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樓夢隨筆高中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隨筆高中,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隨筆高中1
也許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崇尚圓滿美好。從古至今不少人熱衷于紅樓的續寫。最著名的就是高鶚的續寫了。但是,后人對他的續褒貶不一。因為他是和書商程偉元合作的,所謂無商不奸,為了順應當時社會市場,高氏的續寫也會增加一些個人色彩。
除了前人的續寫,現代的許多作家也是對紅樓的續寫充滿熱情。比如現在最熱門的《劉心武續寫紅樓》,好不好的我還沒有評論的資歷。但就這個現象而言,大家很不高興紅樓的殘缺,千方百計的要完善它,但又沒有一人能夠寫出讓所有人信服的結尾,所謂眾口難調啊。
殘缺就不好嗎?斷臂維納斯,同樣是不完整的,你能說她不美嗎?假如給她接上胳膊,讓她拿個蘋果,這樣的完整美嗎?因此,紅樓的殘缺雖為一件憾事,但是一味的追求她的完美也是不可取的。
以上種種,不能俱全,后人熱衷于紅樓,創造了紅樓熱潮,鉆研紅樓,很多人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始終認為,紅樓夢是不朽的著作,里面的內容包羅萬象,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切皆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書中描寫的`一切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切之體膚。
《紅樓夢》只是一個代表,像紅樓一樣的經典名著在中國有許多,但是人們逐漸的把他們遺忘在歷史之中了。中國最為一個文化大亨,應將自己的財產保護好,而不是恣意的揮霍他它。 如今,在外來文化的入侵下,如何讓本土文化不被動搖是值得考慮的問題。當現在的年輕人在過〝圣誕節〞〝情人節〞時,中國的〝端午節〞〝七夕〞卻逐漸讓人遺忘。面對這種局勢,我們應該大力弘揚中國文化,首先就是從我們青少年抓起。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只有從少年抓起。中國文化才能立于世界之巔。
紅樓夢隨筆高中2
《紅樓夢》的魅力是任何著作都無法比擬的許多偉大的人都對紅樓有著不一般的情愫。偉大領袖就曾說過,他讀紅樓不是當故事讀,而是當作歷史讀。并且說,沒有讀過五遍紅樓,沒必要發表評論。可見,毛主席對紅樓的喜愛。魯迅也在《中國小說略史》中提到〝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蓋敘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紅樓夢》堪稱清小說的巔峰之作。 看完紅樓的人都會不禁感嘆道曹雪芹的博學。首先,在紅樓中,除了描景敘事,其中還有大量的墨筆來描寫賈府中的奢華生活。建筑。現代企業管理。服裝。飲食。醫藥。美容美發甚至于兵法等等,在紅樓中都有細致的描寫。同時這也證實了曹雪芹對賈府的生活描寫乃是自身生活的`體現,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有如此真實的寫作。試想一個普通百姓,怎能幻想出如此奢華的家族,則能寫出如此真實細膩的文章? 第二,文章中對人物的刻畫十分到位,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王熙鳳的潑辣,寶釵的風情,黛玉的憂郁,活靈活現的出現在人們眼前,鮮活生動。 第三,處處設伏。紅樓中沒有一句是廢話,仔細回想,每句話都是隱藏著的伏筆。一環套著一環,彼此相連,使得文章中的人物鏈接起來,構成一個緊密的關系網。 第四,書中的詩詞歌賦堪稱一絕。在紅樓中,寶玉他們的樂趣便是吟詩作對。當然,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風格。曹雪芹給不同個人配上了屬于自己風格的詩作,使得人物更加生動。同時,也要感嘆曹公的才華不可小覷。 第五,書中的各類人際關系的描寫,入木三分,雖不能被奉為處世哲學,經營人生的經典,但也能給人以啟迪。
第六,書中對大場景的把握能力讓人難以忘懷,無論是元春回府亦或是賈家的落敗,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紅樓夢隨筆高中3
張愛玲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 在父親的幫助下,有幸我拜讀了《紅樓夢》。雖然不甚了解,但依然感到了震撼。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國人對它的熟知度很高,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句紅樓中的詞句和故事章節,甚至還有不少的學者專門去研究它,稱之為〝紅學〞。然而,除了那些〝紅學〞專家,認真讀完紅樓的,又有幾人?多少人又是為了附庸風雅而對紅樓趨之若鶩?
最近關于《紅樓夢》的消息很多,從翻拍經典到劉心武續寫紅樓,漫天的新聞鋪天蓋地,我們不禁要問,紅樓惹誰了?曹雪芹慘淡經營數十年的紅樓,一時間變成了大眾娛樂閑談點,這樣對待一個文化經典之作,是不是對它的一種踐踏? 八七版《紅樓夢》是大家比較認同的一個影視作品,但是對于如今翻拍的紅樓,卻充滿非議。對于賈寶玉這個人物外形,紅樓中是如此描寫〝面如中秋之月〞。何為中秋之月?潔白而圓潤,老版中飾演寶玉的歐陽奮強還是很符合的但在翻拍版中,賈寶玉的飾演者有著一張帥氣的瓜子臉,雖然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但是對原著的忠實度卻是大大降低了。
除了《紅樓夢》被翻拍,還有各種文學被拿出來不斷地翻拍,但是效果甚微。為什么那些導演們都樂此不疲的`來翻拍各種經典?因為經典不愁收視率,因為經典不用再去大力宣傳,因為經典是經典。導演們擺著一副〝我是經典我怕誰〞的面孔,將我們心中圣神的各種文學經典改來改去,我們不禁再問一次,〝經典惹誰了?〞
對于這種對經典的不負責狀態,我們應該竭力制止。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今天這種文化爆炸,信息多元化的時代,經典的生存到了一種尷尬的狀態。厚厚的經典著作,晦澀的語言,讓現代人失去了興趣。而那些由經典改編的電視劇卻深受大眾歡迎。這似乎還給經典帶來一絲希望。但,這始終不能代替那些散發著墨香的古典書籍帶來的震撼。
對于這種文化的喪失,我們應該覺得可悲。不過,好在現在社上引起了〝國學熱〞,無論是公務員還是幼兒園,都在進行國學教育。被國人遺忘的《三字經》《弟子規》又進入了校園。希望這不是僅僅做個樣子而已。 對于《紅樓夢》來說,還有一個其他不能比擬的地方,就是它是半壁江山。 對于各種專家學者來說,她貴就貴在她是殘的于是乎,各種猜想,各種結論,各種版本,各種續集接踵而來。這個說香菱與寶玉在一起才是正解;那個說寶釵才是神瑛侍者。一本紅樓,竟然讓后人絞盡腦汁,我想說,曹公,真有你的! 對于紅樓的研究,層出不窮。紅樓之中處處都是伏筆,沒有一個人物是閑人,沒有一句話是廢話。也許,也只有曹公在世,才可說清這紅樓中的種種事情。
紅樓夢隨筆高中4
看破紅塵的賈惜春,落魄村莊的賈巧姐,大大咧咧的史湘云,初嫁守寡的李紈,但她們的美麗才華都在歲月的沉淀中慢慢消逝,只有薛寶釵的唯美高貴依然在我心中傳來空靈的回響。
暗自祝福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美好姻緣的人,多多少少對斷送了這份愛情的薛寶釵有些怨恨。但我看見的是一個背對陽光的薛寶釵。 也許她是有城府的女子。書中寫她〝挑賈母愛看的幾出熱鬧的戲點,賈母見了,更是喜歡。〞可是,我贊賞她懂得在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為人處事是一門哲學,那么薛寶釵可是小小年紀便精通這門哲學的元春省親時發下來的燈謎,即使她覺得并無什么新奇,嘴上也止不住的夸贊燈謎新穎精巧。有城府又怎樣,我喜歡的便是她那恰到好處的城府。
也許她是個可憐而樸素的女子。就算貴為大家閨秀,房間里也〝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古樸的定窯花瓶,供著數枝菊花,并兩本書,茶奩茶杯而已。〞不過,這是襯托出了她的`超凡脫俗。不喜用那些庸俗的胭脂古董來修飾自己,即便如此,也絲毫掩不出她的大氣。她不會浪費,她可以坦然穿著半舊的家常衣裳和身為寶見華貴的賈寶玉交談。她可憐嫁進家門三月就被迫守寡。就算賈寶玉不愛她,為什么也這樣決然而去獨留她一人?是歲月無情還是天意弄人? 她是如此的善解人意。知道史湘云沒錢請詩社作席,就把哥哥的螃蟹宴搬來替史湘云解圍;史湘云送了絳紋石戒指,便給襲人也送去一份;夏金桂獨獨欺負香菱,她便把香菱要來跟在自己身邊;林黛玉身體不好,她給黛玉送燕窩,送一瓶兒蜜餞,還開導她愛惜自己身體和讀正經書。這般的善解人意,更是紅樓夢中無人可比肩的
論相貌,她〝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不知是哪一點比那〝傾國傾城貌〞差了些。論才學,她〝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痕〞,也不比那〝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差。論女紅,她〝坐在床邊紡織女紅〞遠超林黛玉的〝丫鬟紫鵲坐在風口做針線活〞。論道理,寶釵心胸開闊,黛玉那小心眼兒遠不及她。 某日,驀然在一個午后胡思亂想:如果寶玉先遇到的是寶釵,那會不會沒有這個結局?而后,我便釋然了:寶玉黛玉純真的愛情豈是時間可以決定的!也許從一開始就注定最后受傷的那個人是寶釵。那個樸素卻超凡脫俗,善解人意又有城府的女子。
任他寶玉棄你而去,你依舊是《紅樓夢》中最美的那一朵花,跳一曲最美的獨舞,愛上那座盛世的空城。
讓我跨過千年來愛你,背對陽光的薛寶釵。
紅樓夢隨筆高中5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后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么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習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于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么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終,依然那么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著什么〝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后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為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夸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于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兇〞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為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著。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為世界本就如此。認為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為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于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著。
她的作為,其實并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著認為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云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為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為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為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為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后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著本性而為的王夫人說〝看著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著,這是她的〝尊重〞!
【紅樓夢隨筆高中】相關文章:
紅樓夢隨筆07-25
高中的隨筆05-15
高中的隨筆04-16
讀書高中隨筆10-14
高中教學隨筆09-28
清明高中隨筆04-29
高中隨筆寒假05-21
青春高中隨筆05-21
高中周末隨筆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