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
前輩把我叫到了辦公室,那時的他正坐在椅子上,隔著窗戶,靜靜地看向遠方的草原,見我來了,這才回過神來,對我說道:“加油,記住我教你的操作要點,去吧!”他并沒有提及她的事情,我也不好意思去過問,只能默默地離開了。我坐車到了發射基地,起重架已將鉆頭指向地面,尾部的四個推進器已躍躍欲試。我進入艙體,看到另外兩人已穩坐在椅子上。我隨即坐了下來,剛系好綁定帶,飛船便開始顫動,很快我們進入了地表層。隨著科技的發展,震感不是很強烈,我很快便在座椅上入睡了。一覺醒來,我們已深入到地心層,黑色的液體黏在窗上,我不由得有些惡心。
飛船很快潛到了7800千米的地方,紅外線探測儀顯示察覺到了生命跡象,我們調整航向,朝那里駛去。慢慢的,一個咖啡色的圓柱體映入眼前,上面斑駁的噴漆仍然能辨識出“日落六號”的字樣,終于找到她了。我們企圖用磁力把它吸過來,但地核的引力遠遠大于飛船的磁力,沒有成功。我們只好切換成手動對接模式,把艙口對準“日落六號”的尾部,鏟除附著在外面的地核物質,然后鎖定對接口。對接程序完成后,我推開了“日落六號”的艙門,艙內一片漆黑,我打開手電筒,發現文件、生活物品散落一地,艙內寂靜無聲,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難道她已經……。一剎那,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們還是來晚了,我不由擔心如果沒能把她帶回去,前輩會不會瘋掉。這20年里,他除了工作,就是靜靜的仰望遠處的草原,期待著她的出現。
這時,旁邊的同伴拍了拍我的肩膀,說:“睡袋里好像有東西。”我拉開睡袋,發現里面躺著一位熟睡的女士,她被手電筒的強光照醒了,沒錯,是她,我們終于找到她了,她還活著。很快,我們向她做了自我介紹,她一時驚喜的說不出話來。返回的途中,我們一直不停的聊著,我暗自感嘆道:“歲月催人老,20年的時間,一個人獨自堅守,太不容易了,她也比照片上蒼老了很多呀!”
隨著“轟隆”一聲,我們返回了地表。當我帶著他邁出艙門的那一刻,前輩激動的沖上前來,一把摟住了她,久久沒有分開,兩人的淚如雨下,這時的淚水已代替了千言萬語。
之后,他們組建了家庭,在草原上定居下來,平靜而幸福的生活,每天都一起迎接美好的日出。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2
前注:我看了好多這個文章的續集,都是以皆大歡喜為目的的,沒有考慮與它相接的《地球大炮》和《時間移民》,本文以劇情為重,考慮過那兩部小說。
沈靜看著無數的`巖漿,心里想著那幾朵小花,不禁流出了淚,但她平靜了下來。
今天是事故發生十九年,她已經三十八歲了,她苦笑著搖搖頭——還是沒人救自己。
但她很快聽到了一陣呼叫聲:“女兒誒!你在嗎?你的父親在跟你說話!”
“是幻覺吧?”她覺得,但那聲音……“女兒!”她不禁回答:“父親!是你嗎?南極庭院工程完成了,對吧?”“是的,但是……”他父親——沈淵的聲音有點猶豫。“出現了兩次災難……”沈靜沉默了,她知道會發生的。“怎么了?”“一次,勘探過程當中,一股鐵鎳流沖破了井圈,在61部升降機通過古騰堡閘后,我便下令關閉古騰堡閘,但是……”“下面還有人嗎?”“確實……不過還有很多人指責我不該等那61部升降機通過……”沈靜開始越來越憤怒,但她又立刻平靜了下來。她接著問:“還有一次呢?”“還有一次就純屬于蓋帽子了,一個工人掉了一個螺栓,擊中了地心列車,三千多人……”沈靜嘴角抽搐了一下,她說:“那樣的話,你本是不負任何責任的,只有那個工人有錯!”“是啊,我也是這么想的。但是后來資金鏈斷裂,我就……好了,要到南極了,再冂”中微子信號到此停止。她想著已建成但是可能廢棄了的南極庭院工程。
在以后的時間里她一直和他的父親通話,直到某一天她聽到她的父親親口說不舒服,之后再也沒聽到他的聲音。
又過了60年,終于有人來對接了。然而這個時候她仍然只有四十三歲,原因是因為她忽然想起有一個冬眠艙,那是為了預防誤入地核而建設的。在冬眠時她什么也看不見,以至于她只能后期回看她爺爺給她發來的消息。但那都無所謂了,她爺爺已經來了。
“喲,爺爺你這是冬眠了多長時期呀,我都可以當你干媽了!”祖孫倆都笑了起來。
“地球隧道現在怎么樣了?”沈靜問。沈華北——也就是他爺爺回答:“呵,已經變成地球大炮了!”“地球大炮?”“它采集了地心里的電能作為加速磁場,你沒看見導線嗎?”“哈,確實沒看見,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在哪!聽延遲我們好像很近了……”“是的……我看到你了!”
出來之后祖孫倆遙望著星空,爺爺說:“看,那是不處理石油的中國石化,那是不處理寶山鋼鐵的寶山鋼鐵公司……”在她四十三歲生日時,她重生了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
隨著艙門打開,她的臉出現在我眼前。她的嘴角帶著一絲微笑,平靜的目光下隱藏著心中洶涌澎湃的情感。我打下的腹稿瞬間被擊破,安慰的話語似乎毫無必要。
“你好。”我只得這樣挑起話頭。
“你好!”她笑著,聲音里流露出難以壓抑的激動。
“我的地航飛船沒法把你的飛船拖走。要抓緊時間了,一股鐵鎳流正在阻斷回去的路。”我看了一眼顯示器說。
“那我們這就出發吧!”她答道,“別看我唯一的行李只是一塊硬盤,它可記錄了我20年來全部觀測數據!”
“是啊,”我一邊說,一邊領她來到我的飛船,完成分離程序。“這些資料一定會在地航界發揮重要作用的。”
隨著“滴滴”一聲輕響,“地心一號”與“落日六號”分離,向地表駛去。我似乎聽到了她的一聲低語:“再見了!煉獄中伴我二十年的家。”
“地心一號”的外形像一根針。“針”尖是對接通道,“針”的主體是生活艙,“針”尾則是推進器。三位一體,確保連接牢固。飛船的外殼仍采用堅固的中子材料,推進器卻是利用地球的磁場。磁場吸引著飛船,“針”尖劈開熾熱的鐵鎳。暗紅的金屬像是巨魔陰險的眼、巨大的.口,想要把飛船吞噬。
正在她為鮮嫩的綠蘿驚嘆,用手輕撫它的葉時,飛船狠狠的抖動了一下,彷佛打了一個哆嗦。綿延數千米的鐵鎳流勢不可擋地從飛船旁流過,攪起磁旋,擾動了磁場,飛船像失衡的陀螺一樣在鐵鎳流里打轉。
麻煩大了!我意識到。稍一沒抓穩便被摔在了艙壁上,眼前一黑昏死過去。
在我終于清醒起來時,鐵鎳流已經過去,飛船重歸平靜。顯示器上分明地標著“凌晨三點五十二分”和“距地面五十三公里,接近地殼。”兩行字。
“鐵鎳流竟送了我們一程!”我不禁驚嘆道。
我趕忙把她叫醒,操控飛船鉆開地殼,來到停靠點。隨著一聲巨響,熔巖裹挾著飛船彭涌而出。巨型龍門吊早已在停靠點準備著把飛船吊入泊位。我與她攜手走出飛船。
暗淡的天空被初升的太陽劃破,二十年來,她第一次看到日夜期盼的日出。她再也無法壓抑激動之情,含著微笑,淚水奪眶而出。我的眼角也濕潤了。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4
孩子們,我們要明白,一個生命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它同時也是新生的開始。最具有資歷的講師正在授課,天和地,從來都不是困住人類的界限。某些時候,‘上天’和‘下地’其實并無太大的區別。
這是全球地心研究中心,新入職的地心領航員正在做培訓。
落日六號事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它仍然以別樣的方式被人們記憶著。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再一次戰勝了好奇,落日工程停滯不前。
我已經記不起那次奇妙的旅行我走過哪些地方,但是德彪西的《月光》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間。無疑,那次旅行給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我在心里默默立下了目標,我要親自設計出落日七號,我要將那個渴望自由的小女孩帶回來,讓她暢快地去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間每一縷跳動的陽光時間只能增加她的年齡,卻不會帶走她的天真。
終于,由我設計的第16版稿紙交上去了,這么多年我已經坦然面對一次次被打回的失敗與否定,即使通過的概率渺小,我仍舊不想放棄。
可是這一次卻出乎我的意料,主任告訴我上級通過了我的`設計圖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實物設計與模擬實驗。
突然一下子,我好像沒有什么值得掛念的事了,我也能坦然地面對死亡了!
插播一條新聞,我國著名落日工程設計學家吳學于20xx年5月24日凌晨于家中逝世,享年78歲。電視里傳來主持人的播報聲。
次年,落日工程重啟,落日七號開始修建。
20xx年6月7日,落日七號成功進入地心。
6月9日,苦苦尋覓了兩天的落日七號成功與落日六號對接,距離落日六號被困地心已整整過去48年,但是遺憾的是,落日六號艙內已無任何生命跡象。
6月13日,落日七號攜帶著落日六號內的所有地心資料及領航員的的尸體順利返回地球表面,地心研究中心對資料進行了詳細地研究與推測,決定三年后啟動落日八號全面探索地心計劃。
與落日六號計劃相關的人也因為人類生命的局限性而走到盡頭,生與死在一代代人的傳承中模糊了界限。
在天地萬物之間,人是渺小且短暫的,但因有了偉大的信念,歷史的長河就得以永恒。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相關文章: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1-06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1-19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08-16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24篇)05-25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篇08-08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篇)08-08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5篇)06-21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精選5篇06-21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3篇【精選】11-07
帶上她的眼睛續寫作文(10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