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隨筆:竹鄉春早
盡管天寒地凍,心卻格外暖和。
竹鄉民間的猴年春晚,大家如約而至,自發雅集。推開門,暖意融融,大紅的對聯和福字便讓人聞到了濃濃的年味。“玉笛金聲鼓樂和鳴四海普天賀歲,銀花火樹歌韻齊頌九州舉世迎春”。特別驚喜的是,美麗的張永霞縣長在百忙之中擠出寶貴時間蒞臨晚會現場指導,中國著名書法家和美術家陳十田先生攜家人剛從北京回來,也風塵仆仆趕來助興,真是蓬蓽生輝,讓整臺晚會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
今晚的美術館真是熱鬧非凡,花瓶里的臘梅時不時暗香撲鼻,疏影添姿。這次活動純屬自娛自樂,AA制,氛圍輕松愉悅,在《喜洋洋》的民樂合奏中拉開了序幕。先云先生戴了一條喜慶的大紅圍巾,二胡獨奏《良宵》,令人陶醉。羅慶紅、尹華麗和饒得玲幾位美女載歌載舞,先后演唱了《鳳凰姑娘》、《傾國傾城》和《醉美大竹》。竹中學生為主體的漢服社,以古典優雅的《禮儀之邦》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漢服,讓人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領略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羅宇和蔣偉兩位帥小伙琴簫合奏了《云水吟》,邱鑫怡小朋友表演了《小提琴串燒》,來自高速公路管理處的林雪梅古琴獨奏了《陽關三疊》,民樂協會老中青結合,用十多種民樂合奏了《春江花月夜》……
在大家的鼓動下,我也硬著頭皮穿上一套青花瓷的漢服曲裾,淡妝和仿古發型是四合鄉政府可愛的小妹寇蔚然幫我弄的,與飄飄衣袂相配,好有穿越感。朗誦一首自己以前寫的古詩吧,《竹海聽泉》:“幽幽五峰山疊嶂,汩汩清泉成甘釀。層層竹海波濤涌,漾漾春潮奏樂章。”什么,太短了,再來一首?別忙,想想看。我們大竹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唐武則天久視元年置縣,因“竹大竹多”而得名,全縣有40萬畝竹、20多個品種。數千年的滄桑變遷,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歷代先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和特有的智慧創造了獨具魅力的燦爛文明和竹文化。幾年前,感于斯,便創作了一首《大竹之寶》,好,就朗誦它吧:“一座竹城真奇妙,藏了許多竹之寶。二根竹筷拈佳肴,嘗盡美食樂淘淘。三山竹笛聲聲早,上學娃兒不遲到。四棵竹筍趴地掏,炒起臘肉噴香飄。五峰竹山高又高,風景如畫把客邀。六排竹筏水上漂,百島湖里競逍遙。七個竹筐裝不到,豐收果子扁擔挑。八車竹竿出山坳,融入建設多榮耀。九條竹龍上云霄,舞動奇跡好熱鬧。十支竹嗩吶奏巧,趕快去瞧抬花轎。百里竹廊秀兩槽,幸福生活喜眉梢。千噸竹炭土窯燒,凈化空氣環境好。萬畝竹海清風繞,竹鄉處處涌春潮。億兆竹福把門敲,竹報平安節節高。竹的全身都是寶,竹蓀竹編竹根雕,竹子就是中國草,竹之精神大竹寶。”非常感謝王老,用洞簫親自為我伴奏,選的曲子是中國著名笛簫演奏家趙松亭的《幽蘭逢春》,特別優美。
我剛退場,小子溫澤坤也穿了一身黑白相間繡著竹葉的漢服直裾,大大方方的登臺,激情滿懷地朗誦了毛主席那首大氣磅礴的《沁園春·雪》,表現不錯,博得了眾彩。沒想到的是,六小的副校長張永芬朗誦了我幾年前寫的一首散文詩《那一雙手》,深情并茂,讓人震撼。羅浩然和廖端的男女生二重唱《在水一方》,纏綿婉轉的歌聲再一次征服了全場的觀眾。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大家在永霞縣長和十田先生的帶領下,合唱了《難忘今宵》。
儉樸而傳統韻味十足的竹鄉春晚完美謝幕,優美的琴音依舊在耳邊回旋……
【散文隨筆:竹鄉春早】相關文章:
曉春堤行散文隨筆10-07
爛漫尋便,醉臥眠春中散文隨筆10-07
一念春生亂心塵散文隨筆10-07
添一筆枯木逢春歲月不老的散文隨筆10-08
經典散文隨筆10-26
成長經典散文隨筆02-12
清明散文隨筆11-22
疲憊的散文隨筆11-07
散文隨筆習慣11-29
高中散文隨筆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