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隨筆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隨筆作文 篇1
舞臺漸漸落下了帷幕,星星與月亮點綴了這黑幕的孤寂。忙碌了一天的城市漸漸沒有了白日的喧囂,霓虹燈閃爍的光芒成為了這個城市的主格調。這時,我總愛坐在自家的陽臺上,欣賞著窗外美麗的夜景,泡上一杯香醇的奶茶,再拿上一本好書,享受著這一刻生活的美好。
我愛讀書,不為那些繁重的學習任務,只因它能讓我在緊張的生活中放慢自己的腳步,讓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
我不能自抑地喜愛那些泛黃的線裝書,握著它們就像握著一脈優美的傳統,那澀暗的紙面蘊含著一種古典的美。透過那些經典的古詩詞,我認識了“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的李白;“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間,春水群歐野老心”的杜甫;“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憂愁發憤,著成信使照塵寰”的屈原……我總能隨著書中那些細致的描述,幻想著漫步在錢塘江畔,在潮起潮落中,感受“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的壯闊;倘佯在滕王閣下,在落暮余暉里,想象著“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的壯觀;登臨泰山之巔,在紅日噴薄時,欣賞“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壯麗。也曾隨著范仲淹登樓眺望浩渺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氣象萬千;隨郭沫若靜靜仰望燦爛的星空,領略天街的美妙神奇;隨宗璞駐足凝望繁盛的紫藤蘿,感悟著樸素的人生哲理。
培根曾經說過:“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書籍所能代表的不僅僅是人類文明的印記,同時也只有它所承載的文字才能超越時空,見證人類歷史的變遷。從上古時期的亞述泥板、古埃及的紙莎草卷、羅馬時期的羊皮紙,到中世紀的冊子本、近代的印刷本,書籍漫長的發展過程難道不就是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的體現嗎?也正是有了書籍這種載體,才將這些珍貴的知識和文化有效地保存了下來,并且傳播擴散到了世界各地。因此,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承載者,也是歷史最忠實的記錄者。
然而,光讀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學以致用——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因為,我們如果只知按部就班,不知思索進取,人類就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從羅曼·羅蘭所寫的《名人傳》中,我懂得了: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斗,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無論我們身處哪個年齡段,閱讀總是陪伴在我們身邊,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們的良師,亦是我們的益友。
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閱讀陪伴著我們的成長,它在每個人的心中播下了一顆屬于自己的夢想種子。讓我們用閱讀來澆灌這顆種子,讓它茁壯成長吧!
隨筆作文 篇2
昨日,立冬了!為了彰顯她的到來,氣溫驟降并伴有陣陣的寒風,讓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她的冷峻和威嚴,啊!冬的女王你終于來到了我的身旁!
曾何幾時,多少文人墨客都把他們的詩情畫意慷慨地送給了春夏秋三姐姐,唯獨對冬妹惜墨如金,可我對她的冷艷卻情有獨鐘!
冬天是美麗的。特別是冬日的太陽。
君也許見過泰山的日出,噴薄而出光芒四射,十分的耀眼;君也許還見過海邊的日出,彩霞飛舞紅云萬朵,可我卻獨喜歡冬日北國的太陽,那一望無涯的雪原上靜靜掛著一輪又紅又大的太陽,沒有彩云,沒有耀眼的光芒,但卻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分外的紅,且分外的素俊,一點也不張揚,一點也不宣染,就象一個未出閣的美少女,羞澀而自然;又活象一個晶瑩剔的透童話世界,給人純真,給人樸實,給人寧靜,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
凝寒的冬季還有一種空曠而寂靜的美。唐代柳宗元曾有名句長留于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他描寫的是,大雪紛飛的江面上一孤舟老翁獨自垂釣,宇宙萬物似乎都在那一刻凝結成永恒,靜靜地沐浴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享受著宇宙博大而空曠的寂靜之美,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觸油然而生。
此外,冬天的夜晚也別有一番的美麗。
漢代以后,匈奴常侵中原,于是抗擊匈奴的英雄輩出,歌頌英雄的詩句散見于文集,一曲《塞下曲》便是美麗冬夜的真實寫照:“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那是一個怎樣的`冬夜呢?漆黑的夜空中飄灑著漫天的大雪,亮晃晃的鋼刀伴著雪花飛舞,馬蹄在雪地中急馳,西風裹夾著雪花在夜空中長嘯不已,驚鴻一暼的大雁似乎是倒掛在夜空中的剪影…那一夜,彰顯了冬花雪夜的壯美,那一夜,給后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
冬天又是剛烈的,特別是冬天的風。
風就是冬天的手,它馳騁在冬的季節,所到之處,把山河打造成銀色的世界,給湖泊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蓋,將滴水定格為冰柱,飛瀑凝結成冰川,把地球的一半塑成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從此,地球的居民們又多了一處旅居的北國之村。
啊!我贊美冬的季節,不僅是因為她心性高潔,性格剛烈,也不僅因為她具有打造冰山的鬼斧神功,而更在于她具有富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她是春的搖藍,當春在搖藍中蘇醒時,冬便悄然退去,留下一個冰雪消融含苞待放的春天!
隨筆作文 篇3
在臺灣交換學習那半年,我常去宿舍旁的一家紅豆餅攤位買小吃。我愛去的那家,是三個男人共同經營的:阿公、爸爸、兒子。阿公負責翻烤外圈,讓它維持脆而不焦的口感,爸爸攪拌制作著不同的餡料:奶油、芋頭、紅豆,兒子正當壯年,用沉重的木勺子,把一口口餡料涂抹均勻。
買得多了,我排隊時開始細細觀察他們的動作配合、語言交流,甚至眼神交換。一句廢話也不需要,他們就能流暢地完成一整道制作工序。這種看似渾然天成的默契,其實來得艱難。從阿公擺攤賣紅豆餅起,這家店已存在了五十年,父親接過了阿公的手藝,再把它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兒子。和他們從主顧變成朋友后,我曾發問過,會覺得悶嗎?把一輩子都融進這甜食里,會不會感慨壯志未酬?
不會啊。那做事利落的年輕人答得也干脆,你看那么多人喜歡我做的紅豆餅。
年輕人看著我,用帶點好笑的口吻答道:“一開始是會啊,覺得阿爸和阿公教我的東西很不時髦。憑什么別人都在滑板玩搖滾,我在捏紅豆餅。但是后來發現,那么簡單的一門手藝,居然也有很多訣竅和要點,也需要花費好多心力,那時候我才想明白,攀登每一個行業的最高峰都不容易,做最棒的紅豆餅和做最牛的工程師一樣,都是要非常專注才能成功的。你聞一聞,多香啊,我怎么舍得放棄。”
交換學習回來后,我看到一門講西方現代文藝思潮的課,一看課程介紹培養學生對西方藝術史的粗淺理解,讓學生感知美、欣賞美,乃至創造美。怎么聽怎么輕松,便選了它。老師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兒,教的盡是些冷僻課程。
但他的課完全出乎我意料。
大半頭發都白了的老師,一上臺先鞠躬,感謝我們的出席,繼而轉身,一言不發地在黑板上畫了一條坐標線,標注出現代文藝的幾個重要時間節點以及代表人物。他一路梳理文藝脈絡,從高更到畢加索,從德加到塞尚,栩栩如生,細節畢現,鎮住了底下一票攥著手機打算刷微博的.少年。
當他語調平緩地,講起莫奈一生對花與水的執著時,我突然意識到,窗外是春天啊。
總是很感激,遇上這些耐得住性子的人。
剛上大學時,我常常翹課,專業課上翻小說,選修課上看電影,期末考前通宵一場,就算是給這門課的最高敬意。
但與我同宿舍的女同學不一樣,她把做科研作為奮斗目標,明確得讓我們汗顏。平日里非常寡言,我們討論時事交換《三聯生活周刊》時,她埋頭看大部頭的專業著作,對一連串時髦詞匯完全無感。文學史課上,我跟老師一唱一和講段子,一扭頭,看到她在默背民國大事記。半年前,她拿了國家獎學金,去了美國交換學習,甚至連留給我的結尾,都讓人無語凝噎:宿舍里四人碰杯,我們喝的是啤酒,她拿茶水蒙混。
在每個人都在盡力表現出格的年紀,我很輕易地,判定她很悶。但此刻,我卻莫名其妙地覺得她挺炫酷的。
在全班人都在焦慮畢業擔憂前程,卻又要假裝大大咧咧的環境里,她選擇了老老實實的活法。在我們踴躍表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紀,她選擇了克己復禮。這種節制的不動聲色的活法,好像比荷爾蒙慫恿下的滿不在乎更酷耶。她擺明了只想做優等生,她也確實做成了優等生。
我認慫了,不再用無所事事的口吻,來證明自己的炫酷。有些人生來就能用單腳站立,我不行,我需要兩只腳踏踏實實地踩在地面上,才能站得很穩。
我雖然慫,但爸爸非常炫酷。年三十的下午,我們在樓下準備燒菜跟親戚閑扯搓麻將嗑瓜子,他一個人在樓上,翻譯一道競賽經典例題。有一桌三缺一,我媽讓我催他下來湊數,我蹦蹦跳跳地跑去找他。
爸爸躲在一沓沓資料里,躲在很重的辭典后面。爸爸老了,發際線越來越高。可是專心的爸爸好酷呀。我跑到他面前,彎下腰問他:你給我騰點地方,我陪你看會書好嗎?
隨筆作文 篇4
孤獨是一種特別的感覺,許多人都對你漠視,想靠近他們,卻事不關已,被拒絕的打擊,拉下無底的`深淵,心中是一陣陣刀割的疼痛與憂傷。
自己深情的朗讀卻被無緣無故的扣分,那時,就像從天堂摔入地獄,看見臺上的委員微微一笑和其他同學對我的譏笑,心中很是憤憤不平,看見黑板上的扣分卻又無力還擊。
看見其他同學在歡樂的玩耍,我走過去小聲的說了一聲:我能參加嗎?可以迎來的冷漠,不斷叫了許多聲后,最后聽到了一聲:不行。一塊石頭突然打到了我的頭上,忽然又來了一個同學,他也想參加,聽見后大家干脆的回答:好,快點來!心中頓時猶如雪上加霜一般。
孤獨時也只能在學校四處游走,或者和花草樹木作伴。
謹以此文來安慰我那受傷的心靈!希望能給我帶來溫暖!
隨筆作文 篇5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生物所具有的活動能力。一片樹葉,一朵小花,一只小鳥,一棵樹苗,都是有生命的。生命也是一封信,一封寫了一半沒寫完的信,我們要繼續寫下去;生命還是一首歌,一首唱了一半沒唱完的歌,我們要繼續唱下去……
這使我想起曾經聽說過的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同時患上了絕癥。一位家庭很富裕,一位家中很貧困。當病魔無情地襲向他們的時候,兩人對待病魔的態度截然不同。家庭富裕的.人想,我的家庭那么好,少我一個也不要緊,沒過多久他就離開了人世。而家中貧困的人卻想,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倒下!我的孩子和妻子都需要我。就這樣,病魔好像退縮了,他活了一個又一個春秋……。他如小草般頑強,正是這樣他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這不禁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生命是堅強的,生命是奇妙的,生命是變幻無常的,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生命那不平凡的真諦吧!
隨筆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
隨筆作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