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功_議論性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功_議論性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的意義在于每個過程,同樣的,成功的意義也從來不在于那象征性的獎章,而在于日日為一個目標奮斗,夜夜“吹滅讀書燈滿身都是月”的耕耘。
上帝造人沒有設定完美人生,成功也從來沒有現成標本。馬云開創阿里巴巴,成為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不能不說是成功。可雪路郵使其美多吉八千里路云和月,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靜靜與那一潭清澈為伴就不能算是成功了嗎?顯然難以認同,故有“做你自己吧,因為別人已經有人做了。”成功與否,不在于與大人物軌跡相同,也不在于贏得所有人的稱贊,而是驀然回首,收獲屬于自己的果實所滿溢出來的那一份滿足。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晨歌,對現階段的我們而言,最大的成功莫過于考上一個理想大學。誠然,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只為了奔赴那個終點,可沿途的風景就能理所應當地忽略嗎?“高考考生輕生事件”觸目驚心,原本年輕稚嫩,本該朝氣蓬勃的生命卻圉于虛設的賽場,將生命所有的意義壓在不過一場考試上。
而這僅僅是管中一斑,所反射出來的是人們在追求成功,追逐成就時,忽略了當下,忘記了那個需要不斷積累磨練,會跌倒會受傷的自己。進而忽略了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增長的規律。
在人類的情感中,根本到人們常常沒察覺到的是與自己的相處。那可是人一切美好情感的底色,更是“成功人生”四個冰冷的字所依仗的有血有肉的腳手架。
理想大學、高薪工作、出國留學等等,皆為描述人生各個階段特征的詞,而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長期綿延,甚至一生終一事且能不斷汲取力量的一種生命狀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固然正確,只是不論你如何熱愛,當興趣要深究下去都必然需要不斷地重復不斷精進,沒有誰能避免要坐冷板凳。
所以我們追求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是一味固守在舒適圈里。是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專注于當下,始終對世界保持好奇保持憧憬,保有那種想要深究下去的沖動。
“中庸之道是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至今而從未斷絕的秘訣”,我們不追求盲目的中庸,只是在其中也窺見了一些普適意義。成功人生不是一場場的沖刺,而是一場沒有固定排名的長跑。在途中,有不能忽略的風景,有無法抵抗的真情。“成”只是結果,而成功的意義在于“功”,那是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的過程。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不必等候炬火”,人人都能努力奔跑去點燃自己的炬火。
【成功_議論性隨筆】相關文章:
中學議論性初三隨筆10-30
成功了隨筆12-28
成功與選擇的隨筆12-20
成功了隨筆300字10-08
我必須成功隨筆10-07
成功還是失敗隨筆07-09
鄭成功公園雜文隨筆10-07
所有的成功都有跡可循雜文隨筆10-12
走向成功之富家盛衰散文隨筆10-07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