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隨筆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前不久,我有幸聽了一堂三年級的作文課。這堂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我們靜靜地坐在教室里。奇怪,五分鐘過去了,上課的老師怎么還沒來?莫非她忘了今天有課?再看看孩子們,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里充滿了疑慮。時間又悄悄地流走了幾分鐘,老師怎么了?難道臨時有事出去了?可也得打聲招呼呀,哪能把這一大幫人晾在這兒呢?孩子們也抑制不住地騷動起來 ,忍不住竊竊私語。
在我們的提議下,由中隊長去辦公室里看看。剛走到教室門口,老師也急匆匆地趕到了。她微笑著來到了講臺前:“對不起,今天老師遲到了,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剛才老師遲到,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我覺得很奇怪,以前每次上課,鈴聲剛響,您就站在教室門口了;今天過去這么長時間,您才來。”
“我也覺得奇怪,剛才早自修時,您還和我們一起讀課文呢。”
“做廣播操時,您一直在看我們做操。”
“就是上課鈴響之前,您還來過教室,怎么上課了卻不見您的蹤影了呢?”
“我很著急!哎呀,都過去這么久了,您怎么還不來呢?會不會出什么事了?”
學生們就這樣爭先恐后地表達著……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奇怪”、“著急”后,轉過身來問:“你想過老師為什么會遲到的嗎?”
“我想您可能去醫院了。昨天您病了,今天可能配藥去了。”
“對,昨天您已經感冒了,老咳嗽,說話聲音也變了。”
“我想,可能您病情加重,實在不行去宿舍休息了。”
孩子們猜想著……
老師又在黑板上添上“猜想”兩字說:“老師還沒來,你覺得同學們也和你一樣‘奇怪’、‘著急’和‘不安’嗎?”
“邵斌老是低聲說:‘趙老師怎么還不來呢?’說得我心里更不安了。”
“朱棟旗伸著脖子,一直向教室門口張望。”
“連聽課的老師都在小聲嘀咕,眼睛里充滿了疑惑。”
……看得出,孩子們觀察得還挺細心的。
這時,老師感動地說:“孩子們,今天老師上課遲到了,卻感受到了你們對老師的深深的愛。你愿意把剛才想到的'、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寫成一段文章給老師看嗎?”
“愿意!”響聲雷動。
“你覺得可以用什么作題目?”
“我覺得可以用‘上課時發生的事’作題目。”
“我覺得還是用‘上課了’作題目比較簡潔。”
“也可以用‘老師遲到了’作題目呀。”
“用‘老師遲到了’作題目就寫出了大家奇怪、著急的原因。”
……孩子們還挺有主見的。
在老師鼓勵的話語中,同學們欣然提起了筆。
葉圣陶先生說過:“希望老師能夠了解學生的生活,能夠設身處地想象學生內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選定學生能夠作的、愿意作的題目給學生作。”這堂課給了我兩點啟發:首先,“老師遲到了”這一情境的創設,給了學生一個心理體驗的機會,使他們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思,懂得寫作其實不難,作文內容就在身邊,伸手可及。其次,老師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因素,誘發了他們的寫作愿望,孩子們愿意去表達,去傾訴。
三年級的學生,作文教學剛剛起步。如果老師平時能堅持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學生熟悉而又易于表達的生活情境,并加以引導點撥,不但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更能使學生愿寫、樂寫、會寫。
隨筆作文 篇2
多年暗戀,已然得不到你的青睞
我為你寫下不知道多少文字,那一字一句都是我最真摯的情感,甚至像小刀割剮心臟,切膚的疼痛。
可惜你看不到……
我知道我一次一次的受傷只是徒勞,我與你其實早已陌路。
或許只是留戀你眼神中曾閃過的一線溫柔,那對于我來說足夠一輩子的在心底的銘刻。
我把那當做你對我唯一的關注。那個時刻,你的溫柔、你的笑容全部屬于我。
我責備自己的幸運,更怨悔自己的不幸。
在同一個校園,獨自承受所有的傷痛。隔著一道墻壁的'我們,心靈卻被隔開了萬里。不再有言語的交際,只是我依戀的目光向你飄去,對上你歡笑中的淡漠一撇。
我的心為你痛了多少次?每每見到你,它都會莫名抽搐,它恐懼再被你補上一刀。
我認識了你八年,愛了你八年,痛了兩載……
八年前單純的欣賞,情思的萌動;八年后癡癡的守候,頻繁的心痛。
不去要求你來愛我,但我希望你會討厭我,那代表我們的曾經足夠讓你印象深刻。
為了奪取你的注意,我用錯了方法。這字句間溢著的憂傷,完全是我的自作自受。
眼淚落在紙上,模糊的視野中出現一朵墨花,這是第一次為你落淚。
心還是很痛,淚水不能治愈心上的傷痕。
即使你的情意轉瞬即逝,但我覺得那抵得過多年來的等候……
隨筆作文 篇3
夢還未盡,只聽得鐘聲滴答,引得想象無盡……
想到球,想到圓滑,想到人……玩籃球,亦是如此,要不何必分為前鋒后衛和中鋒呢,如此復雜煩瑣,無聊否?答案是不,人人有自己的風格,打出不同才能有精彩不斷!
想到球場,似乎又回到了熱血沸騰的時刻。我和一群大人在一起打球,3對3,我們先發球。我將球傳給站在籃板下的后衛隊友,不知是不是過于激動,直接就將球投向籃筐,結果彈筐而出,被對方揀到籃板,左右互傳晃過我隊的中鋒,上籃!得分!當他們發球的.時候,因為距離過遠,球直接被我截下,我三級跳似的沖到籃下,做出上籃假動作,在傳給中鋒,中鋒輕松得分。打到決勝分時,后衛傳球給中鋒,卻因為不慎被對方搶斷,對方一措而就,3分跳投,被絕殺了!后衛開始懊惱,責怪我們接不到球,其他幾個人都不說話了,因為事實很清楚,中鋒周圍對方兩個人進行卡位,而我正站在空位上不人盯防,正有如此好機會,卻被后衛給浪費了,卻還將責任推給被包夾的中鋒。
從這一兩個傳球中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心靜才能將事做成功,而不是如此毛糙能完成的,可見,籃球能鍛煉我們!
我又“轉場”到另一個籃球架下,觀看一群小朋友的比賽,傳球次數明顯變多了,雖然不夠精準,但是足以見到他們的默契。一個穿著湖人隊隊服的小朋友面對前方好多個比自己高半個頭的對手,強突進籃下,準備上籃,旁邊幾個高個子已經跳起來了!精彩的一幕發生了,他將球向身后拋,一個隊友直接接到球,上籃,球進了!我在旁邊為他們歡呼,真是精妙的傳球,更是他們之間的默契。
打籃球像人生一般,只有像精妙的傳球一樣的配合,才有光輝燦爛的成功!
隨筆作文 篇4
一盤醋溜土豆絲,是一道極其普通的家常菜。但是,它卻包含了歷史的積淀,因為它是由中國的家庭一代代傳下來的。正是這種傳承,使得你我可以品嘗它的鮮美,也正是這種傳承,使得中國得以擁有如此多的美味。
物件是可以傳承的,這菜品也是。它們有的是皇室所傳宮廷秘制,有的是民間流傳,但更多的,還是由家庭所傳。一道道菜,由祖上傳遞至今,已變成這個家族的一部分,它們如血脈一般,將這個家連成一體,體現著這個家族的品德,但更多的是展現這個家人與人之間的那份親情,那份關愛。它們就是傳家菜。
我家也有一道口味十分醇厚的傳家菜——粉蒸肉。
這做肉的方法可謂種類繁多,光史料記載,便多達上千種,民間流傳的更是不計其數。宋代文人蘇東坡先生對做肉更是情有獨鐘。他說做肉要“少著水,慢著火”,這樣才能使肉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氣。粉蒸肉也是如此,而且其工序在肉菜中也算是比較復雜的。首先,要精選上等的豬后腿肉。這后腿肉肉質鮮美,不緊不松,不干不柴,口感極佳。而且所選的應為肥瘦相間的帶皮豬肉,有肥增加口感,有瘦減少油膩,略微帶點豬皮,吃起來更加筋道。
其次,所選配料也十分講究,不能過于奢華,也不能太過隨便,最好是配以土豆、地瓜、南瓜等粗纖維食材,以吸收蒸肉時所滲出的多余油脂。粉蒸肉一般是不配如白菜、青菜等葉類蔬菜的,因為青菜等在蒸煮時所冒出的水氣和清香,會沖淡蒸肉所散發出的獨特的肉香,在口感上也會對肉造成一定的影響。
然后是粉蒸。粉蒸肉、粉蒸肉,重點就在那個粉上。所謂粉,是在做肉時加的一種特有的粉料,即五香粉。這五香粉與普通的五香粉不同,必須是手工現磨的五種香料的粉末以及少量面粉混合而成。那花椒、八角、麻椒等香料所散發出的那種濃厚的香氣,是如此醇香濃烈,好似一股真氣,沖入人的鼻腔,猛烈刺激著人的嗅覺,直到把人的所有感官都調動起來,讓人的五臟六腑都氤氳在濃濃的香氣之中。
料配好了,開做吧!先將豬后腿肉切片,片長約十厘米,使其略微入味,再將肉片放入大盆中,在肉上加入五香粉,量要適中,過多則會使蒸肉過于軟面,過少就無法吸收肉中的油脂,會使人吃著肥膩。入料后,雙手在盆中攪拌,使肉的每一處每一塊都均勻附上五香粉。攪拌時,力不能過大,要如同按摩一般,讓肉保持原有的形狀,這會增加肉的質感。這一道工序被稱為和肉,我們家中數我姥姥和肉手法最為精巧。那雙手,又粗糙又厚實,和肉時,力不大不小,就如同在給肉做一次精細的按摩。不管如何攪動,那肉總還保持著原來的形狀。和好后,肉與粉充分混合,往盤中一碼,整齊光鮮,如同一件工藝品。
擺好肉,再將切成塊的.土豆放置于肉上,這所有的準備工序就完成了。接下來,入鍋開蒸。用小火慢蒸,這期間無須做任何工作,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時間了。慢慢地,一縷青煙冒出,如飛鳥般裊裊升起,在屋頂盤旋,最后慢慢散開。那鍋中正在進行著一場儀式,是生命的蛻變與升華。那里面的食材正進行十分嚴肅的交換,是用生命與上帝進行的一次美味的交換。三十分鐘后,廚房已經冒出陣陣濃郁的鮮香,連樓下經過的路人都被這香氣所吸引,停下來,張開鼻孔,貪婪地吸取這香味。鍋中的五香料已經滲入到肉的每一個細胞之中,與其融為一體。這時,關火開鍋,只見原先血紅的豬肉,此刻已變得金光閃閃,上面滿布著一層層熟粉,濃香四溢。一碗美味無雙的粉蒸肉就此誕生。那瘦肉黝黑發亮,肥肉晶瑩剔透,用筷子夾取,稍一用力,那油脂伴著湯汁,就從肉中滲出。放入口中一咬,那油那湯,一下子全部涌了出來,在齒間來回游動,味美肉香,肥而不膩,吃過后,還有一股淡淡的香氣不停地從口喉中向外涌,讓人回味無窮。土豆也因吸收了肉湯變得香甜可口,不干不硬,味道完全滲進,咬起來柔軟可口。肉微咸,土豆味略淡,兩者相融,堪稱完美。
姥姥說,這道菜在我們家已經流傳了好幾十代了。它所包含的已不僅僅是肉香了,而是家的味道、愛的味道。我從小吃姥姥做的肉長大,那味道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如今姥姥一天天老去,頭發也已花白,做粉蒸肉的手藝也已不如從前利落,老是放鹽或加料多了,但我們依然吃得很開心,那里面包含著她對我們滿滿的愛。
現如今媽媽已學會做粉蒸肉,她也把她的愛融入肉的每一個細胞中,讓我感到溫暖。將來我也要學會做這粉蒸肉,把這道傳家菜傳下去,把這份親情、這份愛,傳遞下去。
隨筆作文 篇5
花開的時候卻錯過了看花的季節,風起的時候卻記住了歲月的更迭,千般歲月輪回中,以怎樣的心情笑看風起云涌?放得下的智慧與自己如何領悟?
——題記
夜已沉默,獨留一個人用鍵盤敲打著內心的世界,或悲或喜的時光,恍惚間劃過,如同一條歲月的大河,卻怎么也追趕不上,終不知時間是忘記憂傷的良藥,還是淡化記憶的針劑,若我的'世界悲傷不曾來過,又怎么會莫名的萬般惆悵?忘記了多少次一個人在午夜聽傷感的歌曲,忘記了用怎樣的心情寫下說說,只是習慣了一個人獨守著那份落莫與文字間徘徊,任感情在其間流淌,讓心情在此得到釋放?
天氣不算熱卻把空調開到最大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加理智,若風的心情只有云懂,那自己的心情誰又懂得?文字若詮釋的都是真實的感受,如何詮釋快樂的字眼?若花開一季只為尋找一片美麗的春天,我的世界只求春天曾經來過。
風雨兼程的日子,變得平淡且真實,美好的時光在生活中變得疲憊不堪?偶爾變得力不從心,偶爾也會發發牢騷,即便如此,生活的路終究希望充滿陽光,手握紅塵的筆,多想用心寫下真心的永恒,讓文字歷經千年,依舊保持好原有的姿態,真實的情感。
舉頭望月,天際的那邊可知也會有另一個世界演繹不同的神話?低頭思語,內心的呢喃多想找個人傾聽。孤獨在此凝結,伴隨著冷風在這夜晚。
時光的鐘表滴滴答答作響,若可以多希望時光可以倒轉,做回無憂無慮的自己?幻聽一下內心的世界,分明刻著隱隱的傷痛,若可以經過歲月的洗禮,多希望做開心的自己,心隨我愿,若可,能否讓時光帶走那曾經的迷茫,存放一份安然于人生,靜靜的與我度過剩余的時光。
時間終究是敵不過似水年華,仿佛還在昨天寫著四月的迷茫,今天卻寫著五月的憂傷,若是真有馬良的神筆,就讓今夜讓我用心寫下“永遠快樂”,只求經過時間的驗證,讓自己多一份懂得。五月抒寫一份最后的憂傷,權當給自己釋懷,忘記曾近的迷茫,做回真實的自己。
隨筆作文 篇6
要說潮汐,哪兒也比不上東海的壯觀。
今天,聽說風浪特別大,大浪一來,山崩地裂。老爸就約了一大堆親朋好友,前去觀看潮汐。出門前,老爸到臥室對我說:“鑫鑫,觀潮時要小心一點兒,別被大浪卷走了,海邊是沒有大壩的。”我微微一笑,說:“放心吧,我是不會被卷走的,如果我被卷走,那我豈不是梁山泊的軍師——無(吳)用了?”
到了東海邊,老爸說:“我估計這潮汐比錢塘江大潮還壯觀,最有名的就是它。”我就抓了一把沙子,把手伸進海邊,手里的沙子一下子就被沖沒了,我不禁贊嘆:“浪沒來就如此有力,浪來了該有多大呀!”
約一頓飯的時間,海面上的'風大得可以吹彎樹枝了,海浪又大了一點,潮汐似乎來了。又過了幾分鐘,浪潮又大了些,潮汐來了!
潮汐就像一隊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人群中起了一陣騷動。我的一個朋友又喊了一嗓子:“潮汐來了,潮汐來啦!”這明明是想讓潮汐更大一些。他一喊完,潮汐似乎又高了,高得快能沒過房屋了。浪潮越來越高,似乎已經蓋過了天,正在沖向宇宙的中心;那聲音如同射出了轟天炮,好像大山都被震動得裂開一道長長的裂縫。
過了好久,潮汐才結束。看看海水,已經漲到腳跟上了。
隨筆作文 篇7
放學回到家,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坐在沙發上看小說。我放下書包就去廚房找吃的,中午沒有吃飯,中午的時候肚子已經在唱“空城計”了。找來找去只找到一點粥和泡菜,看著就沒胃口。肚子又在叫了,最后我還是吃了。只有一碗粥,不夠飽啊!
中午的時候,我和同學約定明天帶飯盒去學校,每個人每周帶泡菜辣椒什么的來,好送飯,學校的`那些菜一看就沒有胃口,還不如自已帶來吃呢!“媽媽,明天我要帶飯盒去學校,我想帶泡菜去學校。”我說。“好啊!戴一些泡菜去,戴小罐的,過段時間媽媽給你買。”媽媽回答。我找了找我的飯盒,我的飯盒還蠻大的,色貼的,許久沒用了,上面沾滿了灰塵,我洗了洗,用鹽水浸泡著。至于為什么用鹽水浸泡飯盒,我也不知道,媽媽叫我浸泡的,想想,沒有壞處不是?就照做了。
上了樓,翻開書包,拿出兩份試卷。我奮筆疾書,大多數都是選擇題,很快就做完了。今天我問我們班的學霸要個qq,嘿嘿!現在加,加她還需要回答問題“來者何人?”看到這我噗嗤地笑了,我如實報上我的大名。打開快手,最近有一種聯系劇的,我覺得演的還不錯,給個雙擊。“咕嚕咕嚕”肚子又餓了,下了樓卻發現媽媽不在,手機也沒有拿出去,我決定去找媽媽,到外面媽媽經常去的地方找了找,還是沒有發現媽媽,最后,我放棄了。只能在家干等著。我的心很不安,“會不會出去買菜,被壞人劫走了。還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我擔心媽媽,站起身來,第十次去找媽媽。出門,我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是媽媽。原來媽媽去了雅瑤買東西去了。買了泡菜回來,沒想到我隨口說說,媽媽跑打老遠買回來。媽媽還買了一些餅干回來。此時,媽媽在廚房做飯……
隨筆作文 篇8
以前,在桃花山上,舉目四望,連綿起伏的綠山下,是一畝畝金黃色的稻田,大地上盛開著黃的、白的、紅的、藍的……可愛而又美麗的鮮花,保護環境的聯想作文。人們團結一心、勤奮向上,熱愛祖國母親,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了一座“皇宮”。綠色蒼蒼的高山腳下,有銀綢子似的瀑布,小山旁有清澈見底的小池,池里面的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鉆了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全展開了,露出了嫩綠的小蓮蓬,還有的還是花瓣花苞,看起來像是要馬上要破裂似的'。可現在呢,科技發達了,人們大量地砍伐樹木,建設高樓大廈,城市變成了樓房的世界。
人們自私自利,不共同去保護綠色的環境,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踩死花草,大地現在常常在哭泣,希望與我們人類化敵為友,可人類繼續造工廠,工廠內放出黑煙,濃煙滾滾地升上天空,污染了整個環境,小學六年級作文《保護環境的聯想作文》。于是春天越來越悶熱,夏天越來越酷熱,秋天陰雨連綿,冬天時冷時熱。原來,春天盛開著的美麗的花朵、夏天綠蔥蔥的樹木、秋天果實累累、冬天白雪紛飛的景象現在難以看到了。為了不再讓如此美麗的景色消失,從現在起,人類一定要棄惡從善,齊心協力多栽樹木、花草,愛護環境,保護綠色,為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園共同努力,到那時我們的國家才稱得上是一個可愛而美好的家園。
隨筆作文 篇9
故事的大概應該是這樣的:男人身患絕癥即將離世,此時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他的妻子,妻子問他有何遺愿,男人說想和情人見上最后一面,情人趕到后看見男人這個樣子不禁抱頭痛哭,男人深情的對情人說,這輩子對你虧欠太多,若有來世一定會和你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男人把一張銀行卡放到了他妻子手中,這張卡里,是男人奮斗了一輩子所凝聚的所有財富。那么問題來了:這個男人真正最愛的人到底是情人還是妻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故事,人生這段路,太漫長。漫長到我們遇到過很多很多人,也忘記了很多很多人,也會最終記得很多很多人。從我們出生,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愛著我們的人,也會遇到很多很多自己所愛的人。當你于世界盡頭回首,這所有的人才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全部。
人有貪欲。無窮的貪念會讓人徹底迷失,“食髓知味”讓人“欲罷不能”。往大的方面說,人需要道德與法律來進行約束,將貪欲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文明得到延續。往小的方面說,責任與修養是控制個人貪念的不二法寶,影響和左右家族興盛。對那些我們愛著的.人,人性的“惡”會引導我們向“占有”靠攏,人性的“善”也會引導我們更偏向于“祝福”。
人有嗔恨。“嗔”是因為心中還未放下,我們要懂得取舍。若要在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中擇一人終老,你會怎樣選擇?不同的因有不同的果,這就是取舍。“嗔”所教會我們的亦是一種放手,我們把太多的東西看得太重,背負了太多太多,或是感情,或是地位,或是榮譽,或是權利,放一放,舒緩下筋骨,才能把握的更長久。
人有癡心。自古紅塵難看破,多是明月照溝渠。“癡”是自我的迷失。漫漫人生路,總是誘惑多。癡心作祟,最可怕的就是自我放逐。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為追求錯誤的東西。世間名利皆煙云,榮華富貴一場空。癡心妄想,忙也是白忙。
情人是美好的,快樂的記憶里有著燈紅酒綠與夜的綺麗;情人是難忘的,山盟海誓花前月下曾經的曾經;唯有妻子是不變的,默默無言,靜靜相伴。這就是我們的一生,情人就是我們路上遇到的誘惑,所有的身外之物,妻子就是我們的皮囊,哪怕千瘡百孔,最后仍在我們身上。
不過,也奇怪,男人清楚的知道這一切,若是下輩子輪回,我敢斷定:情人依舊是情人,妻子依舊是妻子。
隨筆作文 篇10
在許許多多成功的人中,他們的經歷并非很精彩,大多都是平凡的,可是正是這平凡的事、平凡的經歷,卻創造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成功,在成功過的人眼里是容易的',是普通的,而在沒有成功的人眼里,它卻是困難的,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在許多人眼中,成功離我很遠,我永遠不可能成功。其實成功離我們很近,只要我們努力爭取,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向前走。我們都有可能成功,成功并非有什么捷徑,有什么經驗,也并非有什么驚人的話,驚人的經歷。
成功的人,只是懈,不灰心,罷了。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
隨筆作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