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工作隨筆[合集2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教育工作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1
《葡萄溝》一課是一篇講讀課文,介紹了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那里生產水果,其中葡萄最受人喜愛,它品種多、味道甜、產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用詞準確,通過讀就能夠讓人感受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同時能夠引起讀者對葡萄溝產生熱愛之情。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是:了解葡萄溝出產什么,為什么說它是個好地方。從而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本課教學我著力于了四個方面的訓練:
一、訓練語言
著眼于“篇”,抓住課文中重點語句和段落,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扎扎實實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還注意了學習習慣的培養,如邊讀邊想邊批注的習慣,把能力的提高和習慣的養成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發展思維
如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怎樣圍繞中心一層一層地敘述的,來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
三、德育目標的達成
本篇內容思想教育內容不明顯,在教學時要著意點撥,相機滲透,實現文與道的'統一。
四、培養能力
這里的“能力”指的是讀書的能力。如教學第三自然時以“放”為主,從而讓學生綜合運用已經掌握的語文基本功,自我學習,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2
今天上午,按照縣教師培訓中心的安排,我在培訓中心二樓會議室,為xxxx年新上崗的青年教師作教科研經驗交流。因為考慮到新教師對教科研的陌生,我盡量降低難度,使新教師容易了解教科研,理解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的內涵,并且能夠輕松地入門。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發言,我是站著完成的。我覺得站著更能拉近與聽課老師的距離,更能拓展自己的思維,更方便與聽課教師交流。準備的內容也恰好在預定時間內講完。沒有超時,盡可能把問題講清說透,讓聽課老師有一個直觀的、具體的印象。盡可能營造輕松的、和諧的交流氛圍。自己感覺應該適合新教師的口味。
作為工作為一線的老教師,我想最重要的不是教給新教師教科研的理論與方法,而是通過交流自己的研究經驗,讓他們產生做好教科研的.內驅力,使他們熱愛教科研,并產生終身研究的意志力。做一項工作,人們最容易產生急功近利思想和投機取巧意識。教科研不能這樣,它需要寧靜的心態,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志,心理浮躁、貪圖名利,做不好這項工作。
講座的時間較長,我發現想聽的老師很多,即使有的老師不奈煩,時而玩手機,時而講話聊天,這也不能怨他們,因為任何事情,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一定喜歡,能讓一部分人想聽,讓一部分人喜歡就很不容易了,我是這樣想的。另外,有的老師不愿意聽,主要與我講的有關,枯燥的東西我沒有讓它形象可感,以后需要改進。
做講座對主講人而言收獲也很大,尤其是我這樣的一線教師,怎樣做好講座,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提高認識和積累經驗教訓的。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相關文章: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03-03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精]08-21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10篇05-04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集錦05-04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10篇)05-08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14篇06-21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6篇06-28
教育工作隨筆10-15
教師教育工作隨筆合集10篇06-07
小學教育工作隨筆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