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熱】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育隨筆1
老師,我們這桌多了一碗米飯“,就放那兒吧,一會兒看看誰要再吃就給他,老師說道。但是午飯時間過了,那碗米飯還是原封沒動,今天的午餐時間也格外的安靜,我尋思著,今天的孩子是怎么啦?原來是````````
每天午飯都是值日生的孩子們負責端飯和分發餐具,一切就緒后在老師的一句:“小朋友,請用午餐!”下,孩子們便才開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剛坐下不久,孩子們就開始邊吃邊說,整個進餐活動就像菜市場一樣”熱鬧“,班級常規是少不了進餐禮儀的培養,每時每刻都在教育孩子如何有禮貌的進行就餐,但是每次午餐時間孩子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這不,今天一如往常的熱鬧非凡啊!就在這時有某個小朋友說了一句”老師,我們這桌多了一碗米飯“后教室就變得格外的安靜了,為了弄明白孩子們這奇怪的舉動,我下午利用課前就中午吃飯的事情來進行討論,把孩子們好的表現給予了表揚和鼓勵,同時還鼓勵瘦弱的孩子多吃,還希望孩子們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進餐禮儀,當然,今天討論會的重點是那碗沒人動的米飯,為何多出來的米飯會讓孩子們鴉雀無聲?也正是有家長要求多督促孩子多吃一點,我們總會讓孩子吃完再添,但是也有很多瘦弱的孩子吃飯方面還是會讓老師操心,有時能把自己那碗米飯吃完已經很不錯,更不要說再多給他添飯了。
今天午餐多了一碗米飯,為什么沒有小朋友吃呀?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的哦,我直接進入主題,孩子們也因為這事開始七嘴八舌,有的黨員チ耍有的低頭不語,突然有個聲音說:“老師,誰吃飯時有聲音就讓他們多吃一碗”,傻眼了我,難怪午餐時孩子如此安靜,原來是怕老師多給他添飯,原來大家為了能完成自己那碗米飯,為了能不再多吃而選擇了“安靜就餐”,吃飯對于這些孩子來說是有多痛苦?br/>孩子入園父母最關心的永遠是“今天我的孩子吃飯怎么樣?吃得好嗎?挑食嗎?要多督促他吃多點等等此類的問題”父母有想過我的孩子為何吃不下?一味的強迫孩子多吃好嗎?我們都知道飯要七分飽,硬塞的教育不是教育,這樣反而增加孩子吃飯的負擔,我們為何不給孩子們一個愉快而輕松的就餐環境?我一直覺得做任何事情心情和身體是最關鍵的,心情不好或是身體不舒服都會影響我們的胃口,吃不下就讓孩子少吃點,胃口好,我們就多吃點,家長的要求讓老師過分強迫孩子,最后孩子是邊流著淚邊吃涼了的米飯,我在想如果是你你還會吃嗎?我們為什么不能問問孩子你是否吃飽了?
討論會里我告訴孩子們,能吃就多吃,吃不下也不要強迫自己,但是也不能一點都不吃,我們要保證不餓壞自己,因為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身體強壯的前提就是要營養均衡外家鍛煉,餓著肚子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我想這些淺而易懂的道理孩子們應該可以領悟到,根據今天的午餐發生的事情我們是不是在今后孩子在就餐時進行一些調整如:米飯少點,能吃的可以再添,胃口不太好的也因為老師的調整能吃完自己碗里而增加了信心,相信我們的孩子在一個人性化的班級管理下能有個輕松愉快的就餐環境。
幼兒園教育隨筆2
林泉是我班里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男孩,平時不聲不響,上課時也不愛舉手發言,更不會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同伴交往,缺乏足夠的自信。
一天早上,來園談話后,我正在請值日生,當問:“誰愿意做今天的值日生”時,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舉手,林泉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小手,我連忙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請他來做今天的值日生,他顯得很高興。吃點心了,他忙著數杯子、放杯子;進午餐了,他認真地分數著勺子……放學前,我在大家面前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為他鼓起了掌,林泉露出了羞怯的笑容。
從那以后,我發現林泉能主動參加活動了,積極性也提高了。由此,我想到了集體活動對幼兒的心理素質的影響,在集體活動中應該更加注意讓幼兒獲得成功,有愉悅感。
一段日子過去了,在一次故事表演活動中,林泉居然舉手好幾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較準確。大家都為林泉的'進步而高興,林泉也逐漸活潑開朗了,與同伴、老師間的交往也多了。
看著林泉的變化,我感到很欣慰,看來,集體生活中的值日生工作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幼兒在集體中,往往產生強烈的情緒體驗,當他們完成某一項工作時獲得了體驗,也增強了其自信心,當他再度面臨問題時,便能充滿自信地克服困難。
幼兒園教育隨筆3
孩子的“壞”表現——偷玩具
孩子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總是喜歡把別人的玩具偷偷拿回家。
換個角度看看:占有是小孩的天性,所以不能把孩子偷拿玩具的行為看成是品行問題——愛占小便宜或者喜歡偷東西。一直到3歲以前,都是孩子開始發現自我的過程。他們慢慢能夠區分“你的”和“我的”,進而他們用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來確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如果你讓一個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給大家分享是毫無意義的,那簡直就像拿走他的一只胳膊。
該怎么做?
讓小孩子輪流“占有”玩具。一起玩耍的時候給他們制定一個順序。“樂樂先玩10分鐘,然后交給可可玩!”你可以讓可愛的鬧鐘幫助你提示孩子:“交換玩具的時間到了!”
嘗試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并不是所有玩具都屬于他,每個人只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帶回家。
當有小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允許孩子把他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剩下的和大家一起玩。
孩子的“壞”表現——磨磨蹭蹭。
當大人急著出門的時候,孩子卻總是磨磨蹭蹭地研究鞋子。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小家伙不斷被路邊的小蝸牛吸引,200米的路程足足走了30分鐘。
換個角度看看:首先我們應該知道5歲以下的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然后我們應該為孩子樂于探索世界而高興。
該怎么做?
如果是非常著急的事情,你就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你們在趕時間,然后給他一分鐘,讓他和他正熱衷的事情先告個別。
如果你一分鐘都等不了,一定要馬上把孩子帶走的話,請向他道個歉。
如果你并不著急,那么不如放松心情,和孩子一起游手好閑一會兒。
當我們習慣了對孩子的行為“另眼”看待之后,就會發現很多“壞”行為并不都很糟糕,這里面還有很多足以讓你欣喜或自豪的舉動呢。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也需要另眼看世界的原因。
幼兒園教育隨筆4
今天早上,迎旭小朋友一入園就興奮地手里拿著一些東西在活動室里喊了起來“快來看,快來看,小蟲蟲”。孩子們被他倆的喊聲所吸引,都圍了過來,我也好奇地湊了過去。只聽見有個孩子說:“這不是小蟲蟲,它沒有腳,也沒眼睛,怎么會是小蟲蟲呢?”另一個孩子接著說:“是呀,是呀,你看它又不會爬。”迎旭不高興地說:“你們都說不是小蟲蟲,它是什么呢?我看它的樣子就像小蟲蟲”。其他孩子都被迎旭這么一問,問住了。看到孩子們那爭論問題的可愛樣子,我心里很高興,因為我們的孩子會爭論問題了,會自己表述自己的見解了,會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了。小家伙們得不到答案,就把目光都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意思是讓我來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
于是,我撿起一個孩子們眼中所謂的“小蟲蟲”,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看的.這個像小蟲蟲的東西,它是從楊樹上掉下來的,我們這里把它俗稱為“楊樹吊”。每當到了春天,楊樹上就會開出花,結出這樣的楊樹種子,它的樣子雖然像小蟲蟲,但不是小蟲蟲。你們知道了嗎?”孩子們使勁的點點頭,走我們到外面找找看它在哪。
教育認知活動無處不在,小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就需要我們時時做個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機,深入孩子們的生活,注意傾聽他們的談話,及時地發現,恰當地啟發和引導,讓孩子對生活永遠充滿樂趣。
幼兒園教育隨筆5
這幾天,我班種植角的兩顆白菜花抽糵、開花了,孩子們在短暫的驚奇之后,便不再理會它們,只留下淡淡的清香在教室里飄蕩。這么好的學習時機怎么能讓它流失呢?
為此,我和孩子們動了一次“心眼”,勾起了孩子們學習的欲望……
“老師,我們的白菜花不見了。”李敏娜著急地跑過來。“那不是在哪兒嗎,”我指著其中的一盆告訴她。“還有一盆呢?”是啊,那盆呢?我也“著急”起來。“我們快找找吧。”其他孩子紛紛提議。“可是你們認識白菜的花嗎?知道它的花是什么樣嗎?”“是黃色的!”李冉搶著回答。“花瓣是什么形狀的?”呼啦一下,孩子們圍住了“幸存”的那課白菜,仔細地觀察起來:“花瓣是圓形的,花蕊是黃色的。”“有一股香味。”“咦,還有一些黃色的.粉末。”“對,粘到我鼻子上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高興。我不失時機地插了一句:“黃粉末是它的花粉。現在我們快去找吧!根據白菜花的特征,”失蹤“的白菜花很快找到了。
“游戲是快樂的學習,學習是求知的游戲。”在教育中,老師要有足夠的教育機智,抓住教育契機,將枯燥的活動變得有趣、有味,使學習與游戲真正融為一體,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成長。
幼兒園教育隨筆6
我班的宸明很調皮,中午從不乖乖睡覺。在床上,他的小手總是忙個不停,而且身子總翻來覆去,使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每天我總要費很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覺。
又到午睡時間了,聽完故事后活動室鼾聲輕輕地響起,我來回地巡視著,幫孩子們蓋好被子,小心地掖好被角。走到宸明床前一看,那小家伙又在床角里摳著什么。我走過去輕聲對他說:“宸明,睡覺的小朋友才聰明,快睡吧。”他“乖巧”地點點頭,閉上了眼睛。
過了幾分鐘,只見宸明的身子正翻來覆去,時不時嘴里還故意發出鼾聲。我走到他旁邊,低聲說:“宸明,你今天睡得好,我就獎你個大棒點,還在奶奶眼前表揚你,好不好?”他又笑瞇瞇地點點頭。
可是沒多久,他又在擺弄自己的那雙鞋子,一只摞在另一只上面,像在蓋高樓。為了不讓他干擾其他孩子,我決定采用“鎮壓政策”。于是,我第三次來到宸明旁邊,還沒等我說話,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說:“宋老師,我們來拉勾,拉了勾我就睡覺。”說完還主動地伸出了小手。看著他那期待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來,最后還刻意用大拇指蓋了一個“印章”說:“蓋了章一百年都不能變,快睡吧。”“好的,我一定睡。”說完他立即轉身躲進被子閉上了眼睛。這次宸明一會兒就睡著了。
以后,在午睡之前我都會跟宸明拉勾做個約定。經過這件事,我認真思考起來: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只要我們尊重了他們,很多事情就能簡單和諧地解決。一次拉勾讓一個調皮的孩子變得如此乖巧。之后的很多時間,我都會放下教師的身份輕松地與孩子交流。只有尊重幼兒,平等相處,師生關系才會和諧,我們的教育工作才會更加順利地進行!
幼兒園教育隨筆7
從興趣入手學兒歌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個性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經驗證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搞笑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簡單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完美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能夠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我們就應關心她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忙,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忙他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后,我正在打掃院子,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A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B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C說:“哎呀,那么嬌氣呀!”B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樣能那樣呢!我們就應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立刻跑過去,詢問了A哭的原因,原先A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立刻送她到衛生室看了看,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送她回來后,孩子們立刻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A怎樣了?A怎樣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貌,我說:“孩子們,A沒事了,她喘岔氣了。這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關心同伴了,很好。”并著重表揚了B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必須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隨筆8
我一直認為,老師和媽媽一樣,對孩子的愛是最純粹的。沒有哪個老師不想將自己的學生教好。不同的只是真正的媽媽孩子很少,而老師的學生很多很多。很多優秀的老師自己孩子成績甚至不如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因為他們將更多的愛給了學生,忽略了對自己孩子的照顧。
我一直覺得,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亞于媽媽。在孩子們心中,老師是親切的,神圣的。幾乎每天都有孩子會在我耳邊說悄悄話,,非常信任的告訴我他們家里發生的秘密。有時候無意間摸摸孩子的頭,他甚至會高興一整天。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決定了孩子未來。我們幼兒園老師也是孩子正規教育的第一任老師,也必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尹建莉老師是一位智慧的媽媽,她教育女兒的理念和方法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
一、讓孩子靜靜的承受痛苦。
讓孩子在打針是不哭確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就像讓剛剛上小班的孩子不哭一樣。在預防接種時,全班的孩子哭聲雷動,幾乎沒有辦法制止他們哭泣。怎樣讓他們不哭?我們常常采用物質刺激法,發糖果,買玩具。也用了恐嚇強迫法。但很少能夠奏效。因為對孩子來說,打針的痛苦對未諳世事的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很少有東西能夠減輕這種痛楚。 尹建莉老師是這樣做的:先將打針的原因告訴孩子,然后將打針的疼痛正確的告訴孩子,最后進行正面的鼓勵。一歲八個月的孩子居然忍受了打針的痛苦,鎮靜的完成了整個過程。 教育無小事。從打針這件事上,尹老師發現了教育的契機,進而找到培養孩子忍耐痛苦的方法。孩子越小的經歷,對其成人后的影響越大。讓他們從小獲取承受痛苦的經驗,也會為他們將來直面痛苦增加勇氣。
痛苦永遠是一種客觀存在,并將在人的一生中不斷以各種形式反復出現。有時候,皮肉之苦甚至是最簡單的。可以說,人的一生,是在戰勝一個又一個痛苦的基礎上獲得發展進步的。因此,從小做起,
從小事做起,教給孩子承受痛苦的方法,這無疑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而我們平時,當孩子不小心跌倒而傷心大哭時,我們一定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勸慰。孩子碰上一點小小的痛苦時,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會心痛不已,那么,他們的將來面臨真正的痛苦時會怎樣呢?
二、讓孩子獲取學習的魔杖
有一根魔杖,被它點過之后的孩子學習能力強,會獲得神奇的能力。這根魔杖就是大量的課外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四個同班同學,在小學五年級時相差無幾,不同的是兩個閱讀能力強,其余兩個從不閱讀課外書。幾年后,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在重點中學游刃有余,其余兩個雖然參加了很多輔導班,卻在普通學校學習吃力。
我們一直從小就給孩子很大的學習壓力,要求他們必須考100分,必須遵守紀律,參與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其實,我們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讓他們大量的練習。殊不知,這對他們的智力發展沒有任何益處,甚至會產生負面影響。要給他們的學習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只有課外閱讀。
就幼兒生而言,智力發展水平還沒有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也沒有應試教育的壓力,正是培養他們閱讀能力的大好時機。這就需要我們幼兒教師精心實施各項閱讀活動,給孩子學習能力一根神奇的魔杖。
三、讓學生學會善良和豁達。
善良和豁達是永遠相隨的。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對別
人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是永遠存在的,幼兒亦是如此。當孩子不小心磕碰兒哇哇大哭是,當孩子因為一點小事與其他小朋友發生沖突時,怎樣在這種沖突面前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尹建莉老師的做法是:讓孩子正視對方的痛苦并同情對方。她在孩子與小板凳相撞時,教育孩子同情小板凳,給小板凳揉痛。她告訴孩子:小板凳更弱小,更需要同情。善良是天生的,但往往在平時生活中因為沖突處理不善而漸漸泯滅,內心漸漸就會被自私和冷酷取而代之。 做個好人,這應該是家長培養孩子的主要目標之一。人只有和他人和諧相處,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他人應該是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借這種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但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教育孩子不吃虧,與人沖突時決不讓步。所以,在幼兒發生很多的.矛盾中,家長的不正確教導往往是發生沖突的根源。有時候,對家長的教育方式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但在孩子矛盾處理中我們是主角。這個時候,用給小板凳揉痛的方式處理會潛移默化的將善良的種子播種在他們的心里,生根發芽。
四、將孩子當成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天真純潔,不諳世事。屬于他們的世界,應該是快樂,自由,因為他們正處在個性發展的最好
時光。然而,我們大人把更多的期許,把更多的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他們,甚至把我們未完成的理想,都變成他們奮斗的目標。給孩子太多壓力,一定會壓垮他們稚嫩的翅膀,并給他們的心靈投下陰影。
(一)我們要容許孩子生活上犯的小錯誤。
孩子在生活中,會犯很多的小錯誤。這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有關,也可能是天性使然。有時候,人專注于某一件事情,就會遺忘掉另一件事情。許多大科學家都愛犯小錯誤。比如弗洛伊德就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然而,我們往往對孩子的錯誤缺乏理解,常常責備他們。或者走另一個極端,什么事情都提醒他們,幫他們做好。無法讓孩子自由走路,那么他們永遠也難以自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感謝大家的瀏覽。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進行評論哦~
幼兒園教育隨筆9
今天的活動課有幾個不注意聽講的'小朋友在搗亂,為了維持紀律,我隨口要求他們:“希望你們認真聽講,活動結束后我帶你們去玩滑梯。”話剛說完,凡凡便問:“老師,你說的是真的嗎?”一句話把我問住了。
原來,我經常這樣說,但考慮到玩滑梯危險性大,為了安全,上課隨口許下的諾言經常不兌現,每次,孩子們都很掃興。今天,有孩子這樣問我,我才靜靜的地思索,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很大的錯誤:說話不算話。這樣還怎么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呢?于是我向孩子們真誠地道了歉,并在活動結束后和孩子們一起去玩滑梯。
這樣,我守信了,孩子們玩的高興,而且我再提要求時他們也會順從,豈不一舉兩得。想想,我早該帶他們出來玩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10
有時候真不知道幼兒園到底是個什么地方,讓那么多孩子們難過。
今天早上在托班親身體會了那么一幕,托班孩子由于年齡在兩歲幾個月到三歲之間,孩子都還小,早上有一個小男孩,是他爸爸送他來的,送到教室就開始哭,一直就沒停過,他爸爸就在班門口看著,我看到的是孩子爸爸舍不得心疼孩子的心情是很重的,哄了半天,孩子進了教室,就在座位上坐著,一邊哭一起擦著眼淚一邊嘴里還喊著,爸爸,別走,爸爸別走,說實話,在幼兒園帶的那么多孩子中,這一幕是普遍每天都很常見到的一幕,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今天早上這對父子會讓我心里也很難受,當時孩子爸爸在門口看了孩子半天,孩子越哭越厲害,看的孩子爸爸都想哭了,前幾天小班就是,媽媽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就一直哭,然后媽媽也跟著哭,這些對我來說沒有絲毫的感覺,但是今天早上,看著那對父子我都想哭,待了半天,孩子爸爸還是狠心的走了,孩子哭的更厲害了,看著他在那哇哇大哭,當時的`感慨頗多,以后優優上幼兒園了怎么辦。這是今天我們班對面的托班,
下周一我們班托班就正式第一天來幼兒園了,不用說,早上的場景肯定好不到哪去,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個寶,好多送孩子來幼兒園哄不下的那種家長,基本上都會跟著孩子流淚。有的剛來幼兒園的孩子特黏人,今天就有個那樣的孩子,我一直以為那孩子是個女孩,他也是剛來幼兒園沒幾天,就一直找我抱著他。無論長相還是發型來看就看不出來他是個男孩,后來帶他去廁所,讓我抱著我才知道,那是個男孩,那孩子好可愛,但就一直只會說,找媽媽,下周開始帶我們班孩子們,你們不要一哭就一天啊,早上哭會就好了。不然哭的我難受。哈哈。
幼兒園教育隨筆11
平時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動關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保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天早飯后,我正在清掃院子,突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幕:田曉曉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李小惠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張倩說:哎呀,那么嬌氣呀!小惠氣呼呼的說:她病了,你怎樣能那樣呢!我們應當關心她的,教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快樂嗎?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快樂,立刻跑過去,詢問了曉曉哭的原因,原先曉曉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哭了起來。我立刻送她到衛生室看了看,醫生說她喘岔氣了,一會兒就好了。
送她回來后,孩子們立刻圍了過來,紛紛問:教師,曉曉怎樣了?曉曉怎樣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貌,我說:孩子們,曉曉沒事了,她喘岔氣了。今日小朋友做的很好,能明白關心同伴了,很好。并著重表揚了李小惠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從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必須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我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教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教育隨筆12
這個月,重點排練新早操,為了把早操排的更好,因此請家長們早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參加晨間鍛煉,大部分家長都很支持我們的工作,一些習慣晚來的幼兒,家長也提早帶來參加我們的晨運,我們班的劉德剛小朋友是每天最早來園的一個,每天看到他活蹦亂跳的走路,有時候高興還哼著小曲,就覺得特可愛!
他是我們班個頭比較小的一位小朋友,但是動作很靈敏,動作也很快,上課認真聽講,做任何事情認真、執著。尤其是這段時間,我們利用課外時間來排操,排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對于德剛來說很享受,站在前面,像足了一位小老師,瞧他每個動作都學得有模有樣,我這心里美滋滋的。有一天,在排練的時候,進行到了游戲環節,我們喜歡鉆時,站在他后面的明澤是個能力較弱的小朋友,他不知道跑哪去了,德剛趕緊跑過去把明澤拉過來,說:“快點啊,明澤,我們要鉆了,不搭好山洞,怎么鉆呢?”“快點啊,到你了”,聽到他很著急的樣子,我覺得這孩子不錯,會知道團體的'默契度,如有一個人不配合好,這個環節就會很亂,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有這樣的思想,我很感動!平時在排操時或者在做游戲時,他那小眼睛瞪都不瞪一下,直溜溜的盯著你,跟著你學,這個活動下來,小家伙汗流浹背,但是絲毫沒有停下來要偷懶的意思,意志力非常的堅強,很積極的迎合著老師。
幼兒園教育隨筆13
大家好!今天我來分享一下發生在我們班一位小朋友身上的事情:
對于我們從小班升班到中班的孩子都能夠開心入園,常規已經養成!我們班來了一位插班生,新的小朋友!他呀!是個活潑可愛的小男生。
對于他第一天入園,換了個新環境,老師會擔心他會不會鬧情緒,然而他不僅沒鬧情緒,還淘氣的和老師唱“反調”!開始進到班內,到處張望,看到桌子上有個粉筆盒子,他看了一眼,拿著就打開,嘴里嘟囔著:不是吃的”當老師說不要隨便拿東西!他就伴個鬼臉說:“老師,有沒有吃的!我想吃東西。發現了他第一個特點:“小吃貨”。
接著老師讓排隊如廁,小朋友們都排好隊了,xx小朋友就自己跑到益智區玩,并且坐在地上,當老師細心跟他溝通時候,他結果說“哼,我就是想玩,接著又一個鬼臉給老師看!
如廁后小朋友們又該上課啦!小朋友們都很積極的搬著小椅子有序的坐圈等待老師上課,一扭頭發現xx不了見了,可把老師嚇壞了,結果一看他在班級門口旁邊做著!自己的書包在地上,手里拿著一個大蘋果坐在地上吃!看著他,又生氣又可笑!一天下來,數不清往班級門口跑了多少次,老師也非常操他的心,種種的事情,讓我們兩位老師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真是“大仙兒”!然而又使我“懊惱”。
我想這個孩子一定要多教育他,把不好的壞習慣慢慢改掉!尤其常規,當然,這也許需要一個慢的過程,并且單單憑老師教育是不行的,于是我想到多與家長溝通,因為《一對父母的教育超過100個老師的教育》所以我定了一個目標,都說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我想一個月孩子一定要:比如:像家長、老師基本的問好,要有所變化!于是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我都會隔三差五的像家長反應,然而欣慰的是家長非常配合我!幾天后,我對孩子更深入的了解了,發現孩子雖然壞習慣很多,但是他有一個閃光點:“樂于助人、而且很聰明、還會說些老師意想不到的話”。
記得第三天,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摔倒了,發現他急忙去扶小朋友,小朋友對他說“謝謝!”他回應了“不客氣”樂的他一蹭一跳跑到我跟前說:“小雨老師,小朋友跟我說謝謝啦!”
記得還有一次,小朋友們都在說兒歌,想著平時有時候跟本就做不到椅子上的他,估計不太會,結果他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會說兒歌,洋溢著小臉居然一字不差的說完了!”當時我可驚訝!晚上星皓媽媽還跟我聊天說孩子在幼兒園學東西回家說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星皓已經來了快兩個月了,xx小朋友現在不僅有禮貌的向老師問好!喝水、盛飯等標準語也會說了。上課也認真聽講,并且時不時的回答問題逗老師笑!
記的有次快放學時候,珍珍老師要把做校車的孩子送到車上,xx小朋友正好上廁所,出來一看,珍珍老師不在,就問我:“小雨老師,珍珍老師呢,珍珍老師怎么不見了!我逗他說:“因為你今天表現不是很好,所以珍珍老師生氣了,出去一趟,他就開始說:“我找珍珍老師,我聽話,小雨老師,你們兩個我都聽話。”說話的功夫珍珍老師回來了,我告訴珍珍老師情況,我們兩個都笑了,結果星皓也笑起來。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突然接到xx媽媽的電話,媽媽第一句就說:小雨老師,星皓你都不知道今天好搞笑,我盛過飯,一個手端著婉,把碗放到桌子上,星皓非得讓我兩個手端起來還說:“媽媽,要雙手接過飯碗,不能一個手端飯碗,不禮貌,容易撒飯!”我聽了,孩子說出的天真的話,又可笑,更欣慰!因為我親眼目睹了一個插班生淘氣的小男生經過禮儀教育之后的變化和成長!在加上家長的大力支持以及配合!孩子變得非常棒!當然這要感謝老師精心的指導。自從使用禮儀品格教育以后,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我相信我們的幼兒園在吳老師的陪伴下會越來越好!
幼兒園教育隨筆14
離開公園時,孩子們看到桌子上放置的新《幼兒畫報》一個接一個地向我講故事,故事快結束了,最后有幾個是智力測試問題,有些淘氣鬼推測東西,推測西西,沒有頭緒。這時,陳哲敏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陳老師,否則你會給我們兩個答案,就像鞠萍姐姐主持的淘氣AB猜測一樣,好嗎?
淘氣AB推測?好主意!我也看過這個節目,既縮小了孩子們尋找答案的范圍,又能教我音樂,真的很美。因此,我宣布活動室的'左右是是非的終點,由在場的孩子自由選擇。
游戲氣氛一下子達到高潮,主題出現了問題和問題,孩子們還沒有意義。陳老師又來問題了!的聲音很熱烈,個別淘氣鬼叫我鞠萍姐姐!
因此,電視上精彩的節目對孩子們有很強的魅力。孩子們渴望成為電視節目中的一員,但現實并不能滿足所有孩子的愿望,作為老師,在教育教育方面可以很好地參考電視等媒體的做法,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使教育活動更加生動,吸引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15
王家x昨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腳后跟被自行車夾到里。她媽媽再三叮囑近段時間不要讓他參加戶外活動,為此,我對他格外照顧。
這天戶外活動時,我照例帶領孩子們到室外做體育游戲,陳梓萌跑過來說;“老師,王家x也來了。”我未加思索地對他說:“家x,你腳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園邊上看小朋友做游戲吧。”聽了我的話,剛才還興高采烈的他忽然臉色陰沉了下來,慢吞吞地轉過身子,往花園那邊走去……
王家x的瞬間變化讓我猛然醒悟;離開群眾,他并不快樂!我迅速改變了想法:“家x,回來!老師還要請你幫忙。這天的游戲請你當紅綠燈,好嗎?”我說。王家x爽快地答應了。“紅綠燈”是這個游戲運動量最小的一個主角,王家x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樂。我決定,次后無論做什么游戲,都要跟王家x安排一個適宜的游戲主角,即使沒有適宜的`,也要為他創造一個適宜的主角。
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孩子的感受,在不經意剝奪孩子的快樂。如果我這天忽略了王家x的變化,就不可能了解王家x的感受,王家x也就不可能享受到群眾游戲的快樂。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孩子的變化,深刻體會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還他們快樂!
【幼兒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隨筆,幼兒園教育隨筆06-22
幼兒園教育隨筆06-14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7-23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教育隨筆07-25
幼兒園的教育隨筆07-16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8-03
幼兒園教育隨筆(經典)08-17
(精選)幼兒園教育隨筆08-17
幼兒園教育隨筆[精選]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