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隨筆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深秋的夜,無風,幽幽的旋律,淺呤低唱。盈盈淚光中,是昨日歡顏。輕拾憂傷,不訴離愁,只因已無人會心,無人能訴那一場無關風月往事。
一直以來,都在夢想與現實,追隨與放逐中迷茫,徘徊,糾纏。一直以來,都在若隱若現,若即若離中煎熬,掙扎,幻想。聚也好,散也罷,暗藏深處的那份相知相契銼鏗有力的書寫著愛的誓言!盡管會有清醒時的冷若冰霜,癡狂時的熱烈如火,但痛并快樂的銷魂攝魄,無法抗拒,欲罷不能! 曾經,踏遍紅塵山山水水尋訪纏纏綿綿恩愛事;曾經,望盡滄海蝴蝶飛不過那凄凄慘慘黃昏籬下零零碎碎奪命網;曾經那迷人的淺紫夢幻,那么輕盈的飄逸在漫漫心海。朝朝暮暮華年里,將那千頭萬緒理成一捆結,放在眉間,心頭!而今,風過無痕,夢醒時分,卻只是無力的徒勞。原來,纖纖十指輕彈的,只是一個人的天荒地老。原來,款款舒袖對月醉舞的,只是一個人的獨角戲,縱是咫尺天涯,已是陌路! 都說往事如風,滾滾紅塵卻清晰的記錄下了如煙的雨與翩飛的'云于冥冥之中的那場注定難逃的結!從此,天地間,雨收起憂傷灑下滿心的思念,云藏起孤寂飄下滿懷的牽掛。云專注深情的凝視讓雨忘了世間的姹紫嫣紅。多少千言萬語,多少情深意濃,字里行間如清笛蕭蕭,在心海輕舞飛揚。明知篇篇如泣如訴的文字也如一杯杯苦酒,卻心甘情愿的一次次暢飲著這份苦,夢寐以求著千百年來佛前的虔誠與祈禱換來今世的醇香與甘甜。然而,夢始終是夢,無可追,無可求!
天高,海闊,風輕,云淡……天地間注定沒有一片云彩會為一滴雨作永恒的停留。或許真的像張愛玲說過的:“回憶這東西,若是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惆,像忘卻了憂愁。”這就是懷念吧。也許等我們到了耄耋之年,這種感覺會越發強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滴水中看世界。那個時候,特別安靜,慢慢地想起,輕輕地微笑,無聲地落淚,悄悄地擦拭,或在那么不經意的一瞬間,會聞到一陣味道,陽光的味道,又或者眼淚發酵出來的思念的那一種苦澀,圍繞不散。
終究要從此岸渡到彼岸,終究要涉過淼淼白水漠漠風沙,那些生命里該來的和該走的,既然注定逃不過,又何妨優雅淡定,心境從容呢?是的,一切都會歸于簡單和安寧的,一切終被洗去。有一天,誰都不會記得這些人和這些事,誰都不會記得此刻聽過的歌流過的淚,那些錯落的過往與曾經有過的蕪雜的心跡。
從此,千山萬水,不言等待;從此,千里萬里,不語相思。轉身,千回百轉。相忘曾經的憂傷,相忘昨日的孤寂,相忘風輕云淡的日子里所有的如煙往事,翩飛,遠去……沒有守望,沒有心傷,幻作草叢里那粒晶瑩露珠,輕撫暮暮與朝朝,看云起云落,唯愿歲月安寧純靜?
隨筆作文 篇2
年少時,每顆心都是如冬日里的初雪般潔白無瑕的吧,年華飛逝,又是誰為這一片片潔白的凈土或抹上斑斕色彩,或平添幾分陰暗。亦是少年心,為何有這些萬千筑就?
影片中的四個少年,莫不和我們一樣有著一顆純潔而又美好的心?然而,周遭不同環境的給予卻讓他們燦爛的心蒙上了不同的陰影。
優秀的他,一心只希望父母因他而驕傲,然而偉岸的父親對于家庭的背叛,原本是最后棲身之地的家變無端生出的`爭吵,讓他無法獲得片刻安寧;不懂事的他,又何嘗不希望得到和平的交流,而父親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讓他失去了反駁的勇氣,逐漸關閉了自己的心;貪玩的他在,在沉過游戲的無數個夜晚,如果有父母在身邊的提醒,結果也會不一樣吧。不同的經歷,同樣破碎的心,聚了,便是一起了。
于是便有了叛逆,有了冷漠,有了孤獨,但少有人知道,是內心深處那一道道被撕裂的傷口。
孰能無過?更何況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可又有誰能理解他們內心的寂寞,也許只有昏天黑夜的游戲,享受虛擬世界中的強大才能讓他們暫時忘記傷痛吧;也許,只有體會過傷害別人而獲得的罪惡,懂得如今值得珍惜的生活,才能讓他們醒悟吧;也許,只有當層層過霧拔開,當有人為他們撫平了傷痛,當生活真實的面對他們,當家里充斥著的不再是爭吵與冷漠,當他們感受到溫暖,才能讓他們回頭吧。
曾幾何時,他們的夢里,那顆希望之樹盛開的花兒正漸漸凋零,花飛間的淡香也是夾裹著寂寞與憂傷吧。
白紙一般的少年心,只有給予溫暖明亮的色彩才可獲得曙光的照耀,自身應如此,而環境給予的更為重要,就如一面明鏡,只有微笑相對,才能從中獲得同樣溫暖的回報,只有社會,家庭溫暖了,孩子的心,才會是曖的。
隨筆作文 篇3
母親好幾次提到西山上她栽下的那些樹。可我總挪不開時間,始終沒有親自去看看。
其實在老屋的庭院中就有很多樹。
其中有一棵年齡與我相仿的杜仲,高約兩丈,粗達合圍。這是當年二舅不知從哪兒弄來的。可惜在這棵樹長到和我們一般高的時候,二舅患病離逝。此后母親對這棵樹就更加呵護了,我那時常看見她對著這棵樹沉吟好半天。鄰居們來討要樹皮或葉子的時候,她總是挺糾結挺矛盾的,但好像又從來沒有拒絕過。
我曾給老屋取了一個雅號,叫“雙竹院”。因為就在幾年前,庭院中南北兩角一直有兩叢竹子。從西水河岸這邊望過去,竹子郁郁青青,隨風擺動,而老屋也就時隱時現。這兩叢竹子是父母當年修房造屋時親自種下的。我的很多記憶都和這竹子有關:小時無聊時曾用刀在上面刻劃未來;在竹下背讀老師布置的課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和弟妹們一起在竹下玩游戲;聽大人們圍坐在這陰涼下漫無邊際的說些家長里短;后來,我也曾在它們下面拉過二胡,讓那些不安和憧憬的音符在竹葉間顫動……
有一次我還和母親在南街上去賣過竹子呢!可惱的是,一位中年婦女本已把一大捆竹子買了去,一個中年男子又把它給送了回來,說是不好,要退錢。母親沒有生氣,只是望著我們笑了一下,從此,再沒有賣過它們了。
兩棵竹子注定是審美的,而不是實用的。
可是父親還是在前幾年決定把它們連根拔除,因為要修一個廚房和洗澡間。母親跟他吵了幾回,最后只好讓步——洗浴也確實是一件大事情。
慶幸的是,在庭院的東南墻角一直不被我們看好的“使牛棍”居然成片成林了,而且比它的兩個前輩更顯風骨和俊杰。我每次回老家時,母親總要領著我去看看這片小竹林。此竹竿竿獨立,修長拔節,自有一番氣象;有很多鳥兒在樹上吵嚷,有月亮的晚上就更加熱鬧。母親說,有人想要買,但被她拒絕了。
庭中還有幾棵枇杷樹,其一立于院子中央,如蓋如傘,可蔽炎陽,可擋風雨;最大的一棵就在大門旁,每年都要結很多枇杷,仲夏之時,滿樹金黃。母親站在樹下指揮我們摘,說這邊的才好,又說那邊的更黃呢!枇杷個頭不大,但味道特甜,不似市場上的,中看不中吃,連遠在成都的侄兒也如是說。前兩天母親又送來一些,說快歇樹了,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了。
而那棵長輩級的.核桃樹能活到今天,也應該感謝母親。20xx年大雪災,此樹扛不住,氣息奄奄,生命垂危。大家都說砍了吧,病病歪歪的。多虧母親堅持,然后由父親給它做了“截肢”手術,這才活了下來。現在它是“枯木逢春”,又儼然是一棵年輕的老樹。這幾年它又開花結果了,核桃仁兒依然回味很香。
庭中諸樹相依相偎,枝葉交通。陽光從樹縫中灑落下來,或明或暗,斑斑駁駁,似一首樂曲隨時光慢慢流動。
后來母親又把樹栽到院門外去了,有兩棵柳樹,如今已越過房頂,如大碗那樣粗細。微風過處,柳枝婆娑,翩翩起舞。我們受到啟發,便在周圍栽了許多樹,有桃樹、李子樹、梨樹、石榴樹、銀杏樹,又從院里移出來幾棵枇杷。如今門前仿佛果園,春天桃李爛漫,夏秋果實爭榮。
清明節前,全家人上山掃墓。母親又一次提到山上的那些樹。我雖然膝關節有些疼痛,但覺機會難得,便和母親趁大家空閑聊天之時,一路攀援過去。母親年近七旬,個子瘦小,腿腳卻比我利索多了。她走在我前頭,還時不時提醒我小心些,好幾個地方,她一下就跨了過去,可我得手腳并用,仿佛是我老了似的,我不禁有些感慨:既擔心母親跌倒,也為母親身體的康健而高興。
我們終于看到了那片樹林,它們夾在別的樹叢中。若不是母親指點,我是看不出來的。和鄰家的相比,栽的要密一些,棵棵蒼翠挺拔,神氣十足。母親帶著我一棵一棵的摸著、端詳著。她說,這還是那年退耕還林時,帶著小燕子(女兒小名)一起來栽的呢!如今都成材了,俺小燕子也讀大學了,想著你們一家比一家過得好,我們覺得挺滿足的……
母親望著這片松樹林,就像望著自己的兒女一樣,她仰著臉,被汗水浸濕的頭發,貼在滿是皺紋的額頭上,她的笑容里有一種甜甜的幸福。我猛然覺得,這些樹其實就是庭院中的那幾棵樹,只是它們已經走出院門,走向遠方。但根系卻永遠留駐在美麗的家園。
隨筆作文 篇4
夜深人靜之時,打開臺燈,坐在矮凳上,沉下氣來,拋開一切繁瑣之事,只由心中最單純的思緒所引導——我喜歡這樣獨自一人,在深夜坐在窗邊,凝望著那朦朧的夜色。
黑暗是夜的主角,它將美的、丑的、善的、惡的全部容納,隱藏在交織的濃墨中。夜是如此美好:它是自由的,沒有旁人的思想來打擾,想我想之事,品我思之情;它是溫潤、寧靜的,少了白日里的繁華喧囂、多了一份由內而外溢出的純潔。
在這個靜夜里,待在自己的房間,關上門,沒有一點兒雜音,沒有一絲兒雜念,有的只是一盞普通的臺燈,一支普通的筆,一本普通的日記本,和一顆普通的靈魂。
或許白天的世界太過喧囂:鳴響的.車笛,嘈雜的說笑聲,不間斷的腳步覆蓋著整個世界。大家都在光明中前行著,忙碌著,縱使要到達的天空不一,但始終都不會忘記初心,不停歇地奔跑著。你,我,他,她,都一樣。
現代人的生活,總是背負著各種各樣的物質和精神壓力——金錢、權利、愛情等。一天24個小時,合計86400秒,那么留給人們凈化自我的時間又有多少秒呢?其實人和電腦也有著共同之處:雜亂的信息也需要定期清理,久而久之會堆積成山。
突然發現偶爾熬熬夜,其實也不算壞事。只需一燈、一筆、一本、一書、一茶,還有一顆透明的靈魂,然后閉上眼睛,深呼吸,放松全身。睜開眼來,伸伸懶腰,做自己想做的事,品味靜謐的夜,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隨筆作文 篇5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喚醒孩子言語表達的能力。
2、通過比較閱讀,學生明白怎樣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使讀者如臨其境。
3、懂得換種說法,可以讓句子更生動。
4、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好習慣的養成要花費許多的心血,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能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文章內容豐富、生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導入與情境創設:
同學們,今天的課堂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樣的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就這樣,瑪格麗特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也都是坐在最前排。
正是因為父母“殘酷”的教育以及“永遠坐前排”的習慣,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她總是保持“坐前排”的習慣,正因為如此,40多年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才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是英國保守黨第一位女領袖,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創造了蟬聯三屆,任期長達11年之久的記錄的女首相。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你在父母、老師或其他什么人的教育下養成了那些好習慣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曬曬自己的好習慣。
二、曬曬我的好習慣:
(一)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養成了那些好習慣呢?曬曬自己很得意的好習慣吧!
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我們用標準的寫字姿勢保護眼睛/認真傾聽/積極發言/合作學習讓我越來越聰明/
我在學習上的好習慣:
1、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家庭作業,而且在學校還做了一點,這樣在家里就減輕負擔了!
2、我幾乎天天寫日記,把當天發生的有趣的事記錄下來,回頭看看,可有趣了!
3、我一寫完家庭作業就馬上把書本裝好,這樣第二天早晨就不用急急火火的裝書本了,因為時間緊,就算早晨裝書本,太急,容易落東西。
4、有時候總喜歡把沒學過的課文提前預習一下,把學過的課文再復習一下。
5、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喜歡把以前不知道的名言等記在腦子里,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我在生活中的好習慣:
1、每天至少喝10杯溫開水。
2、早飯吃的不多不少有營養,午飯吃的飽飽的。
3、晚上喜歡用熱水泡腳。
4、在家主動幫爸爸媽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5、過馬路時,主動看紅綠燈,還要左右看有沒有車輛,然后再從斑馬線上走過去。
6、看見有垃圾的話,我會主動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筒里 ...... 見到廢紙主動撿起,讓水管不再流淚,說普通話,我講究衛生,)
(二) 這些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呢?或許因為它的養成,你有了一段難忘的經歷;或許它的養成,需要一次次近乎“殘酷”的教育;或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成就了你的好習慣;或許某一事物帶來的啟示,促使你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說出你的好習慣背后的故事吧!
(三)你們的這些好習慣的養成的背后有這么多的故事,那么這些好習慣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四)看來好習慣的確然我們受益無窮,在別人的啟發下,你又打算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三、導寫點:
同學們說的太精彩了,可是有的同學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干著急,下面我們機會均等,動筆寫一寫吧!寫作時一定要心有讀者喲!
1、你可以選擇你的一種好習慣,把它的形成過程寫具體。
2、也可以用手中的筆記下今天發生的事情,把你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寫完后咱比一比,誰寫的多,誰寫的生動有趣!
(當堂寫作,師生同寫)
四 、通過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讀悟評改展(40)
1.小組讀。(5)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讀一讀自己的作品,不通順的可以改一改。選出寫的最多的作品。
2.全班展
全班展示作品(2—3人)(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前臺朗讀,掌聲鼓勵。
3.評同伴
(最后一位是中檔或偏下的),下面同學們認真聽,靜下心來思考:他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了嗎?他的作文的優點是什么?你可以給他提哪些建議呢?
4.展示學生優秀作品。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同齡人作品《我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我們能向這位同學學到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請打開文本,仔細默讀,想一想,把你認為好的.詞句標一標,畫一畫,可以作批注。一會兒我們交流一下。
如果你認為,她們的作文中的某些優點你的作文也有,可以在夸完她們之后,讀讀你作文中相關的句子,再夸夸自己。
我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小起就應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而我就養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好習慣。
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一旦形成便受益無窮。說起我愛看書的習慣還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次,中午休息時,同學們圍在一起正考慮玩些什么游戲,忽然詹小雨提議玩成語接龍,還說了游戲規則:兩個成語要首尾同字,看誰成語接得多而快。我一聽心想:我平時不看成語,這下可要出丑了。但其他的同學都答應了,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接著詹小雨就說:“我先來打頭炮!”
“用行舍藏”,好難的連的成語,詹小雨一開口就給后面的金亦偉來了個“下馬威”。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我認為那么難的成語,對金亦偉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他不假思索的連了個“藏頭露尾”。輪到王思捷,她蹙眉琢磨了一陣,連了個“尾大不掉”,接著就有同學連了個“掉以輕心”“心?”怎么連呢?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窘得不知如何是好時,詹小雨說:“心,我來幫你吧!”接著就說:“心急如焚”。我們一共輪了四個回合,我卻只答出了一個,而且還是較盡了腦子。別的同學都能口若懸河,而我卻呆若木雞,這說明我看的書實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知道的成語少之又少。
自從這次我出了丑后,回到家我就讓媽媽、爸爸幫我買來了許多書籍。從《成語故事》到《小學生作文》,從《安徒生童話》到《十萬個為什么》......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從書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不但豐富了我的頭腦,還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愛看書,就猶如老鼠愛大米、小鳥愛藍天、小貓愛魚兒,小狗愛骨頭。爸爸、媽媽也為我能養成看書的好習慣而感到高興。
5.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預設:
內容:豐富、真實、完整。
情感:寫出了真情實感。
材料:選擇印象深的事情來寫。
語言:幽默,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
細致描寫:神態、心理、動作、寫得形象細致。
(這樣讓句子更生動,語言只有和別人不同,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尾呼應,點明中心,使文章渾然一體。
6.朗讀老師的作品。
隨筆作文 篇6
你雖被多次被貶,卻不乏堅韌和樂觀的人生態度,在被貶的時候,你仍沒有一點怕苦的時候,你能勇敢面對它,面對這個世界,雖然你很痛苦,但是人表現了一副不怕的精神,仍有進取之心。
就像你被貶到黃州期間,別人很得意,高興地快瘋了,因為他們沒有你那樣有才,他們在嫉妒你,當然更恨你。但是你在苦難時寫的書法,卻成了中國有名的書法極品。
從你的.身上,我學會了堅忍不拔的精神;從你身上,我學會了樂觀和開朗;從你身上,我學會了理想的艱辛。因為有你,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要向你學習!
隨筆作文 篇7
冬臨,南方的冬天總等不到雪花。
今年初冬就開始盼望著能期遇一場蕭然的飄雪,哪怕不把我眼中的世界裝扮得銀裝素裹,也要伸出雙手讓潔白的雪在我掌心淺淺融化,有暖暖的心一定能溫暖這個冬天。
還記得去年隆冬,等待冬雪就像盼望家書的日子。終于在一個不經意的清晨,窗外的樹葉上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還是那么欣喜,干冷、凌冽的北風總算吹出了冬天的氣息。小心翼翼刨了一團放在茶碟,用手指輕輕壓下,留下的指痕也是那么歡喜。可還沒等清晨氤氳的霧氣散開那些白霜已化為了水滴。哎!真是羨慕北方的孩子,能在雪地里放肆奔跑留下數不清的腳印、在銀白色的童話里歡呼笑鬧放歌響徹云霄!而我只能蜷縮在沙發中手捧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聽著范曉萱的“雪人”然后傻傻地望著窗外。不過我還是不想坐以待斃,雖不能踏雪尋梅,但我還是可以穿的像個雪人似的去欣賞驛外斷橋邊,那開無主的'寂寞。
原來一直喜歡桃花,那是春光里嫵媚的光華。那日,第一次感受到了梅的純凈嫻雅。冬的嚴寒和風霜孕育出人間雪中獨放的旖旎。這頑強的生機穿越了徹骨的寒夜和季節在萬物枯寂時含苞待放,這一抹嫣紅是上天的饋贈、也是對人間的洗禮。若用美麗來形容梅花實太俗氣,一番傲骨、一片冰心、一脈幽香,卻讓懂得的人有醉得個熱血沸騰的濃烈。
是醉了,還是在夢中?
是別離的心疼繾綣了季節的彷徨,還是梅香迷離了世事的過往。
一生會有幾多苦難和迷惘,記得梅的寂寞并不憂傷。
早已分不清今夕何夕、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
今為梅花小詞一首只當凌亂記憶的書簽:
“陌上石徑斜,暗香獨自幽,已是江雪復水寒。
長亭離人淚,古道迎君梅,策馬不忍顧。
化作飛雪狂蝶舞,只有春知處。”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的作文06-27
(經典)隨筆作文09-01
(精選)隨筆作文09-05
[精選]隨筆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