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教育隨筆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育隨筆1
每個星期的第一天,第一節課就是我們班的白板課,每次到了白板課,小朋友都很興奮。吃完早餐,小朋友們都到門口排隊了,教師,xx又在擠我們康康,怎樣又開始有小朋友告狀了,你又沒有好好的站隊啊康康聽到教師這樣問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到了白板教室,小朋友都陸陸續續的去拿墊子了,康康跟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又開始碰碰前面女孩子的頭發,轉過去和男孩子假裝奧特曼打來打去,一刻也不停歇。
今日的故事開始了,是《歡歡和鬧鬧》,小朋友都被故事鮮艷的色彩和動態動畫吸引了,康康也被故事吸引住了,聚精會神的盯著屏幕看。瞧康康那認真的樣貌肯定也在研究兩只小田鼠為什么會碰到一齊。看康康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臉上變化的表情,應當也在體驗兩只小田鼠分開后孤單的情緒。在教師開始提問后,小朋友們進取的開始進行討論和回答。康康卻什么動靜也沒有。不一會兒,康康又開始坐不住了,動動小屁股,拉拉自己的鞋子。忍不住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
進行游戲活動了,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用白板筆在白板上點來點去就能完成趣味的游戲,當教師的問題出來后,孩子們開始爭先恐后的舉手。看康康在舉手,我想康康肯定想要來試一試,可是康康剛才沒有認真聽講,并且康康是新小朋友,也不明白會不會操作。可是我還是想要康康來試一試。當我點了康康之后,小朋友們開始哎的一聲把手放下了。康康拿過筆后,試來試去就是點不好,小朋友都開始著急了,康康也開始著急了,小臉漲的紅紅的。我也開始著急了,見到此情景,我立刻請小朋友來幫忙了他,當游戲完成后,康康并不是很高興。很失落的回到了座位上。小朋友都要認真的聽教師講故事哦,這樣才能完成任務,如果不認真就什么都不會哦康康聽到我這樣說,很快就坐的端端正正了。第二輪游戲開始了,康康又舉手了,我想這個時候請康康來,肯定能增加他的自信心,讓他剛才失落的情緒得到緩解。教師,你別請康康,他一點也不乖是啊,教師,請我吧那小朋友說說,康康為什么不乖他經常排隊推我們他喜歡講小話他還拉我頭發和衣服……康康聽著小朋友有這么多的控訴,開始還笑嘻嘻的,之后慢慢的把頭低下來了。其實,康康有很多優點的。康康是這個學期新的小朋友,對你們都還不是很
熟悉,很多小朋友的名字都不明白,他很想和你們在一齊玩,可是又不明白怎樣辦,所有有時候排隊碰到你們了,上課和你們說話了,那是因為他很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就像歡歡和鬧鬧一樣,康康也想要好朋友,不想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康康,你說是不是啊康康肯定想不到教師這么了解他所想的。點點頭說是。康康昨日還幫小朋友收盤子呢,還有幫小朋友搬椅子,也喜歡經常幫忙教師呢,每個人都需要伙伴,你們都需要,你們應當和康康一齊玩,幫忙康康。小朋友聽到教師這樣說,都不出聲了。康康,想不想有好朋友康康低著頭,靦腆的`低下了頭,搓著衣角。想要好伙伴,那就要和歡歡鬧鬧一樣,不要總是吵個不停,要好好的相處,排隊的時候不能故意去擠別人此刻,小朋友想要把做游戲的這個機會給康康嗎小朋友們都齊聲說好康康很高興的上臺了完成了游戲,小朋友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
歡歡和鬧鬧最終有沒有在一齊小朋友猜一猜,他們在一齊后,會發生什么事情,還會不會吵架大家都需要朋友,沒有朋友就會很孤獨,小朋友都要友好的相處,互相幫忙。
不乖的小朋友總是會有因為很多原因才會不乖,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及時的經過一些途徑來幫忙幼兒,這樣幼兒才會健康的成長,歡樂的學習。
中班教育隨筆2
常金濤小朋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里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又是根本聽不清我的話。
今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二組別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聽他的話“一起涌向了杯子廚,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現在請金濤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金濤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中班教育隨筆3
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是中班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一直以來教師在引導幼兒理解規則時,幼兒總是一直很難理解。在一次戶外游戲中,教師本來預設大型玩具游戲。在游戲過程中,突然幼兒提議玩“捉迷藏”。很多與幼兒突然很感興趣,于是我們開始玩“捉迷藏”游戲。因為之前在幼兒園沒玩過,所以幼兒都很興奮。第一次游戲后,教師發現幼兒雖然很高興但卻沒理解游戲規則,幼兒對在大型器械自由跑玩感興趣而已。于是在游戲后,教師便以游戲的規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對游戲產生了興趣,開始第二次游戲。游戲后教師再次總結游戲情況,發現許多幼兒沒理解游戲要求,提出“藏的人”和“找的人”不同。幼兒理解游戲的規則后,對游戲更加有興趣了,提出再次游戲。于是開始了第三次游戲,這次游戲中幼兒基本能按游戲的規則進行,每個幼兒都很興奮而且能按規則游戲,且對游戲也更加感興趣了。一直以來教師總以為幼兒就喜歡自由的亂玩,游戲與規則沒什么關系,有規則的游戲幼兒也不太喜歡的。但今天發現幼兒慢慢長大后,對游戲的也發生變化。游戲中的規則使游戲更加有趣,所以規則被幼兒接受了。反思以往教師引導幼兒理解規則時都是教師主觀的和強迫式的,忽視引導幼兒理解規則的意義和需要,所以幼兒沒能很好接受。所以要從規則的'需要方面,引導幼兒理解和接受規則。
讓規則成為幼兒的需要,幼兒就能接受,幼兒就能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如何讓規則成為幼兒的需要?從游戲的角度思考,在游戲中讓幼兒體會規則的意義,從而產生對規則的需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
中班教育隨筆4
我們班的孩子十分熱衷于建構區的材料,每每區域活動時間那里總是客流不斷,平日里短短的過渡時間,孩子們也總要去擺弄、欣賞一番。男孩子喜歡搭建不一樣款型的軍事武器、建構各種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則偏愛搭建無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夠捕捉美麗瞬間的照相機。
在開始玩之前,他們會為自我的創作“儲備”足夠多的材料;在玩的過程中,專注于兩手之間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我是蹲著還是席地而坐。我常常會被孩子強大的興趣和專注度所折服,可是問題也由此產生:孩子們過于的專注常常忽略自我在搭建時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臺卻忽略腳下被踢開的積木。在結束活動的時間,孩子們為了保護自我的作品都不舍得離開展示臺附近,根本就忘記了還有積木被遺留在建構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積木便由此產生。
當應對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積木,我們很難再辨識出這是誰拿到那里來的,如果問“是誰玩的”,得到的答案無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這樣的查案似的問題基本是過場話!前期,我們的策略是要求“但凡進入建構區游戲的`幼兒都要一齊收拾”,但時間長了,便發現每次在那里收拾的總是幾張同樣的臉孔,有時甚至他們沒有去玩過,也會因著“喜歡收拾”而進取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卻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當然的不收拾了。對于此能夠看出隨著孩子的成長,收拾問題是有著不一樣原因的。那些“喜歡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時良好整理習慣的養成以及滿足當下被教師認可而獲得成長滿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脫說“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為他們收拾物品的習慣沒有養成,
二是因為他們在對物品的歸屬意識上很明確,如“這不是我帶來的玩具!”,
三則有可能是他們職責感的萌芽相對晚些。由此,我所想到并實施的策略基于“行為后果法”產生的——把沒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讓幼兒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會越來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師行為的目的,表現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關注教室里還有幾箱玩具,這一點也體現出了幼兒思維方式的差異。所以,我意識到這一行動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來進行!接下來,我期待著孩子們良好行為的出現,能夠有多一點對團體物品的職責感!
中班教育隨筆5
下午吃點心后,我正在幫女孩子們梳頭,其他人都在玩著玩具。突然,欣欣撅著個小嘴巴走到我身邊。“欣欣,怎么拉?”我趕緊問到。被我這么一問,欣欣更委屈了,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師,天天他說謊。”“啊?怎么回事呢?”我被她說的滿頭霧水。“他說和我做好朋友的,可是他剛剛還推我,他說謊。”哦,原來這樣啊。我把天天喊過來,讓兩個好朋友自己解決吧。
看到天天走過來,欣欣氣呼呼的看著他,也不說話。我用鼓勵的口氣對欣欣說:“你有什么不開心要和好朋友說,這樣他才會改正,對不對?”欣欣點點頭,“你說要和我做好朋友,怎么推我了,這樣你就說謊了呀!”天天看看我,又看看欣欣,小聲說到:“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聽到天天道歉,欣欣又開心了,拉著好朋友又去玩了。
欣欣在我們班屬于年齡比較小的,一直都比較天真,但個性一直也比較強。升入中班后,很多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有時孩子和同伴產生矛盾,我也有意識的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我想,這樣,不但給了孩子充分的'信任,也讓孩子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了自信,也會和同伴更好的相處。
中班教育隨筆6
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
常聽見家長這樣問孩子:“你們班哪個老師好?”孩子會馬上做出回覆:“吳老師好。”“為啥子?”“吳老師天天對我笑。”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師天天有笑貌,就是好老師,因笑而得這樣高的評價,可見笑的份量。
只要對孩子投以微笑,他們就滿足了,然而,要每時每刻都面帶笑容,這是很難做的。幼兒園的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幾十個不懂事的孩子,俗話說:“小孩子是屬雞的',記吃不記打。”方才承認了錯誤,一轉眼又犯錯,真氣人。人生氣時,臉色肯定欠好看。孩子犯了錯,應該舉行正面的批評教育,批注道理,讓他們知道本身錯在哪里,怎樣做對。
可千萬別忘了,在孩子承認了錯誤,并予以改正的同時,投以微笑。這樣,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一個很好很可愛的老師。
中班教育隨筆7
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這天你學什么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么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情緒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這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教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奕奕是個潛力比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戲。并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奕奕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潛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通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奕奕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周,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積極勇敢的表現,如今,他已經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為他高興!
中班教育隨筆8
語言課前,依照慣例我還是讓雨辰去把書發給每一位幼兒,可這次當我一發話,紫凝就一個箭步上前把書摟到了他懷里,接著就傳來了小朋友們的告狀聲,“老師,紫凝去發書了。”雨辰也直嚷嚷。我看了看紫凝,他有點不自然地告訴我說:“老師,我也會發,這次讓我來發吧!”看著他那近似哀求的眼神,我想就讓他也鍛煉一下自己吧!于是我示意雨辰先坐下,然后說:“這次我們就讓紫凝來發書吧!”紫凝頓時喜笑顏開。想不到孩子們竟然大聲喊道:“我也發,我也發。”我瞬時意識到,這小小的發書在孩子們眼中竟然也是一件很大的榮譽,只不過他們平時迫于某種“常規”未能發泄出來而已。看著他們那渴求的眼神,我像是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抗爭、不服氣。頓時我感到我在平時工作中已出現得不足、自以為是已經觸動了孩子們的內心。我只認為發書這件事理所當然只可以交給那些自理能力強、處理事情干練的好孩子來完成,完全忽視了那些平時默默無聞、不善言談、不夠聰明、不愛表現的孩子。于是我馬上告訴小朋友:“小朋友,我知道你們都很聰明、很能干,也都很愿意幫助大家做事,以后你們都要認真學習,守紀律,上課大膽發言,誰表現得好,我們就讓他來發書、發彩筆好嗎?”孩子們高興地鼓起掌來。
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體會到孩子事無小事,我們做老師的要重視自己的言行,要讓他們從心里感到老師是信任他們的,老師認為他們是有能力的。
中班教育隨筆9
剛下了一場雨,外面的空氣很清新,天氣也不是很熱。我領著孩子們來到了大操場,當孩子們在樹蔭下乘涼時,益閣突然說:“咦!這兒有只蜘蛛!”話音剛落,孩子們都圍了過去,一只挺大的蜘蛛匆匆的從樹底向上爬。一向調皮搗蛋的佳彤拿起樹枝碰了碰蜘蛛,一不小心蜘蛛就從樹干掉到了地上,鑫冉有些不滿的說:“你干什么呀!別碰它,蜘蛛得回家。”一會兒勤勞的蜘蛛又從地上爬到了樹梢,這時昊霖說:“你們快看,上面有個好大的蜘蛛網。”所有小朋友接著把視線轉移到了蜘蛛網上,仔細一看蜘蛛網的中間有個小蟲子。
孩子們又興奮的討論了起來,昊霖說:“里面是小蜘蛛吧!”一向不好發言的驍鍵說:“不是,那好像是只蟲子。”李英睿說:“嗯,我也覺得是蟲子。”昊霖說:“蟲子在那兒干什么?”佳潤說:“在那兒睡覺吧!”此話一出,惹得小朋友都笑了起來。他們雖然不知道蟲子是被蜘蛛網粘住了,可他們明白不可能是睡覺。
見小朋友有這么多的.疑問,我走過去說:“這是一只蟲子,看來是蟲子在飛行的時候,不小心被蜘蛛網給粘住了。”“啊?不會吧!”接著我給幼兒講解了蜘蛛網的功能:蜘蛛從嘴里吐出帶粘性的絲,再把絲織成網,一旦有哪只小蟲不幸碰到了蜘蛛網,就會牢牢的被網粘住,到時候蟲子就會成為蜘蛛得美味佳肴了。
“哦,原來是這樣。”孩子們終于明白為什么蜘蛛要織網,當我們見到蜘蛛網上有蟲子,就明白了蜘蛛今天又要飽餐一頓了。通過這次事件讓我明白,讓孩子善于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很重要。
中班教育隨筆10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成人來悉心關懷和愛撫,更需要受到人格的尊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不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孩子應有的權利。
有一天,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有個小朋友時不時的抬頭看我,我并沒有在意,當孩子們都把玩具收拾好后,不管是活動課還是參加所以的活動,這個孩子總是用玩玩具時的眼神看我,我也沒有說什么。在中午睡覺的時候,其他的孩子都睡著了,可他還是沒有睡,我輕輕地走到他身邊,他顯得更不自在了,還用手抓緊了褲子上的口袋,我這次看到他的口袋里有一個小小的玩具。
為了澄清事實,我把他帶出來跟他交談,并答應他不告訴任何人,在我的鼓勵和勸導下,他說明了事實的真相,并承認了錯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做他們的之心朋友。
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悉心關愛每一個孩子,又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
中班教育隨筆11
也許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寶貝吧,從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總的感覺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家長們的教育觀也在發生著改變,孩子的個性化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培養孩子個性化的同時,有時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從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過于自私,過度任性等等。
我班里有一個小男孩叫陳天澤,長著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這孩子挺聰明,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長應該很注重對他的智力培養。可是,通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使我發現,這小家伙脾氣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錯,他從來都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就算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相信他也不會永遠健康的發展。近幾年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大學的高才生因不順心而自殺或誤入歧途之類的事情,而且此類事件的發生機率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如果家長和老師意識不到這些心理健康隱患,那么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很危險的事情。
對于陳天澤的“任性”這一問題,在與其家長做好溝通之后,我決心要幫他改掉這種不良習慣。終于,在我的等待中,機會來了。
有一次準備吃午飯了,在組織孩子們洗手時,陳天澤把桂鴻章推倒了,于是桂鴻章就“哇哇”哭了起來。我接著走過去問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說是陳天澤把他推倒的,經過仔細查看桂鴻章,發現他并無大礙,這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稍稍安穩了些。接著,我拉著陳天澤的.手走到一邊,然后蹲下,問他“陳天澤,是你把桂鴻章推倒的嗎?你能告訴老師怎么回事嗎?”這時,他的反應是:皺著眉頭,瞪大兩只眼睛,還噘著小嘴,然后氣橫橫的斜視著旁邊的墻,連看都不看我。嘴里還嘰里咕嚕著:“真討厭,哼,氣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發了。不論我怎么說什么,他還是那樣生氣地噘著嘴、皺著眉,就是不理我。看到他這個樣子,我想再繼續也是徒勞的,就停止了與他的交流,接著去把桂鴻章安慰好就組織大家吃午飯了。
在組織孩子們吃完飯后,我想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變他的一次契機,所以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等把別的孩子們安頓好后,我又一次把陳天澤喊道我身邊。我用手攬著他,輕輕地說:”寶貝,你能看著老師的眼睛嗎?”他聽到后,慢慢地抬起頭,眼神瞄了我一下,接著又閃開了,這時能看出他不像剛才那么生氣了。我又說:”老師不是因為你倒了桂鴻章而生氣,而是因為你不夠勇敢而著急。老師說過,你聰明好學,畫畫也很好,這都是你的優點。可是我們有犯錯的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怕什么,改掉還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錯不改,那不就永遠錯下去了嗎?你想成為不會改錯的孩子嗎?”這時,他盯著我,搖了搖頭小聲說:“不想。”“真棒!你確實很聰明,老師希望你以后能變得更加勇敢些,成為知錯能改的孩子,當個真正的男子漢!”接著,他又小聲嘟囔著說:“老師,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鴻章的,我會跟他道歉的。”我高興地說:“好吧,老師相信你,從今以后老師就要看你的表現了……”
說也怪了,從此以后他真的變了。有時不小心碰壞別人東西時或偶爾擠到別人時,他總能接著脫口而出:對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顯得更開心了。還有,他前幾天說了令我非常感動的一句話。那是課余時間,我與孩子們閑聊:“孩子們,你們下學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時我就見不到你們了。”這時,陳天澤不太大聲說:“張老師,到時我會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說:“寶貝,張老師經常批評你,你不生我氣嗎?”他說:“我不生氣,我犯錯時你才會批評我的,我知道我表現好你就喜歡我的……”
多可愛的孩子,看到他的這樣的改變我怎能不感動呢?
中班教育隨筆12
午睡起床后,孩子們紛紛走進教室,我還沒邁上教室臺階,就聽到教室里一片吵鬧聲,快步走進去一看,大家都在圖書角的位置,我扒開擁擠的孩子上前一看,嚇了一跳,原本整齊的圖書散落了一地,我大聲說:“誰干的,快點承認,才不到一分鐘怎么會亂成這樣?”孩子們議論開來,有的說是不是進了小偷,有的說肯定是第一個進來的小朋友干的,排頭的一諾大聲哭了起來:“老師,真的不是我干的,我進來的時候就這樣了……”那到底是誰呢?我先安排孩子們坐下,回憶著之前的.一切,午飯后,我是最后一個離開的教室,當時圖書角很整齊,其他班的孩子也沒有進來的,我突然想起來,“難道是萱萱?她中途起來上廁所了。”轉念一想“不可能會,萱萱一直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不可能干出這樣的事情”,還沒等我想別的,有孩子說:“老師,萱萱哭了。”我明白了,有可能就是她,但是她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如果當眾批評她,一定會很傷心,又該厭學了,于是我溫柔地說:“孩子們,不管是誰弄亂的圖書角,我希望以后再也不能這樣了,如果你知道錯了,我希望一會戶外活動的時候,你能留下來整理整齊。”
很快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興奮地一涌而出,我也裝作不知道走出了教室,過了一會,我發現萱萱自己悄悄的走進了教室。等到戶外活動結束,孩子進來后都大聲說:“我們的圖書角又整齊了”。
中班教育隨筆13
今日中班音樂活動,我教孩子們學習歌曲《小樹葉》。在學習之前,我先請孩子們欣賞了歌曲,讓他們感受了小樹葉離開媽媽時的悲傷情感。然后,我分段教授了歌曲的歌詞和旋律。孩子們學得很快,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基本框架。
在教唱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我讓他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小樹葉,感受離開媽媽時的悲傷和不舍。同時,我也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這種情感,讓他們在歌聲中傳達出內心的感受。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音樂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還能夠讓他們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學會表達情感、傳遞情感。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音樂教育,讓他們在音樂的世界里自由飛翔。
中班教育隨筆14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不可能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時。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永遠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做到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孩子,用愛心去對待孩子。
欣欣是我們班上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一直深受爸媽的寵愛。入園一個多星期,總是哭著找媽媽。針對這個問題,我有了一些想法。我發現她學兒歌學的很快,聽講也很認真,并且給了一個小貼畫。你現在是大姐姐,長大了一歲,“如果你明天來幼兒園不哭,老師再獎勵你一張貼畫好不好?”“好,我們來拉鉤”她很開心的答應了。
比較以前對他的強行要求,我這次的行動總算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她進教室就問我要貼畫,在這星期的后幾天里,欣欣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個小貼畫,而且每天都很開心的進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拋開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做到善于用心去觀察每個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去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俗話說的好“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的農民。”教育上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深信這句名言,也會朝著這方向去前進。
中班教育隨筆15
我班的陽陽小朋友這段時間不知怎么了,一直要哭鼻子。平時的她可能干了,經常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是我們的得力小助手。第一次,吃午餐的時候,她哭了起來。我連忙問她:“陽陽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嗎?為什么哭呀?”剛開始她一聲不響,只是一味地哭。在我的追問下,陽陽一邊哭,一邊輕聲地說:“飯盛得太多了,我吃不下。”于是,我就給她舀出了一半的飯,“現在不多了吧?快點吃!”可陽陽還是一直哭。
放學的時候,我就跟陽陽的媽媽說:“陽陽今天飯吃得很少,而且吃飯的時候一直在哭,是身體不舒服嗎?”陽陽的.媽媽說:“這幾天她一直在吃藥,說不定藥吃多了,胃口就差了,在家里也吃得不多。老師你給陽陽飯盛少一點好了。”
第二天,飯剛拿來陽陽又開始哭了起來,我連忙走過去對她說:“老師知道了,你這幾天胃口不好,不要哭了,老師給你盛少一點吧。”說完,我給陽陽先盛了飯,只盛了小半碗飯放在她的面前,可陽陽還是在哭。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讓她把半碗飯吃下去吧,她一邊吃一邊哭,不吃吧,等一會一定會肚子餓的。
第三天,我們給她飯盛得更少了,可她還是哭。但我們還是要求她把“一口飯”吃下去。
第四天,她不但吃飯要哭,連吃餐點也要哭了,弄得我們手足無措,本來飯吃得少了,分餐點的時候就多給她吃一點,可現在連餐點都不要吃了。
連續幾天我發現陽陽廋了很多,也憂郁了很多,以前活潑、開朗的陽陽現在總是紅腫著眼,也不跟小朋友一起玩了,甚至都不愿意來上幼兒園了。我們真的很擔心,可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樣的情況已經有一個多星期了,可陽陽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還是要哭,不肯吃。
我們該怎么做呢?
【中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中班11-17
中班教育隨筆09-22
中班教育的隨筆06-15
中班教育隨筆(精選)07-28
中班教育隨筆(經典)08-11
中班教育隨筆[經典]07-23
[精選]中班教育隨筆07-11
中班教育隨筆10-10
中班教育隨筆[精選]07-17
中班體育教育隨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