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日無盡隨筆
這幾天的夜幕藍得曠遠深邃,
悶熱而不流動的空氣卻粘稠而沉重。
我確定我不再對夏日心懷眷戀,
我確定。
初中畢業時有不少同學去別的城市念高中,
一位好友要前去學校報到,我說,我來送你。
他上車的地方是故鄉的新城區,我找不對路,小跑著兜兜轉轉半天才找到他。
我成年前的日子都是窩在故鄉小城里,
任何不能半小時到達的地方,都是他鄉。
但初中的感情關系如此親密無間,我們曾日日見面,日日說話,
便覺得他此去山高水遠。
那日早晨大雨又漸漸轉為小雨,他沒打傘,頭發濕漉漉的,
他以前總喜歡說:“我們要一直這樣要好。”
但十歲出頭的我已經不相信承諾了,我說“我希望”,這樣的祝禱都是真誠的,
卻絕不會說“我們要”“我們能夠”。
他上車走后,我把撐開的傘墊在地上,坐下來捂著臉感覺疲累無比。
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有限”,
把你從輕盈的空中拽下來的重力,
突然在你飛奔過程中的“氣喘吁吁”。
“有限”就是生活的羅網。
無論精力,能力,
稍一觸碰到自己所能到達的邊界,也就知道自己的局限了。
這樣的意識是在漫長累積后,突然在我身體里出現反應的。
可我對此是這樣的難過,
我不得不去接受,
一切事物被剝離修飾后,只剩下“有限”,
我甚至從未察覺過“僅此而已”,
是這么令人絕望的詞語。
后來,我們不再是好友,不是朋友,
我們不再見面,不再說話。
我不再用“親密無間”來形容人際關系,
后來的我寫的是“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冷漠到不自知的筆調。
我說過:“我們眼里能看見的,只有自己,萬事萬物只是我們的鏡子。”
我們年少的局限,映照出我們的自私,短視,還有天真和淺薄。
但胡蘭成寫過:“我在愛玲這里,是重新看見了我自己與天地萬物,現代中國與西洋可以只是一個海晏河清。”
這鏡子里也能暗藏壯闊天地,不止是促狹而已。
風拂過樹頂,其聲悠遠仿若不在此世,
我們以為自己身處的即是此世。
事實上世間是極為宏大的概念,
而歲月本身更是無限的,
所以我們不斷嘗試用新的角度,走到不同的位置去洞察人間與自我。
我們在局限之中受到的折損,會最終成為我們突破自我的利刃。
當然,
我們一生思想的格局從未超出我們的想象力,
我們一生能抵達的地方也絕不會超過我們肉身的極限。
這是我們的命定性。
老友說:“我與過去的自己相比,過去的我就是一個標尺。”
即使只是從一個局限,到另一個局限。
我已比過去的自己多歷風景。
對了,
有一日悶熱午后,我獨自坐在超市門口慢吞吞地吃完一根巧克力味的雪糕,
這情景是我最近生活里難得的愜意,
是該和你講的小事之一。
【夏日無盡隨筆】相關文章:
隨筆無盡的愛10-07
無盡的思念隨筆散文10-10
愛子心無盡隨筆11-13
夏日隨筆10-07
夜雨遐想,無盡悲涼美文隨筆10-11
夏日隨筆作文10-08
夏日的隨筆散文10-10
夏日隨筆作文09-12
夏日生活隨筆06-18
夏日生活隨筆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