讀圖,并根據(jù)畫面提供的信息進行積極的思維(即信息的組織加工)。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想得好才能說得好、讀得好。我為我今天的改變感到無比的欣慰。
幼兒教育隨筆11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講故事《我有多愛你》講著講著,孩子們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老師,你這么愛我們,我們也愛你!”,“老師我愛你,就像媽媽愛我一樣!”,聽到孩子們的這些話語,我激動。我興奮,我和孩子們抱成一團。無意間我發(fā)現(xiàn)龍孤獨的坐在角落的板凳上向我們張望。龍龍是一個孤獨的孩子,為此我和家長絞盡腦汁,用了不少辦法,但效果不明顯。嘿!辦法有了,和龍擁抱,說不準會讓龍有所改變。
第一天的擁抱,孩子們用過來了,龍在看著我們,第二天的擁抱,龍象征性的和我擁抱了一下,第三天的擁抱,龍慢慢地靠近了我。第四天的擁抱,龍主動和我擁抱,有點不自然……慢慢地,龍變了,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了。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老師要學(xué)會思考。學(xué)會冷靜。學(xué)會寬容。學(xué)會分享,我們要學(xué)會換個角度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可愛的一面。
世界真的很美。很溫暖,我們不要帶著冷漠的心看生活,我們要學(xué)會點燃孩子的激情,那么我們的'世界會因此很精彩的。
我們老師要想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就要學(xué)會等待。觀察,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體會到你的關(guān)心。愛護,他才會慢慢地打開心結(jié)。
老師們,我們要相信愛是有無窮的力量的。
幼兒教育隨筆12
成功的喜悅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因此,我們幼兒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八個一活動,它是一種個別化、開放式、自主性的活動。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去選擇玩具。如:跳繩、皮球、報紙、毛線等。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活動帶來的喜悅。一個個皮球好象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孩子們手中跳動自如,一跟跟跳繩如同蝴蝶一樣在空中旋轉(zhuǎn)飛舞,一個個圓圈在孩子們的腰間、手腕和腿上來回轉(zhuǎn)動,這時孩子們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都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豐富多彩的八個一活動,不僅給幼兒帶來了自信和快樂,還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
隨機教育很重要
今年,我?guī)“啵野嘤幸幻貏e的孩子,在家令家長都頭疼,入園以來小朋友們成天告他的狀,老師們也拿他沒辦法。我也試著用不同手段教育他,效果不大。可有一次——
那天中午吃飯,小朋友們在洗手,只聽一個小朋友在告他的狀:“老師,浩鑫擁我。”“浩鑫,過來幫我分碗。”浩鑫一聽,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反應(yīng)過來,小心翼翼的給小朋友們分碗。孩子們吃驚的望著我,好像是我叫錯了似的。看到孩子們的表情,我靈機一動,:“小朋友們,你們看,浩鑫多會幫老師分碗,以后我們就叫浩鑫給你們分碗,好不好?”過了好一會兒,孩子們才說“好”。這件小事,讓浩鑫在小朋友們面前樹立了一點威信,提高了他的自尊心,也使我的工作有了好的轉(zhuǎn)機。
在以后的幾次“考驗”中,我逐漸發(fā)現(xiàn)了浩鑫的優(yōu)點——愛勞動,還有很強的組織能力、領(lǐng)導(dǎo)能力,可以慢慢的把他培養(yǎng)成我的小助手。
今天你喝水了嗎
小班孩子一玩起來就什么都忘了,有的孩子如果老師不提醒,他一天都不會去喝水,因此,我在安排孩子課間喝水的同時,還及時提醒孩子口渴了自己主動去喝水。還設(shè)計了“今天你喝水了嗎”讓孩子看一看自己一天喝了幾杯水,對那些喝水多的孩子進行表揚。喝水的同時還用兒歌來培養(yǎng)孩子節(jié)約用水,喝完水把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如:小水杯,雙手拿,接滿水,慢慢回。
小心喝,不浪費,喝完后,歸原位。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孩子們口渴主動喝水的好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
浩鑫是我班有名的調(diào)皮王,上課坐不住,活動不認真,令我頭疼。
一天,我打掃衛(wèi)生,他過來說:“老師,我?guī)湍惆桑 蔽艺f:“你幫我?只要你不調(diào)皮就很好了”。“老師,我真的會擦桌子。”我看了看他,沒好氣地說:“那你就擦吧。”沒想到,他擦起桌子來還真行。以后,他經(jīng)常幫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這件事情我想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應(yīng)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也應(yīng)看到他的優(yōu)點,及時鼓勵他們。因為只要你細心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
純真的.童言
最近,我感冒了,喉嚨疼,嗓子沙啞,但還得堅持上班。
孩子們聽到我沙啞的聲音,比平時安靜了許多,活動時,幾個小朋友圍在我身邊問:“老師,你感冒了嗎?“老師,你打針了嗎?”“老師,你喝點水,喉嚨就不啞了。”原來是明浩小朋友為我端來了水。我接過水,激動的差點掉下眼淚。
“老師,你喝大青葉吧,媽媽感冒時,就喝大青葉,可管用啦!”
“老師,明天我把媽媽給我買的罐頭拿來給你吃吧,媽媽說罐頭吃了打火。”
我愛這群孩子,因為孩子們有時雖然調(diào)皮,但他們在我們的教育下也正在慢慢長大,而且變得懂事了,看著孩子們關(guān)切的眼神,聽著他們純真的童言,我陶醉了,病痛已與我無緣。
老師,我也想玩
又到了孩子們喜歡的戶外活動時間了,今天,由于天氣的原因,我決定讓幼兒玩高蹺。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孩子們高興的玩了起來,且玩的熟練而興致勃勃。
一郴是我班年齡最小的一個孩子,平時就比較膽小,不敢踩高蹺,剛才的興奮勁也一掃而光,只能呆呆的看著其他小朋友興致勃勃的玩。
以往,我覺得她年齡小,就不管她,認為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會敢踩的。這時只見一郴向我走來,說:“老師,我也想踩高蹺。”我連忙幫著她站了上去,又試著走了幾步,我不斷的激勵她,指導(dǎo)她,在我的幫助下,她終于能自己踩高蹺了。一臉的興奮寫在了她的臉上。
由這件事我想到:幼兒的發(fā)展是有差異的,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會促進他們的健康發(fā)展。
鱔魚跑出來了
今天,同羽小朋友從家中帶來了一條鱔魚,小朋友都圍在他身邊看,并且議論紛紛:有的小朋友說它像泥鰍,有的說它像蛇,我因為對這種動物比較畏懼,所以沒敢靠近,但出于維護自己的自尊,我在孩子們面前沒有表現(xiàn)出我的怯懦。
第二天,在區(qū)角活動時,從養(yǎng)殖角方向傳來了驚呼:“鱔魚跑出來了”,我跑故去跑過去一看,只見鱔魚在地面上像蛇一樣扭動著身軀,我嚇的大叫一聲,孩子們都睜大眼睛,驚奇的看著我,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tài),但我卻真的不敢去拿那光溜溜的鱔魚。
這時,同羽小朋友跑過來,小心翼翼的把魚放到了魚缸里。大家松了一口氣,我急忙說:“謝謝你,男子漢”,他高興的笑了。
孩子有時在老師的眼里是勇敢的,老師也不要過于掩飾自己的不足,讓孩子做你的“保護神”,孩子會越來越堅強、勇敢。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傾聽能力
會學(xué)習是一門技能,而是否會聽,是否能成為一名好聽眾,這將是孩子在以后的學(xué)業(yè)中取得進步的關(guān)鍵因素,我在平日的教學(xué)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以下5種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聽”的能力:
一、耐心聽孩子說話,尤其是當孩子想要盡力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看到老師在認真傾聽他的話。
二、指令要簡潔清晰。
三、及時表揚孩子,這樣做會讓孩子有動力繼續(xù)這種傾聽行為。
四、父母和老師要言必行,行必果。
五、在朗讀中增強語感,這樣做,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語感,還有助于逐漸磨練孩子的耐心。
幼兒教育隨筆13
今天,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們課專心聽著。示范結(jié)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折一折。可王潔瑩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做。”接著就把紙給了旁邊的小朋友。我走了過去,笑著說:“不會吧,我看你剛才聽的很仔細的,大膽點,試試看,老師再幫助。”她動手了,可還是沒有象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賴老師來幫助……
孩子專心、積極動腦、動手都是老師和家長所期盼的,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良好學(xué)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xué)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孩子終生受益。作為幼兒園,最基礎(chǔ)的教學(xué),從小培養(yǎng)好幼兒的良好學(xué)習習慣顯的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老師在關(guān)注孩子的差別的同時,更要細心的觀察到孩子的各種學(xué)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通過多種方法,有效的引導(dǎo)孩子,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方向發(fā)展。
幼兒教育隨筆14
1、什么都想得第一的孩子
我們班的王旭小朋友特別的聰明、可愛,不論老師在上課時提出問題,還是平時的一日活動中,他都是積極地參與和發(fā)言,我們老師也都很喜歡他。今學(xué)期我們班開設(shè)了分享閱讀,這個活動的特點就是在上課時,給每個孩子發(fā)言的機會,從而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王旭表現(xiàn)得特別的積極,每次老師的提問他都是把手高高舉起來說“老師,我;老師,我;剛開始我們老是覺得挺好的,給其他的孩子帶個頭,老師也給予他及時的表揚,讓其他的小朋友像他學(xué)習。
隨著我們活動的開展,每個孩子在上分享閱讀的時候都喜歡發(fā)言了,這樣一來王旭發(fā)言的機會就少了,在后來的課上老師發(fā)現(xiàn)他精力不集中了,在別的小朋友發(fā)言的時候,他總是不認真地聽。為了這個問題,我曾經(jīng)與他交流過,告訴他學(xué)會傾聽別人的講話,是對別人的尊重,還告訴他,他發(fā)言的時候老師和小朋友們都認真地聽,而且給予了及時的表揚。
在一次親子活動時,當時我們組織了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的一個游戲。在游戲當中根據(jù)比賽規(guī)則,第一名的小朋友和家長會得到一張獎狀(其實我們根據(jù)每個孩子在平時的一些表現(xiàn),都給他們準備的獎狀,只是為了增加游戲的興趣性,才制定了這個規(guī)則),結(jié)果在游戲中他和媽媽沒有得到獎狀,因為每組的比賽就只有一個第一名。我們老師覺得沒有什么,反正最后都會有禮物的,可就在我們游戲進行中,王旭的媽媽過來跟我們老師要獎狀,說什么王旭沒得到獎狀不高興了,非要跟我們老師來要,我給他媽媽作了解釋,他媽媽也就回去了,最后每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獎狀和禮物。
可就在元旦放假回來之后的幾天,每天早上他媽媽都來說王旭不知道為什么,最近不愿意來幼兒園。當時我也沒有多想,以為是元旦放假在家呆的,可一次早上與他媽媽交流才發(fā)現(xiàn),原因就在元旦的游戲比賽。他第一次比賽時沒得到獎狀,聽他媽媽這么一說以及他在班里的一些表現(xiàn),我跟他媽媽做了一次深刻的談話。
孩子有爭強的表現(xiàn)是很好,可是什么都想第一,在一個這么多孩子的班級中的不大現(xiàn)實。他媽媽說在家不論是吃飯、穿衣服、洗刷他都要第一才行,要不然他就不干,從他媽媽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來,對孩子是比較嬌慣的。當時我告訴他媽媽我們一起努力,遇到這樣的事情慢慢的告訴他,不要讓孩子感到我們是在限制他,而是讓他明白,許多的事情是不能按自己想的`去做,讓他學(xué)會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的長處。經(jīng)過一段時間老師和家長的努力,王旭每天來幼兒園又很高興了。
2、寶貝們都有自己的精彩
有一天上美術(shù)課——畫太陽,活動一開始,我講了太陽和小花的故事,以此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我又示范了太陽的畫法,不一會兒,在五顏六色的小花的襯托下,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了,孩子們睜大眼睛,全神貫注的看著,我猜想一會兒孩子們保證會出色的完成任務(wù)。
我想錯了,把孩子們估計的過高了,因為是小班的孩子們,他們對繪畫沒有一點的基礎(chǔ),繪畫時大部分孩子們束手無策,我應(yīng)該在上課前多搜集一些圖片,讓孩子們觀察太陽的形象,孩子們就都能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來支撐活動。那么,活動的過程也會變得愉快。
教師們,我們要尊重孩子們,尊重孩子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學(xué)習特點,把這些實實在在的落實到教學(xué)之中。
我們要相信孩子是會長大的,現(xiàn)在他們喜歡看“貓捉老鼠”“機器貓”那就讓他看吧,過了這個年齡段,他就會讀魯迅、朱自清的作品——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強迫不得。
一天戶外活動時,我和孩子們在做游戲《老鷹抓小雞》,我扮演雞媽媽,帶領(lǐng)著一群小雞,游戲進行著,我感覺后背癢癢的。一看,原來是興彥的小手在拽我的毛衣,我給他使了個眼神,繼續(xù)游戲。可是不一會兒,他又拽我的衣服,我有些生氣了:“興彥,你為什么拽我的衣服”他指了指我的后背“老師,你的肉露出來了,我想給你蓋一下,不然會著涼感冒的”。我內(nèi)疚、我激動,我把興彥攬在懷里,心不平靜。
有多少次,我記不清了,我們以為孩子調(diào)皮而誤解了孩子,讓孩子們在無奈中失去了自我。
孩子們需要我們的體驗和理解,我們要把權(quán)利還給孩子們,蹲下身子仔細的觀察,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我們不要放過每一個孩子,因為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精彩。
3、幼兒入睡趣事
今天是托班孩子入園的第二天,午睡時間又到了,張祎明照樣哭得很厲害。不肯進寢室。(第一天為了不影響其他幼兒入睡,把把他抱到了其他教室)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的作息制度,總這樣不是辦法。“張祎明,我們?nèi)ニX”“不,我不睡覺”他一邊哭一邊說。“好吧,我們不睡覺,就坐在床上,好嗎?”“那好吧”一聽不睡覺張祎明不哭了。我領(lǐng)他來到床前坐下“張祎明,我們把鞋子脫掉吧”“不,我不脫”“不脫鞋子會把床弄臟的”“不,我不想脫”“那好吧,如果不想脫鞋就要躺下,不能坐著”“那好,我躺下”為了不脫掉鞋子,他聽話的躺下了。“張祎明,你是想蓋上被子還是脫掉鞋子?”“還是蓋上被子吧”。就這樣,張祎明順利的睡著了。我認為,對剛?cè)雸@的孩子來說循序漸進式很重要的,要針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盡快的讓孩子們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規(guī)律融入到大集體中來。
幼兒教育隨筆15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摩擦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cè)雸@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老師,珂珂哭了!”“老師,是浩杰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杰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杰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cè)雸@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說:“浩杰打我。”浩杰分辨說:“沒,我沒打他。”看兩個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杰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杰,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或爭執(zhí),我們應(yīng)時常引導(dǎo)幼兒對可能發(fā)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06-26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04-14
大班幼兒教育的隨筆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