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匯總(2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么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書隨筆1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讀書隨筆2
不知在什么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內容大概是:一個年輕人偶然撿到一頁紙,他看了一眼,發現寫的很有趣,把這頁看完之后還想知道結局怎么樣了,就費盡周折找到了這本書,癡迷的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從此,年輕人不僅被小說迷上了,人生軌跡也發生了難以想像的變化,他后來成為有名的小說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年輕人就是馬克·吐溫。
我曾經讀過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比較喜歡他幽默的文風,看了這則故事后就到新華書店買了《馬克·吐溫自傳》。看了《馬克·吐溫自傳》后,我多多少少有點失望,在這本《馬克·吐溫自傳》里,并沒有提及我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
《馬克·吐溫自傳》是作者要求自己死后才能出版的,可見這本自傳的真實性是無可非議的。
我看書有個不好的毛病,對于不感興趣的章節有點像完成任務,很多時候要強迫自己往下看,看了大半后才會真正的激發興趣,越看越想看,加快速度看完。這本書也不例外。
讀《馬克·吐溫自傳》的前半部分,我的腦子像攪了漿糊一樣。這篇傳記既沒有像《林肯》那樣按時間順序寫,也沒有按成長歷程寫,我懷疑是不是馬克·吐溫先生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它沒有小說的華麗,章節讀起來頗為吃力,我偶爾有放棄讀下去或跳過此節的念頭,最后還是堅持讀完了。當然,就像我前面說的,讀到一大半的時候,我一下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兩天晚上沒有照常出去散步,迫不及待的讀完了它,而此書前面的章節我花了二十天時間,還讀的心不甘情不愿的。
有些書只讀一遍的話,你永遠無法了解它的精髓所在。
《馬克·吐溫自傳》值得去多讀幾遍,文中有很多箴言妙語,讓人禁不住沉思良久。比如: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無論你得到什么,總得付出代價。往往你付出的,比你得到的要多出百分之五十。如果受惠于人,付出的則必須是百分之一千。事實上,感激之情是一項債務,它在不斷積累,就像是敲詐勒索,你越付得多,敲詐得越多,終于你會意識到,人家對你的好,會成為一種禍害,你但愿沒有這樣的事才好。”
“做生意有一定的規矩和習慣,那并不錯,但是文人的名譽就是生命,經濟上可以貧窮,但品德上不能貧窮。”
“榮譽不是法令所能約束得了的。”
“我決不會去說服我自己,去使用我得來的來路不明的錢。”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懲罰,嚴厲的懲罰,永久的懲罰,從來都是落在不該受懲罰的人身上。”
“我們下意識中,都有一種衡量別人的標準。如果仔細想一想,這標準其實非常簡單:凡是我們自身所不具備的優秀品質,而別人具有,我們會欽佩他、羨慕他。英雄崇拜便是由此而起。我們心目中的英雄所做的,往往是我們加以認可,而因為自己做不到,感到遺憾并暗地里引以為羞的事。我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多少可以引以為豪的東西,我們總是私底下希望自己像某某人那樣。假如人人都對自己滿意,天底下便沒有英雄了。”
《馬克·吐溫自傳》描寫最多的是人物,而不是事件。人物有馬克·吐溫先生的親人、朋友以及傷害過他的人。文中描述的出版商,狡詐的'讓人恨得牙癢癢,馬克·吐溫先生總是選擇寬容的對待,不是害怕他們,而是不屑于理會他們;對于親人和朋友,馬克·吐溫先生是情真意切的,有什么危難他必會助一臂之力。比如對他哥哥奧里昂,馬克·吐溫先生十分清楚奧里昂的弱點,知道他最終會一事無成,卻一再的為滿足他的心愿,給予精神上、物質上的大力支持。這恰好說明馬克·吐溫先生是一位寬厚、善良的男人。
馬克·吐溫先生的妻子充當著天使的角色,不管是馬克·吐溫先生還是他們的孩子們都非常愛她。她帶給馬克·吐溫先生的是不離不棄的愛情和無比真誠的友情,他們的好姻緣在這世上并不多見,讓人羨慕。另外,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我覺得也是堪稱優秀父母的楷模。例如:孩子犯了錯,讓孩子自己說出錯在哪兒,然后由孩子自己決定懲罰方法。我覺得這樣挺好。
看著看著讓我哭了的是下面這一段:
“他們告訴我,第一個前來哀悼的,是她那條德國狗。沒有人呼喊過它,它自己走來,后腿站立,前爪擱在臺架上,最后一次朝那張它最愛的臉久久的凝視著。隨后它默默地走開了。就像它默默地走來時一樣。它能夠領會發生的事。”
我仿佛看到了這幕場景。
【讀書隨筆】相關文章:
讀書的隨筆06-06
讀書隨筆09-13
讀書高中隨筆10-14
我的讀書隨筆06-06
暑假隨筆讀書04-08
魯濱遜讀書隨筆06-02
讀書隨筆范文05-16
關于讀書的隨筆09-09
讀書隨筆作文09-11
孔乙己讀書隨筆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