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作文(精選2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火把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火把節作文 1
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早就說這個暑假要帶我回云南老家去過火把節。我一直又緊張又期待,不知道火把節到底是怎么過的,火燒起來嚇不嚇人,會不會引起火災啊?
爸爸說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的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是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很熱鬧的噢。我們提前一天到達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就是我們老家,不過我還是第一次來。這是一個非常安詳寧靜的小城,天氣比杭州涼快不少,我們受到了老家親戚們的熱情接待。火把節當天早上,我們起來后,看到街道上就到處充滿了過節的氣氛。好多人家門口都擺上了大大小小的火把,還有人擺攤賣一種木棍和約一尺長的一截廢棄的自行車輪胎接起來的東西,還有人用麻袋裝著一堆粉末在賣。我問爸爸這些是干嗎的呀?我爸說晚上你就知道了。哎呀,老爸你賣什么關子啊,真是急人哪!
老房子門口搭了一個小棚子,擺了好多瓜子、紅棗、花生、炒蠶豆等零食,還有一壺壺泡好的茶和備用的一次性杯子。門口的街道上也堆了好些東西,最醒目的是一根8、9米長,直徑約20厘米的松樹,枝干筆直,頂部的松針都還是綠綠的;還有好多劈成長條的木塊;另外有一個用竹條和紙扎好的架子(叫“升斗”),頂上是一個笑咪咪的大娃娃,四面都有臉的哦,憨態可掬,坐在蓮花形的臺子上,臺子邊緣寫著“平安吉祥”,爺爺說這是蓮花童子,是為小朋友祈福的,今年我家的這個火把是特地為我做的。那些吃的喝的是為了招待街坊鄰居的。呵呵,看起來很象回事吧!
請來的工人們忙著開始扎火把了。他們把劈好的木塊圍在松樹的樹干周圍,一圈一圈地圍上去,今年是閏年,所以要圍十三圈,一圈代表一個月,祈求全年都平安順利。圍好后再把升斗插在最上面,再在火把上懸掛花紅、梨子、銅錢等物,還要插上很多花花綠綠的小旗。把火把做好之后,在街面上找一個地方,撬起一塊地磚,打上一個洞,然后大家把火把豎起來,固定好。火把好高啊,鮮艷的小旗在風中飛揚,映著藍天白云,好漂亮!
吃完午飯我們在城里逛了逛,發現每條街上都有二到三個大火把,很多寫的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字樣。小火把就不用數了,數也數不清!人們臉上都掛著笑容,互相說著“恭喜”“恭喜”,不時有熱情的主人把糖果、炒蠶豆這些塞到我們手里,我的衣服口袋都塞滿了!不知道晚上全城的`火把點起來后是怎樣壯觀的景象……時間可過得有點慢啊!
下午三四點鐘左右,點火把之前的儀式正式開始了。先是好多穿著傳統的白族服裝的阿姨婆婆們圍著我的火把,跟著動聽的音樂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她們邊跳邊走邊唱,雖然我聽不懂唱什么,不過看起來很開心就沒錯了。在火把正面擺了一張供臺,上面放了瓜果等供品,點了蠟燭,有五個道士在進行據說是用來驅邪祈福的儀式,他們開始是念念有詞;后來舉著劍,一會兒起舞,一會兒繞著火把快速游走;再后來在頭頂上頂了一個里面裝著燃燒著的蠟燭的小碗,兩只手上也各拿一只有火的小碗,又走又跳了很久,頭上和手上的碗一直不掉,火也不滅,太神奇了!
吃完晚飯,天漸漸暗下來,終于到了點火把的時刻!我本來還一直好奇這火把這么高,該怎么點呢?原來是用一根長長的桿子,頂上綁了一個燒得旺旺的松明,然后舉起來引燃火把上的一捆引火的稻草,火立刻燒了起來,大家都發出了一陣歡呼!火把上捆著的那些木塊本來就曬得干干的了,很容易就燒起來了,然后慢慢地往下燒。這個點火的人點完我們的火把后,又扛著那根桿子去點其他的火把了,我們就慢慢地看著周圍的火把一根一根地亮起來,火光熊熊,遙相呼應,蔚為壯觀。
你們是不是以為這樣就完啦?錯啦錯啦,這才是序幕!看看滿地亂跑的熊孩子們(還有一些熊大人,嚯嚯),他們才是火把節的主角!每人手上拿著一個小火把(就是前面提到的木棍和輪胎的結合物),一手捏著木棍,點燃輪胎那頭;一手拎個袋子,袋子里裝了前面提到過的那種粉末(是碎木屑和松香粉混在一起的),然后抓一把粉,往小火把上一扔,轟地就起了一陣大火!看著挺嚇人,但其實沒什么危險,不要燒到頭發就好了。他們拿著武器裝備,到處找人燒,如果是來“求燒”的(燒一燒可以去邪、除晦),就站著讓他們燒;如果不想被燒,就乖乖躲起來吧!
要加入到狂歡的行列,首先要全副武裝。衣服得穿得嚴實,把胳膊、腿都包起來,最重要的是要穿全棉的,大人們說化纖的被火一燒肯定都會燒壞的,棉的就沒問題。有些人把摩托車頭盔都戴上了,好象也太夸張了點。我和爸爸都把衣服換好了,嘻嘻哈哈地拿上“武器”沖出門外開始“掃蕩”。我看到有個叔叔站著發呆,恩,穿得挺嚴實的,應該是來“求燒”的,就把小火把靠近他的腿,然后扔了一把粉末上去,轟地一下,火光竄起,把他嚇了一跳!我正洋洋得意,忽然感到自己腿上一陣發熱,回頭一看,原來是老爸來偷襲我了!為了報復他,我也狠狠地燒了他一把,哈哈!
想不到火把節這么有意思!希望來年大家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更要風調雨順、安居樂業哦!
火把節作文 2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隆重、盛大、富有濃郁民族特征的節日,節期三天。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斗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傳說一
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斗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范《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并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于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著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尸體并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斗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后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傳說二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大小涼山,關于火把節由來的傳說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著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表現彝族的國畫作品-作者狄少英下的最后一個太陽和最后一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從此,天下風和日麗,水草豐茂,彝族人民開始過著安居樂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統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于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征收苛捐雜稅。天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好端端的人間又被天神惡魔攪得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后來支格阿龍的故鄉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英勇無畏,跨上駿馬能日行千里,邁開腳步可飛崖走壁。他經常為各個部落排憂解難,除暴安良,深受民眾的愛戴。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站在高高的山顛上,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發對大自然的愛,對美發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他們隔著高山河流對唱情歌直到天黑。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山盟海誓。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說了兩人的戀情,心里交織著憤恨和嫉妒,總想找機會置黑體拉巴于死地。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斗。結果在摔跤決斗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聰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桿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于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可惡的體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著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舍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歷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人們載歌載舞,普天同慶抗災的勝利,歌唱黑體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聰明美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作文 3
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去了云南,我們游玩了大理、麗江,看到了大理、麗江如畫般的山水,古老而又文明的古跡,還在云南民族村里趕上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火把節是一種類似傣族潑水節的節日,相傳是聰明的黎族人保護莊稼消滅害蟲而來的,從每年的農歷六月四日開始,要連續狂歡三天三夜呢。
當我們進入到民族村時,看到村里的房前屋后都有用松樹、藤條、干稻草堆積而成的巨型火把,有的還被彩紙花布裝飾著,進入火把節活動廣場看到里面真熱鬧,男女老少們手持白色的藤條,圍在一個巨大的篝火堆邊看前方舞臺上的人表演,舞臺上燈火通明,穿著民族服裝姑娘和小伙子們在上面唱著歌翩翩起舞,舞臺下的人們就跟著他們的動作一起跳,我們也跟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雖然動作不怎么好看,嘿嘿!
隨著歡樂的歌聲,大家各自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勇敢的點燃了手中的火把,當我們將火把聚攏在一起,頓時數尺高的'火光直沖天空,黑夜被照得亮如白天。火光照得大家的臉上都是笑呵呵的。只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伙子們盡情地舞動著手里的火把,飛舞的火焰如條條的火龍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太厲害了!
當火把熄滅時,廣場中又開始了快樂的追逐,人們用手將火把灰燼抹在手上向好朋友的臉上抹去,意思是送去健康的祝福,只見許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的臉都變成了包公,整個廣場都充滿了笑聲。當然,我的小手也練成了“烏砂掌”加入了送福的隊伍。
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多么快活的節日啊,多么有趣的節日啊!!
火把節作文 4
我愛我家鄉麗江的各種節日,可我更愛家鄉的火把節。家鄉的火把節為什么會讓我這么喜愛呢?現在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我家鄉的火把節吧!咚、咚、咚、咚、……,又是爺爺和爸爸在做火把了。“這個不行,這根太粗了,不行!”爺爺在對爸爸嘮叨著。爺爺有意讓爸爸把火把的頭做得尖一些,這樣的話,火把就容易點燃了。
不一會兒,“小宇,快幫爺爺那幾根鐵絲來。”我聽見后,趕緊從房間里拿來幾根鐵絲遞給爺爺,爺爺熟練地把鐵絲拴在了火把上,火把就做好了。我興高采烈的叫上媽媽,和我一起裝飾火把。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倆去后院采花去吧!”。“好啊。”媽媽回答說。我們一起來到爺爺家后院,許許多多的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的、白的、紫的、黃的、藍的`。
五顏六色的,百合花,美麗極了!不一會兒,我們的手中就拿滿了野花,我和媽媽把這些野花分了類;白的一類,藍的一類,我們根據分類后的花,插在了火把上。我和媽媽還把一些水果放在了火把上,并告訴我說:“火把上必須要插上百合花,這代表了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不一會一個美麗的火把就展現在我的面前了。我高興的舉起來。八點鐘到了,爸爸把火把放在了院子中間,我們全家圍著火把跳起舞來,我突然問奶奶說:“奶奶,為什么火把節要點火把呢?”奶奶回答說“燃燒火把,高舉著火把走進田野,走進萬家,給人們帶來幸福,祝愿農田五谷豐登。”我聽到后跳得更歡了,希望奶奶家的農田到了秋天的時候也能像奶奶說的那樣五谷豐登,同時,我也祝福我們全家人都很健康幸福。
今天的這個火把節真有意義,不但火把燃得旺,還明白了火把節很多知識。希望明年的火把燃得更旺些!
火把節作文 5
我不是編劇,不是導演,但是,作為一名地道的石林人,我也可以拍給你們與眾不同的火把節小鏡頭。如若不信,現在就播放三個精彩的鏡頭讓你相信。
小鏡頭一:黃土飛揚的斗牛場上,有好幾頭牛,兩頭一對。人們雙眼緊盯著場子上,生怕落下一點細節,嘿!一頭小牛個小脾氣大,沖著比它大許多的大牛宣戰了,當然,那頭大牛也毫不示弱,不知怎地,兩頭牛不約而同地向著對方沖去,兩只尖銳有力的角頂住對方,身體前傾,四條粗壯有力的腳穩穩地抓住地面,使勁向前沖,兩眼瞪大,發出“哞——哞——哞”的叫聲,好像在說:“我最棒!我最棒!你沒有我厲害!”其他的幾對也在拼命地廝殺。頓時,黃土飛揚,人們助威、吶喊的聲音,透過黃灰,透過人群,透過天,透過地。啊,雖然比不上巴西斗牛,但也稱得上是一大奇觀了。
小鏡頭二:“噻啰噻啰哩噻噻,噻噻啰哩噻噻……”哇!激情四射的大三弦聲早已穿破人群,響上了云霄,歌聲是那么的優美,舞步是那么輕快。“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彝族服裝發出迷人的樂曲,絢麗多姿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獨具一格的包頭飾體現了彝族人民的風格。啊,雖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也是讓人大開眼界的。
小鏡頭三:夜晚的`天空好美,星星公主們也來和我們一起歡度火把節。我們圍著火把跳起了歡快的大三弦,大家你拉著我,我拉著他,不管認識不認識,知道不知道,手心都是熱乎乎的;管他會跳不會跳,臉上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啊,笑過了、喊過了、跳過了、唱過了、累了、倦了,便躺在草坪上仰望夜空,黑幕上忽然出現五彩繽紛的火焰,是禮花,我們又站起來,拍著手說:“太美了,太美了”。“嘭——嘭——嘭”人們都把這美麗的瞬間拍下來。
怎樣?夠精彩吧。
火把節作文 6
我們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有具有自己風俗的節日:傣族的潑水節、布衣族的燈桿節、黎族的寒食節……但我覺得彝族的火把節最具特色。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夏天,旱情嚴重,但天神不體百姓疾苦,仍派差役到凡間收糧逼債。人們將天神派來的惡差殺死后,天神懷恨在心,放出天蟲禍害人間。天是彝族的人們在農歷6月24日用火把焚燒害蟲,戰勝了天神,并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在每年有農歷6月24日,彝族都要過火把節,這是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歡樂最隆重的日子了。彝族有火把節活動豐富多彩,節日里人們從方圓百里的地方趕來,聚在一片綠茸茸的草坪上舉行斗牛、賽馬、賽歌、選美、摔跤等慶祝活動。火把節的夜晚還要進行火把游行和舉辦篝火晚會。
彝族有一句諺語:過年是嘴巴的節日,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在火把節上,姑娘穿著七彩的裙子,戴著各色各樣的花頭帕,披著繡花坎肩,好似一朵朵嬌艷欲滴的鮮花,又似天邊美不勝收的彩霞。這下,人們就要從眾多的.姑娘中評出三位打扮美麗、儀態豐采和道德品行最好的姑娘。她們會成為小伙子心儀的目標和姑娘們心中的偶像。
斗牛、賽馬、摔跤都是小伙子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他們不光在馬背上表演技巧,還跟對手比賽,一翻上馬,策馬直追,追到對手為勝。摔跤時只限男性,將對手摔倒在地即為勝利。斗牛時,人們會拼命大喊,為公牛加油。
到了晚上,人們高舉火把,年輕的女孩唱起了“朵洛荷”。排著隊伍走向田野、村莊。漫山遍野,“火龍”在之中飛舞,歌聲在空中飄揚。空中閃爍著亮麗的煙火,人們的臉上滿是笑容,圍著篝火翩翩起舞,火把節就在人們的歡聲笑語和遍地的火光中過去了……
火把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喜慶的日子!
火把節作文 7
很久很久以前,在云南楚雄這片土地上,物產豐富,彝族人民在七彩神鹿的指引下來到這里,開辟土地,耕種谷物,生活安居樂業,幸福極了。
有一戶人家生了一個女兒,名叫阿米斯卓瑪,她長得美若天仙,猶如仙女下凡,在阿米斯卓瑪十九歲時,和父母在外面的田地里耕作。正好遇到了天神克斯里,他被阿米斯卓瑪的容貌所吸引,想娶她為媳婦,可卓瑪不答應。克斯里一聽,火冒三丈,心想:我堂堂天神,她是瞧不起我嗎?他二話不說就準備搶人,幸虧克斯里突然被玉皇大帝召見,便不服氣地返回天宮,只留下一句:“你們給我等著!”
克斯里辦完事后,心里越想越不服氣,于是他便派災神蝗米基帶領蝗蟲一族吃光彝族人民的莊稼,讓他們沒飯吃,直至餓死。這個計謀正好被七彩神鹿聽到了。它迅速趕到楚雄,把這件事告訴彝族人民,大伙們便聚到一起商談對策,有人說:“我們用農藥吧!”“不行,這樣稻谷就沒法吃了。”有人反駁道。想了半天,沒有想到任何辦法,這時卓瑪站出來說:“我們用火把燒。”大伙一聽,連連拍手叫好。于是,卓瑪帶領大家采集樹枝,做成火把,準備與蝗蟲大軍決一死戰。兩天后,烏云密布,狂風大作,一會兒就下起了雨,成千上萬只蝗蟲如密密麻麻的子彈般襲來,沖向莊稼,沖向房屋,爬上人的身上不停叮要,人們拿起身邊的`工具不停拍打,可根本拍不完。過了整整一天,雨終于停了,人們點燃火把,向蝗蟲沖去,蝗蟲剛接觸到火把便瞬間化成灰燼。不久,蝗蟲全部消滅了,大伙們高興地載歌載舞,拿出酒肉大吃大喝起來,十分快樂!
彝族人民獲得勝利,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農歷6月24日稱為火把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圍著火把跳著歡快的舞,一起慶祝這個節日。
火把節作文 8
我愛我家鄉麗江的各種節日,可我更愛家鄉的火把節。家鄉的火把節為什么會讓我這么喜愛呢?現在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我家鄉的火把節吧!
咚、咚、咚、咚、……,又是爺爺和爸爸在做火把了。“這個不行,這根太粗了,不行!”爺爺在對爸爸嘮叨著。爺爺有意讓爸爸把火把的頭做得尖一些,這樣的話,火把就容易點燃了。不一會兒,“小宇,快幫爺爺那幾根鐵絲來。”我聽見后,趕緊從房間里拿來幾根鐵絲遞給爺爺,爺爺熟練地把鐵絲拴在了火把上,火把就做好了。我興高采烈的叫上媽媽,和我一起裝飾火把。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倆去后院采花去吧!”。“好啊。”媽媽回答說。
我們一起來到爺爺家后院,許許多多的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的、白的、紫的'、黃的、藍的......五顏六色的,百合花,美麗極了!不一會兒,我們的手中就拿滿了野花,我和媽媽把這些野花分了類;白的一類,藍的一類......,我們根據分類后的花,插在了火把上。我和媽媽還把一些水果放在了火把上,并告訴我說:“火把上必須要插上百合花,這代表了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不一會一個美麗的火把就展現在我的面前了。我高興的舉起來。
八點鐘到了,爸爸把火把放在了院子中間,我們全家圍著火把跳起舞來,我突然問奶奶說:“奶奶,為什么火把節要點火把呢?”奶奶回答說“燃燒火把,高舉著火把走進田野,走進萬家,給人們帶來幸福,祝愿農田五谷豐登。”我聽到后跳得更歡了,希望奶奶家的農田到了秋天的時候也能像奶奶說的那樣五谷豐登,同時,我也祝福我們全家人都很健康幸福。
今天的這個火把節真有意義,不但火把燃得旺,還明白了火把節很多知識。希望明年的火把燃得更旺些!
火把節作文 9
農歷六月二十二日,是小龍女的生日。這一天,小龍女化做一條大鯉魚到人間去,可是,卻遭遇了不幸,被一個叫辛巴的人拿去燉了。
不久,龍王得知了這個消息,龍顏大怒,差點兒被氣得吐血,他發誓一定要報復人類。于是,他含淚去天庭告狀,天庭的眾神聽了,都非常地同情龍王,便異口同聲地說:“對啊,應該給人類懲罰!”玉皇大帝勸不過眾神,便說:“那依你們的。蝗蟲大將軍聽令,帶上你的所有軍隊和你的法寶去把人類所種植的莊稼給我吃光,這些就是你們的午餐!”
“是!”蝗蟲大將軍高興地說了一聲,便召集了成千上萬的蝗蟲向人類的莊稼飛去。
善良的百靈鳥把這件事一字不差地聽在了耳朵里,不想讓玉皇大帝的陰謀成功,也不想讓人類受到傷害。并把事情從頭到尾地告訴了村民。
村民一聽很著急,因為今天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莊稼成熟的日子。正好,這件事被辛巴聽到了,他為自己的行為很自責,便自告奮勇地對村長說他可以制服蝗蟲。于是,辛巴把他的.辦法告訴了大家。
他才說完蝗蟲就來了,蝗蟲的到來,讓晴朗的天空變得烏云密布,瞬間,蝗蟲像魔鬼一樣張牙舞爪地向莊稼沖去,不一會,一畝田就被吃光了。辛巴便立刻舉起火把向蝗蟲撲去,村民們也不甘勢弱,跟著辛巴一起沖了出去,當蝗蟲向火把飛來時,便成了灰燼,人們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終于把蝗蟲消滅得影子都沒有一點。
蝗蟲消滅了,莊稼保住了,村長為了慶祝這個勝利的日子,便把這一天——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10
從前,天上有一個天神,他有一顆寶貝仙丹,突然有一天,天神不小心,仙丹掉到了人間。
過了很多年,仙丹慢慢變成一粒種子。楚雄的一位農民來開墾農田,看到這粒種子,十分高興。農民將種子種下,之后這塊田野每年都是大豐收。過了幾天,天神發現仙丹不見了,便讓火神速去查看。火神來到人間,人間早已過了好多年,火神發現仙丹被這農民藏在土里,立刻返回天宮報道:“主公,您的仙丹被一位楚雄百姓偷去藏在土里了,上面還長了很多莊稼!”
聽了這話,天神十分惱怒,派出蝗蟲大軍去人間吃完莊稼,餓死楚雄人民,并取回仙丹。天神的計劃被心善的`鳳凰聽到了,便立即來到人間,把消息告訴楚雄人民。人們心急如焚,十分害怕好多人趕緊收拾行李準備去逃難,整個村莊雞飛狗跳。突然,勇敢的阿里拉巴站了出來,鎮定地說:“大家不用擔心,蝗蟲最怕火,只要我們提前準備火把,必能將蝗蟲燒死。”這時,喧鬧的村莊變得安靜下來,人們開始忙碌,準備火把。
農歷六月二十四的傍晚,人們正在吃晚飯。突然,一陣“嗡嗡”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萬里無云的天空,頓時烏云密布,蝗蟲群遮天蔽日。人們不知所措,阿里拉巴叫了起來:“大家別怕,趕緊點燃你們的火把,跟我來。”人們快速點然火把,跟著阿里拉巴,排成一列,就像一條火龍在地上盤旋。蝗蟲群一頭扎進田野里,瞬間化成灰燼,后面的蝗蟲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逃的逃。過了一會兒,蝗蟲全部都被人們消滅了,大家欣喜若狂,一起唱歌、跳舞,開開心心地吃著美味狂歡宴。
后來,人們就把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每到這一天,彝族人民都要唱歌跳舞,舉著火把一起狂歡。
火把節作文 11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俗,但最具特色的,還是那彝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的誕生還伴隨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的某一個地方,發生了很大的干旱,莊稼無法生長,就算長出來了,也會被天上的一個惡差收走。有一年,莊稼卻長得異常好,正當人們準備收割時,那個惡差又來了,他逼人們交稅,不然就要收走麥穗。可是此時人們哪還有東西來效稅呢?人們只能苦苦衰求,可惡差還是毫不留情地收走了全部麥穗。正當人們絕望時,一位壯士突然對惡差提出摔跤,結果把惡差活活摔死了。這激怒了天神,他放出天蟲去啃食莊稼。那位壯士便做出火把,與天蟲對抗。之后,每年這天,人們便燃起火把來紀念這位壯士,再后來,就演變成了今天的火把節。
火把節在彝族是非常隆重的。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無論是男女老少必定會出去,而且每個人手中還拿著一個火把,到達了之后,便點燃那中間的木板,一下子,熊熊烈火便燒了起來,彝族人民就開始圍著這堆火轉圈,在轉圈的`同時,大家又喝又跳,熱鬧極了,還會選幾個跳舞好的和幾個喝歌好的,讓他們在大家圍成圈里表演。
如果你是外來人,那就會更有機會在圈里表演。彝族人很是熱情的,他們很歡迎外來的客人,會邀請他們一起載歌載舞。
在火把節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唱歌跳舞,還有人會在周圍擺上宴席,再找人一起來享用,目的是祝賀這個日子。還有些小朋友會和他的朋友一起玩,他們跑跑、跳跳,一幅非常開心快樂的樣子。就這樣,彝族人們在歡笑中迎來了火把節,又在歡笑中送走了它。
正所謂56個民族56朵花,它們合起來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壇,而火把節便讓彝族這一朵花變得更獨特,更美麗了。
火把節作文 12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俗,但最具特色的,還是那彝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的誕生還伴隨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四川的某一個地方,發生了很大的干旱,莊稼無法生長,就算長出來了,也會被天上的一個惡差收走。有一年,莊稼卻長得異常好,正當人們準備收割時,那個惡差又來了,他逼人們交稅,不然就要收走麥穗。可此時人們哪還有東西來效稅呢?人們只能苦苦衰求,可惡差還是毫不留情地收走了全部麥穗。正當人們絕望時,一位壯士突然對惡差提出摔跤,結果把惡差活活摔死了。這激怒了天神,他放出天蟲去啃食莊稼。那位壯士便做出火把,與天蟲對抗。之后,每年這天,人們便燃起火把來紀念這位壯士,再后來,就演變成了今天的火把節。
火把節在彝族是非常隆重的。每年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無論男女老少必定出去,而且每個人手中還拿著一個火把,到達之后,便點燃那中間的木板,一下子,熊熊烈火便燒了起來,彝族人民就開始圍著這堆火轉圈,在轉圈的同時,大家又喝又跳,熱鬧極了,還會選幾個跳舞好的和幾個喝歌好的,讓他們在大家圍成圈里表演。
如果你是外來人,那就會更有機會在圈里表演。彝族人很熱情,他們很歡迎外來的客人,會邀請他們一起載歌載舞。
在火把節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唱歌跳舞,還有人會在周圍擺上宴席,再找人一起來享用,目的是祝賀這個日子。還有些小朋友會和他的朋友一起玩,他們跑跑、跳跳,一幅非常開心快樂的樣子。就這樣,彝族人們在歡笑中迎來了火把節,又在歡笑中送走了它。
正所謂56個民族56朵花,它們合起來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壇,而火把節便讓彝族這一朵花變得更獨特,更美麗了。
火把節作文 13
“火把節快到了!火把節快到了!”一群小朋友歡呼著,跳躍著。火把節是我們這里的傳統節日。每年這個時候,人們就興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男女老少都穿上了節日盛裝,忙著燒火、宰雞,準備節日的晚餐。
還記得今年火把節前的那天晚上。我纏著爸爸要他給我做一個漂亮的火把。爸爸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他找來竹子和松柴,又找來了兩根長短不同的煙花用彩色的絲帶綁起來。還給我準備了一包火把面。說是火把面,其實就是松樹的`根曬干后磨成的粉。
夜幕降臨了,一輪明月鑲嵌在天空。這時人們歡呼雀躍,分外熱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人們身穿艷裝,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今天,最熱鬧的要數四方街了,那里有一座古老的戲樓。人們在戲樓前的廣場中央搭了一個火堆。當火燃起來的時候,人們高舉著火把,圍著火堆載歌載舞,好不熱鬧!孩子們舉著又紅又亮的火把邊跑邊撒著火把面。每撒一次,就發出“呼、呼”的聲音。火光照亮了孩子們的笑臉,照亮了夜空。我也加入到了撒火把的行列中,看著對方的臉變成了大花臉,個個樂得捧腹大笑。我們玩得可高興了。這時,小麗說:“小潔,怎么還不把火把點燃,不會沒有吧?”我說:“怎會沒有,我等會再讓你們見識見識。”我把火把拿到了廣場上,點燃了火把。這時,美麗的煙花升上了夜空,發出了絢麗的色彩,把夜空點綴得無比美麗。孩子們拍著手說:“小潔的火把真美!”“明年我也要扎一個這樣的火把。”聽著伙伴們的贊嘆,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火把燃盡了,我們也玩累了,就躺在路邊綠茵茵的草地上休息,看著天空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和閃爍的點點繁星,談論著火把節的熱鬧場面,憧憬著來年的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14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在我的家鄉云南羅平,彝族的火把節就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節日!
去年農歷六月二十四一大早,媽媽就帶著表哥表姐、哥哥和我回到羅平,準備參加火把節的狂歡。漫步集市,到處一派節日的氣氛,各種各樣的火把等待著人們的挑選,沖天炮式的、棍子式的、掃帚型的……應有盡有,這些火把樣子不同,材質也不同,有木頭身子的,也有金屬質地的,就連火把頂端的燃燒物顏色也不一樣。我們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表姐選了大紅色的,表哥選了綠色的,哥哥的是藍色,他們選的'都是大號的,而我,則選了個粉色小號的。
買好火把,我們興高采烈地回到家里,開始盼望夜幕降臨。吃過晚飯,天還沒有全黑,我們就奔向燃起篝火的廣場。哇!只見這里早已人山人海,好不熱鬧!廣場中心,篝火已熊熊燃起,紅通通的火光映紅了人們紅通通的臉龐,鼓聲、歌聲、歡呼聲響徹云霄。歡呼聲中,彝族同胞跳起了三弦舞,兩個彝族小姐姐跑過來,熱情地拉起我們的手跳了起來。一開始,我還有些不自在,過了一會兒,我也融入了這狂歡。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橙紅色的火光映在每個人臉上,時間仿佛停止了,所有人都沉浸在這忘我的快樂之中……
正陶醉在彝族的大三弦舞中,突然一束煙花射向夜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了,原來是煙花秀開始了。一束束煙花飛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開,五顏六色,繽紛至極。
夜深了,廣場上更熱鬧了,這是一片火把的海洋、音樂的海洋、快樂的海洋……我喜歡這令人難忘的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15
從那遙遠的深圳,翻過那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山峰,一支支耀眼的火把正隨著那山間的云霧竟相舞動,漸漸,一個個絢麗無比的園誕生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族火把節。
其實,火把節還有個關于由來的故事呢。相傳在唐代,大理地區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企圖吞并其它五詔,于是在六月二十四這天,這位首領假意邀請各位首領到松明樓祭祖,但鄧賧詔主的柏節夫人看穿了那位首領的野心,但因為祭祖,又不得不去,所以她便在丈夫的手上戴了一把鐵釧,后因此辨認出了丈夫被燒死的'尸體。后來,蒙舍詔首領見柏節夫人貌美聰慧,便逼她為妾,柏節夫人假意答應,但她回去將丈夫的死體掩埋后,她便率眾與敵兵浴血奮戰,直至彈盡糧絕后投海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她,創造了火把節。
有著這么傳奇的來歷,風俗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每到六月二十五這天,許多地區的白族人民都歡聚一堂,通過樹火把、點火把和耍火把等活動來預祝五谷豐登。首先,樹火把,顧名思義,樹,就是立的意思,在節日前夕,全村會豎起一根一二十米的大火把,上面安插一些裝飾,意為“連升三級”,并到祖汶前掃墓。到了晚上,場面就熱鬧起來,老人們祭上貢品,小伙子們一個接一個攀上高豎的火把,用小火把將它點燃,剎那間,烈焰騰升,鼓聲響徹云霄,場面熱鬧非凡。等點完大火把,最有趣的事就是耍火把了,只見人人都拿著一個小火把,見到人,就往火把上撒一點松香,然后,只聽“轟”的一聲,火光大了起來,朝向對方,沒見過的人還會嚇一跳呢。
這就是白族的火把節,有著它的文化,有著那獨特的風俗,有w著那古老的儀式,我相信它一定會流傳千古!
火把節作文 16
其實,一年里有很多的節日,可我覺得我最喜歡的是彝族的火把節。彝族的火把節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這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天還沒亮,街上就沸騰起來,“賣燈籠”,“賣花米飯”的吆喝聲和糯米的飄香把我引到大街上。哇,整條大街簡直就是燈籠和花米飯的世界。
火紅的燈籠各式各樣,有圓形的,有方形的,有橢圓形的。彩燈閃爍。花米飯更是誘人,有黃色的,黑色的',粉色的。晶瑩透亮,就像一粒粒寶石,而且香味撲鼻,讓人看了就垂涎欲滴。夜幕開始降臨,街上的火把就多了起來,星星點點,猶如黑色夜空中點綴著的星星,又似飛舞著的螢火蟲。七點左右所有的人都摯著火把,打著燈籠,圍著村子繞,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逐鬼魂,祈求家鄉安寧祥和。游街回來后,大家聚到廣場上把火把堆在一起,篝火晚會也就開始了,大家都圍在篝火旁邊聯歡,清脆的三弦聲響起了,大家手拉著手,肩并著肩,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不分親疏,盡情地歡笑,幾個小時過后,火漸漸熄滅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了——抹花臉,有一首歌是:“抹抹抹抹抹花臉,抹抹抹抹抹花臉,你一把,我一把,幸福連成片,白的要抹黑呀!黑的還有抹。抹得全身黑呀!”大家邊唱邊抹別提有多開心了。
關于抹花臉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抹黑全身,幸福終身”,如果這個時候被抹得最黑就代表著你是一個最幸福的人,你可別擔心洗不掉,抹花臉的原料是用香,糯米的稻草燒成的灰,不僅容易清洗,還有潤膚養顔的功效。在2009年,我們丘北縣還創造了萬人抹花臉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呢! 火把節結束了,大家都散了,可他們是帶著幸福帶著歡樂回去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還盼著下一年火把節的到來。
火把節作文 17
在我國四川的西昌大涼山,有著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他們還有一個特別的節日——火把節。
火把節的由來據說是因為有一年,天神給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區降下了災害,還派大力神去征收錢糧,百姓苦不堪言。這時,一個小伙子挺身而出,與大力神斗智斗勇,終于打敗了大力神。天神被觸怒了,又放出蝗蟲禍害一方。智勇雙全的'小伙子燃起火把,燒死蝗蟲,終于制服了天神。這天正好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了紀念小伙子,慶祝豐收,火把節便傳承了下來。
現在的火把節可熱鬧了!一般來說,火把節分兩天,第一天是斗牛,第二天是摔跤。白天,人們身著節日的盛裝,臉上無不體現著喜悅,代表們牽著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牛上場了。裁判員一聲令下,兩頭牛隨即被放出,立刻角頂角,不把對方頂倒絕不罷休。遇到棋逢對手,勢均力敵的,更是拼個你死我活,鼻孔“呼哧呼哧”地噴著氣,甚至要主人冒著生命危險分開它們。獲勝者可得到旗桿上的彩球,神氣極了。摔跤時,多由大力士手抱手,不時轉圈,兩人的臉都漲得通紅,使出所有力氣,旁邊的人們也唱著歌助威。
晚上,壓軸戲——火把游行到了,把火把節推向了高潮。人們用稻草、秸桿、或木棍做成火把,點燃后便排成一條條長龍開始游行。他們在廣闊的原野、田間穿梭,那一支支火把遠望像繁星墜地,近觀似火龍飛騰,蔚為壯觀,令人嘆為觀止。人們舉著火把,臉上無不洋溢著喜悅,對豐收的祈禱也融在火光之中了。游行完畢,人們還要堆起篝火,牽著手,圍著篝火唱起慶祝的歌,跳起歡快的舞,熱鬧非凡。有的地方火光通宵達旦,直到迎來東方的彩霞。
熊熊的火光預示著興旺,預兆著豐收。火把節,這一民族特色中的奇葩,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開得更加艷麗。
火把節作文 18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棄族人民盛大的節日一一火把節。這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一起去趕集,采辦節日用品。 這天,街上比往常熱鬧,只見有的拎著雞,有的背著菜,有的扛著火把……臉上流露出節日的喜悅。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擠進了民族百貨商店。啊!這里的商品真多,尤其是色彩艷麗的民族服裝最引人注目,單是葬族人民喜愛的外套就有十多種,繡在外套上的花好像散發出陣陣清香。
拒臺邊擠滿了葬家姑娘,她們說著笑著,選選這件,挑挑那件,似乎哪一件也配不上自己,那高興的樣子真叫人羨慕。中午,媽媽的背籮里已裝滿了肉呀、酒呀、菜呀……我們就乘車回村了。 太陽漸漸偏西了,各家各戶都圍坐在桌邊吃節日飯。面對這滿桌的美味佳肴,我對爺爺說:“您過的火把節多,最幸福。”爺爺摸著胡須說:“火把節倒是年年有,但從前只是一碗辣子湯,哪像現在早上殺雞,中午殺羊的。”
的確,近幾年家鄉發生了巨大變化,真是座座瓦房平地起,牛羊成群滿山坡。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急性的'小伙伴早已在村中呼喚了,我急忙拿起火把出了門,村里的人陸陸續續舉著火把,不約而同地來到了村邊平坦的草地上。火苗映紅了天,映紅了地,映紅了張張笑臉,猶如天上的星星撒滿了人間,壯觀極了。你看,小伙子和姑娘們手牽手圍著火把跳起了歡快的葬族舞,姑娘的舞姿是那么的優美,小伙的動作是那么的剛勁,爺爺、奶奶們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夜漸漸深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草地。遠方田野里仍閃動著點點星火,不時傳來陣陣歡笑聲。
火把節作文 19
傳說,天上的蟲王——蝗蟲王偷了太白金星的長生不老丹,太白金星告訴玉皇大帝:“玉帝啊,那顆仙丹是我提煉了百年的仙丹,是送給您的生日禮物,可是卻被那野蠻的蟲王偷走了。”“大膽,敢偷我玉皇大帝的東西,它活得不耐煩了吧!下令把它押入天牢!”蝗蟲王押入天牢后依然詭計多端,伺機逃走。有一天,趁著侍衛不注意,帶著蝗蟲小兵逃出了天牢,來到人間四處作亂。
他們來到了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的楚雄,那里生活著勤勞、勇敢、聰明、熱情的彝族人民。那天,狂風四起,電閃雷鳴。在田里勞作的人們抬起頭四處張望,看見一片黑壓壓的東西向人們壓來,起初嚇得人們四處躲藏,有的躲在屋子里;有的躲在山洞里;有的躲在地洞里。“兄弟們,盡情地破壞吧!”蝗蟲小兵在蝗蟲王的帶領下飛到田間肆意破壞,莊稼都被蝗蟲咬壞了,吃光了。
勇敢的彝族人民覺得躲避不是辦法,于是抬起鋤頭、鐵鍬、拿起木棍、衣服和蝗蟲決一死戰。有的被蝗蟲咬傷了,有的被蝗蟲咬死了,眼看這些辦法都沒有用,人們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錯。“要知道蝗蟲會在分分鐘吃完莊稼的,沒有莊稼,我們怎么活呀。”一位老人焦急地說道。
“大家別慌,蝗蟲怕火,我們可以點燃火把驅除蝗蟲。”一位聰明勇敢的彝族小妹鎮定地說。”接著,彝族小妹帶著鄉親們砍柴扎成火把,點燃火把驅除蝗蟲,一瞬間,蝗蟲化成了灰燼。
人們高興地在田里舉著火把奔跑歡呼,辦起了酒席,殺雞宰羊,一邊喝酒一邊唱酒歌,圍著篝火跳起了左腳舞。
從那時起,火就成了彝族人民的吉祥物,成為了彝族人民幸福的象征。人們就把六月二十四定為“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20
假期的時候,媽媽帶我去云南石林旅游,正好趕上了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的火把節。
而熱情好客的彝族導游舉著小紅旗對我介紹道:“古時候有個魔王的堡壘久攻不下,于是改為羊群火攻,在每只羊的雙角和后退綁上火把,驅羊進攻,果然大獲全勝。人們為了紀念這場戰爭,在每年的農歷二十四日就要耍火把慶祝,因此就有了火把節。
夜晚,天上剛剛出現幾顆星星。我看見年輕人們迫不及待地抱著一捆一捆的柴火,架在空地上,準備篝火。
晚會開始了,幾個小女孩唱了一首民歌的開頭,一唱完,全部的人都唱了起來:“咿咿娜給喲喲——哦都麗娜。”在場的彝族人民和我都穿著充滿花紋的民族傳統衣裳:一些壯漢和小伙子們普遍穿著顏色深沉的衣裙,寬大的衣袖上有著斜線和紋路;美麗的少女和婦女通常在頭上圍一塊頭巾,衣服的顏色艷麗,花紋是許多個月亮。男女老少們唱著歡快的民歌兒,一齊翩翩起舞,像紛飛的彩蝶。旁邊的游客,也隨著他們的音樂手舞足蹈,我也不列外,跟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咿咿呀呀”地跟著他們唱起來。隨著歡樂的歌聲,大家都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好不膽怯地將火把點燃了。在歌聲中,一個粗壯的聲音叫起來:“大家一起把火把聚攏在一起!”所有人都將火把舉起來,這個火團極其刺眼,黑夜被照的如同白天,火光找的每個人的臉上笑嘻嘻的。
火把熄滅了,這片空地在一起沸騰器來——人們把手在火把上的灰燼涂抹,再涂抹在自己、好朋友、家人的臉上,意思是讓他人健康平安。一陣涂抹后,我和媽媽都變成了“包青天”。整個空地都充滿了笑聲。
這是多么快活的節日啊!云南的民風民俗就是這么有趣。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心里樂滋滋的!
火把節作文 21
傳說在楚雄這片沃土上住著一群善良,勇敢的彝族人民。
有一天,楚雄來了一名兇惡的天神,他無惡不做,且十分好色。在楚雄有一名十分美麗的姑娘,天神愛慕他很久,終于在一天早晨去她家提親。姑娘一見到三頭六臂的天神,立刻跑進房間,嚇得哇哇大哭起來,這時路過的人們紛紛逃躥,只有勇敢、強壯的阿拉巴英勇的沖進去,與天神決一死戰,幾個回合下來,天神落荒而逃。而姑娘十分感激阿拉巴,和阿拉巴成了親。天神知道后大怒,找來他的兄弟――蟲王來幫他報仇:讓蟲王于六月二十四日讓蝗蟲大軍吃光人們的`莊稼,這些事被善良的孔雀聽見了,她急忙飛到彝族村落中把這事告訴了彝族人民。
彝族人民聽后大驚失色,亂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阿拉巴站出來說:“蝗蟲怕火,我們用火燒,一定能保住莊稼!”于是阿拉巴就帶領著人們在山上拾柴,綁成火把,準備在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和蝗蟲決一死戰。
六月二十四日的傍晚,人們剛準備入睡,突然聽見一陣震耳欲聾的“嗡嗡”聲,大家跑出來一看,黑乎乎的一片蝗蟲。人們從沒見過這陣勢,頓時傻了眼,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不一會兒,一片莊稼就沒了,啊拉巴大喊:“鄉親們快點起火把,和我一起殺蝗蟲!”大家這時才回過神來,點燃火把。村落中頓時火光四射,出現了一條火龍,蝗蟲依然撲來。沒過多久,大半的蝗蟲化成了灰,其它的也落荒而逃。驅趕了蝗蟲后,彝族人民盡情的喝酒,吃肉……歡呼勝利。
從此,每年的農歷6月24日就成了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22
傳說,咱們大彝州很久以前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天帝看到了,便派了個又聰明又美麗的圣女下界。彝族人民得到了圣女的幫助,種上了莊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居住在外地土司大人回來了,看到了如此美麗的姑娘,奸笑了一聲,心中醞釀出一個計謀。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假裝痛苦的呻吟。圣女聽聞此聲變,便走過來幫他包扎。
包扎完后,土司二話不說便跪下了說:“你真是個好心人,你嫁給我吧!我會讓你穿金戴銀吃香的喝辣的,求求你了,阿妹。”再說,圣女聽到這話時也驚了一下,因為她和一位名叫阿里的小伙子已經訂過婚了,土司見到圣女呆若木雞的站著,便站起來強行把她拖走,大家看見了極為憤怒,就拿起掃把和水棒,把土司打得落花流水傷痕遍布才肯放手。
土司懷著氣憤的心情來到了小黑龍那,要它把彝州的土地攪得不安寧,還要讓他招喚出蝗蟲,吃光所有的`莊稼。這話剛好被小伙子阿里救過的一只鳳鳥聽見了,小鳥飛來告訴大家,大家頓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圣女站了出來說:“我們雖然不能阻止小黑龍,但我們可以驅蝗蟲,我們可以點燃柴火,用火來驅趕蝗蟲,蟲是怕火的。”
第二天,人們剛醒來,便看見土地卷起了泥漩渦,蝗蟲在天空中飛來飛去,人們都被嚇得愣住了,圣女看見后連忙讓人們點燃火把。圣女和啊里帶頭跳起了左腳舞,大家也舉著火把跟著他們跳起來。蝗蟲被人們的大火燒死啦,人們以激情的腳步踏平了泥漩渦,挽救了彝州。
人們看到自己戰勝了邪惡,便拿出酒碗,端出各種肉,舉著火把,狂歡了一夜。這群聰明、勇敢的彝族人民保護了我們彝州的安全。這天就是農歷6月24日。從此,每年的今天被定為“火把節”!
火把節作文 23
“火把節”是彝族人的一個傳統節日。這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我來講講吧!關于“火把節”的傳說,奶奶是這樣說的:古時有個魔王殘酷迫害百姓,群眾無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壘久攻不克,于是改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雙角和后腿綁上火把,驅羊進攻,結果獲勝,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斗爭勝利,于每年夏歷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慶,由此形成了“火把節”。但姐姐是這樣說的:在農歷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據說。
“火把節”的節目特別有意思,男人們參加摔跤、斗牛、斗羊、斗雞、賽馬、爬桿等項目;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最美的要數選美了。你看那一個個美麗的彝族姑娘手里拿著黃傘,牽著美麗的鑲包,還有一個個帥氣十足的美男。
“火把節”那天家家殺牲以祭祖先,飲酒、吃坨坨肉。當夜幕降臨時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著火把,唱歌、跳著美麗的達體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結束。
吃過飯以后,差不多天黑了,火把節歡慶開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長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間,這位長者可以算是村里比較有本事的人,因為吹笛子的手藝只傳授給他的兒子沒有兒子就傳授給他信賴的人,在這位長者的旁邊有一堆篝火,大家圍成了一個圈在一起跳“踢腳舞”跳了好一會兒舞,人們拿起了火把在篝火上把火把點燃了,人們舉者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見點點星光和點點火光,火把每到一個人身旁都要圍著火把繞代表著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從他們的笑容中看見了他們秋收時的樣子。
火把節作文 24
7月24日我們告別了古城西安,來到了春城——昆明。在哪里稍做休息后,第二天去了大理,到了那不僅看到了如畫般的山水,還看到了古老而又文明的古跡。剛好趕上了那里一年一度的火把節,我們沒有體驗過火把節,現在能遇到真是太幸運了。
火把節是一種類似傣族潑水節的節日,相傳是聰明的黎族人保護莊稼消滅害蟲而來的,從每年的農歷六月四日開始,一連狂歡三天三夜,據說這在當時,還是一項隆重的'盛點哩!
我在大街小巷里看到不管房前屋后,都有被人們用松樹干稻草堆積而成的巨型火把。這種火把近有二米來高,有的還被彩紙花布裝飾著,這種巨型火把不僅外形美觀樣式奇特,還成了裝點城市的一道道獨的風景線。
夜幕慢慢降臨,我們走在路上看見男女老少手持自制的火把,簇擁著來到了各自家門口前,擠在熱鬧的人群里,圍著巨大的火把載歌載舞起來。火把節的高潮來了!隨著人們歡樂的歌聲,大家各自點燃了手中的火把,同時,巨型火把也燃燒了起來!霎時,數尺高的火光直沖天空,黑夜被照得亮如白天。人們盡情地舞動著手里的火把,飛舞的火焰如條條呼嘯的火龍,道道火舌離人不過半拃距離,既是驚險,又是刺激。說他們是在舞火把,不如說是在耍;說他們是在耍火把,更不如說是在表演。看著他們隨心所欲地玩弄著手中的火把,許多大膽的旁觀者耐不住性子,有點躍躍欲試的沖動。而那些膽小的,雖不敢嘗試,道也饒有興趣。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我再也克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問一個拿火把的叔叔要了一把鹽,沖了過去灑在火苗上,只見火焰一下子就噴出了許多小火星。
之后我們又逛了許多商店和看了許多表演,今天的旅程真的很開心,現在才真正開始了我們的云南之旅。
【火把節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火把節作文04-24
彝族火把節作文02-25
火把節小學作文10-06
火把節教案04-20
火把節方案07-26
【精選】火把節作文4篇03-30
火把節活動方案07-26
【熱門】火把節的作文3篇03-02
【實用】火把節的作文三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