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隨筆作文范例(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隨筆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隨筆作文 篇1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
今天,我特別高興,一大早就從那個溫暖被窩里起來。因為我的表弟——心煒準備來我家,跟我一起度過這個新年。所以,我立刻穿衣、洗臉沖向樓下在門口等心煒。可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眼看快半小時了心煒還沒來,我灰心了。我只好回到家里,就從耳邊傳來, “陳可——陳可——我來了。”聽到這聲音我便不想而知這個人是心煒。
到了下午,爸爸帶我和心煒去家門口去貼春聯。貼完春聯后爸爸要放鞭炮,所以讓我們先進去吃飯,今晚的菜可豐盛了,有兔肉,有翅中,還有春節必不可少的東西——餃子。飯吃好后,我和心煒還有小伙伴到前門一起放鞭炮,這次的煙花可漂亮了有紅的黃的'綠的各種各樣,五彩繽紛。因為我們12點準時還有下樓放煙花。
12到了我們再次下樓,到了門口我的耳邊傳來新年鐘聲敲響的聲音和陣陣鞭炮聲。這時老爸也放起來鞭炮,鞭炮放完了。
整個世界好像沉浸在鞭炮聲中真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呀!
春節隨筆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河南虞城縣,我家鄉的春節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話,那就跟我來吧!
春節的'時候,各家的窗戶上都貼上了窗花,大門上也貼著各種各樣的對聯和門神。看著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說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這時,我的家人們也在辦年貨,看見大家在汗流浹背地干,我也去幫忙,我的任務是陪奶奶一起買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吃餃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顆牙齒就是被包在餃子里的硬幣給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正在想著,笑著,只聽“咯噔”一聲,錢從奶奶嘴里掉了出來,看來今年我是當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家鄉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過年的話,那就請到我的家鄉來吧!
春節隨筆作文 篇3
不知不覺春節就要到了,春節對于小朋友們來說都是非常的開心的呢。
隨著初冬第一場雪的來臨,隨著第一聲爆竹的炸響,年,來了。冬去春來,讓我們用最響亮的.鞭炮,最真摯的笑臉,來迎接美麗的春天吧。瞧,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墻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柜;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看,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整個神州大地在歡騰,全球各地的華人歡度春節。期待春的信息。
過年,想必最快樂的事就是穿新衣、發紅包了。你看見,從長輩手中遞來的一只紅包,或許還帶著手指的余溫,遞到你的手中時,你才會發現,這紅包里面,包的是長輩暖暖的愛意,你看見,媽媽將一件精挑細選的棉衣披到你身上,穿上時,你才會感到這冬天里的溫暖,這件衣服里縫進了媽媽的體溫。
過年,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除夕那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放煙花,讓我們醒著度過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吧。
春節隨筆作文 篇4
新年又稱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為重要節日,也是我國最紅火傳統節日,也是我國人民最看重節日。下面讓我們來解下過年基本習俗吧!
春節里,家家戶戶必然裝扮得紅紅,掛紅燈籠、春聯,貼“福”字等等。總之是用紅,穿紅,戴紅,可以說“紅色”成為人們春節時最親密朋友。傳說在古時候,由一個叫“年”怪物,經常在春節這個節日里跑出來害人,后來得知,它很怕紅彤彤東西和很大響聲,比如一個熟透紅蘋果就足以嚇跑它。后來人們就想一個辦法,就是在過春節時候把家里扮得紅紅,還經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歲。古時候,有個人曾以吟詩、打麻將來打發時光,可是現在不同,科技發達,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看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子也喜歡看呢!不過為什么要熬夜守歲呢?相傳在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做“歲”怪物喜歡吃成年人與老年人,不喜歡吃小孩子。可是,它特別壞,每當遇到小孩子時,就會施法把小孩子變笨。直到有一年新年時候,一個財主給他兒子一點錢,并給他系在錦囊里,結果當他兒子遇上“歲”時,“歲”見這個金光閃閃東西竟掉頭就跑。此后大家不僅夜里守“歲”,謹防“歲”偷襲,而且也會適當地給自己孩子一些零花錢,命名為“壓歲錢”。
新年就快到,有那么多有趣傳統習俗,好期待啊!
春節隨筆作文 篇5
過年了,過年了,終于過年了!我高興地喊著:“我又長了一歲,我十一歲了。”
一大早,全家就開始忙上了,爺爺在一旁監督。我和爸爸貼對聯,這對子寫得真好“財源滾滾來,年年發大財”。如今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爺爺也年輕了好幾歲呢!
過年了,媽媽要包好多的餃子,有酸菜豬肉餡的.,有韭菜雞蛋餡的,有牛肉蘿卜餡的……新年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好吃的,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盼望著零點鐘聲的敲響。10點左右,家家戶戶燃起了煙花炮竹,火熊熊的燃燒起來了,餃子下鍋了,我們要圍著火堆繞幾圈,聽爺爺說這樣就不會生病,可以去去晦氣。
熱乎乎的餃子上桌了,剛剛熱好的菜端上來了,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了,爺爺、奶奶樂得合不攏嘴,我們把祝福送給他們。
和媽媽收拾完以后,我進入了甜甜的夢鄉,我希望下一年馬上來到,因為我想再長一歲。
春節隨筆作文 篇6
新年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在干什么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說:“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后轉去,對著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說:春節聯歡晚會代表著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初一的湯圓,初二的面,初三的`餃子。初四之后的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初一不準花錢,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說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初一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初二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節隨筆作文 篇7
此時此刻的我,深深的被過年的氣氛包圍著。
除夕夜那晚,我跟隨者爸爸媽媽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味兒。哥哥、姐姐、小姑媽他們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談。晚上,一家人圍坐在大圓桌前開開心心的吃著團圓飯。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了一會兒天。聊著聊著,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它給我們帶來了一頓美艷的視覺“團圓飯”。晚會上有絢爛的燈光,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盤盤精彩的“菜”讓我們回味無窮。
單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我覺得還是有些無聊了,我就找出了一副撲克牌邊打牌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陪著奶奶玩了一會兒接龍,奶奶也玩的很開心。
到了深夜,哥哥就陪著我們去放煙花了。我們先放了一個蛋卷是的'煙花。它的煙花非常得矮,但是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接著,我們點了一個荷花型的,那個煙花點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轉了起來,噴出了粉色的火焰,那個樣子,真的像是荷花展開一樣啊!這個煙花卻是名副其實啊。接著,我們又放了一個奇幻旅程,那個煙花可漂亮了,有紅的,黃的,紫的,各色各樣,五光十色,絢爛繽紛。最后,我們放了一個手持式的煙花,那個上說是有60發,我就一個一個的數。哥哥說這個煙花是他們小時候最喜歡的煙花,一個煙花可以放好長時間呢。第一個煙花,我數到了53個,但是姐姐只數到了47個,誒,怎么回事呢?可能我們數錯了吧!
就在這個時候,十二點的鐘聲也敲響。周圍的鞭炮聲也隨之響起,噼里啪啦的,恭賀龍年的到了。
相信我在龍年里,我會更加努力,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春節隨筆作文 篇8
放出行鞭炮
大年初一清晨,中國人各家都要放鞭炮。這就是所謂的出行鞭炮。在新年的第一天,希望有個好的開始。于是放一掛鞭,為自己壯個膽。鞭炮放得越響越好,如果鞭響中斷了,心里就不高興。似乎預示今年的運氣不好。
中國人壯膽總是制造一些聲音。其實,人在膽怯時往往發出聲音。這是動物的本能,先用聲音把對方嚇住。告訴周圍一切生命“我不怕你們”!小時候,我們單身走夜路,走到害怕時或是吹口哨,或是唱歌。其實我們心里直打啰嗦!但也有聲音起來作用的,三國的張飛一聲吼叫就嚇得曹操的一將領從馬上掉下來。
歲月流逝,放出行鞭炮再不是壯膽了,而是一種期盼。每家每戶的中國人都期盼每年有個好年份——這種期盼是不變的。但隨著歲月的變遷,放出行鞭炮的心態也在變化。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家家一樣窮。出行的鞭炮大小差不多,放鞭炮的時間也差不多,大約在天剛剛亮時放鞭炮。但不同家庭的權勢不一樣。于是各家的'心境也不一樣。有權勢的家庭總會說“我家的鞭炮放的最響”。似乎告訴別人“我家的運氣最好”。出身不好的家庭,所謂地,富,反,壞,右。放出行鞭炮是不能伸張的。其實,那時各家的鞭炮聲是差不多的,只是心態而已!
但也有將鞭炮放斷的,那將認為不吉利。以至于一年的任何不順利都會聯系到出行鞭炮上!其實是因為那時的鞭炮質量太差而已!
那時放鞭炮還要防止頑童們搶鞭炮。我們小時候就做這種事。那時家里窮,春節時很少有家庭給小孩子買鞭炮。于是,我們就撿沒有放燃的鞭炮,紅了眼睛就去搶。只要大人們把鞭炮點燃走開了,我們就沖上去用腳把鞭炮踩滅,然后就用手抓地上的鞭炮。有時抓在手上的鞭炮炸響,那十指穿心的疼痛至今還記憶猶新!由于大人們防得厲害,我們只能等出行鞭炮放完了再去撿。用從家里偷出來的手電筒照著,撿那些沒有炸燃的鞭炮。如果等天亮了,那些鞭炮就會被別的孩子撿去。
后來,中國搞改革開放。少數人富裕了,放出行鞭炮就不一樣了。有錢人家買響數多的鞭炮,沒錢人家只能意思意思了。毫無疑問,那時的有錢人家會理直氣壯地說“咱家的鞭炮最響”!沒辦法,這是事實。那時的窮人買不起大鞭炮呀!
如今的中國,窮人更窮了,富人更富了!但放出行鞭炮卻分不清誰是窮人誰是富人!因為響數最多的鞭炮也不過幾十元,窮人也買得起。于是,放出行鞭炮又有了變化。有的初一沒有到就開始放出行鞭炮,有的初一兩點放,有的四點放,有的......一夜都在放出行鞭炮。人們似乎想把自家的鞭炮聲和別人家的區別開來!總想用鞭炮聲顯示自己的不同!當然,更多的是隨大流。既然中國有這個習俗,自己也不妨放一掛出行鞭炮。
春節隨筆作文 篇9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于外國人的圣誕節。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著自己的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說說關于我的故鄉——彩云之南的春節習俗。
云南的春節習俗與北京的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云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味道。
先來說說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干凈,因為我們那里有個禁忌——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的'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戶戶的煙囪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后,大人把孩子們撿的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戰利品被大人夸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后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的團圓飯。吃完后,大人忙著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他們的“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著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的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的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迎來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們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床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的“迎春飯”,因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習俗。初二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的廟會一樣,縣城里琳瑯滿目的商鋪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后,該干活的干活,該回深圳的回深圳。熱鬧過后的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諧。
【春節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春節隨筆作文09-16
春節隨筆作文【經典】10-14
【經典】隨筆春節作文10-17
春節隨筆作文09-20
[精選]隨筆春節作文10-05
(經典)隨筆春節作文09-18
隨筆春節作文(精選)09-26
春節隨筆的作文09-30
春節隨筆作文(經典)10-01
隨筆春節作文(經典)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