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1
我們很多人都有自己熱愛的一門藝術,而我喜愛的這門藝術就是繪畫。
在我不到三歲時,媽媽就對我進行了繪畫藝術的啟蒙。她給我準備了鉛筆、粉筆、蠟筆、毛筆,讓我在紙上、地上任意涂鴉和揮灑。還給我買來了色彩鮮艷的兒童圖書讓我欣賞。那時候,每天畫上一兩幅稚氣十足的圖畫,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記得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回到家畫了一幅依維柯汽車,因為我那天是坐著這樣的'校車回家的。媽媽就把我每天的“作品”裝訂起來,集了厚厚的兩大本。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我對于繪畫的熱愛更加濃厚了。
上了小學一年級,媽媽送我進入了繪畫培訓班正式學習繪畫這門藝術。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由淺入深地學習了兒童油畫棒、線描、刮畫、兒童水粉和紙版畫的繪畫方法。當我學習了版畫的畫法與技巧后,我創作了一幅《;丶铱纯础返募埌娈嬜髌。畫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汽車站乘坐巴士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這幅畫還在華表杯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中獲得了銀獎。我的另一幅版畫作品《大明湖的荷花》入選了《中國兒童美術集粹》。
在我上四年級時,又進行了一個學期高級油畫棒畫法的學習。不僅使我對漸變色、對比色、互補色有了更多的認識,還讓我掌握了點彩法、色彩混涂法、重疊刮色法等更多的繪畫技法。記得在20xx年6月份。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九號載人飛船,于是我就用高級油畫棒的畫法,繪出了一幅《神九飛天》圖,把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記錄了下來。這幅畫,被班主任懸掛在了教室里,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為國爭光。
四年級下學期,我就被老師提前選入素描小學組開始學習素描的專業知識。物體的明暗關系、景物的遠近透視、人物的整體結構,一步步系統地學習下來。當數學課學到關于立方體、長方體的面積以及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時,讓我頗感輕松。
學畫的這幾年,我利用課余時間,創造了不少優秀作品,拿了不少獎項。之所以我的作品能夠屢屢獲獎,是因為我把自己親身體驗過的生活,用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具有生活氣息、時代特色和藝術價值的圖畫。我們不是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嗎?我會沿著繪畫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用畫筆描繪出人間的真、善、美和我們的幸福快樂的生活。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2
尼采曾言:千萬不要俯視深淵,因為深淵也會向你回望。
誠如是,但我認為藝術與生活,也是互為表里的。藝術源于生活,而又啟迪生活。
自古至今,自西方至東方,有人類的地方就有藝術,生活不停,藝術不息。在生活之中,不知不覺,便造就了藝術,其誕生又啟迪了我們的生活,藝術在生活之中影響著人們,啟迪著人們。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湖面。藝術就是如此。
藝術源于生活?梢灾毖裕删鸵粋好的作家必不可少的是一個悲慘的人生?死锼沟俨祭嗜戆c瘓,唯有左腳可動,但他仍完成巨著《我的左腳》。正是他的殘疾,令他經受磨難,令他飽受生活的錘煉,這才成就巨作,實現他人生的價值。生活的經歷,成就藝術,沒有生活,何來藝術?
古絲綢之路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馬岡蒂佛窟,這佛窟正是當時佛教徒在來往于龜茲國與漢地的路上所建造,便于僧人的朝拜。這虔誠的朝拜,造就了這壯觀的佛窟,這又何嘗不是藝術源于生活的一大有力證據呢?藝術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的點滴成就藝術。生活是根,汲取了生活中的經歷,釀造出藝術的花蜜。因此,藝術源于生活,始于生活,與生活并行。
藝術啟迪生活。達利,認為畢加索的`1000幅畫也比不上他的一幅。自大的他甚至覺得每天早上醒來最高興的事就是自己是達利。他抽象的藝術風格深深影響了他的性格,他狂放的藝術風格與生活中的自負互為表里,這才雕刻出一個完整的達利。又如,司馬光勤奮刻苦,用警枕完成了《資治通鑒》。正是因為他要完成這部史學巨著,他才要更加刻苦,在生活中中睡著警枕,時刻提醒自己,警醒自己。藝術啟迪了生活,正如尼采所說:我已經寫夠了這個世界,現在讓這個世界來寫我。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啟迪生活。我們都是歷史中的人。我們在生活中創造藝術,藝術又在生活中創造了我們,影響著我們。
藝術與生活互為表里,共同前行。世上無一處地方只有生活卻沒有藝術,世上也無一處地方只有藝術卻沒有生活。無生活,何來藝術?無藝術,何來生活。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啟迪生活,藝術與生活一起前行在歷史的大道上。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3
生活中充滿藝術,也正是這藝術,譜寫了一篇篇優美的感情樂章,它時而激揚奔放,時而柔和宛轉,時而歡快活潑,時而溫文爾雅。文明則是這曲音樂的主旋律,它總是在大型活動前被人們聆聽。
禮貌它是文明的兄弟,與文明朝夕相伴。
上海有位少年,曾在少年宮熱情接待過一位國家元首。由于他十分懂禮貌,所以深得這位元首的喜歡,過了許多年,這位元首特意邀請他去做客。這位元首對自己國家的小朋友們說:“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他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國的小朋友有禮貌的言行舉止,說明他們的國家是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國家!”
禮貌表現出一個人的文化內涵和良好修養,它能夠添加一個人的風采與魅力,它還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名片”。禮貌,你做不到嗎?
與文明形影不離的,還有它的姐妹——微笑。
一位客人來到飯店,要了一份熱奶和一杯檸檬汁。他在熱奶中加入檸檬汁,發現牛奶結了塊,于是大發雷霆,責問服務員:“怎么是變質的奶?”服務員很有禮貌地將“變質”的.牛奶端走,微笑著送上了一杯新奶,對客人說:“熱奶加檸檬汁會起反應,請您最好分開喝。”客人聽后面露愧疚,連聲道歉。
微笑化解了一場干戈,它表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它還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薦書。微笑,你做不到嗎?
在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發生的事,它都是文明的凝聚。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現在想想,濮存昕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我相信,一條公益廣告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所以我發現,文明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手中傳遞,也能匯聚所有人的熱情!
真是一種娓娓道來,發自肺腑的表白。說的一點兒也不錯,只要每個人都能重視行動,文明一點都不難,文明一點都不遠,只要更多地來發現,來釋放自己的文明熱情。打開心靈的“窗戶”,放進光明,讓文明洋溢在你我之間。
哪里有文明,哪里就有藝術。讓文明之花開得更鮮艷,更美麗,讓它的芬芳洋溢整座城市。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4
對于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活是藝術的來源,也有人認為藝術至上,它啟迪生活,而我認為生活是藝術的來源,卻又高于生活,并且是生活的縮影。
首先,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為什么這么說?馬克思有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敝挥猩畹玫搅吮U希藗儾庞芯氖滤囆g創作,追求更高的境界。但這仍不足以創作藝術。因為藝術的靈感不可能憑空產生,它一定從生活中來。是藝術創作者們的生活經歷使他產生了靈感。蘇軾因夢見亡妻而悲痛欲絕,寫下催人淚下的《江城子》;岳飛奮力抵抗金軍,寫下豪情萬丈的《滿江紅》;李煜哀于悲慘的囚俘生活,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浪淘沙》……
可見優秀的藝術作品,必定來源于生活,是生活促使他們創造出如此佳作。但荀子云:“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彼囆g也應如此,它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因此,藝術應有高于生活本身的情感。它可以是《與朱元思書》中對宦海沉浮的.厭倦,可以是畫作《吃土豆的人》中梵高對窮苦人民的同情,甚至是我們最熟悉的《義勇軍進行曲》中對中華兒女的激勵。有了這些獨特的情感,才能創作出良好的藝術作品;蛘咭部梢哉f,是這些藝術作品成全了創作者,成為他們表達情感的獨一無二的方式。
但所謂高于生活,還可以是另一方面――啟迪世人!墩撜Z》使人恪守孝悌,《道德經》教我們順其自然,因時而變……好的作品必然如此,或承載著創作者的獨特情感,或給世人以智慧的啟迪,有時也兩者兼之。
同樣的,藝術是生活的縮影,是生活的結晶。藝術家們想創造出良好的作品,一定得具備豐富的生活經歷,將記憶中的生活濃縮,再經過合理的加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即便像某些歐洲畫家畫的怪誕的畫,他們肯定不是毫無根據地作畫,必定來自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縮影。
總的來說,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就應如此,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并且是生活的縮影。
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不可能人人都是藝術家。好的藝術家會留心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熱愛生活。而我們也應當如此。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5
生活中處處都有藝術,讓我們來談談我身邊的藝術吧!
在我四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練鋼琴了,小小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姥爺還說:“這樣小能學些什么?”在我快四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一個叔叔家,爸爸媽媽想讓我學一門藝術,就是鋼琴,想看看我喜不喜歡鋼琴,讓我聽聽叔叔家的孩子彈得我一聽喜出望外,。‰y道世界上還有這樣好聽的音樂嗎?一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鋼琴!于是媽媽就給我找了一位好老師。
在第一節課,老師先教我五線譜。剛開始,我還聽的挺認真的,可沒過多久,我就開始厭煩了。為什么呢?因為老師總是講的知識我總是聽不懂。一節課總算過去了,老師布置了下作業就走了。由于我沒聽課,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一竅不通,根本不會做。媽媽知道后,嚴厲的批評了我。經過這次教訓我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決定好好學彈琴。
過了一段時間,我有了一定的基礎,開始真正接觸彈琴了。
我彈的第一首曲子時,老師手把手地教我,我也認認真真的學著。可是我的手指似乎不聽我的使喚,我彈這里,可它就彈那里,或者就是彈的不熟練。一節課過去了,我還是不會彈好這首曲子,媽媽、爸爸、老師都叫我好好練,為了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只要我一有空我就練。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我一直沒有成功,我開始懈氣了。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做任何事情,每個人都會有失敗時的痛苦,成功時的.喜悅、甜蜜。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你既然下決心要學好彈琴的話,那你就要在彈琴的道路上遇到種種挫折,當然這只是你的第一次。在將來,你還有可能遇到更大的失敗,那么那時候你要怎么辦?所以我要告訴你,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情做好,你就必須堅持不懈,那你才會有巨大的收獲!苯涍^媽媽的教導和我認真的反思,我打算接著學彈琴。爸爸和媽媽知道后都說我長大了。在我的努力下我成功了!
在學琴的過程中,我懂得了許多用金錢所買不到的東西,F在,我已經六級了,我非常高興,但我知道,還有很多困難要我挑戰。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6
音樂,是一種藝術。我認為它是所有藝術中最絢麗的,因為她可以觸動我們的靈魂。當高漲的情緒得不到宣泄的時候,聽聽音樂,一切煩惱就都煙消云散了,而生活又變得美妙起來。
現在的人們,常常背負著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整天灰頭土臉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樓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機器,籠罩著陰郁。而音樂,正是讓他們恢復往日鮮活的一劑良藥。不知道是音樂如心情,還是心情如音樂!也或許音樂與心情融為了一體!人與自然也融為了一體!音樂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音樂。音樂可以凈化人的心靈,沉浸于音樂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較開闊,感情比較細膩,情緒比較平穩,更能體會別人的心情,因此比較容易與人相處。同時,他們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樂趣,熱愛生活。
音樂是一位好老師。它會將你的心靈從喧囂和冗雜之中帶出,帶到一片靜土,使你那煩躁的心平靜下來。音樂是你開心時的朋友,音樂也是你失意時的伙伴。音樂可以充當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類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傳播的階梯。讓音樂走進每個人的心靈,去領悟那最美的真諦,感受人間真情的律動!——讓音樂走進心靈!
音樂既然是聲音的藝術,那么,它只能訴諸于人們的聽覺,所以,音樂又是一種聽覺藝術。心理學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訴我們,一定距離內的各種外在刺激中,聲音最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它能夠迫使人們的聽覺器官去接受聲音,這決定了聽覺藝術較之視覺藝術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們的情感,震撼人們的心靈!耙魳肥俏ㄒ徽嬲娴乃囆g,它的振顫、律動,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也必然有快樂!笔侵撉偌遗恋氯R夫斯基對音樂的認識,他的這一精湛見解,揭示了音樂和人生的關系。
作為一種情感藝術,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養,推動人們奮發向上。一般認為,音樂的目的有三種:即道德教育、消遣閑暇和精神方面的享受。音樂中所含有的情感與理想,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在影響人們情感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人們的意志。音樂是一門藝術,是我們身邊的一門藝術。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設計論文07-28
藝術類論文11-02
藝術論文題目大全09-16
化學與生活論文07-22
藝術設計論文[集錦13篇]07-20
藝術設計論文4篇(必備)07-20
數字媒體的藝術特性論文(精選10篇)09-06
生活的藝術經典語錄11-29
舞臺藝術的市場營銷探索論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