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精選】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育隨筆1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這天突然有了轉機。
這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里最干凈,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于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并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2
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單純、簡單、快樂。孩子的積極樂觀善良,常常感動我。孩子的一句話能溫暖我很久很久。
午飯后孩子會看一會《智慧樹》,那天也不例外。意外的是投影儀怎么也打不開了,投影儀上的按鈕不好用了,需要維修一下。由于身高有限,我需要把桌子椅子疊加起來才能維修。擺好工具后開始維修工作,可是自己有點恐高,腿也不由的晃動起來,這時候家琦看到了跑過來扶住晃動的椅子仰起頭對我說:“老師,我來保護你,不用害怕。”在家琦的影響下過來了許多小朋友,他們緊緊的握住小椅子,家琦還幫著維持紀錄“不要吵了,安靜了才能修好。”就這樣一個矮老師和小矮人把投影儀維修好了。
在孩子的`眼中我是大人,但大人也有時候需要小朋友的保護,因為大人也有膽小怯懦的時候。膽小怯懦不可怕,關鍵看你用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坦誠的去面對,欣然的接受小天使的幫助,膽小怯懦會暫時的消失。投影儀修好了,孩子們開心極了,因為他們不僅僅參與了維修的過程,同時他們鼓勵了一個膽小的老師。孩子的心是善良單純的,他們總在不經意間給你感動。
幼兒教育隨筆3
一天,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在興高采烈的玩著,我看到張文航小朋友熱的滿頭大汗,要求他把外衣脫掉,這時,他竟說不熱。聽到他的話后,心想:難道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還沒有學會解扣子,以前,每次脫衣服,都是讓別的小朋友幫忙,為這事,我跟他的奶奶說過幾次,但是收效不大,在放暑假前,又向他的家長提出了要求,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特別提出了要孩子學會穿脫衣服,看來,家長又沒按我的要求做,這時,我又故意說了一遍,要他脫掉外衣,他試著解扣子,可“笨拙”的小手盡管再努力也沒有將扣子解開。看到他今天的樣子,我非常著急,抽時間又跟他媽媽進行了一次交流,通過談話,我知道了,媽媽每天忙于上班,很少帶孩子,孩子一直由奶奶帶著,老人什么事情也不肯讓孩子做,把孩子該做的都代替了,時間長了,孩子自己也不想做事情了,所以到現在還不會穿脫衣服。又向他媽媽講了孩子在園各方面的表現,讓她知道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這時他媽媽讓我講一些教育孩子方法。
首先,告訴她在家中要為孩子提供做事情的機會,要真正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不會做的事情,家長要耐心的教他做法,而不能包辦代替。其次,為了提高孩子做事的興趣,可以采取表揚、鼓勵的方法,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可對他說一句贊賞的話,也可以給他一個甜蜜的吻,還可以抱一抱他等,來激發他做事的積極性。再次,可采取成人和孩子比賽的方式,例如:穿脫衣服、整理被褥、掃地等活動,這樣會逐漸養成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習慣。她媽媽聽了這些后,表示愿意嘗試這些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提高,現在不但自己能穿脫衣服,有時還搶著做值日了,可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鍛煉的,只要為孩子提供動手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會很優秀的。
幼兒教育隨筆4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但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么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資料有所了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后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用心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于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用心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一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資料,之后布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一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日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里很開心,這能夠說是立桿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欲,在本身的家中,他應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欲,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幼兒教育隨筆5
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教師打招呼:“教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教師的贊賞:“秉祿真棒”。
上課了,秉祿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教師:“教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教師的夸獎“秉祿真棒”。
可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秉祿加油”,于是大家一齊喊著“秉祿加油!秉祿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秉祿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秉祿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說完秉祿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教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秉祿真棒”。
一句“秉祿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歡樂的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6
對向日葵的認識只是從梵高的那幅畫開始,他藝術的抽象我幾乎無發解讀,但我知道這位大師深愛著向日葵。再次認識向日葵是在墾利的萬畝葵園,向日葵的樸實之美讓我煞是喜愛,它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玫瑰的沁人心脾,它有的是那份自然的純真之美。在康居幼兒園我又遇見了向日葵,三樓的樓頂上滿滿的全是它,心里不禁疑問向日葵在教育中也有它的真諦嗎?
帶著疑問,我開始思考教育中的向日葵精神?教育的真諦是追求真、善、美,向日葵的向陽性也恰恰是對真善美的真實寫照。在幼兒教育中就是培養幼兒對生活的向陽性,從小在幼兒的心中種下一顆向陽的心,無論遇到什么都會積極地追尋太陽的光芒。在現代社會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培養幼兒的知識能力,還要注重幼兒的情商發展。用專業的心理學術語講就是積極人格的培養。孩子們是xxx點鐘的太陽,他們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對生活充滿了探索欲。
當面對問題時,我們都認為孩子想的過于簡單,過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但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是不是我們已經失去了孩子的那份積極樂觀,我們的所謂的成熟為我們的前進增加了障礙。每次提問時孩子都會高高的舉起手,嘴里喊著“我、我”,怕老師沒有看見他們,他們的那份自信常常讓我羨慕。想想在大學里的場景,老師每次提問時,我們都會趕緊低下頭害怕老師提問自己。為什么我們越長大就越不愿意面對了呢?我們到底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什么?我們為什么不愿意展示自己,為什么會關上心門戴上面具面對生活呢?是我們現實了?還是我們掩飾了?一串串的'疑問留在我的腦海中……孩子們的率直純真讓我們羨慕。他們的積極樂觀,他們勇于承擔敢于冒險,也樂于參與,他們不太注重結果,他們是真正的享受活動的過程。當我們為自己定下目標時也潛在的自己定下了痛苦與快樂的標準。孩子們沒有具體的目的,他們追求的是真正快樂的體驗。
在幼兒園里你會覺得世界真的是那么的多彩,世界確實有人說幼兒園是一個童話的城堡,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美麗的夢想,而老師是夢想的筑造者,守護者。孩子是天,我是云,藍天不是因為云朵而美麗,而是云朵因為藍天而美麗。孩子不是因為擁有老師而快樂,而是老師因為孩子而快樂。孩子是快樂的締造者,他們不計較得失,不追求名利,他們真正的活在精神的樂土中,他們遠離了世界的喧囂,留下的是自己內心的真實的聲音。當我迷茫不知所措是我總會想起孩子那清澈的眼眸,他們是真善美的追逐者,孩子是我隱形的翅膀,總在我無助時給我力量,帶我飛過絕望,帶我飛向希望。
每個孩子都是向日葵他們面向太陽,吸取能量,在陽光的沐浴中茁壯成長。他們心中擁有陽光,他們積極地人格魅力常常感染著成人,小孩子尚可如此,成人還有什么借口推脫呢?每個孩子都是向日葵,他們在成人中間釋放著自己的能量,成人也要學習一下孩子的積極樂觀,和他們一樣面對太陽,日子就變得單純美好。
幼兒教育隨筆7
劉平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干凈漂亮,而且聰明懂事,深得老師們的喜愛,有一頭洋娃娃的頭發,每當看到她的頭發亂了我就給她梳梳,并給她扎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老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發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么不梳頭發?”寧寧說:“老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么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己的頭發,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于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發,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
幼兒教育隨筆8
今日午時又是自由活動時間,我重申了兩項游戲規則:第一,要輕拿輕放,愛護玩具。第二,游戲結束必須把玩具放到原先的位置。
然后說了句“請開始吧”。孩子們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玩的'很開心。
一會兒,姍姍來告狀:“教師,勝勝把兔子耳朵拽下來了。”我走近一看,果然如此。勝勝趕忙說:“我不是故意的,是丹丹不給我玩。”丹丹也不示弱:“是我先拿到的,他也想玩就搶我的。”聽到這兒我明白了。于是抓住這次玩具損壞的教育契機,組織班內的幼兒一齊討論,小朋友之間應如何友好相處,應怎樣管理好班里的玩具,當好玩具“小管家”,讓他們紛紛動腦子想辦法。
經過全班幼兒的討論,孩子們保證:第一,按規則做;第二,用商量、剪子包袱錘等方法解決爭搶問題。
幼兒教育隨筆9
該到戶外游戲了,我請幼兒把小椅子送回家,孩子們紛紛搬起小椅子放到了前邊(不管整齊不整齊)就出去排隊了,這時聽到了一個聲音:“把小椅子放整齊。”順著聲音看去,是明修,看到凌亂的場面,明修一面擺放椅子一面說。最后他把椅子擺放整齊后才去排隊。
明修是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可他今天的.舉動卻讓我對他刮目相看,在他調皮的背后,有著一顆有強烈集體觀念的心,多么可愛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教師善于發現,給予鼓勵,我想成功是屬于每一個孩子的!
幼兒教育隨筆10
嬌嬌小朋友活潑好動,獨立性很強,善于發現和觀察事物的不同與變化,反應快,能自信的對自己的發現做出肯定的判斷,懂得關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比較任性,脾氣暴躁,容易生氣,還有說臟話的現象
他的'爸爸媽媽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因此更加地疼愛兒子,什么都遷就孩子。一般情況下,由他的爺爺奶奶帶,因此,比較逆愛和呵護,從小習慣指揮他人,容易生氣比較任性,脾氣暴躁,一旦犯了錯,承認錯誤特別快。
1、家園共同配合,使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能轉變成與他人和睦相處,與同伴團結友愛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尊重他人,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
3、幫助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克制攻擊性行為的發生。
幼兒教育隨筆11
午飯時間到了,我一如既往地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分餐具。這時,丁建東跑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今天讓我分餐具吧!”他的話頓時使我充滿自責與內疚。
也許是一種習慣,平時分餐具或做什么事情,總是讓那些能力強些的孩子去做,忽視了那些頑皮或默默無聞的孩子。而孩子的.能力不就是在這些平常的點滴小事中逐步鍛煉培養起來的嗎?于是,我對丁建東說:“明天讓你來分,好嗎?”他馬上回答:“好啊!”并高興地跑回座位。
第二天飯前,丁建東老早就躍躍欲試,我安排他和另一個小朋友分餐具,只見他們井然有序地擺好各種餐具。整個過程我靜靜地看著他們,沒有伸出“援助之手”,他們的每個動作都是那么的自然與熟練,也許在他們心里早已把這些動作做了十遍、百遍。分完餐具后,我和小朋友們給予熱烈的掌聲,一切在掌聲中已不言而喻……
從那以后,我每天輪流安排兩個小朋友做老師的“小助手”,穿上特制的服裝,幫助老師帶領幼兒活動、打掃衛生等,盡自己所能。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每個幼兒身上都有無限的潛力。我深深滴感到,作為孩子的啟蒙者,應給每一個孩子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幼兒教育隨筆12
在我們班里,共有20名幼兒,在這些幼兒中,可以說是什么性格的都有,有好動的、有愛靜的、有調皮的、有文靜的。孩子們的智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行為習慣上也不一樣。
針對這些,我在教育過程中給予了不同的教育,對于那些調皮好動的孩子,我采取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比如說:xxx小朋友,你今天表現的特別棒,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我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去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是至關重要。尤其在幼兒時期,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它能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一個好的老師就應該認真做好孩子們的啟蒙教育,照看好孩子別碰著、別摔著、別出現意外傷害。還有,幼兒獲得信息大部分是靠感性認識的,作為一名老師,在幼兒面前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任,要把那些美好的東西,通過自己的身教傳遞給孩子們,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全面發展,才能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隨筆13
剛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將教室里的地面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沒來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見龍龍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塊廢紙,看樣貌是剛剛從圖畫本上撕下來的。說實話,當時心里很生氣,可是轉念一想我訓他一頓效果會好嗎我應對全班孩子說:“李毅坤剛才掃的這么干凈,看誰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廢紙”。我話音未落,龍龍急忙彎下腰撿起來了。于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動對幼兒進行職責心的鍛煉和培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首先讓幼兒明確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好處。我讓孩子們群眾討論: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就應做哪些工作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員,是我們班的小主人,理應為班群眾服務,為小朋友們服務。
我對班里的.值日生工作進行分工,將孩子們分為五個小組,每組六個人,他們分別負責自然區花草的澆水工作,養殖區小金魚和小烏龜的喂食工作,整理玩具櫥里的玩具和幫忙教師對杯巾進行消毒。另外我還要求每個小朋友早上對自己的桌椅進行擦拭,經過努力,孩子們已經順利的適應了值日生的工作,每一天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們都能認真地做值日呢。
通過做值日生,為孩子們創造親自勞動并參與管理的機會。并且改掉了許多的壞習慣,對于自己和同伴的勞動成果能夠做到珍惜。看著他們在做值日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我很欣慰。
幼兒教育隨筆14
午后14:30分,又到了孩子們起床的時間了。老師們都在忙著幫助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孩子穿衣服,有幾個能干一點的小朋友還在自己動手穿鞋子呢。和其他孩子一樣,丘睿恒已經在老師的幫助下穿好了衣服了,正坐在那里用兩只小手使勁的拉著鞋后跟,希望自己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可以把小鞋子穿進去,可是,都已經把全身的力氣都用上了,滿臉漲得通紅的他還是沒能把腳上的這雙鞋子給穿上,眼看著其他的小伙伴都一個個穿好鞋子排隊去洗手吃點心了,小恒恒心里可真急呀!……
根據我對他的接觸和了解,恒恒在班上是一個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由于平時在家什么事情都是媽媽包辦的.,于是養成了他一種懶惰的習慣.再加上鞋子有點小,要靠自己的力氣把一只胖乎乎的小腳塞進去,可真是有點難為他了.
一、由于恒恒是托班下學期的新生,在幼兒園獨立鍛煉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對存在著欠缺,對穿鞋子的基本技能還沒有掌握,所以我采取了實際的措施教他如何雙手配合在一起,可以更快的穿上鞋子的好方法。這些技能的掌握,使他可以在接下來的穿鞋活動中不再臨陣慌亂,坐以待斃了。
二、該名幼兒平時在穿的鞋碼都比較小,根據這一實際現象,我通過和家長在來園接待中,及時的把這一問題和家長作了一個反饋的交流,讓孩子的媽媽在下次給孩子穿鞋時,要選擇大小合適腳碼給孩子穿著,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身理發展和發育。
三、建議家長在平時多創造讓孩子自己動手練習穿鞋子的機會。
幼兒教育隨筆15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齊,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期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隨筆06-26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品)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