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隨筆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隨筆作文 篇1
兒童時代是人生的早春,這是一個想象豐富、充滿夢幻、激情飛揚的時期。賦予作文以色彩,意在引領學生開發生活寶庫作為寫作之源,回歸生活本色,閃爍情思亮色,張揚生命特色,添加文本景色,融入人文情色,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最愛。
一、開放融合,回歸生活本色。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保ㄈ~圣陶)的確,生活是言語生成和發展的源泉,生活是精神賴以孕育和生長的土壤。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能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加強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植根于學生豐富的生活世界,與學生的多彩生活息息相通自然融合,那么生活就能為童心播下浪漫主義的種子,點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進一步引領他們體會生活的滋味,豐富敏感的心靈,從而激發學生作文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展開想象和夢幻的翅膀,把目光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用心靈的慧眼觀察、體驗和積累,讓作文充滿孩童般的想象與夢幻,追求與創造,詩意與激情。諸如一束飛揚的思緒,一聲由衷的慨嘆,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有趣的對話,一簇思想的火花,一份純真的友情…都可以成為他們筆下一道道獨具魅力的心靈風景和一幅幅別有情趣的生活畫面。
二、心靈觸摸,閃爍情思亮色。
“忠實于自己的心靈與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所謂寫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李鎮西)。毋庸置疑,作文作為學生生命的獨白,心靈的對話,天性的展示,情感的宣泄,理當深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殿堂,讓他們學會用心靈觸摸感悟,用真情培育心靈,微笑的美德就自然會占據孩子的心靈,豐富情感自然會在廣闊的精神原野馳騁,充盈的心泉自然會激起生命的浪花。這浪花是心與心交流和碰撞后飛起閃爍的浪花,是融進學生自己的事理感受、人生體驗而形成的言語的浪花,情思的浪花,智慧的浪花。比如油然而生的快樂,抑制不住的興奮,熱淚盈眶的感動,揮之不去的惆悵,別具慧眼的見解,刨根問底的質疑,社會現實的.憂慮,人生道路的迷!际菑膶W生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最真的情感與思想,這正是我們作文教學所倡導和追求的。
三、釋放個性,張揚生命特色。
孩子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采的,孩子情感世界是極富個性的。為此,作文教學需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引領他們進行有個性的精神探索,鼓勵反映個性化的生活經歷,激發暢談個性化的認識情感,引導抒發個性化的審美情趣,愛護體現個性化的話語傾向,提倡個性化的表現手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以獨特的觀察方法,向生活投去獨特的眼光,感受到生活中的獨特,產生有個性的思想和獨特的情思,使他們的言語流光溢彩、五彩繽紛,重新回歸于展示心靈自由,渲泄個體情感的本真,而不再是用套話、假話、空話去按照規定的套路組裝成篇的技術操作。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用自己的話語表達自己的生活,把作文當作知心的伙伴,和他一起游戲,和他一起聊天,和他一起生活幻想,讓獨特的情思自由抒發,讓孩子的天性自由放飛,讓孩子的個性自然流露,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次實驗,一次體驗,一陣風雨,一張照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等,都能充分展示孩子們個性豐滿的心靈世界,張揚他們生命的特色與活力。
四、彩筆描繪,添加文本景色。
作文作為學生人生經歷的忠實記錄者,喜怒哀樂的忠實守望者,快樂憂傷的忠實傾聽者,幸福生活的忠實描繪者,一直以來都是以純語言文字的面孔存在。整日面對單調的文本,與色彩斑斕的生活相距甚遠,孩子的天性必將萎縮,寫作的激情必受壓抑。如果我們在作文中改變現有的文本模式,打破學科邊緣,鼓勵學生拿起彩筆,用色彩打扮作文。一朵紅花,一片綠葉,一棵青草,一只小鳥,一株小樹,一條小溪,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歡聲笑語……作文經這般描繪裝點,字里行間便會飛揚童真童趣,充盈靈性的寫真、童心的流露、真情的告白,單調的文本也由此鮮活起來,使之成為一道多彩童年的風景,一幅絢爛人生的畫卷。
五、美麗評價,融入人文情色。
評價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一直被老師有形無形地壟斷,被冷漠的分數、等級或模式化的評語霸占,為爛漫的童心套上枷鎖,從而失去了它本該亮出的光彩。所謂美麗評價,就是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喚醒、引領、體驗等功能,堅持以人為本,重賞識激勵,貴自主參與,尊重每位學生的情感自由,切切實實地為學生的興趣、熱情、需要以及個性發展服務,讓每一篇作文都融入老 師、家長、同學關切的話語真摯的情感,使作文沐浴在人文的光芒里,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評價中體驗成功享受快樂,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里接受熏陶,學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發真情,在強烈情感驅動下,驅使語言的駿馬,追尋人性的美麗,成為孩童的最愛。
隨筆作文 篇2
時光是一艘漂洋過海的帆,我們會迷航,會抵達另一處似曾相識的地帶,卻一去不返。
遙望天空朵朵白云 ,似乎還是那樣悠然潔白。只是它的下面,是否還依舊如初。天空至始至終都沒有更改變換,無非就是陰雨晴天之間的任意交換,而我們生活的人間,卻是錯綜復雜,又以快的讓人難以察覺的速度變換著,我們卻并不感到驚訝,因為一切都只是順理成章,我們不過是感慨一番罷了。
感慨,是啊,我們也只能感慨罷了。時過境遷,一切的過往都只能是過往,而一切的未來,都只會成為過往。唯一存留的,不過是記憶罷了。但記憶它也會慢慢的流逝,像清澈見底的水,緩緩流向一個不知名的`遠方。一處的景色,憂思難忘一陣子,又轉瞬即逝了,一程的相伴,歡喜憂傷一陣子,又重歸平靜了。只是我們卻愿意費盡心思的去懷念某些瞬間,去懷念那些風景,那些人,那些事,但也只能懷念罷了。
若世間是一道不停穿梭變幻的門,那我愿停留原地定格時間。
可惜世間卻是一道飄渺難尋的路,迫使我們迷路尋找出口。而每個出口,都是自己的選擇,或許是身不由己,或許是命中注定。
但也只能認命。
我們都像是世間霧靄中一片迷茫流浪的葉子,隨著風漂泊遠方,我們不知道前方是通向何方,但只要有路,就好。我們終究覺醒在一次又一次的漂泊旅途中,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尋找另一個方向,另一個只要有路的方向。
煙雨蒙蒙,時而雷霆閃電,縱使如風飄散,也依舊出現。那些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我們終會盡收心底,為將來某一刻的重來而進行看穿。但也抵不過猝不及防。
灰色的煙花,陳舊的畫面,諾言的藏匿,思念的孤帆。都只是為了充實我們本就善感的靈魂。只是有時時間過的太快,連靈魂都快跟不上了。
我們終會有一天會看清這個世界,會看穿所有的不明所以與無奈,那些猜不透的,或不想再去揣測的,都會有昭然若揭的一天。、
我們唯有等待,等待時間給我們各自不同的安排。等待命運的霧靄消散的一瞬間。
隨筆作文 篇3
今宵月色如水,夜蒼茫。望寂月,回首故人,乃有感,故記之。
今宵的月也許算不上滿月,只是淡淡的上弦月。上弦月,將所有靈魂勾住,不放過一縷回憶。恬謐而莊重,月色將我的思緒凝結,沉淀。望著寂寥的弦月,我內心鋪滿了虔誠,仿佛遁入空門的皈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月是南唐后主心中始終無法解開的桎梏。那枷鎖,雖無形,卻隱隱作痛。李煜曾和我一樣,望著月色,心中充滿了舒服與安逸,無所掛念,無所猶慮。而此時,他卻無助地徘徊在小樓上。雕欄玉砌應猶在,卻早被殘酷的月色溶解了,朱顏本不改,只是月光蒼老了她。而此時,卻只有明月相伴李煜,那曾經與他對視,又一度消隕他的繁華的朋友,一江春水若流盡,只有月來伴。月是他悲涼心境的載體,也是南唐覆滅的墳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痹律科鹨魂囮囂骑L!懊髟旅髟旅髟。爭奈乍圓還缺!痹律闷鹨缓熀熕斡。月色本無情,卻寄托著唐宋詩人的秋思。月色本不艷,卻引無數文人墨客竟折腰。李白常在月下徘徊,因為有月與他同行。我曾不清楚,為何古人一定要以月作為思家的載體,無人知道,也許古人也未曾理解。也許,是否有月亮在催化心靈的`感應?舊故里,草木聲,月如鉤,盼思歸。無數文人在月的勾引下,為其迷倒。
或許真正的文者堪于寂寞,不憚去守候自己的信仰,規避繁華喧囂,相守相望。
而幾千年過去了,物不是,人也非,只有月色依如水。似乎想起不久前的中秋,比今宵的弦月更美。而我們似乎已體會不到古人的秋思了。當一家坐在一起小小的團圓時,哪里還有古人的寂寞與牽掛?只有溫馨,和諧。
大概我更喜歡故時的月吧!那時沒有霓虹滿天,沒有刺耳的笛鳴,月在天空中安靜地望著大地。誠然,只有在那般安靜的月夜里,我才會安靜地思考,觸發無限的遐想。
今宵情寄何處?風殘月朗。望蒼穹,回首故人,感慨萬千。乃記之而寢。
隨筆作文 篇4
老師,讓我輕輕地告訴你,當你在講臺上意氣風發時,我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你講著主人公的故事……
老師,讓我輕輕地告訴你,你在朗讀課文時,是我最喜歡你的時候。你富有穿透力的聲音,翻過心墻,如潺潺流水澆灌著我的心田;書本上的白底黑字,被抑揚頓挫的朗誦帶動,有如歡快的小精靈,活靈活現的出現在黑板上;本富有畫面感的詞句,好似出現在我們眼前。
老師,讓我輕輕地告訴你,你在教我們寫字時,是你最美的時刻。你站在講臺上,握著粉筆,寫下一個個行云流水的字體,粉筆輕輕敲擊,如一滴甘泉,滴落在我眼底的小水洼;你俯下身,輕輕輔導我寫字的要領、字體的結構。你微笑著看著我們,認真的眼神盯著你親愛的同學們,好像一位母親在看著自己的`孩子。( )
老師,讓我輕輕地告訴你,你在講故事時,是你最耀眼的時刻。你用你的聲音,將我們拉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變身的灰姑娘,在舞臺上與王子翩躚起舞;海的女兒在深海之中,望著心愛之人的方向,深情地婉轉歌唱……你的聲音,時而高昂,時而低沉,似一根心弦,牽動著我們的心。你緊緊皺著的眉頭,是在為主人公擔心嗎?你飛揚的鬢角,閃著晶亮光芒的眼睛,似一縷冬日里的暖陽,溫暖了我的心。一曲終了,你舒了一口氣,又開始講述下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老師,讓我趴在你的耳畔輕輕地告訴你——老師,我愛你。
隨筆作文 篇5
時間過得太快,不會重來,而我漸漸明白競爭的激烈。在這場絢麗多彩的青春競賽,也許,我們成就自己非同一般的一生。或者,自甘墮落成為一個慘不忍睹的自己。你只有“超越”和“被超越”兩個選擇,我們固然選擇前者,但總是事與愿違。
多少次我們困在原地轉彎,望著眼前越不過的高山,我們可都曾自暴自棄,徹底認輸。最后那些不甘, 那些遺憾,可都曾成為我們最痛的.傷。直到遇到了那個指點迷津的長者,我們的青春才不迷茫,才重新塑造一個自信、全新的自己。
每人都有注定束縛的命,因此我們要學會寬容。年少輕狂的我們都曾因為一句不合心意的話或一件微小的事情,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我們曾把失敗得一塌糊涂的原因推卸到別人的身上。我們也曾逃離現實,把思念泛濫成放肆。我們曾渴望全世界溫柔地對待我們,可我們不曾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這一年你我走過太多的風風雨雨,嘗過淚與喜悅,不經意間你我都成長了。我們作為龍的傳人華夏子孫,一定要努力學習,撐起中國的教育,點燃中國的未來……
隨筆作文 篇6
“猴哥 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猴哥猴哥∕你真太難得∕緊箍咒再念∕沒改變老孫的本色∕拔一根毫毛∕吹出猴萬個∕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識破∕翻個跟斗十萬八千里∕抖一抖威風山崩地也裂∕哪里有難都想你∕哪里有險都有哥∕身經百戰打頭陣∕懲惡揚善心如佛∕你的美名萬人傳∕你的故事千家說∕金箍棒啊永閃爍∕掃清天下濁”。
悠揚的旋律,激蕩著整個房間。猴年剛過,我有滿肚子里的話要傾吐。
一六年的猴年,是我續夢的一年。壓抑了我幾十年的光陰,似乎在這一年迸發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從三月二十五日加入長陽作家協會算起,隨后我又加入了西部文學、西部作家、東湖社區、漢網社區、中財論壇、中國散文、散文在線會員。在這么多文學組織中,認識了不少的文學前輩,先后得到了陳孝榮、陳哈林、溫新階、鄭荊河、元辰、山夫子、村夫、張澤勇、運濤、鄧仲祥、翔鷹、羅鳳霜、孫青鋒、寧靜、李嫣然、陶然國、劉雪兒、層林盡染、曉汶、長安劉老三、梁北雁、郭忙龍、白鹿放歌、洛沙等等文學前輩的具體指導。在這么多老師的親切教導下,漸漸地把我的文學夢點燃了,并且一發而不可收。一年來共創作出散文、詩歌、小說三百六十多篇,兩百多萬字。
小說《步步驚心》發表于《長江文學》刊物,《燃燒的青春》發表于《西部文學》,《正是橙黃橘綠時》發表于《散文在線》,《底線》發表于《長陽作家》會刊。還有一百二十多篇精品散文分別發表在《西部文學》《湖北作家網》《宜昌作家網》《東湖散文》《中財論壇》《清江文壇》《散文在線》等網站及刊物上。最近又創作出了長篇紀實小說《印象老街》,短篇小說《區長助理》,得到了不少讀者的好評,特別是山東的一位小讀者讀了我的《印象老街》后,紛紛來信與我交流。
她在信中說:“最近細讀了丹水情韻老師的《印象老街》,欽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師寫得太好了,實在是妙筆之作,一次次把我帶進了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帶進了那個并不富裕的卻樂趣橫生的老街。丹水情韻老師的《印象老街》,全部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在老師的筆下,我們可以再一次重溫那一代人的辛酸苦辣,感受到勞動人民那雙勤勞能干的雙手,質樸的性格以及樂于助人的品行。我們這一代人活得太幸福了,天天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王子公主生活,但是卻沒有知足,都覺得理所當然,不懂得家長的辛苦與付出,不懂得祖輩們的節儉與奮斗。那么,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老師的《印象老街》吧!會讓我們親身感受到那么久遠的時代氣息,會讓我們懂得幸福來自于勤勞!”
漢網社區超級版主鄭荊河老師,給我發得一個帖子,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
“早就盯上你了,當然,我不是警察。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我也不是杜甫。我不過愛讀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罷了。原先讀你的散文,寫的激情飛揚,以為你正當年少,后來才知道,你已年過花甲。真的不簡單!我所說的不簡單,是指你的文章寫得非常好。說實話,現在雜志上 登的那些東西,真是不忍卒讀,F在重點推介你的散文。請精選一組散文,發在這個主題帖里!
我明白了鄭荊河老師的用意后,按照鄭老師的吩咐,我將自己認為寫得比較成功的八十多篇精品散文,發到了主題帖里,鄭老師逐篇點評,使我深受感動!
當他讀過我寫的《御駕真“龍”在巔峰》這篇散文后,是這樣評價的: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龍池山的情景。文章采用移步換景法,描繪了龍池山神奇誘人的風光。筆調流暢,剪裁適度。尤其是對家鄉山水的一片赤誠之愛,感人肺腑。探幽索微,頗有起伏。”
當讀了我寫的《最美丹水》,鄭老師寫道:“這是一篇散文詩。作者極盡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晨霧籠罩下的丹水青山的萬千氣象,尤其贊美了丹水人名播遐邇的盆景根藝。這是對丹水人民的禮贊。作者善于抓住光和色的變化,來描繪事物的形態,并把自己的體驗融入其中,做到了心靈與自然的對話。善用比喻,親切、平易。
‘動蕩的霧靄,仿佛翻卷涌動的的春潮,有時如裊裊的輕煙。有時如萬頃波濤卷來,有時輕盈如羽衣,有時沉凝如灰鉛,裊裊升入天空,像是香爐里飄出來的煙氤。
在清晨陽光的照射下,霧氣柔順似絲綢,又似女子的`長長的秀發,慢慢散去,消失于這茫茫天地間!
……
八十多篇文章呀!鄭荊河老師都是在夜深人靜的十一、二點閱讀、點評的,這該是給了我多大的鼓舞,多大的力量!
我曾有過文學夢,那是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丹水家鄉的父老鄉親,一直都說我是個“讀書迷”,他們哪里知道我孜孜以求的文學夢想呢!白天我勤勤懇懇的工作,每到皓月當空,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孤身一人深入到文學名著上面去了,有時一個人隨著優美文章里面的故事情節,所震撼,所感動,所鼓舞。讀到書中人物傷心處,我不禁潸然淚下,讀到書中那些人物高興時的情節而跟隨他們放聲朗朗大笑。這就是我,這就是丹水情韻。
記得初入教育行列的那段日子,我在全市、全縣文學創作,新聞采寫也小有名氣。省級《布谷鳥》,市級《屈風》《宜昌日報》縣級《清江》《小草》《土家族文學》等報刊先后刊用、登載了我寫的小說《壓歲錢》散文《本房三叔》《故鄉的橋》《髙腳印傳奇》《我的老師——孫榮林》詩歌《牛愛青草,我愛書》《四季調》《江邊》《扭轉乾坤黨有功》以及幾十篇新聞稿卷。市級、縣級廣播電臺天天都廣播著我寫的文章。
因為那時我已從行政干部轉行到了教育戰線,正在我春風得意之際,冷不防被當時的教育行政領導當頭一棒,大喝一聲:“不務正業!”
就這樣,我漸漸萌發的文學夢想,就這樣破滅了。我是痛苦萬分,食而無味,夜不能寐。掐指一算整整過去了近四十個年頭,但在這近四十個年頭里,文學創作領導不允許,我只得采用迂回作戰,把筆頭轉向到了教育教學論文的撰寫方面,先后寫下了一百多篇論文,分別獲得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的各類等次獎勵。不少文章也被不少刊物刊用。
時光荏苒,冬去春來。我在猴年又撿回了丟失已久的文學夢想,我最想感謝的是以上各位大師的手把手的指導,感謝這些素未平生毫不相識的老師們。
我深深地知道,文學創作之路的艱辛,我將披荊斬棘,一往前行。在金雞啼鳴的嶄新一年里,奮勇向前,寫出不愧于時代賦予我們歷史使命的新篇章。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
隨筆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