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隨筆作文經典【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隨筆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隨筆作文 篇1
暑假里,爸爸天天帶著我一起晨跑。
每天早晨6:20,我就被爸爸手機里《大長今》的歌聲喚醒,勉強睜開朦朧的雙眼,依依不舍地告別涼爽的空調房,直奔操場去晨跑嘍。
剛開始,我都能和老爸并肩而行,抬頭挺胸,收腹,雙手自然彎曲在腰部,隨著輕盈的步伐,有規律地舞動,早晨清新的空氣在我鼻腔里流動,我貪婪地呼吸著,一邊跑著,一邊欣賞起四周的美景來。
只見跑道上有三三兩兩的人群,正和我一樣沿著跑道跑著。中間的草地上則熱鬧非凡,有放風箏的,手中的線指揮著天空中翱翔的老鷹;有抖空竹的,那空竹上下翻飛,發出悅耳的“嗡嗡”聲;有打太極的'……清晨鍛煉的人還真是不少呢。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我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肺部開始有火燒似的疼痛,身體發軟無力,腳步開始踉蹌起來,雙手也不知道該怎樣擺動啦,感覺自己就快撐不住了。此時,我用無助的目光看向老爸,但他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該休息了吧?”我帶著哭腔問道。
“加油,再跑一圈!”老爸斬釘截鐵地說。
“啊!”我的大腦“嗡”的一下,一片空白,差點癱坐在地上。我機械地邁著步子,也不知道挨了多久,終于從老爸嘴中傳來了盼望已久的聲音:“好了,慢走幾圈,放松放松。”晨跑終于結束了,我松了一口氣,放慢腳步走回家去。
晨跑真是一件好事情,不僅可以強壯我的體魄,還能磨練我的意志。困難就像這晨跑一樣,每次我只要再咬牙堅持一下,就會迎來勝利。有時候,越是簡單的道理,人們越難做到,但是這次,我做到了。
隨筆作文 篇2
我想現在其他人應該都睡了吧,快一點了,房間里,鐘表滴滴答答個不停,任憑我再無論如何也不能逼自己睡去。
這幾天是過的有些混沌我都是下午四五點多才睡去,大多是因為實在是玩到夠了,然后腦袋會痛,想裂開一般。現在我是很害怕媽媽突然闖進我的房間,命令我趕快睡覺。我是想打完這篇文章的,第一次用這個寫東西,所以感覺會很新鮮。時常會打錯字的,已經有些生疏了。
剛才走到陽臺,過去坐椅子。原諒我的無聊目的',只是想單純的去看看月色。我的心很浮,經常是呆不了幾分鐘的。有時剛入夜也會去陽臺,椅子是我常年擺在那的,只有下雨天才會搬進里屋,所以一有空便想去那里坐坐。常常拿著耳機聽歌,這至少能延長我坐在那的時間和次數,最后也常常聽不完幾首歌就離去,自定義的到電腦旁坐下,要干什么卻不知道了。
這漫無目的,這混沌,這久望的頹廢,在教室的時候是多么渴望得到。可現在,這毫無目標的頹廢,讓我想逃離卻不能夠下定決心,只好繼續下去。
我想其他人應該不會像我這麼無聊吧,他們有自己喜歡的事,有自己的目標和信念。我時常安慰自己,用別人的不出色,而事實遠非如此。
是第幾次看月色了,也是第幾次發現黑夜的魅力。記得我曾經在滿月時許下了一些可笑的愿望——希望自己學業順利,然后第二天便壞事連連,好像是初中是的事情,我還記憶猶新,人總是這樣。
從窗外看去,還真是別有洞天。黑夜白得像陰天,即使沒有路燈的照射。你清楚為什么我們總是以為黑夜黑的純粹嗎,我們在屋里先不說,家里的白熾燈通亮,外面變黑到徹底了。
人總是愛提防,只要對方有一點污點,便像遇到鬼了,連手電筒都要用上了。我們在意了一些東西,也疏忽了有些東西,人都是這樣。
我們都忘了月的點綴——
隨筆作文 篇3
今宵月色如水,夜蒼茫。望寂月,回首故人,乃有感,故記之。
今宵的月也許算不上滿月,只是淡淡的上弦月。上弦月,將所有靈魂勾住,不放過一縷回憶。恬謐而莊重,月色將我的思緒凝結,沉淀。望著寂寥的弦月,我內心鋪滿了虔誠,仿佛遁入空門的皈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月是南唐后主心中始終無法解開的桎梏。那枷鎖,雖無形,卻隱隱作痛。李煜曾和我一樣,望著月色,心中充滿了舒服與安逸,無所掛念,無所猶慮。而此時,他卻無助地徘徊在小樓上。雕欄玉砌應猶在,卻早被殘酷的月色溶解了,朱顏本不改,只是月光蒼老了她。而此時,卻只有明月相伴李煜,那曾經與他對視,又一度消隕他的繁華的朋友,一江春水若流盡,只有月來伴。月是他悲涼心境的載體,也是南唐覆滅的墳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色煽起一陣陣唐風。“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月色撩起一簾簾宋雨。月色本無情,卻寄托著唐宋詩人的秋思。月色本不艷,卻引無數文人墨客竟折腰。李白常在月下徘徊,因為有月與他同行。我曾不清楚,為何古人一定要以月作為思家的載體,無人知道,也許古人也未曾理解。也許,是否有月亮在催化心靈的感應?舊故里,草木聲,月如鉤,盼思歸。無數文人在月的勾引下,為其迷倒。
或許真正的文者堪于寂寞,不憚去守候自己的'信仰,規避繁華喧囂,相守相望。
而幾千年過去了,物不是,人也非,只有月色依如水。似乎想起不久前的中秋,比今宵的弦月更美。而我們似乎已體會不到古人的秋思了。當一家坐在一起小小的團圓時,哪里還有古人的寂寞與牽掛?只有溫馨,和諧。
大概我更喜歡故時的月吧!那時沒有霓虹滿天,沒有刺耳的笛鳴,月在天空中安靜地望著大地。誠然,只有在那般安靜的月夜里,我才會安靜地思考,觸發無限的遐想。
今宵情寄何處?風殘月朗。望蒼穹,回首故人,感慨萬千。乃記之而寢。
隨筆作文 篇4
現在最愛做的事情,便是沉默。當初那個打開話匣子就如黃河之水的自己,已經被歲月掩埋。無法定義,是否是時光的沉淀。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自己要比從前淡薄。
或者說,是涼薄。
年歲漸長,有了許多可以自己把握操控的東西,反而少了當初完全被人束縛的安全感。偶然間,覺得就像那浮萍,不問來路,不知歸處。其實也曾一遍遍告訴自己,是自己還不夠強大,面對世態炎涼的社會,還不能安然處之。
本來就是平凡淡薄的一身,奈何總有不甘平凡的靈魂。好像總是矛盾又糾結的活著。渴望什么樣的生活,幻想什么樣的愛人,希望擁有怎樣的人生。滿心里,都是亂糟糟的想法,有的`時候,會恨不得把心剖出來看看,到底想干什么。更多的時候,卻是把心沉下,沉到骨子里面。那個地方,固若金湯,卻也朽木死灰。
漸漸地,找到了生活的方式,心變得冷硬的同時也更加的頑強。當初覺得無法接受的現在也可以坦然面對。一屑不顧成了垂涎三尺。避之不及變成了趨之如騖。離經叛道的話語也會平靜的從嘴中吐出,好像更規矩了,也好像更無知了。是不是看清了現實,也就看輕了自己。
漸漸地,身邊的人都開始了新的人生,空間打開,曬完婚紗曬孩子。再看看自己,居然有一種孑然一身的孤寂感。不知不覺,時光已經淌過了二十二個年頭。我還是如新生兒一樣一無所有。卻丟失了所有新生兒對這個世界的探索。閑時總會規劃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來編排得如果電影主角般一目了然,可以看見的通途大道。驀然驚醒間,卻發現,只是看了一場電影。
我把這種反應稱之為,空想派后遺癥。
我發現我的執著,永遠只用在追求美食上。這真是一個悲傷的笑話。再被現實打擊的寸寸成灰的時候,會向好友咆哮:我要減肥。好友會默默的回我一句:我知道。聽了很多遍,也聽了很多年。想著王子會踏著七彩祥云來找我,莫非我就帶著這一身的肥肉去接他?想到都覺得憂傷。
瞬間就如破了皮的氣球一樣。原來我已經自暴自棄了這么多年。
是從什么時候起,生活里只剩下了賺錢。要到什么時候,生活里才只剩下錢。好像要做點什么改變了,這個念頭縈繞了好幾年,也始終只是個未成形的思維。朋友總說我是個消極主義者,我自己卻明白,這些年改變了多少。可是,還是無法成為渴望中的樣子。
庸庸碌碌,茫茫無為。一日日的這樣度過,渴望著改變,卻又懼怕著變數。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一年年的悄然劃落,余一聲嘆息…………
隨筆作文 篇5
傳說中的混沌,用自己的死亡,開啟人類勇敢的生存。
科學中的混沌,用自己的復雜,召喚事物深奧的簡單。
詩歌中的混沌,對我來說,“用形和勢/我造出了它”。
這“形和勢”,離不開形象組合---我的河馬我的飛鳥。
河馬,是我創辦《啤酒花》詩報時取的筆名,也出于對荷馬的敬意。
飛鳥,是我閱讀泰戈爾散文詩《飛鳥集》時,所留下的一點念想吧。
我的河馬,它的丑陋,與雨果筆下巴黎的敲鐘人一樣,只屬于表面。
而它的善良,都源于天性中愛與樸素的力量。“因為丑陋/正如善良”。
我的飛鳥,它的替身,該不是活生生的歌謠。而它的跳躍,源于輕捷。
是的,“無論接受或者反對/飛鳥似的歌謠/仍在水中發出輕捷的鳴叫”。
在我的想象中,“河馬的.清嘯”,與“飛鳥似的歌謠”,都是說唱的形式。
處在另外的情況,我想讓飛鳥棲息在河馬的頭頂,從而完成合體儀式。
此情此境,河馬“想飛的感覺”,無疑構成混沌存在的方式。
于是我的河馬,“下水就任水包圍/雖然水草肥美/簡單就不想太累”。
于是我的飛鳥,“吸收你(存在)的花園/不帶走一片懺悔的花瓣”。
從語義學上看,我的混沌,不僅僅是一種形象組合,更是一種美學尺度。
混沌圖騰,至此是否成為可能?我不知道,唯有問候:“混沌,你好。”
隨筆作文 篇6
紅樓總眾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歡她的率真,她的灑脫,她的豁達。雪芹先生讓湘云第一次出場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寶玉與釵黛三人斗口之間便已帶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見金麒麟眼熟,故問。釵曰“史大妹妹有一個”黛則諷曰“寶姐姐別的事情上還有限,惟有在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讀至此,如不見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筆帶雙關,既活畫出釵黛二人形象,又為后文打下伏筆,似此類之文,紅樓中甚多,由此可見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來,便應是整部紅樓夢中最熱鬧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怡紅院群芳開夜宴”等,如果說從前那兩次只不過是湘云的一個剪影,那么此兩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個升華。在廬雪庵的聯詩中,湘云的聯句是最多的,在我看來質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筆墨將新到的`寶琴,李紋,岫煙都給了讀者一個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藥洇,在我看來是紅樓中畫湘云最美的一副圖畫,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般,湘云則是眠花了。試想紅樓眾閨閣中,除卻湘云,還有誰會如此酣眠,無拘束,無牽掛的醉臥于花陰之間。在湘云的世界里,沒有解不開的煩惱和憂慮,試問釵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嗎?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湘云便是這樣的真名士。“英豪闊大寬宏量,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也許是勝極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榮文字的背后便隱藏了無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釧,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從此便籠罩上一層陰云,再也沒有散開,湘云此后再來,沒有了從前的那種笑聲了。紅樓便真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對于《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可細細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最后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
美夢終究一場空。韶華散盡,容顏衰。獨坐燭前癡癡嘆,才覺淚痕爬滿容。過往如云不可及,鏡中雙鬢已成霜。膝下遺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閑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黛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隨筆作文 篇7
又是清明,又是如絲細雨。似乎幾千年來從未更替的氣流交換如期帶來了一場滲著寒意卻又充滿暖的希望的細雨。假期里并無許多事情可做,祭祖事宜早已完畢,家中諸事也都有長輩張羅,不甘于宅起來的我披起雨衣出了家門。
出了樓道,風雨寒意一起席卷過來,一個激靈帶走了我懶洋洋的倦意。小路,小山,小河,往昔明了的一切似乎都在蒼茫的天地間化作了一片。我已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默默地游逛著,漂流著,不知不覺的靈魂也已經化進了天地。
人生短短三萬天,如夢似幻,每個人都好似一柄刻刀,在這個似乎無窮大卻又無窮小的世界里勾勒著各種痕跡。每一道都那么的漫不經心那么的隨心所欲,每一道卻又在歷史規律這只大手之下顯得那么的張弛有度,那么的井然有序。
抖一抖雨水,回過神來想到自己,我不過是天地棋局的一小卒罷了,我應該如何作為才能讓自己百年光陰不至于白白耗盡呢。大概就是盡力的去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里的人。我的一生或許不會留名青史,但是我的所作所為不論是善的還是惡的都會留下哪怕是及其細微的.印記。
不如歸去,抖去私心雜念,捻起路邊的一片柳葉,一朵落花,情與意都回歸身體,回家的路上,仿佛聽見了號角與金鼓,透過雨霧,小山的后邊,光芒仿若就在眼前。明天,新的征程,新的人生,依舊由我自己主宰!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作文10-08
隨筆的作文06-27
(經典)隨筆作文09-01
(精選)隨筆作文09-05
[精選]隨筆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