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1
悅悅是個性格外向,待人熱情,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不錯的孩子,可唯一讓老師不喜歡的是:特別愛告狀。這不,區域活動剛開始沒多久,就接二連三的聽到告狀聲:“老師,陽陽把玩具弄壞了。”“老師,欣欣在亂跑。”面對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狀聲,我不耐煩的對她說:“請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不經意的道出這句話后立馬就后悔了,因為我突然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日,爸爸和朋友聊天,“好管閑事”的兒子跑過來說著說那,爸爸生氣的對兒子說:“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第二天,爸爸跟兒子去趕集,不知怎了爸爸的大衣口袋竟然著火了,等父親發現時,衣服已經燒了一個大窟窿。爸爸問跟在身后的兒子:“你沒看見著火嗎?”兒子不以為然地說:“看見了。”爸爸生氣的說:“看見為啥不早說?”沒想到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不是你說的嘛,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爸爸一臉茫然。
看了這么一則幽默故事,笑過之后或許我們就會用另一種心態來重新審視、對待孩子的告狀。孩子的告狀,能讓老師了解到每一個角落里的情況;孩子的`告狀,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發生;孩子的告狀,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說得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狀不正是說明他們具備了一種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意識嗎?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2
入園一個月時,幼兒已經能夠逐步接納教師的安撫,愿意嘗試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離園時看見別的小朋友接時,大家還是免不了出現心急的情況,急著走出門去張望家人來接了沒有,這樣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如何才能既保證幼兒的安全,又能使孩子離園的整個過程中使大家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如何才能既保證幼兒的安全,又能使孩子離園的整個過程中使大家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于是我們開始思索并嘗試借用蒙氏班的走線活動,我們在睡覺屋的地上用紀實貼貼了一個長方形,并在睡覺屋準備了六個地墊,每名幼兒吃過晚飯盥洗后,就先到睡覺屋拿地墊自選玩具玩,待幼兒基本都吃完飯后,大家隨收玩具的音樂把玩具地墊送回家后,開始和保育員老師聽輕音樂走線,聽著優美的'音樂,變換不同動作的走線,幫助幼兒調節了著急離園的煩躁心情,同時幼兒在睡覺屋活動,與家長接孩子的地方相對隔離開,確保了幼兒的安全,使大家能很好的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3
雯雯是這學期新來插班的小女孩,她很文靜不喜歡說話,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看著小朋友玩,也不會有小朋友來告她的狀。不會主動地來和老師說話或要求什么,奶奶說雯雯在家也很聽話,不讓大人操心,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孩子”。
活動后作為獎品的“粘紙”吸引了孩子們。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老師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芭比公主”“老師,我要奧特曼”“我要喜羊羊”……唯獨雯雯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看著小朋友得到了想要的粘紙。“你想要粘紙嗎?”她輕輕地點點頭。“你想要那種粘紙呢?”雯雯沒有說話,她用手指了指皇冠粘紙。老師給她貼上了粘紙,“喜歡嗎?”雯雯輕輕地說:“喜歡。”
雯雯的父母在外地,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平時就不愛與人交往,雯雯多數時間都是和電視、玩具一起度過的。雯雯不喜歡說話,與人交流時多采用動作代替語言,偶爾的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其表現為明顯的交往退縮行為。交往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現象,表現為幼兒缺乏自信、與人交往時常常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不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會使幼兒產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教師和家長應當關注、關愛“乖孩子”,多為幼兒創設交往的機會與交流的場景,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愿望。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4
隨著暑假的結束,迎來了開學第一天。又看到一張張可愛稚嫩的小臉,心里涌起一股無法言表的愛憐。2年前今天的'那一幕好像就在眼前:“抱一個、拉一個、面前站一個”,都哭成淚人的孩子轉眼都長大了,懂事了。雖然班里也插了七八個新生,而且又換了新的環境。但在上午早操時孩子們就進入了狀態“排隊、排座位、上廁所、喝水等”,經老師一指點就完成得很不錯。特別是第一個語言活動《重要電話》這個故事中莎莎由膽小后成為勇敢的孩子這一情景的感知后,孩子們也都認為自己長大了。在談話“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會為家里做些什么時?”他們的回答都成了小大人的口氣,我及時肯定和表揚了他們。是的,你們都長大了,能幫家里做事了,那我們幼兒園也有很多事等著長大的你來做呢。乘機我把幼兒園的一些常規歸納進去了:“長大了,早上來園要跟老師打招呼,跟家人說再見了;長大了,喝水、上廁所要排隊;長大了,要認真做操,上課要遵守紀律,下課要和同伴友好相處,不亂扔垃圾;長大了,吃飯要快而干凈;長大了,平時要講究衛生;長大了,要認真做作業等。”你們覺得長大了是要這樣做嗎?孩子們齊聲回答“是”。那你們可別忘了哦!“行”。他們的回答我很滿意。雖然我心里很清楚,孩子們不會做得完全到位,但畢竟是孩子,他們能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能盡力去做就夠了。
通過一上午的接觸,我很高興看到孩子們這么出色的表現。真希望他們能再接再勵,成為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好孩子。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5
有些民間體育游戲玩法、規則較為復雜,幼兒需要理解學習后才會玩。而且玩的時候需要比較多的孩子在一起活動。因此我就想到通過組織集體式的游戲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游戲規則,從而順利開展游戲。
今天的民間游戲是“我們都是木頭人”,這是一個歌謠類的民間游戲。因此我首先教幼兒學習兒歌:一、二、三,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開始游戲。接著我向孩子們介紹了游戲規則:“當兒歌念到最后一個字時,靜止不動,誰動了就為失敗者。”通過我的講解示范,孩子們很快理解了游戲的玩法和規則,集體開始自如地進行游戲。由于每個游戲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遵守的,某些頑皮的幼兒為了能再次參加游戲,只能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服從游戲規則,約束自己。但是在觀察中我發現,孩子的游戲興趣隨著活動的一次次進行有些減弱了。為了提高孩子繼續游戲的興趣,我提議大家根據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游戲規則。這時他們想到讓“領導”人在念完最后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余幼兒迅速學樣并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輸。游戲規則地調整再一次激發了孩子們的游戲熱情,而且也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不僅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需要、一種新的體驗。在民間體育游戲的實踐活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強幼兒體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6
小班的寶寶也需要排隊參加活動,但是寶寶們根本不識方向,常常聽不懂老師下達的方向命令,這讓小魚哥哥也是頭痛不已。
但是沒有關系,小魚哥哥會利用游戲的過程,幫助小朋友們掌握方向感,并熟記左右。到底要如何做呢?
事先把小朋友們拉開適當的距離,排好隊,小魚哥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然后分別伸出左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左胳膊,這邊就是左。孩子們跟著小魚哥哥一起做,一起念,一起學。然后再換成右胳膊,大聲告訴孩子,這是右胳膊,這邊是右。依然是小朋友跟著做跟著念跟著學。
多重復幾次這個動作,小魚哥哥便開始去審核孩子們學習的結果了。我會轉過身來,讓孩子們比劃左胳膊,或者是指出右面的方向在哪邊,看孩子們到底有沒有掌握成功。如果有部分孩子依然糊涂,那就要個對再進行指導和重復授課。
除了這個游戲外,小魚哥哥也設計了幾個更有趣的游戲。我準備了幾種不同的`東西,然后讓小朋友去拿,告訴他們,左手要拿什么東西,右手要拿什么東西。然后來小魚哥哥這邊交任務,做對的小朋友就會有獎勵。
通過這個游戲,就能直觀地看出來,哪些小朋友對方向已經掌握了,哪些小朋友還沒有掌握。沒有掌握的小朋友,就要多次重復讓他去做這個游戲,直到他掌握了方向才結束。
當然還有就是踢球,每次戶外活動踢球的時候,我也會加強孩子們的方向鍛煉,告訴他們,先用左腳踢,再用右腳踢,這樣孩子們也能在生活和學習中掌握正確的方向了。
【新學期大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大班教育的隨筆07-25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4-24
大班教育隨筆01-20
大班的教育隨筆06-11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2-26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8-26
大班的教育隨筆04-06
[精選]大班教育隨筆07-23
大班教育隨筆(精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