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隨筆(優秀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育隨筆1
小小班有個小男孩于淼森,小淼森長的白白凈凈的,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特別招人喜歡,可是,外表可愛的他卻是小小班最讓老師頭痛的孩子。戶外活動時,帶孩子們去玩滑梯,老師囑咐大家,玩滑梯時一定注意安全,小朋友們要按順序上下滑梯,不能推不能擠,這話對淼森起到的是提醒作用,你看他剛上滑梯,就把小女孩子涵推倒了,還伸出腿攔著其他小朋友,我抱住他,問他有沒有聽老師的話,告訴他這樣做會傷害其他小朋友的,他好像聽不懂,還咯咯地笑著。掙脫開我的手繼續瘋跑,為了他的安全,每次戶外活動時,淼森就成了我們的重點看護對象。
小淼森在活動室一分鐘也不會安靜,音樂課上,老師帶領孩子們邊做動作邊唱歌,孩子們都認真的學著,只有淼森,他一會離開小凳子去開電視,一會去圖書角拿書,一會又倒在地上到處爬,老師把他帶回座位,他就推著小凳子滿活動室跑,不管老師怎樣耐心說教,他依然是滿臉可愛的.笑容。讓老師真是哭笑不得。
午飯時間到了,孩子們都安靜地坐著等著吃飯,你看淼森忙的,拿著他的小杯子到處跟小朋友碰杯,等老師給小朋友們分好了飯菜,大家都忙著吃飯時,活動室里一片安靜,小淼森會突然發出一陣怪聲,把孩子們嚇一跳,看著小伙伴們震驚的看著他,他還是那副天真可愛的表情。還得意地高聲說:"我——要——說——話。”讓我和蘭蘭對他是既愛又恨。這個小不點有時還故意不吃飯,等著我和蘭蘭老師去喂,不管我怎樣啟發他,人家就是不自己拿小勺,把小勺饅頭放他手里,他接著就放餐桌上,有時就這么和他僵持著,誰知道這孩子小小腦袋里是怎么想的。
可愛的淘氣的調皮的淼森,新的學期開始了,你可時長大一歲了,是不是也該乖點了?(寇家塢幼兒園:劉梅崔玉蘭)
小班教育隨筆2
寒冷的冬天已來到,孩子們都穿上厚厚的棉衣,還要再穿著外套。當孩子們來到活動室,就會脫下外套,邊唱著“疊衣服”的兒歌,邊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并放在老師指定的位置,帽子也會放在一邊擺放整齊。脫衣服、疊衣服對我班孩子來說已變成極其簡單的一件事情,但在離園穿衣服時總顯得有些亂,雖然也嘗試了多種辦法,但效果不是很好。沒想到孩子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天上午離園時,提前十分鐘讓孩子穿衣服,孩子們正忙忙碌碌地穿著,可愛的王皓走到我面前問我:“辛老師你看我穿得漂亮嗎?有沒有扣錯扣子?”我贊賞地看著他:“王皓你穿得很漂亮,扣子也沒扣錯,你真棒!”剛說完,荊荷清、張家瑞、劉競陽等小朋友也都紛紛跑到我面前,問我穿得漂亮不漂亮,我靈機一動,何不讓他們來個比賽穿衣呢?“唉,小朋友從今天開始咱們離園時就來比賽穿衣,拉鏈要拉好,扣子要扣對,帽子要戴正,衣領要整齊,再看鞋帶有沒有開的,開了要系好,咱們這個比賽名稱就叫‘誰的.衣服穿得最漂亮’?穿戴漂亮的小朋友我們稱他為‘小巧手’,并且還有小禮物。”話間剛落,孩子們從頭看到腳,有不對的地方接著糾正,有個別小女孩還把絲巾系得很漂亮。沒想到因了孩子的一句話,改變了穿衣時枯燥而忙碌的場面,孩子們靜悄悄地仔細欣賞自己,從內心體驗到自己動手帶來的快樂。教育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抓住每一個細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小班教育隨筆3
升入小班的寶貝兒們,面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伴,你們高興嗎?也請家長們為此不要感到緊張和焦慮,我們三位老師會為孩子們做好充足的準備和鋪墊,讓他們健康快樂得成長。也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我們得工作。為了我們小二班全體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上學期,我們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引導幼兒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兒園的一日常規。我們為此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你們也多方面地配合,使得幼兒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家都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每天孩子們都能開開心心地來幼兒園,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與同伴之間也能友好相處,每個孩子也都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開學都一星期了,從教那么多年,今年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小班孩子。
想起第一天教室內的混亂,那就像早晨的農貿市場,讓剛接手這些孩子的我頓生恐懼,也使我終于見識到家長們的溺愛和孩子過份依賴。不過還好,充滿心理準備的我拿出自己的法寶——以往的教學經驗。我們用玩具設備、多媒體教具、游戲等吸引孩子們,讓他們覺得在園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我和配班老師嘗盡各種教育方法:有肢體語言給孩子們一個擁抱、一個撫摸;有溫婉的細語;有和孩子們的共同游戲;還有夸張的獎勵等。每種方法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嶄新的嘗試。幸運的是,孩子們在開學第三天情緒得到穩定,那也出乎我和搭檔意料之外。我愛孩子們,但我不溺愛他們,我會用自己手中的調色板,用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揮出有意義的每一筆!
小班教育隨筆4
案例分析:某小班教師認為幼兒使用剪刀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會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將剪刀全部收起,等到中班再投放,她說,“孩子到了年齡自己就能學會了”。我個人覺得這位小班老師的說法是不對的,她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固然孩子們使用剪刀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是不能為了不發生安全事故,而不讓孩子們學習使用剪刀。
剪刀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工具,它能使幼兒手、眼協調,在安靜、專心地做某件事的同時,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提高他的動手和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學工作中,其實小班幼兒很喜歡用剪刀,但是由于年齡的特點,自我控制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弱,在使用時容易出現一些小意外。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幼兒園開展一些類似《我會使用小剪刀》的安全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講解,使幼兒知道在拿著剪刀走路時要剪刀頭向下,手緊握剪刀頭;以及正確拿剪刀的方法:用右手的拇指放進剪子一側手柄,用食指和中指同時放入剪子另一側手柄,把剪子的尖朝前,剪刀立起來;同伴間在傳遞剪刀的時候,也緊握剪刀頭把尾部朝著對方。通過這些安全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加深正確、安全地使用剪刀的意識,教會孩子如何正確使用剪刀。
另外,我們同時更應該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因為家長在家一對一地指導孩子學用剪刀,效果比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更好。我們應該告訴家長使用剪刀其實是一種很基本的生活技能,多使用剪刀剪東西對幼兒手指靈活性、力度的控制、手腦并用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訓練作用。同時讓家長懂得把弊轉換成利,在教會孩子使用剪刀的同時,又讓他們學會如何安全地利用它。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家長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指導孩子學用剪刀:
1、先購買適合幼兒使用的`剪刀,讓孩子摸摸、看看,教會孩子正確握剪刀的方法和安全使用剪刀的知識,如:知道剪刀的刀口部分是不能用手摸的。
2、教育孩子如何使用剪刀,告訴幼兒可以剪什么、不可以剪什么。
3、用童真、童趣的語言吸引幼兒從簡單的線條開始學剪紙。
①直線:可用“面條”表示。
②彎線:可用“小蛇走路”表示。
③圓圈:可用“糖果”表示。
小班教育隨筆5
高二時,我們班轉來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但卻是個失聰的人。當時我們沒有給予她一點點關愛,她聽不到聲音,我們反而肆無忌憚地嘲笑她。她也許從我們的眼神中看懂了一切,幾天后我們再也沒有看到她。后來聽說她輟學了,因為她轉學七次,七次受到打擊,而我們班,是她最后一個停靠的地方,可是在這里,她依然沒有尋找到她要的溫暖。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學校后花園的石凳上吹笛子,她路過,竟然在離我不遠的另一張石凳上坐下來,托著腮,靜靜地“聽”。落葉輕輕地順著笛聲飄落下來,有一枚落到了她的發梢,她沒有覺察,仿佛整顆心都沉浸在我的笛聲里。看到我停下來,她真誠地向我點了一下頭,示意我接著吹下去。我感到很可笑,她怎么能聽得見呢?我并沒有在意,我行我素地接著把曲子吹完。
我指著我的笛子,做了一個“你聽得懂?”的手勢,她用笑臉回應我,并把手指向自己的心。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覺到,沒有聲音的世界,其實也很美。正因為沒有聲音,才能想像出各種聲音,時而軟語纏綿,時而激蕩雄渾,她一個人可以去享受她自己內心的天籟。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她輟學后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她的來信,她說她再也不能回到這里了,她青春的夢就此斷得一干二凈。她說她恨這個地方,也愛這個地方,她說她不能忘記我吹笛子的樣子,她說感謝我,為她吹完了一首曲子,而不是半道離開。她說她聽到了笛聲,是用心來聽的,笛聲很美!
她的信沒有落款,沒有地址,就像秋日里的一聲嘆息一樣,隨著葉子,落進泥土里,終不可尋。后來,我多次試圖找她,都無果而終。她走得毅然決絕,不給我們一點彌補的`機會,讓我們的靈魂漏下一個不大不小的洞。
我們那一個個嘲弄的眼神,著實是傷人的,就像一把刀,剜著她的自尊。而她用她的離開為自己保留了一些尊嚴,無聲的尊嚴。
很多年過去了,去年的同學聚會,終于有人說見到她了,說她輟學之后嫁給了一個跛腳的男人,日子過得清苦極了,在大街上如果見到了同學都會躲著走,她怕再次受到嘲弄,她的生命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我們沉默不語,深深的內疚撕咬著我們的心。
小學時的某一年,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給學生們配發校服。家長們當然會抱怨幾句,但牢騷也都只是掛在嘴邊,校服費最終也都塞給孩子們。當然,一切好像理所當然,和那條奇怪的“沒有穿校服就不能參加兒童節慶祝活動”的學校規定無關。
兒童節那天,我穿了新校服步行去學校。快到校門口的時候,看見某個老師一把一把地推搡一個女生,那女生被驅逐到離校門幾步遠的地界,老師不再理會她,轉身走回。
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隔著不遠的距離,看著那女生。我知道她,她的母親給她生了一個弟弟,也因為這個原因,她的父母雙雙被開除公職。在一大群孩子中,這姐弟倆太容易被認出,姐姐常常牽著弟弟的手,急匆匆地走著。我曾經見過他們倆趕到鬧市中母親擺的茶水攤幫忙。
那女生被驅逐的原因很明顯,她沒有買新校服。她穿著舊衣,微低著頭,表情沮喪、懼怕,甚至有了愁苦的味道。而透過不遠的校門,大群穿著新校服的孩子嬉笑著,等待慶祝活動的開始。
她看見我沒有?大概沒有。或者,她無暇顧及我。那時,我也不過是個沉默的小孩兒,偶爾會被大人們突然爆發的粗暴和不耐煩驚得瞠目結舌。很多年后,我才真正明白,這個女生所忍受的巨大委屈,即使當時從天而降一套新校服,也彌補不了她所承受的一分一毫。
我不敢想像,那個女生,從此以后,還能否平靜地生活,或者就此,滑向無邊無際的暗夜?就像我那個失聰的同學一樣。
而她們,本不該是一朵朵奔向黑暗的花兒。
小班教育隨筆6
在小班音樂教育中,我深刻體會到,音樂不僅是藝術,更是情感的傳遞和表達。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每當音樂響起,他們都會隨著節奏搖擺,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舞蹈中旋轉。
一次,我教授《小星星》這首歌。孩子們雖然年紀小,但他們對這首歌的熱愛超乎我的想象。每當唱到“一閃一閃亮晶晶”,他們的眼睛都會閃爍出光芒,仿佛真的看到了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音樂也幫助他們建立了團隊意識。在合唱時,他們學會了傾聽彼此的聲音,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與團隊融合。這種團隊精神,不僅僅在音樂中體現,也滲透到了他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
我深信,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它不僅是娛樂,更是情感的培養、團隊的合作和人生的啟蒙。我希望,通過我的教學,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讓音樂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班教育隨筆7
在小班的美術教育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孩子們無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以“春天”為主題的繪畫活動。孩子們興奮地拿起畫筆,開始描繪他們心中的春天。
有的孩子畫出了五彩斑斕的.花朵,有的孩子畫出了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的孩子畫出了陽光明媚的太陽和藍天白云。每一個畫面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展現了孩子們對春天的獨特理解。
在繪畫過程中,我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不拘泥于現實,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我也時刻關注著他們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
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白了美術教育對于孩子們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還能讓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
小班教育隨筆8
在我們班里有一個叫粼粼的孩子,在剛開學的時候他是最能哭的孩子,而現在他是最能鬧騰的孩子,而他又比較有領導力,寶寶們都喜歡跟他玩。對他的這種情況,老師們都很無奈。
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小便,出來站隊的時候粼粼到處亂跑,一會去玩滑梯,一會去玩輪胎秋千,到處亂跑一個勁鬧騰,我叫他"粼粼,來排隊了,我們回教室了"他會看你一眼,然后繼續亂跑,其他的孩子看見了,也會跟著他到處鬧。我看見這種情況突發奇想,"粼粼,到老師這里來,老師有話對你說。"當粼粼過來的時候,我對他說:"粼粼,如果你表現得好,老師讓你當班長好不好。"粼粼痛快地答應了。我又告訴他"那你幫老師把小朋友集合起來,我們回教室吧。"不一會的功夫,孩子們排好隊隨著我回教室里去了。
對于這種愛表現想讓老師注意他的孩子,我們應該給與他合適的機會對于像林林這種愛鬧騰但有號召力的孩子老師應給與其發展的空間。
幼兒小班教師教育隨筆8
今天吃過早飯,孩子們自主選擇進入區域,趙俊達小朋友選擇了《巧嘴巴》,拿了一本關于地球的圖書,坐在那安靜的看書,不一會李特也進入了閱讀區,和達達小朋友坐在了一起,剛開始兩人各看各的。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達達忽然拿起李特的`書就開始撕,李特看到自己的書被撕爛,轉臉就把達達的書也撕爛了。看到這種情況,我把他們兩個單獨叫到旁邊,問怎么回事,特特說:“達達非要搶我的書,就把我的書撕爛了”。達達說:“我就是想給他換一下,他不給我換,我不是故意的”。聽完他們的敘述我說:圖書現在被你們撕爛了,它得多疼、多傷心,你們不知道愛惜圖書,圖書以后就不會和你們做朋友,你們自己說這樣做對嗎?他們兩個人不自覺的低下了頭說:老師,我們錯了,下次不這樣了。
評語:孩子雖然到區域進行活動,但是卻沒能很好的遵守語言區的規則,他們的行為在游戲評價時可進行一個提煉和下次進區域的要求,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及學習遵守游戲規則。
小班教育隨筆9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是啊,作為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不僅要有捕捉孩子閃光點的眼睛,還要有一顆細膩的心。
小班孩子入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這一步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是場戰爭。對老師來說也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因為小班的孩子剛入園,情緒上和生活自理方面都需要老師家長的正確引導。小琴就是很有代表的一個孩子。最讓人頭痛的是孩子的進餐,每次到進餐的時間她就會哭鬧不止,一口飯也不肯往下咽,如果你強迫她咽下去,她也會吐出來。為此,我們和小琴的家長多次商討,她媽媽告訴我們:“孩子先天體質弱,如果不吃就別管了,一天不吃東西也沒事的`。”面對這樣的孩子小琴媽媽也沒轍了,可是孩子一天不吃東西怎么能行呢?于是在孩子用餐前,我總會刻意的教孩子們念一些關于吃飯的兒歌。如:“大米飯,雞蛋湯,菜花,肉塊噴噴香,我來扮只大老虎,啊嗚啊嗚全吃光。”在用餐時,我又鼓勵孩子們學一學大老虎,張大嘴巴吃飯。孩子們紛紛學大老虎吃飯,一個個嘴巴張地大大的,有的還比比誰的嘴巴大……
在這樣的氛圍中,小琴的注意力已經被轉移,她感興趣的是模仿大老虎的嘴巴,而不是吃飯這件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天吃飯前,接到小琴媽媽的電話,她很激動地說,孩子在家里盡然大口地吃飯,嘴里還在念著兒歌……我的嘴角也偷偷的翹起來。
對待孩子,要給他們一份特別的關心,特別的愛。唯有愛,才能點亮心靈的燈盞。老師不但是塑造孩子靈魂的工程師,更是一把打開孩子心靈的金鑰匙,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每一個孩子都沐浴愛的陽光,感受教育的幸福和完整。
小班教育隨筆10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帶著好奇與忐忑的心情來到單位,本學期我擔任了小一班的班主任,雖然在小博士帶了2年的新大班,但對于小班的情況我了解甚微,不免有些擔心。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我們的班級,一進班級,我就看到四五個小朋友早早來園啦,只見孩子們坐在小椅子上,開心地玩起了玩具,漸漸的,孩子們都陸陸續續來上學了,分別看到了不同的孩子,有的孩子一進班級就坐下來玩,有的一進來就跟老師打招呼,然后跟家長說再見,還有的一進教室就哇哇大哭,我們班的三位老師采取各種辦法,先安撫幼兒的情緒,漸漸的,孩子能夠坐住了,為了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就放了點輕松的音樂,讓幼兒一起跟著老師動一動,做一做,一下子孩子們就跟著我動起身體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部分幼兒居然特別喜歡跳舞,我一開音樂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動了起來,但也總有那么幾個依然如此,咧著嘴巴一直叫著:“爸爸、媽媽。”不禁使我束手無策,后來,我們班里三位老師合理分工,教室里才勉強停止了哭聲,頓時,感覺一場“戰爭”結束了。中午,午休時間到啦,原本讓孩子們入睡后,可以坐下來休息會,哪怕是那么一小會也好,誰知,哭的幼兒總有那么幾個,我們就一直哄著,特別是毛依諾、徐錦鵬等幼兒,不時會發出哭聲,直到起床。
下午,情況有所好轉,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如何倒開水、喝水、吃點心,還學會了如何玩橡皮泥,漸漸的,孩子們終于穩定了情緒,有的拿著玩具小刀有模有樣的切起了橡皮泥,有的用玩具模型印出了各種水果、蔬菜的形狀,還有的搓成了一個皮球,甚至,還有個別幼兒開心地跟我說:“老師,你看,我的面條做得好嗎?”看得出孩子們玩得很開心。
放學時間到了,這一刻是孩子最期待的一刻,也是家長最希望看到的一刻,但是,班里幼兒的情緒又不穩定了,這該怎么辦呢?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受干擾,一個孩子哭了,另一個孩子也是如此,我非常擔心家長會說些什么,而相對于另外的兩個小班,我們班的孩子情緒最不穩定,而且哭鬧的孩子最多,就在這擔心的一刻,家長們都來了,有些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有些看到孩子哭了,非常心痛,但同時,我們也跟家長做了進一步的溝通,繼續為明天而奮斗。
忙碌的一天終于過去了,頭一次感覺今天的時間是那么漫長,當班里的孩子都接走時,突然感覺喉嚨很不舒服,這才發現嗓子啞了。這就是開學的第一天,一個難忘的日子。今晚打算好好休息,繼續為明天奮斗,相信明天會更好。
小班教育隨筆11
陽陽是我們小班的一個小男孩。他長著一對長長的睫毛,聰明好學,一高興起來就手舞足蹈,很可愛。唯一讓我們老師頭疼的就是他老攻擊別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由于下雨,孩子們不能出去晨段,于是我發給每一桌一筐玩具讓他們玩。
于是,我組織他們都坐在自己的坐位上玩玩具,他們興致很高,陽陽更是高興得又跳又叫。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只聽見朱治穎“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問及原因才知是她同桌的陽陽咬了她一口,紅腫的傷口告訴我,陽陽咬得很用力。當時,我非常的生氣,把陽陽叫到身邊大聲地問:“你為什么又咬小朋友,你看看朱治穎的手都被你咬的腫一大塊了。”陽陽瞪著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著我,也許被我的態度給嚇懷了,不敢說話,只見他的'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于是,我把陽陽抱過來,讓他坐在我的腿上,我見陽陽根本不敢用眼睛看我。于是摸著他可愛的小臉說:“陽陽很懂事,老師很喜歡陽陽,但咬人的陽陽老師可不喜歡嘍。”陽陽眨巴著那雙烏黑純真的大眼睛告訴我:“我向朱治穎要玩具玩,他不給我。”
我驚訝了,哪里有向別人要東西不給就咬人的。 這件事情發生以后,告訴我培養孩子文明語言的重要性。無論是在以后的教學當中,還是在游戲中,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做到家園及時溝通配合,逐步引導孩子知道與他人交流有多種方式。
小班教育隨筆12
一天小班的小朋友甜甜在離園的時候,想把玩具帶回家,甜甜媽媽搖頭說幼兒園的玩具時不能帶回家的,不然老是就要批評你了。甜甜爭辯說,不會的,老是會表揚的。甜甜媽媽聽了,趕忙找老是文明原因。原來是另一個小朋友吧玩具帶回家了,被他媽媽發現了,在媽媽的教導下,第二天吧玩具帶回到幼兒園,于是,老師當著小朋友的面表揚了那位小朋友,甜甜聽了,也想受到表揚,所以……
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表揚,就讓甜甜想效仿吧玩具帶回家,再還回來,以受到老師的.表揚,由此可見,教師的表揚對其他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事情告訴我們,表揚要慎重,以免產生不良后果。表揚要適時,表揚要神域選擇時機,表揚是善于創造教育契機。表揚要適度,分寸適度,頻率適度,語言適度。表揚要適法,要因人而異,要選擇相宜的環境,一定要具體,要確實有優點才表揚,要女里爭取家長的配合。表揚一定要發自內心,要實事求是,要公正合理,教師要善于用表揚這良藥,主意對癥下藥,避免濫用表揚產生副作用。
小班教育隨筆13
在幼兒園里,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也要常關注,這時喝水就很重要。因為生命的各個階段都在不斷地吸收和排泄水分來維持基本的生命程序,如果攝入的水不足,各種廢物在細胞內不能很快地被代謝出去,積累在體內就會產生慢性疼痛、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在幼兒園里,每天都有家長們都會以口頭或電話的方式和我們說:老師,麻煩你讓我孩子多喝點水,嘴巴有點干;老師我家孩子上火了,多喝點水……我們會收到許多不同理由的喝水要求。其實,即使家長不提醒,我們也經常提醒或哄孩子們喝水。
每天督促讓孩子喝水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在孩子喝水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情況:有的孩子在水杯旁邊呡一口;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有的孩子喝兩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還有的.孩子水杯挺滿的,卻只喝了一兩口,并不口渴。當老師們詢問時,他們一致答案就是口不渴。
為了讓孩子喝足夠的水,老師們把喝水的好處整理了一下,編了些兒歌,使孩子們真正認識到喝水的重要性。更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們也不太抗拒水了,我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得到的效果也不錯。通過兒歌,使孩子們知道自己該喝多少水,不喝水或是喝水少了會造成身體不舒服,還得花錢買罪受,讓他們懂得這些小常識。
孩子喝水的問題,看起來是小問題,但是孩子喝水的問題卻牽動著許多家長們的'心。我們在一日活動中,常常提醒孩子們去喝水,讓孩子能夠喝足量的水,達到喝水的目的。
培養孩子喝水的習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過程中也有個別的孩子就是不喝水,我們就用哄的方式。比如,和愛喝水的小朋友比賽看誰先喝完一杯水,或是口頭表揚愛喝水的孩子,讓他們給不愛喝水的孩子以榜樣。時間久了,不愛喝水的孩子也養成了喝水的好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還小,他們的身體抵抗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喝足量的水能抵制一些疾病的發生。總之,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很重要。
小班教育隨筆14
經過寒假,班級里的自然角因為缺少照顧慢慢缺少了生機,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們都會繼續發動家長帶一些植物來幼兒園,因為老師們都覺得讓小班的孩子動手種一盆小植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們的主觀意識往往會讓我們代替孩子做一些決定。近來天氣不錯,幼兒園里鮮花盛開,孩子們看著我們教室里那幾盆不太好看的植物有些不滿。“老師,我們去花園里吧,那里漂亮。”“老師,我們把花園里的花采一點到教室打扮一下吧。”“花園里的花又不是我們種的,不能采的,采掉了就不好看了。”“那怎么辦?我們的教室里的小花都不好看的。”這些都是孩子們的話語,從中我感受到孩子們迫切希望我們的自然角也能美起來。
“我們自己來種一盆小植物吧。”我的話音剛落,搭班的阿姨就覺得我在異想天開“他們能行嗎?”小家伙們聽到我的話都來了勁頭,呼聲一個比一個高。“我們行的。”“我們自己種。”“我們種什么呢?”“種在哪里啊?”……孩子們又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對種植充滿了興趣。看到孩子們那么起勁,阿姨也加入我們的行列中:“我家里有一些花生,能種嗎?”“當然可以,我們就來種花生。”我定下了種植的內容,孩子們開始期待明天,盼望這明天快點來,回家的時候都不忘記提醒阿姨明天一定要帶花生來。
明天很快就到了,一些孩子早早來到幼兒園,大家看到阿姨為我們帶來的花生后都別提多興奮,不停催促我快點種,快點種。搭班的張老師為大家提供了回收來的大小一樣的塑料小杯子,并且都細心的在杯底鉆了小洞洞,有的孩子看著杯底的洞洞有些不滿:“老師,杯子是壞的。”“有洞洞才好,花盆地下都有洞洞的,水好流出去呀。”一個聲音出現在大家中,有的孩子跑去看自然角里的空花盆“真的,真的,真的都有洞洞的。”這下大家都放心的.拿走小杯子。
“我們去放泥土。”我一聲令下,孩子們都爭前恐后的來到戶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用手抓著泥土放在小杯子里,但是好像不太方便。“我來幫幫你們吧。”我一邊說,一邊用小鐵鏟翻動泥土,把硬硬的泥土鏟松了,這些孩子們裝泥土方便了許多,有的孩子找來工具,用廢舊的小勺子來裝泥土,你用好了給我用,我來幫你加一點,一勺勺的泥土很快裝滿小杯子。大家都裝快裝滿一杯泥土的時候,有的孩子意識到花生還沒有放進去,于是大家立刻去找阿姨,每人從阿姨那里要來4、5顆花生,小心翼翼放在小杯子里。
“澆點水吧,沒有水,小種子不會發芽的。”阿姨在一邊建議著。張老師也為大家端來一盆水,拿來幾個小杯子。“我來幫你澆點水。”“我用好小杯子再給你啊。”孩子們輪流給自己的小種子澆著水。大家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小種子能快點喝水,但是用來澆水的小杯子數量卻不多。“排好隊,等一等。”“排好隊很快就能輪到的。”“我棒你澆水,把你的杯子給我吧。”孩子們互相幫助給小花生種子澆著水。“你的水澆太多了,倒掉一點吧。”“你澆點太少了,我再幫你加一點。”孩子們的幫助合作行為充分體現。
每人一盆,大家都種好了,張老師細心的為孩子們準備了頭像標記,在每個小花盆里插上孩子的照片,方便孩子辨認和照顧。這下自然角又熱鬧起來。每天早上早來園的孩子都會第一時間去看看小種子有沒有發芽,看看是不是需要澆水,澆完自己的還幫朋友的也澆點水……
“小班的孩子不會合作,他們都是自我為中心,根本不會和同伴一起共同使用一樣材料”,這些話經常在我們的耳邊響起。也許小班上期,我們的孩子真的是這樣,不太會和同伴合作,一起游戲,共同使用材料,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我們日常教育過程中的慢慢引導,到了小班下期,你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在無意中流露出和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行為。
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漸漸發展起來的合作意識,也許那只是簡單的幫助的行為,但是關注到同伴,愿意幫助別人不也是我們對孩子培養的方向嗎?善于捕捉孩子的無意行為,進行大大的引導教育是我們老師需要做的,所以在種植過后,我對在活動中幫助他人、會和同伴一起使用工具的孩子們大大表揚,強化孩子們幫助他人的意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主動加入到幫助、合作的行列中,對自然角的關注也會更多。
小花生,給孩子帶來的收獲是大大的,在沒有收獲花生發芽的喜悅之前,我們的孩子已經收獲了和同伴一起種植的快樂,收獲了幫助同伴的快樂,收獲了種植的經驗,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在等待中體會收獲的快樂。
小班教育隨筆15
小賀、小睿兩個人在小朋友的心中是“淘氣王”,日常活動中,他倆經常性的出現坐立不安,一會兒站起來,一會碰碰這個,一會拉拉那個,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進行,他倆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常常無動于衷,有時在接受批評時還向老師扮鬼臉,依然我行我素讓老師束手無策。針對他倆的“淘氣”情況,根據平時的觀察和了解,我知道他倆都是特別聰明的孩子,抓住他倆的個性特點結合自己的經驗,我調整了對他倆的教育方式,在活動前用鼓勵的語言和喜悅的微笑提醒他們,對他們說:老師知道你一定會做的很好的'。如,在活動中不時的摸摸他的頭對小朋友們說:"你坐得很好,聽得很仔細,答復下列問題不錯啊”等等。
用鼓勵,鼓勵,再鼓勵的方式幫助他們克制自己以往的“淘氣”行為。還有日常生活中,給他們一些為大家效勞的任務,在滿足他們表現心理的同時,也讓同伴看到他倆的閃亮點,經過一段時間的“鼓勵中的批評”,他倆有了明顯的進步,淘氣搗蛋的行為較少出現了,現在大家都非常喜歡和他們玩。
【小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小班隨筆05-17
小班教育隨筆【精選】07-03
(精選)小班教育隨筆07-03
小班教育隨筆(精選)07-04
小班教育隨筆06-12
[經典]小班教育隨筆08-15
(經典)小班教育隨筆08-10
小班教育隨筆[經典]09-07
小班教育隨筆【經典】07-24
小班教育隨筆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