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15篇【集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育隨筆1
在一次即將吃中午飯前的半個小時,當幼兒把小手洗干凈后,我便利用剩余的時間給孩子們講故事,過后一提問,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將這個故事重復講了一遍,并要求過后誰也來當當小老師,在把聽到的講給同伴們聽.結果,卻令我很意外,請了兩個聽得專心的小朋友,講得都吞吞吐吐,斷斷續續的.但我還是給予肯定評價,以一些傾向性語言暗示引導幼兒.例如:”楊xx因為聽得認真,一下子就能聽出故事講的主要內容,””你們看,王xx講得多好啊,是因為他聽得認真,”等等.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講的孩子,又給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我再次講故事時,又給孩子們提出要求,孩子們聽得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教師要有耐心地慢慢培養,對有進步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獎勵,慢慢會培養起孩子們的良好傾聽習慣.
幼兒教育隨筆2
早鍛煉時我帶領孩子們跑步,煦煦排在第一個。我拉著煦煦的手,準備開始跑。突然,煦煦站在原地動也不動。我說:“煦煦,跑起來!,煦煦還是不動。我有點生氣,問:“別的小朋友都在跑,你為什么不跑?”,煦煦說:“我就是不高興跑,我跑不動!,后來,在分散活動時,我走到煦煦身邊,問:“剛剛你為什么不跑?”,煦煦老實地說:“我不喜歡跑步!,我說:“有些事情我們不喜歡,但也要嘗試去做,跑步可以鍛煉身體,這樣才不會生病,下次你能跟著我們一起跑嗎?”,煦煦說:“好的!
可以看出,煦煦是個脾氣比較倔強的孩子,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愿意去做。之后,教師與煦煦的'交談,讓煦煦知道了跑步的好處,教師勸說、鼓勵煦煦下次積極參與,煦煦能夠答應進行嘗試。
在引導煦煦參與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勸說和鼓勵為主,告訴煦煦這樣做會有什么好處,引導他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要有耐心、有信心,慢慢使他融入集體活動中去。
幼兒教育隨筆3
我們班有一個小美女,她有一雙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可愛的小圓臉,什么都好,就是有一個小缺點:愛哭!她的哭聲是無處不在的,早上來要下“幾滴雨”,上廁所褲子脫不下來也會“下雨”,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衣服,她還是會“下雨”,出去玩排隊走得慢了也要“下雨”,吃飯“下雨”,睡覺“下雨”……總之,下一整天的小雨。
瞧!還沒進教室,就聽見馨馨寶寶的哭聲了:“嗚嗚,晚上早點來接我!蔽易叱鲩T,結果抱在手里的.馨馨,開玩笑地說:“喲,今天又下雨了,寶寶,什么時候出個太陽呢!”她似乎聽懂了我的話,又是想笑又是想哭,一臉可愛。
活動結束,孩子們都去入廁了。馨馨寶寶開始哭,問她“怎么了?”“老師,我不會!痹瓉,她不會脫褲子,好,幫忙一把。小便完又開始哭,“老師,拉不上來”,“好,看好了哦!”我一邊幫她穿衣服,一邊教她應該怎么穿,她點點頭說:“下次不哭了。”
吃飯了,又傳來馨馨習慣性的哭聲,“老師,我吃不下。”我一看她的碗,飯和菜基本上還沒動過,我知道,她這樣的哭聲是要我們喂她吃飯。因為,在家訪的時候,我就了解到馨馨平時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奶奶包辦的,她幾乎什么時候也不用做。奶奶對這個唯一的孫女非常疼愛。她姑姑對我說磬磬在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就會哭,孩子一哭奶奶就心疼。于是,不想做的事就不做了,不想吃的菜就不吃了。
其實,家長不知道,孩子是機靈的,而這種“機靈”遠遠超過了我們所認知的。千萬不要看不起孩子,其實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了,已經會對成人的行為做出觀察了。當她發現只要他做出某種動作或情緒(如哭泣、憤怒等)反應時,大人就會迅做出反應,滿足她的需求。而這個時候大人的反應就在有意無意中強化了她的情緒反應,以后只要遇到類似的事情,她就會給你來一招。這就是“隔代撫養”常出現的問題。
試想:為什么現在的孩子能力越來越差?習慣差、自理能力弱?我想,原因不在孩子,更多是我們大人的“包辦代替”。從對幼兒的家訪中,我認識到如今的成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總認識自己的孩子還小,大人是應該盡我所能地去幫助他,孩子不會吃飯,吃得慢,那就喂吧!反正不吃力,省的他自己吃弄得滿地都是。其實,成人自己的懶造就了孩子的“懶”,懶惰思想一旦形成,孩子就輸在了第一起跑線上。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孩子做到能和大人一樣吃飯、穿衣服,那不是聰明與否的問題,而是——練習,反復練習。人的技能都是在不斷地練習中得到提升的。我想,只要我們做一個“懶惰”(此懶非彼懶)的老師、家長,孩子一定會比我們想象得更出色!
幼兒教育隨筆4
星期二的下午,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我們便決定讓孩子們去遠足,到學校南邊的南湖公園玩一玩。
說是遠足,其實路也不太長,但這一次的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由于園長的事先安排,我和孩子們得以進入公園的花房一飽眼福,在花房里,孩子們可謂大開眼界,有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植物都集中在這兒,像滴水觀音、富貴竹、山茶、杜鵑、文竹、發財樹、仙人球……有的孩子因為家中種植了一些植物,認識幾種,但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第一次集中見到這樣的場面,其中的樂趣可想而知,這是遠足的樂趣之一。
出了花房,孩子們參觀了南湖公園,有湖水、小橋、各個不同的園區,有櫻花園,據說里面種滿了櫻花,每年三月初,櫻花盛開,是一美景,可惜此次孩子們來得不是時候,沒有見到;桃花島一片桃林,在桃花盛開是 一定也是粉紅的一片,其美麗也是異常的,很可惜孩子們也沒能看到,即便如此,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分別認識了石碑上的字,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是其樂之二。同時,明年三月,我和孩子們定會如期而至,觀賞這美景的。
園中還有一處布滿體育運動器材的區域,這更適合我們的孩子玩耍,孩子們看見了玩具,如一群小鳥般四散飛去,每一種玩具都試一試,玩一玩,真正放飛了孩子的心啊,這是其樂之三。
遠足有樂趣,也有對孩子們身體素質及體能的檢測,在回來的路上,一群孩子仍興奮有余,高唱歌曲而至校門;一部分孩子則有些疲倦,還有一些孩子嚷嚷著喊累呢!
多多讓孩子們遠足,得到的不僅僅是樂趣。
幼兒教育隨筆5
不管是在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游戲中,懂事聽話的孩子總是會得到老師的關愛,而那些喜歡調皮、愛搗亂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評教育,但往往又事與愿違。細想起來,其實這些喜歡調皮搗亂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
軒軒是我們小班特別活潑可愛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討人喜歡?伤质堑湫偷腵調皮大王,搗亂鬼。在與小朋友的游戲時特別容易發生沖突,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交往。在我的觀察中,軒軒其實特別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與他們一起游戲。每次在區域活動中,他都積極的參加,表現自己,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關注。
但他與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確,所以經常導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經常讓小朋友給打小報告。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軒軒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狀:看書的時候,他總是不斷的下座位,和別的小朋友搶圖書,而在搶圖書的時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所以,我聽到的就是:“老師,軒搶我的圖書了”“老師,他碰到我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的去接近他,多關注他,摸一下他的頭,給他一個會意的微笑,與他交談在與小朋友玩時,遇到情況怎么辦,鼓勵他與小伙伴要搞好團結,互相謙讓,有玩具大家玩,學會與小朋友共享快樂。軒軒小朋友的繪畫比較有創意,在活動時,我有意拿著他的作品向小朋友進行展示,進行表揚,引導孩子們向他學習。慢慢的,軒軒小朋友的笑聲多了,小朋友們都愛跟他玩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是我們的教育宗旨,愛是我們的教育手段,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些賞識,多關愛一下調皮的孩子吧!你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幼兒教育隨筆6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摩擦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袄蠋,珂珂哭了!”“老師,是浩杰打她了!薄拔矣H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杰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杰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說:“浩杰打我!焙平芊直嬲f:“沒,我沒打他!笨磧蓚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杰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杰,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生沖突或爭執,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幼兒教育隨筆7
干凈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環節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吹竭@樣的現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復提醒常規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系,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游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并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并有節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著我學了起來!霸⒔逃谏、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節,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制度應隨時調整,并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幼兒教育隨筆8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對各位家長說,你們別著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
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后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
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么都會說了嗎?而且說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說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并且寫出漂亮的字吧!
家長朋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幼兒教育隨筆9
有些家長總怕自己年幼的孩子吃不好、吃不飽、營養不良,就根據書本上人體每天需要多少克食物、多少卡熱量等醫學檢測指標,“填鴨式”地喂孩子。每當孩子不肯多吃的時候,總是“媽媽哄,奶奶騙,爸爸壓,爺爺勸”,“齊心協力”地讓孩子把飯咽下去。這種強迫進食的做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弊無益的。
人不是機器。由于復雜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孩子同大人一樣,不可能每頓飯胃口都很好。有時孩子吃得少一些,只要沒有其它毛病,大人就不必擔憂。讓孩子有點兒它主權,餓的時候多吃,不太餓的時候就少吃,隨便一些,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否則,強迫孩子進食,還會使孩子產生拒食心理。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時間長了還會引起潰瘍病。
常常也會有這樣的假象,孩子表面拒食了,其實飯前已“化整為零”,用糖果、點心等打了“埋伏”。這類食物容易壓低就餐時的食欲,最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讓孩子隨便取食,而飯后可讓孩子吃一些,以補足食量。另外,家長在飯桌上最好不要“包辦代替”,應讓孩子自己取食、進食;培養自己能力和生活技能,而且順應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得香,發育得好 。
幼兒教育隨筆10
今天我把香噴噴的飯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紹了飯菜的名字,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獨只有小青小朋友把菜吐了出來,露出不想吃的表情,這時我急忙走到她身邊,我對小青小朋友說:“怎麼啦?為什麼把菜都吐出來了?是不餓,還是不喜歡吃這個菜啊?開始她還有點做錯事不敢說的語氣和表情,我就摸著他的頭邊說,沒事,是不喜歡吃嗎?他喃喃地說:“是,我不愛吃,不想吃”,我蹲下來和她說:“咱們就吃兩口好嗎?這菜特別香,很有營養,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呀,小青對我搖了搖頭,露出無助的表情,最終她還是沒有吃。
通過這件事我反思到我平時沒有細心的觀察小青的吃飯情況,應該了解孩子愛吃什么與不愛吃什么,多和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飲食情況,只有充分了解,懂得孩子,這樣我才能使孩子逐漸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及時與小青的家長配合,幫助她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我相信小青小朋友以后會更加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育隨筆11
1.破壞性的批評
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人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他會發現負責任等于痛苦。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里,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致這些惡果,一切取決于你給孩子的.神經連結。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生痛苦連結和破壞性的話語:
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爹一樣!
責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
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
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常用的話。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致于不可救藥。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
當我們過分嚴厲,并且出了錯誤后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
“你必須把車開出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次理必須考90分以上,否則就別再進這個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學,媽媽就不活了!”
最后,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幼兒教育隨筆12
領著孩子們從小班升到了大班,心中竟和孩子們一樣,有一種欣喜,啊,升級了!
下午下班走出教室,剛下臺階,就聽到有孩子在后面叫:“許老師!許老師!”原來是幾個因年齡不夠而留在原班的孩子。他們正趴在窗臺上,探出一個個小腦袋,沖著我叫,有的還向我招手,呢!看著他們一張張熱切的笑臉,心里熱乎乎的。我被他們所感動。同時,我又很慚愧,因為我沒有向他們惦記我一樣惦記他們,我深知狠心的把她們留給陌生的`老師,而自己卻不在意地走入了新教室。
他們中叫的最響的是健健,那是個曾經讓我最頭疼的調皮鬼。以前總是訓他:“不準打人,不準沒禮貌,上課不準說話……而我沒有想到,在他調皮的外表下,有一顆那么無邪、那么可愛而又純潔的童心!
朝他們揮揮手,在他們的叫聲中走向辦公室,我感覺到肩上的擔子的分量。
幼兒教育隨筆13
小班隨筆:“老糊涂”和“小糊涂”
周四是我們班新來小朋友王佳浩入園的第三天,這個小家伙適應能力特別強,從來到我們班的第一天起,佳浩就沒有一點不開心,他很自然地和我們班的小朋友們融在了一起,老師告訴他一些基本的要求,上課、入廁、洗手、進餐、飲水等等,午睡佳浩也特別乖,不哭不鬧很自然地入睡。這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都陸續穿好了外套準備吃水果,只有佳浩沒有穿外套,老師讓他快穿上外套,他說找不到了,老師問他放在哪里了?他說放在桌子上了。
我就開始幫他找,整個臥室活動室反反復復找了許多遍,我們的小床是雙層的,我連床底下都反復找了很多遍,沒有找到,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兒,因為天氣不好,上午也沒有帶孩子出去,后來我擔心是頑皮的孩子會把佳浩的衣服丟到窗子外面,又在臥室每個窗子了外面進行了尋找,仍然沒有,再后來,趙老師說是不是佳浩換了衣服,因為前兩天佳浩穿的是一件近似灰色又有點墨綠的融融外套,我就是認著那件衣服在找,趙老師在孩子們放衣服的地方找到一件紅色加黑色的夾克外套問是不是佳浩的,他說不是,他說他的衣服有帽子,可是有幾個小朋友非?隙ǖ恼f那就是王佳浩的衣服,可是佳浩哭著不讓老師給他穿那件衣服,趙老師怕佳浩著涼感冒哄著佳浩說先暫時穿著,老師再幫他找,我又開始翻騰臥室,最后出了一身大汗,仍然一無所獲,我在想:這如何向家長交代!孩子的衣服在班里都能找不到了!
這時我才想起來打電話問一下佳浩的媽媽是不是給佳浩換衣服了,結果不說大家也明白了……孩子一上午穿著紅顏色的'衣服,我還認著灰顏色的找,佳浩明明穿了沒有帽子的衣服,他卻一定要有帽子的衣服,唉!一個“老糊涂”和一個“小糊涂”。榇宋乙苍诜此甲约旱挠^察太不仔細,午睡放衣服也需要更有序,才可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幼兒教育隨筆14
一是有感而寫。
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著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說,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么好寫的。其實寫作應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才有血有肉,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必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容。
二是為用而寫。
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不斷更新轉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后,園領導就要引導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使寫隨筆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為用而寫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么肯定優點,要么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務學習時學那些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園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幼兒教育隨筆15
如何讓孩子們安靜的午睡在我們班是個很頭疼的問題,今天中午又有幾個小朋友不休息了,他們睜著眼睛東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師在旁邊守著還是挺聽話的自己也能睡著!如果老師有事走開了他們就開始嘰嘰喳喳說話,在床上亂蹦!我一直在想辦法來解決這件事。突然之間靈機一動我側身裝出一副傾聽的樣子:“嗯我聽到了一種聲音”我小聲對那幾個沒睡著的小朋友說。他們反應很快!也裝出傾聽的樣子來“我怎么沒聽見啊!”我說:“那是因為小朋友說話聲音太大把小精靈給嚇跑了!你們把眼睛和嘴巴都閉上沒聲音一會小精靈就會出來和你們說話了你們快把眼睛閉上吧試一試!大眼睛也累了順便讓他們休息一下吧!”我說完這些話小朋友們慢慢把眼睛閉上沒一會工夫就睡著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實他們的思想很簡單,關鍵是我們要站在他們的思想上去思考問題!
孤獨的“小公主”
我們班有個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語語,非常可愛。這孩子年齡雖小,但是很聰明。大約來幼兒園兩個星期左右,語語媽媽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讓她很擔憂。家長這種擔憂情緒的表現讓我們意識到接下來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導的重點應該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長,告訴她這是一個正,F象,寶貝 的獨來獨往,我行我素,這種表現是新入園寶寶們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卻忽略了與同伴在一起玩時所能激發各方面的潛能。
其次,我們老師會盡多的.創造機會和游戲活動來幫助寶寶們學會怎樣與伙伴交流相處,讓孩子在幼兒園大家庭中共同游戲,共同體驗集體活動快樂的時候找到自己與社會他人親近的良好態度。我相信孤獨的“小公主”會慢慢地變成活潑的“小公主”。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8-01
(經典)幼兒教育隨筆07-31
幼兒教育隨筆(經典)07-31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8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