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隨筆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隨筆作文 篇1
義工
很多學校創辦了家長學校,無外乎讓家長到學校了解學生的成績,成績好的家長風光一把,成績差的家長跟著挨點批。
最近了解到江蘇一個學校讓家長到學校當義工,頗為清新。
每個家長在孩子就讀期間到學校當一次義工,零距離地了解孩子一天的在校學習和生活,感受自我的責任,形成教育合力。
我們的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能否上一個好學校,考試成績如何,很少真正地關心學生在校生活、與人交流、合作探究等問題。通過義工值勤、收發、聽課、查寢、引領學生課外活動、查看小賣部和食堂,全方位地了解學校,并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齊抓共管,真正讓學校工作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關愛學生,就要時時處處。家長義工的舉措開啟了一扇窗。
幫助別人,自己受用;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許諾
我帶過一個班,中招考前緊鑼密鼓,我對學生說再拼一段,中招考前我領大家爬山放松放松。我沒有食言,學生感到了信任。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來自守信。你的一句話或許是不經意的甚至是戲言,然而學生卻銘記在心的。許諾了不兌現,學生會認為你說話不算數,教育就失靈了。
教師不要輕為學生許諾,一旦許諾,就要變著法兒地給學生兌現。比如我國古代商鞅立木為信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教師樹立威信的起點。
蟬在地下的漫長等待,是為枝頭一夏的絕響。
穿過每一場虛幻的夢之門,走向真實。讓師生的心因一個共同的約定靠得最近,攜手走得更遠。
時尚
和師生談時尚,似乎不大合轍。奇裝怪發,穿金戴飾,學校是不提倡的'。但時尚不僅如此。
一次我講解方程,學生問我,F1方程賽車的方程是啥呀?我愕然。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迅猛,網絡洞開天地,總讓人覺得時尚在流行,什么超女、水木年華、NBA、街舞、什么囧、山寨、灌水、炫等,你若一無所知,學生不把你當作出土文物才怪。
易中天教授在談古論史時,不也有很多如諸葛亮唱卡拉OK、周瑜是帥哥、關羽是愛神等這樣一些搞笑語言么?
教師要接受點時尚文化,走近青年,讓他們有一種認同和歸屬感。把一些嘻哈之語適時派上用場,定會為課堂增色。
一次上課,學生睡懶覺,我說了一句不要“懶洋洋”,小心被“灰太狼”吃掉了!學生們都看過這個動畫,一陣笑聲,瞌睡下跑了,又來了精神。
我常把一些重大時事新聞和娛樂新聞在課堂上流露出來,學生會喜歡老師佐料樣的跑題。
泥塑
美國的教師教學生畫蘋果時,提上一筐蘋果,一人分一個,讓學生看、摸、聞,甚至咬上幾口,有了直接感受后,開始畫蘋果。
如何尋找教育資源?在農村學校仍會有眾多的困惑。
一位農村的美術教師,面對農村孩子買不起顏料、畫紙,無法上課,于是改輔導繪畫為教孩子學泥塑。他先走訪陶瓷廠、玻璃瓦廠、磚廠、瓦盆廠了解相關知識,然后像農夫一樣拉來泥土配制成軟硬適度的泥塊,教孩子們捏出千姿百態的造型,令人贊嘆。
其實因地取材,搞校本課程開發即可挖掘教育資源。把民俗文化、種植養殖、觀察自然現象、研究環保等搬到課堂,便成了學習的源頭活水。
泥塑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真實地做活課堂,讓今天的課堂成為明天的生活。
啃書
傳統的教學離不開課本,課本成了唯一的教學內容。
教師先是自己把課本啃一遍(備課),接下來是帶著學生啃一遍(上課),再下來是要求學生自己啃一遍(復習考試)。最后又幫助學生啃一遍(試卷評析)。
課本是范例,版本多樣化,一本書不能通天下。一根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巴的傳統早該更新了。多媒體應用,教學軟件開發正在呼喚教育的超越。
那些抄五十遍的重復練習,那些口吐白沫的大侃,那些滿身白塵的形象都該拾掇起來了。
現代化教育終將帶給教師一個蓬勃的春天。
我們擁抱這個春天,該如何敞開胸懷?
隨筆作文 篇2
我以為我不會哭,或許說因為時間拖沓之久所帶來的麻木讓我也不知是否有點難過。
只是有股郁結之氣,說不清道不明。
既想找人傾訴,又想一個人呆想些時刻。
我避重就輕,盡量用云淡風輕的語言,口氣。
漸漸地,我覺得自己很壓抑,我在想,自己會不會哭。
我用其他事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只到自己一人獨處!
我本想靠在他肩頭訴說委屈。
然而,終究是一個人面對的時間。
我本以為自己不會哭,然而當我輕觸他曾來過的路,眼淚就那樣傾刻奪眶。
我向自己哭訴,向那個他訴說。
我終究是哭了。
無奈,無助。
我隱約覺得他是來過的,真的'有來過的。
只是一切隨緣,擦干眼淚,道一聲:珍重。
隨筆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著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說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彩。戶戶圍著餐桌、抱著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云散,所有的豐收、喜悅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著或趕著身上披掛了彩紙折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兇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戶戶點燃用玉米、蕎面捏的燈盞,小孩挑著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后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著“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戶戶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們爭搶著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隨筆作文 篇4
盛夏,各家的窗子都開著,所以,每當下樓走過外樓梯的拐角處,我就會聽見噼噼啪啪的發牌聲,隔著朦朧的窗紗打眼稍稍一溜,就會瞧見有人正在修筑長城——打麻將是也。他們中有我熟悉的,也有我不認識的,其人員雖常有變化,有一點卻不會變,那就是麻友們開戰的鐘點比上班還準時。其日復一日之流連,竟一邊訴苦說打出了頸椎病,一邊還是電話頻傳,上陣踴躍。放眼今日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那些大大小小冠以老年活動中心的場所不用問,一定是麻將牌場。正是:海國有天皆麻壇,江城無地不牌聲。無怪有人戲曰:正經人那有不會打麻將的!
我不好此道,甚至連牌上那刻著的,什么條子、什么萬、什么東風西風之類的東西,我也看不懂!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我不想看懂。此念何來?說來話長。二十幾年前麻風興起之時我就職于某部門。那時單位里有人就玩麻將,令我不解的是:其麻將之戰必計之以銅,而多數情況又是麻局連著飯局的他們,一到飯桌必互對輸贏。結果必是輸贏不對賬,必是爭執大起,以至于至弄得面紅耳赤,酒都吃不消停。我心下疑惑,玩得起怎么就輸不起?又何多報輸而少報贏?若此戚戚,誠信安在?而情分不是越打越薄嗎?自那時起,我對麻將就避而遠之!而后,為仕途風氣所迫,有時還真就得違心地逢場作戲一番,所以,我就曾多次被同志們拉上牌桌并熱心相教:怎么抓牌?怎么打骰?怎么吃?怎么叉?何為和?可我就是一直學而不會。
其興盛焉!其源而何?開始,我還以為麻將是舶來品,一查百度,竟為國貨!詞條大略為:麻將起源中國,史溯千年,清朝中葉定型。有人說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水滸里的'108位好漢。 也有相關資料記載,江蘇太倉積稻谷。糧多雀患頻生,官吏為獎勵捕雀,制籌牌以記雀數,籌牌所刻符號數字,既可觀賞游戲,也可作兌獎憑證。所謂護糧牌是也,因其玩法、符號和稱謂無不與捕雀有關,故稱之為麻雀牌。還有人將麻將玄說為儒釋道,天地人,合而為一的產物。曰:餅為坤, 條為乾,萬為眾生萬物。天地人、日月星為三生萬物之終極。四人四方為四季,十二張牌為天干,加一天或地牌,每人十三張,按順時針方向抓一打一,天地成牌而為和。
詞條所載其源長矣!于興嘆之際,我不得不承認先人玩物心思之縝巧!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文化!多虧有了它,否則,當下跳完了廣場舞的大媽和晨練結束的大叔們,情寄何處? 看那四四方方 似天井更似四合院的麻將格局 非封閉之產物而何?當今世界,能夠和國際象棋相比的高雅游戲是圍棋、象棋而非麻將 。但國人的最愛卻恰恰是麻將,改革開放任重道遠矣!
隨筆作文 篇5
美,是開滿了彼岸花的河岸。生生相錯,永不相隨,有葉無花,有花無葉,但有時我會想,彼岸花又為何是離別呢?只因為它是地獄之花、接引之花,盛開在黃泉路上的花,在路上蔓延著,成為那唯一的一道風景。
美,是黃昏時在山間傳來的聲聲鐘鼓。聲音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清脆,不像別的“鼓”,那么低沉、那么無趣,而那道光、那道黃昏時的暮光撫在我的身上,是那樣溫暖、舒適。
美,是小巷里撐著紙油傘走過的丁香般的女子。在細雨如煙,悠長寂寞的一條小巷中走過,夜把秋葉穿成串,成串的秋葉在空中飛舞,我不知丁香在這季節中是否逝去,但在我心里,那個小巷中的她依舊盛開著,那氣息,從南方飄過北方,在從北方飄入我的'心田里。
美,是從秋葉的飄零中,我讀出了季節的交換。只因在紅花凋謝中,我感到了時光的匆匆;在大樹的年輪里我悟到了歲月的變遷;在春雨的淅瀝中,我讀懂了生命的感嘆。
美,是晨光熹微走到暮色四合,從春花到秋月,我低聲說:“所有的一切美,都不是偶然,只是那年正好遇見你,故事才會悄然鋪開。”
美,是如果有來生,我愿做沙漠中一棵孤獨的樹,遠離人群、遠離紛爭、遠離人心、遠離黑暗,直到葉落、花謝,直到那一個永恒!
隨筆作文 篇6
再過沒幾天,圣誕節就要來了。
閑蕩時聽見路人的話語:“一年又要過完了,明明還沒習慣起起落落,可……哎,每過一天,總覺得自己又離死亡進了一步。記得以前……”我微帶詫異的轉頭望向聲源,男子,三十左右,衣著整齊且不失華麗,眉宇間盡是一種說不清的嘆惋和哀愁。沖動過后,臉上帶有些許尷尬,甩頭避開男子疑惑的.目光,加快腳步,沒走幾步,又停了下來。(我一沒殺人,二沒搶劫,跑啥?)然后自我安慰道:那人是看人家長得粉可愛,絕不是因為覺得我神經……(無語)
“記得以前……”腦海飄過這句話,思緒像插上翅膀,飛向了2年前。
那時是6年級吧,興許是快畢業了,班上掀起了一場“送禮”風潮。那時思想特純潔(不象現在,說崇拜某人,進了別人的耳朵卻成了‘暗戀’某人),男女之間贈禮的沒啥‘遐想’,記得我曾收到過一個許愿瓶,我在里面寫了長長的愿望或是夢:“長大很有錢”“可以長命百歲”“有個和諧的家”……雜七雜八的一堆。再后來,畢業是寫得都是千篇一律的“要記得我喔”,真正記得的卻是沒幾個,而那個許愿瓶也早已不見蹤影。
而現在,來來往往久了,該忘的不該忘的都沉沒了。
忽而又想起,曾經做的一個心理測試,它問我,看見黃色,想到了誰。我微愣了愣,寫下了記憶最深處的傷疤:媽媽。結果告訴我,她也許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人。很準呢。
好吧,該結束了,希望大家新年快樂。過了今年,也許什么都不記得了呢,也許只剩下微笑,也許只剩下眼淚……
隨筆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和外婆在后門的空地上種玉米。我們來到空地上,外婆手里拿著一把小鋤頭彎著腰,用力地挖,可是地太硬,怎么也挖不出來一個坑。外婆想了一個辦法,用鋤頭的一角去挖,終于挖出一個小坑,這樣一個玉米坑挖好了,按照這種辦法我們一共挖了幾十個。我負責播種,我拿著玉米的種子,在每一個坑里放了兩顆種子,兩個種子都是分開放的,放好了種子,把土輕輕地蓋在種子上。過了幾天種子發芽了,我好像看到了一棵棵茂密的'玉米桿上長出了一根根結實的玉米棒。
外婆告訴玉米的營養非常好,我以后要多吃玉米,希望長得和玉米桿一樣高。
隨筆作文 篇8
考試
期末考如期將至,感覺很怪,但又說出個所以然。心情平靜,對于大大小小的考試,起初是頭疼,慢慢著便適應,最后甚至麻木。我常常想,考試能決定什么,然而這一切不會因我的想法而改變什么。父母的期待是有的,老師的關心是有的,相對,某些人的的'詛咒,訕笑,也依然存在。不理會,便是對自己最好的催眠。只希望能好好應付,雖然不喜歡考試,但未來的好多事,都要依附這所謂的考試成績。生活還要繼續,我的考試也不會停止。
活著
當你得知你只剩三天的壽命可活,你會利用這所剩不幾的時間做些什么?有人說:當然是好好去瘋一場,現在不享受生命更待何時;有人說:去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去完成自己未完的愿望,不留遺憾。我的話,還是會安靜地活著,不改變什么。我依舊是洗洗睡睡,吃吃喝喝,看看書,上上網。畢竟對于我們來說,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
眼淚
感動的時候會想掉眼淚:興許是看到某部煽情的電影,某個感性的情節,也不排斥生活之中處處都有掉眼淚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的某句關心話語,又或是朋友的某一個溫暖的眼神;還有另一種情況:累的時候,被人誤會的時候,被侮辱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甚至某個瞬間,突然就想落淚了,毫無防備,原因不詳。眼淚確實是好東西,可以濕潤眼睛,浸濕心靈。
隨筆作文 篇9
從集市上回來。
路旁綠油油的樹葉被太陽鍍上了一層金邊,就像在油鍋里咕嘟咕嘟地煎炸后形成了薄薄的金燦燦的脆皮。
手里拎著長豆角和西紅柿,還有幾根黃澄澄的香蕉。
西紅柿紅彤彤的`,確是玲瓏剔透,恰似娃娃害羞的笑臉。
在很多年以前的盛夏,知了在柳樹上不厭其煩的聒噪著,強烈的陽光烤得大地熱氣蒸騰。風扇整日沒頭沒腦得轉啊轉啊,那聲音使我直起雞皮疙瘩。
那時候我還扎著兩個羊角小辮,酷愛粉嫩嫩的紗裙,可爺爺總是給我買粗麻布的裙子,他說這樣的面料穿起來舒服。
爺爺常常給我做白糖西紅柿,他總是把西紅柿切丁,然后使勁搗碎,每次聽到“咚 咚 咚”的聲音,我都光著小腳丫跑進廚房里,看他把西紅柿搗得皮開肉綻,翠綠的種子像裹著一層透明的睡袍,在紅紅的汁水里靜靜地躺著,哦,那是開屏的孔雀的羽毛。
然后,爺爺會添一大勺白糖,在乳白色的瓷碗里攪拌均勻。我仿佛已經嘗到了這甜甜的美味。爺爺說,每次我看他添糖,眼睛就瞪得圓圓的,睫毛眨巴眨的,抿著小嘴。
今晚,我想做西紅柿蛋花湯。
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己僅僅走了一小段路,四肢卻是生疼的。
躺在沙發上,不想動了。
不再做湯。晚餐是兩根香蕉,一杯酸奶,一杯速溶橙汁。
喜歡喝冒著熱氣的橙汁。總是舀一小勺田橙粉,用剛剛煮好正在沸騰的熱水沖,覺得這樣比較甜。喝咖啡時卻恰恰相反,一次沖兩包雀巢,這樣會香,味兒濃。
七點十分。天空慘白。
我等著夜幕降臨。
隨筆作文 篇10
盼來盼去,終于盼到了渴望已久的暑假生活,暑假真的到了卻不知道該該些什么。放假要抓緊做作業。做完作業再去玩。
原本計劃和朋友們一起去逛商場,不了卻在半路上崴了腳。第二天,我姑姑和小倩姐來到了我家,說要把我接到他們家去住幾天。我可是早就想去了,卻因為腿上的緣故去不了了。
沒辦法只有上網了,上網之后,我就像是長了一雙千里眼,什么信息都能看到,例如:美國NBA籃球賽的情況、中國發展的情況、今年我國中考和高考的情況等等,即豐富了我的暑假生活,又增長了我的見識,還開拓了我的視野,增加了對世界的了解……這些當然要歸功于我們的千里眼--寬帶網。上寬帶網的好處還遠遠不止這些,上網后我還可以給我的朋友發電子郵件,可以去購物,還可以找我的表哥聊天呢!暑假里上網真好,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建立一個屬于你自己的.網站呢。你不來試一試嗎?
幾天后,我的腳好了,然后我就去了我姑姑家。姑姑給了我50元錢,晚上讓我去超市買些零食,我們到了超市買了兩瓶橙汁還有一些我愛吃的零食。姑姑可真好。
快要開學了,我和姑姑告別后回到了家,媽媽說:“在你姑姑家玩的開心嗎?你去了姑姑家之后,你小姨打過兩次電話,說要把你接到她家住幾天,可是你不在家。”我笑著說:“明年去也行啊!再說了我也快開學了,讓我踹口氣,這幾天好好準備準備,好去上學。”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的作文05-29
隨筆作文05-27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
隨筆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