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好迷人的中秋節心情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秋美好隨筆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美好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美好隨筆1
今天是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終于盼到了!
今天,外婆請我們去她家吃團圓飯,她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十分開心。
最難忘的時刻就是晚上賞月,吃完晚飯,大家來到樓頂上賞月,外婆拿出月餅、水果,供我們品嘗。大約晚上八點鐘左右,月亮從云層里鉆出來了,圓溜溜的,真像我們吃的月餅呀!藍黑色的天空中,一輪明月灑下銀色的光芒,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
我們一邊欣賞明月,一邊吃著甜甜的月餅,忽然,我想起了一首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遠在廣東的爸爸此時是否像我們一樣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如果爸爸現在和我們一起吃月餅,賞月那有多么幸福啊!
中秋景色自然好,只缺繁星在銀河!盼啊盼,盼啊盼,終于盼到中秋節了!
白天,人們匯聚到了大街上,川流不息;下午大街上的'人比上午少了一點,夜晚,大街上的人逐漸少了!有的在賞月,有的在家吃團圓飯!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幾乎人們都在家里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美食!我也在家里幫爸爸媽媽打下手忙的不亦樂乎!馬上就要開飯了,我坐在飯桌前焦急而有耐心的等待著.就在這時,大鐘響了,鐺鐺鐺......響了六下之后,哥哥大喊了一聲:"開飯了!"然后大舅和老姨有節奏的上了一盤有一盤的菜.我們都坐在桌前,只有媽媽一個人還在廚房里忙活.夠了兩分鐘后,媽媽興高彩烈的上了最后一盤菜!我們邊吃著這些豐富多彩的飯菜,邊觀賞著窗外的月亮!月亮斜掛在天空中,廖廖的星星在一望無際的銀河上,可愛的眨著眼睛!
大舅喝了一口酒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飲了一口酒!頓時,臉仿佛紅太陽一般紅!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中秋美好隨筆2
今年中秋,是在與父母的簡單的一次聚餐中度過的,因為尋常,我甚至找不到一絲值得保存在我記憶匣子里的美好,是因為繁忙的學業掩蓋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為我摯愛的親人,此時已然不在我身邊。我只能從花樣日益繁多的月餅中,去找尋,依稀地辨認那些過往。
我又看到了那個忙著品嘗月餅的不亦樂乎的我,看到了一張年老而已殘舊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隱約可見的慈祥臉龐。那時候,中秋在我腦海中并無概念,因為那時的月亮并無異于評審,可以時常看見,可以讓它跟在我身后,很服從,因此對中秋的月亮沒了好奇心。可讓我對之魂牽夢繞無法忘卻的卻是一個小月餅。
作為一個對一切具甜味的東西都有著嚴重情結的我,月餅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餅在我的印象中就簡單得只剩下豆沙與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餅,總會不懷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來。而吃完甜點的我卻又露貪婪的眼神,外公此時總會笑著輕撫我的嘴角:“看你這個小饞貓!”
于是每一年中秋節,就在這種與月餅的邂逅中悄然度過,而外公,也在每一個月明的夜晚漸顯蒼老,于是后來,月餅變了味。
終于一年的中秋節,外公再也沒能和我一起度過。那時起,中秋的月餅再也嘗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嘗更多口味的月餅,也難以勾起我的興趣,習慣了外公做的月餅的我,又怎么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時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卻悄然升起。我開始睜著大眼睛,久久的.佇立凝望那一輪極圓的月亮,可心中卻有絲絲寒意。錯過的月圓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時光也無力被挽留。
中秋節,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過頭,想抓住背后那縷月光,卻見不到月亮。曾錯過了無數次的月亮,又怎么會始終如一地跟在我身后,并一如既往地給予我溫暖呢?這已然不是那時的中秋了!
夢境里,我走在路上,歡笑著奔跑,一回頭,滿臉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許,那樣月光洋溢的中秋,回憶而美好。
中秋美好隨筆3
我們迎來了中秋之夜。
夜幕降臨了,星星布滿夜空,向我們眨著眼睛,皎潔的月亮仿佛早已猜透了我們的心思,她拉開了夜幕,張開了笑臉。這時,月是那么溫柔,她將黃色的光亮輕輕地灑向大地,瀉進每個角落。
幾天來我一直都在盼,今天終于盼來了中秋節的夜晚。吃過團圓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越秀山觀賞花燈。一走進越秀山的大門,我就被那些五顏六色的彩燈和前來觀燈的人群所深深地吸引住了……這里熱鬧非凡,人潮涌動,歌舞升平,好一派南國風光。啊!我們走進了一個燈的世界,花的海洋,走進了這人間天堂。
我和爸爸媽媽沿著五彩繽紛的燈廊,來到了彩燈最密集的地方。那些五花八門的彩燈,使我目不暇接,仿佛走進了迷宮一般。這里的彩燈有的像小兔子,有的像大飛機,還有得像太陽公公……這時,一串歡樂的笑聲從人群中傳來,我聞聲跑了過去,原來那里高掛著一個會轉的大彩燈。只見彩燈的兩旁畫著桂林的山水畫,彩燈的正面畫著一個神氣十足的豬八戒,他搖著扇子,翹著二郎腿,露著大肚皮,大模大樣地吃著西瓜。另一面則畫了一個力大無比的'孫悟空,他高舉金箍棒,眼睛里放出金光,似乎要把那個貪吃的豬八戒痛打一頓。看著這個有趣的彩燈,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天色,越來越暗,此時的月亮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也許是藏到云彩里睡覺了吧?可越秀山里的燈火卻更加明亮了!你看,那“龍鳳燈”不停地飛舞向我們揮手致意;“阿凡提”騎著小毛驢朝我們瞇瞇笑;“航天飛機”正在飛快地旋轉,似乎就要射向太空……清馨的花香撲面而來,人們的歡歌笑語在越秀山的山谷中久久回蕩。
這時,月亮似乎睡醒了,又從白棉花般的云朵里鉆了出來,露出了溫柔的笑臉。她用黃色的柔光伴隨著我們沿著林蔭小道,漫步向公園的深處走去。此刻,舉頭望明月,好一輪大玉盤似的圓月高高地鑲嵌在墨藍色的夜空中!岸嗝疵篮玫闹星镏拱!”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
中秋美好隨筆4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的古代歷法,漢服中秋農歷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個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稱“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重要節日之一。
在北方的一年三節中,我最喜歡中秋節。因為端午節是在五月,正趕上青黃不接的時候,何況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而立,未免令人有傷感之意。春節是在寒冬臘月,萬物凋零,寒風刺骨,仿佛呼出的熱氣都要被凍住,在窮人的眼里,過年即是過關,雖有爆竹聲聲,新桃換去舊符,總免不了有對生活窘迫的無奈。
兒時的記憶中,春節里父母憂郁的眼神,在我的心里總會有一絲酸楚,雖然父母強裝笑顏,可貧窮的現實擺在面前,只是家人裝作視而不見罷了。唯獨中秋,是在收獲的八月,在我心里中秋節是一個沉甸甸的節日,新糧進倉,果實成熟,單就這一點,那種收獲的喜悅溢于言表,更何況有朗月相伴的不夜天。
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卻說“一年之計在于秋”。春,萬物萌發,一年初始,雖給人以希望,但要想收獲還得去奮斗,不知結果如何。秋,收獲在握,結果盡知,不必再懷著忐忑的心情,去預測奮斗結果的好壞。故也最喜歡在秋天里的中秋節。
中秋節里,生活再拮據,母親還是要買幾包月餅,為的是去看望親戚。小時候的月餅,沒有現在的塑料包裝,是用棕色的牛皮紙包的,外面再用棕色的紙繩十字交叉綁緊,一包里有五塊月餅,從母親買來,我的心思就全在月餅上了,想方設法也要吃一塊,為了不把包裝紙弄壞,先把紙繩解開,拿出一塊,再原樣包上。雖然怕被母親責罵,可吃到嘴里的月餅香味,還是暫時驅散了害怕的心理。月餅是五仁的,最喜歡吃著吃著見到一個花生仁,吃到嘴里那個香無法形容,F在的月餅,花樣繁多,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餅月的味道。
最后,母親還是會發現月餅少了,免不了一番責備,只好把少了一塊的那包月餅,分給我們姊妹幾人吃了,我就會多吃到一塊。在我印象里,母親是不喜歡吃月餅的,如今想來,那是母親舍不得吃而已。
吃過月餅,當然是要賞月的,家鄉的月亮永遠是清澈明亮的,仿佛那蟾宮的`桂樹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樹下的玉兔也是清晰可見,真讓人有蟾宮折桂的欲望。如今生活在城里,月亮總是灰蒙蒙的,好像蒙著一層紗,心里知道是因環境的影響,所以心思總是放在家鄉的月亮上,還沒到中秋節,在心里家鄉的圓月早已掛在了天上。
遺憾的是,有時因工作關系,中秋節不能回老家,干脆躺在床上不去賞月,可月光還是透過窗戶照進屋里,讓人更有一絲“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的幽怨。
期盼著,今年的中秋能與家人團聚,盡情的和家鄉的月亮做個親近,聞一下月光的味道,不,是團聚的味道。
愿天下游子,中秋之際,趁明月照路,回家團聚。
【中秋美好隨筆】相關文章:
美好的隨筆06-21
美好迷人的中秋節心情隨筆01-13
美好的青春隨筆10-30
生命是美好的隨筆10-07
遺失了的美好隨筆10-07
中秋的隨筆11-24
隨筆中秋之夜03-06
中秋隨筆初中04-20
中秋隨筆小學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