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精選
哲理:關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大家喜歡哲理小故事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好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哦,希望大家喜歡!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1】
一次,大發明家愛迪生一邊散步,一邊思考,由于想得入神,一路上跌倒了五六次。
他的一位同事見了,大笑不止。
愛迪生回應道:“你笑什么?你知道跌倒的是什么人嗎?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坐著的人、躺著的人當然不會跌倒,但也不會抵達成功的目標。
抵達成功目標的人,是那些行走的人,是那些經常在行走中跌倒的人。
但那些跌倒了從此不敢行走的人,從此固步自封、畫地為牢的人,跌倒便成了他們永遠爬不出的陷阱,成了他們行走的牢籠和墳墓。
在行走中跌倒了,但只要有勇氣在跌倒中一次次爬起來,一次次爬起來再走,跌倒永遠都是行走者的形象,永遠都是走得最遠、走得最成功、走得最精彩者的形象。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愛迪生的話,讓人不由想起一位保險推銷員。
他能力平平,從他從事推銷業務開始,他每天堅持拜訪5個客戶。
一年下來,他拜訪了1849個客戶,遭到了1783個客戶的拒絕,僅成交了66件,成功率僅1/28。
盡管如此,但他仍堅持每天拜訪5個客戶,一直堅持了20多年,創下了一生拜訪40000個客戶的紀錄。
如果按1/28。
的成功率,他一生遭受了多少拒絕和失敗呢?按“40000-40000×1/28”算式計算,共是38571次。
這個一生經歷了數萬次拒絕和失敗的保險推銷員,就是法蘭克·貝吉爾。
盡管他能力平平,盡管他一生遭受了數以萬計的“跌倒”和失敗,但最終他成功了,成為世界上頂尖級的保險推銷員。
法蘭克·貝吉爾遭受的38571次的拒絕和失敗,其實是在為他“沙里淘金”,在淘盡千千萬萬拒絕和失敗的“沙子”后,留下的便是成功的“金子”了。
成功屬于誰?
成功屬于那些在千萬次的“跌倒”、失敗和挫折后,卻仍不放棄堅守的人。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正是跌倒,成就了我們的行走;
正是失敗,成就了我們最終的成功。
喬丹:鞋子里的鹽【2】
喬丹很喜歡打籃球。
每個星期六,他跟著哥哥賴瑞和羅尼去公園,希望能跟他們一起打球。
如果另一個常和他們一起打球的男孩沒來,他們就會讓喬丹上場。
可是,有個叫馬克的男孩總是找喬丹麻煩,而且馬克在他們之中個子最高。
“怎么啦,小喬丹,太矮了吧?”馬克在喬丹面前揮舞著雙臂。
“這里!”賴瑞高喊。
喬丹想把球傳過去,馬克卻伸出長長的手臂把球拍掉了。
球落到其他隊友手中,那個孩子上籃得分,比賽就此結束。
“真的很對不起。
如果我長得高一點,就不會這樣了。
”喬丹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道歉,雖然并沒有人責怪他。
哥哥羅尼安慰他:“小弟,你今天打得不錯。
沒關系,下次我們會贏回來的。
他們回到家,喬丹走進廚房,媽媽正在準備晚餐。
他還是很沮喪,媽媽一看就知道怎么了。
“你們今天輸了,是嗎?”喬丹點點頭。
他靜靜地坐了一會兒,開口問媽媽:“我怎樣才能長高一點兒啊?”媽媽一般能回答很多問題,不過,今天這個問題有點兒難。
她一邊給晚餐要吃的烤雞撒上鹽和胡椒,一邊思索。
突然,她面露微笑,看著喬丹說:“鹽。
“鹽?”喬丹望著媽媽。
她說:“在鞋子里放鹽。
每天晚上在你的鞋子里撒一些鹽,然后禱告。
很快,你就會長高了!”
“鞋子里放鹽?”喬丹反復想著這句話。
媽媽一定在開玩笑。
他望著窗外,想不通為什么鹽能幫助他長高。
他注意到媽媽在花園里種玫瑰花,那些五顏六色的花沿著籬笆長得高高的。
他記得那些花剛種下去的樣子。
喬丹精神為之一振。
既然媽媽知道怎么讓玫瑰花長高,或許她說的是真的,在我的鞋子里撒些鹽,真的能讓我長高吧!
喬丹越想越興奮,在廚房里轉來轉去,不停地問問題。
“媽媽,長高需要多久?你想我會長到多高?”媽媽微笑著坐在旁邊,向他解釋:“要讓這個辦法有效,最重要的是你有耐心,照我的話去做,還要每天晚上誠心禱告。
”喬丹專心聽完,但還是有些疑惑地說:“好吧,媽媽,我會有耐心。
可是這跟禱告有什么關系啊?”“絕對有關系。
”媽媽擁抱著他說,“去洗臉洗手,叫哥哥姐姐來吃晚餐吧。
”喬丹沖出廚房,差點撞上正走進來的爸爸。
“他怎么了?”爸爸問。
“哦,跟平常一樣……”媽媽笑著說,“追逐夢想。
晚餐的時候,媽媽注意到喬丹幾乎什么都沒吃。
他沉浸在長高的幻想里。
“喬丹,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不吃東西就不會長高,尤其是蔬菜。
”媽媽說。
“可是我不餓。
”他說。
媽媽揚起眉毛,嚴肅地看著他。
喬丹慢慢地拿起叉子,一口口吃了起來。
沒多久,他就吃光了盤子里所有的食物,還想要更多。
睡覺前,喬丹把他最心愛的球鞋放在畫有身高尺的墻邊。
接著他換上睡衣,做了禱告,跳上床去,進入夢鄉。
媽媽進房間時,喬丹已睡著了。
她從喬丹的表情看得出來,喬丹正在夢里打籃球。
媽媽撒了一些鹽在他鞋子里,走到他身邊安靜地禱告,就像她為其他幾個孩子做的一樣。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喬丹夢想成真,讓他盡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主啊!請讓他明天比今天長高一點點,好嗎?謝謝,阿門。
”那個晚上以后,喬丹無論去哪個地方,都穿著他最心愛的球鞋,甚至連上教堂也不例外。
星期六,他不再跟著哥哥去公園打球,他留在家里練習,希望等長高幾厘米以后,再到公園去。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練習、耐心等待和虔誠禱告,喬丹站在墻邊量身高。
可是他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他很失望,但并沒有懷疑媽媽的話。
喬丹想:我一定要有耐心,就像媽媽說的一樣。
而他也的確這么做了。
他又努力練習了兩個月,可還是沒有長高。
喬丹有一點兒難過,不只是因為他連一厘米也沒有長高,同時也很懷念和賴瑞以及羅尼一起打球的日子,這可不包括被馬克找麻煩。
又到了星期六,哥哥找他一起去公園打球,他不肯。
媽媽開始擔心了。
她看見喬丹獨自坐在臺階上,便對爸爸說:“你應該跟他談一談!”
爸爸在喬丹身邊坐下。
“怎么啦,兒子?你很久沒跟哥哥去公園打籃球了。
你還好嗎?”喬丹沒吭聲。
過了一會兒,他看著爸爸說:“本來以為我會長高幾厘米的。
我照著媽媽的話做了,可是什么也沒有改變。
”爸爸問:“喬丹,你為什么想長高?”“如果我能長高一點兒,就可以把球打好,為我們隊贏球。
”喬丹說。
“可你已經是個好球員了,你具備了贏球需要的條件,這個很重要。
”爸爸在喬丹胸前輕輕拍了幾下,“長得高一點兒或許能讓你打得更好,可更重要的是毅力、決心和盡最大的努力,這些才能使你成為贏家。
”喬丹想了想爸爸的話。
突然,他跳了起來,拔腿就跑。
“你去哪里?”爸爸在他后面大喊。
“今天有場比賽,我已經遲到了!”喬丹高聲回答。
喬丹到公園時,球賽已經開始了。
他坐在長條椅上,希望自己也能上場。
比賽接近尾聲時,兩隊打成了平局,喬丹的隊友約翰突然跌倒受傷了,不得不退出比賽。
他的機會來了。
比賽暫停,喬丹的隊友在場邊圍成一圈,喬丹也加入他們。
“好,現在平手,我們只要再得一分就夠了。
誰來投籃?”羅尼問大家,但他的目光投向喬丹。
喬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他說:“我!”
哨聲響起,比賽又開始了。
馬克照舊來找喬丹麻煩。
喬丹不理他。
不論身高如何,喬丹一直在練習,他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贏。
賴瑞從內側把球傳給喬丹。
喬丹接住球,運了幾下,突然加速切入。
喬丹靠近馬克時,切到馬克的右邊,馬克跟了過來,但喬丹趁馬克的重心還在往右移動時,突然換手切到左邊。
他在馬克身后急停跳投,球以漂亮的弧線飛過對手上方,無聲無息地空心入網。
兩分!比賽結束。
喬丹這一隊贏了!喬丹的夢想實現了!他回過神來,立刻飛也似的一路跑回了家。
他沖進廚房,興奮地大喊:“我做到了!爸爸,我在那些比我高的人面前投籃了。
我們贏了!”賴瑞和羅尼跟著跑進來,一起歡呼慶祝。
“沒錯,小弟,你做到了。
你贏了這場比賽。
”喬丹想起羅尼在比賽暫停時看著他的表情,他說:“不對,是我們贏了這場比賽,不過,我是最棒的。
”大家都笑了。
從那天以后,媽媽不再把鹽撒在喬丹的鞋子里。
不過喬丹依舊保持著耐心、努力練習和誠心禱告。
這才是喬丹成為一米九八超級籃球明星的真正原因。
那些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3】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被無數人奉為經典的教子名言。
每每念起這句話,我就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曾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
他出生于京劇世家,按理說應具有超常的演藝天賦。
然而他小時候貌不出眾,沒有天生的好嗓子,且反應遲鈍,缺少同齡孩子的機敏和靈氣。
第一個老師,教了他不到半年就辭職了,原因是他領會太慢,最基礎的戲,教了好多遍,還是唱不下來。
老師臨走時說:“估計你今后很難吃上這碗飯了。
”這讓包括家人在內的許多人都很失望。
甚至學堂里的老師一聽說是他要來學戲,都不愿意接收,直至遇到了吳菱仙老師。
吳菱仙老師不僅給了他慈父般的關懷,還用科學的方法訓練他。
為練眼神,吳菱仙老師特意養鴿子,讓他的眼隨鴿子動,抬頭望遠。
就這樣循序漸進,刻苦訓練,他終成京劇藝術大師,他的名字叫梅蘭芳。
他3歲還不會講話,9歲說話還不流暢。
到了上學的年齡,和其他孩子比,他顯得十分木訥,動作遲緩笨拙,不愛與人交往。
他每次被老師叫起來背課文,都呆頭呆腦的,一句也念不出來。
同學們都嘲笑他,認為他是一個“差勁的落伍生”。
學校安排手工作業,他交了一個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師肯定地說,這是世界上做得最難看的。
話音剛落,他又從書桌里拿出了兩個更糟糕的小板凳。
有的老師怕影響另外的同學,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就這樣,他開始了求學生涯,并最終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就是愛因斯坦。
他當年同樣被譏笑為“蠢材”,讀中學時,生物成績倒數第一,其他學科也非?亢。
一名老師這樣評價:“我相信他想成為科學家,但以目前的學業表現,這個想法非;闹,他連簡單的生物知識都學不會,根本不可能成為專家。
”但他被生物學深深吸引,依舊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多年后,這位曾經的“倒數第一”,獲得了2012年度諾貝爾醫學獎,他就是英國人約翰·戈登。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并不是百米沖刺。
這些孩子,盡管當初曾輸在“起跑線”上,但后期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辛勤耕耘,揮灑全部的激情和活力,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
【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相關文章: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03-11
小故事大道理心得02-21
簡短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10-08
小故事大道理教學設計10-01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15篇03-11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15篇)03-11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精選45篇)02-22
小故事大道理的心靈雞湯09-30
經典人生哲理小故事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