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早早地就吃完粽子準備去看賽龍舟。
我們到河邊看見河的兩旁人山人海。我和爸爸馬上就搶一個座位看賽龍舟。下午2點,賽龍舟開始,龍舟有紅隊、白隊、黃隊、藍隊……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頭上綁塊白布,上面寫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勝困難”。紅隊就是我們水南隊。我和爸爸在給水南隊加油呢!那些觀眾都在為各自的`競賽隊加油。離終點不遠,就在這緊急的時刻,人群更加沸騰,觀眾們在拼命地為他們加油。我和爸爸也用力地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紅隊聽到喊聲,隊員更加精神抖擻。最后紅隊最先到達終點,奪得冠軍。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的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的快。它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奮力拼搏的精神,也宏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2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重五節,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在端午這天,一大早就聽見奶奶在干著什么,我趕忙起床,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香噴噴的粽子正要出鍋。奶奶看見我笑瞇瞇的對我說:寶貝孫女聞到香味了?別著急,奶奶馬上把粽子給你盛到盤里。
我剝開綠油油的`竹葉,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著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說:饞了吧?別猶豫了,快嘗嘗我們的味道怎么樣吧?我看著這只粽子,似珍珠,如瑪瑙,色澤鮮艷,晶瑩剔透。透過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紅棗泛起的紅暈,一陣陣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著淡淡的棗香。我仔細的品嘗還有竹葉那種特殊的香味,那種味道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我愛端午節,愛著香甜的糯米粽子!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3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好兒歌:“五五,是端陽!辈迦氚~并佩帶香袋。吃粽子,撒糖。龍舟在水中歡呼雀躍!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賽,你知道為什么嗎?釣魚保存汨羅江屈原。拋入河流的餃子,就是讓魚吃螃蟹嬌,不能吃屈原的身體。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端午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包餃子、雄黃酒。其實,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今天我們都要用雄黃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上“王”字,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么樣了?端午節的知識相當豐富,如果你還有更多的知識,請告訴我你。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4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包粽子。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就會想起臺灣的特產——粽子。
有一天,奶奶一邊在包粽子,一邊說:“其實包粽子很簡單,只要摘一些粽葉,放一些白糯米,再放一些豆,接著放一塊肉或一顆紅棗,最后再把粽葉三折兩卷的,就搞定了。過了一會兒,滿滿的一桶粽子出現在我的面前,有的像棕頭,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最特別的算是小腳粽吧。
奶奶把粽子放進窩里蒸,不久,粽子的香氣撲鼻而來,我流著口水,迫不及待地向奶奶拿了一個粽子。我把熱騰騰粽了來回倒著,呵著氣。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打開,聞了聞,自言自語地說:“啊,真香!”我吃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嚼著。每次我們都會拿出好幾個送給鄰居、朋友們吃,跟他們一起分享。
真希望每天都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5
提到端午節,就想起了跳進汨羅江自殺的屈原。愛戴他的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是吃掉,人們就向汨羅江投米,后來,每年五月初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會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吃著母親煮的香噴噴的粽子,我心想: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跑去問姥姥,姥姥說:“做粽子首先要把糯米和粽葉放到水里泡兩天,每天換水。包粽子時把粽葉卷成漏斗形,把米放進去,再放兩個蜜棗,用泡好的馬蓮緊緊地捆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用慢火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弊鲷兆拥倪^程還真復雜,不過還是挺想嘗試一下,我對母親說:“明年我們也自己包粽子吧!蹦赣H答應了。我想:如果是我自己包的粽子,吃起來會更香。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還可以看到龍舟比賽,還有香噴噴的荷包……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6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以前只記得端午節會有好吃的粽子吃,一查資料才發現原來端午節也有這么多的學問。雖說書上寫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倒是十分美味,但賽龍舟卻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帶著好奇我去問了老師才知道賽龍舟原來是南方的傳統,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男女戴艾葉,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家鄉的'端午節不僅有好吃的粽子,同時也是習俗的傳承,以后再吃粽子時,我也會想起還有一位古人“屈原”也在與我們一起過節的。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通過實踐活動我了解到包粽子的習俗,我決定和奶奶一起在家里包粽子。
上午我起得很早,先和奶奶把昨天買好的粽葉洗干凈,又把肉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塊塊,放在拌好的調料里,接著舀了一盆子糯米放進幾滴油拌勻,我們就開工了。
我學著奶奶拿一張粽葉放在手心里,彎出一個三角形,把口子對著自己。先放進一點米,然后放一塊浸得變紅了的肉,再放一點米把肉蓋住,這樣就把肉藏在了米中間。接著開始系線,我拿著一根長長的線在粽子上繞來繞去,就是包不好,急得我額頭上冒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指點下我才包好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一個小時后我們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務,奶奶把它們放在鍋里煮起來,一會兒粽子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
經過耐心的等待,粽子終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以后我一定要多參加這樣的民俗活動。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到啦!小時老師要讓我們做香包,大家都非常開心。
老師先發了一個小袋子,袋子里面有一個小布、線、皮繩、流蘇、桃木球、艾草。
在沒做之前我非常擔心,做的時候又覺得非常簡單了,正在我“沖刺”的時候,一只“攔路虎”就擋住了我,它就是打結,怎么也做不好。我問了一下同桌,他教會了我,便給繩子打上結,打完結心想:這也太簡單了。
我把皮繩穿進了桃木球里打上了結把小布的四周縫上又把艾草放的'小布里,再把放艾草的小口縫上。我說:“老師我做完了。”我的話音剛落,老師說:“等一下你再把這個流蘇縫上,就大工告成了。”
這個香包我要送給媽媽,因為是媽媽養我到這么大,非常辛苦。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9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就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就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此時但就是,我還就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齊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此時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就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0
星期三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我起了床,今天的早飯是粽子。粽子是用粽葉把糯米和各式餡料包起來,再用繩子系緊。在粽子里,我最愛吃肉餡的。因為里面的肉是在各種調料中浸泡過的,所以蒸過之后特別好吃。
早飯吃好后,我們出了門。我看到門上掛了幾根艾草,聽說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從老奶奶那買到一個漂亮的香袋。這香袋上有彩色的'條紋,上面系著一條長長的,漂亮的掛繩。我拿在手上聞了聞,有一股中藥的味道。后來我才知道里面放著艾草粉。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一條條龍舟,好似水龍一樣,在湖面上翻騰起伏。龍舟上的人用力地劃著槳,還有人敲著鼓,好像在催龍游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趕,奮力向終點劃去。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佳節。它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它。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1
濃情端午,做荷包,吃粽子,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說實話,我并不怎么喜歡吃粽子,至于荷包嘛,那些針線活我也不喜歡做。
但是在作文課上,老師組織了活動課,做荷包,有針線、艾草、流蘇和漂亮的布。還好家里母親會教我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補衣服。所以做起來還不算別扭。
荷包做好后,我嫌棄的看了它一眼,沒辦法,自己做的嘛,還是把它放進書包里。
路過面包店,看到店里有賣粽子的,孩子們都搶先購買。孩子們身上都帶著一個小荷包,散發著艾草的味道。好濃的端午情喲!
回到家中,看見餐桌上熱氣騰騰的.粽子,又看見坐在餐桌旁的家人。父母,祖母都來了。坐下來,吃起了粽子。
此時,窗外的天空中飄過朵朵白云,是那么的祥和,我第一次覺得粽子這么好吃。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快到了,外婆在菜場里買了許多粽葉,打算自己包粽子給我們吃。到了晚上,我跟在外婆后面看外婆忙里忙外。
外婆先把米洗干凈,倒上堿水,然后把剛剛洗好的紅豆和紅棗拿出來,與米一起攪拌。接著外婆把早上洗干凈并泡在水里的`粽葉拿出來,在中間圍了一個圓錐形,把拌勻的米和豆放進去。再把粽葉包成一個菱形,拿出剛剛從棕葉上撒下的細繩綁在粽子上。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成了。我有模有樣地照著外婆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沒有多少時間,外婆已經做了二十多個了。她把那幾個粽子放進高壓鍋里,放了一些水開始煮。過了半個多小時,從高壓鍋里冒出股香氣撲鼻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外婆從鍋里拿出了粽子給大家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心里真高興。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3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據說,有一位楚國大詩人名叫屈原,他看不慣當今皇帝昏庸,想不通跳河自殺。老百姓知道了急忙去打撈,可是,沒有打撈上來生怕河里的妖怪吃掉他的尸體,所以,老百姓就往河里丟粽子。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端午節紀念他。今天,奶奶包了許許多多五花八門的粽子,有鮮肉,豆沙。棗子。。。。。。也讓我學會了包粽子。現洗干凈棕葉,在用熱水泡軟,準備餡料,把它們包扎起來,再用蒸籠去蒸,那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吃好了中飯,媽媽就帶我到西溪看龍舟,精彩的表演讓我感到節日的`氣氛。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4
我今天在作文課上很開心,因為我們能在課上制香包啦!
我本以為制香包很簡單,可萬萬沒想到居然這么難!開始用皮繩穿小木球,然后系一個扣。這項我進行的很順利。第二項是把細繩穿進針眼里,我第一次穿進去了,心里一激動,不小心把它給揪出來了。第二次,我屏住呼吸,一下子就把它穿了過去。第三項,就是把老師發給我的那個布縫上,然后把艾草裝到布袋里?稍趺磁紱]有弄進去,最后花了半小時才給弄上。雖然我縫的不好,但是已經盡力了;丶易尠职謳臀抑匦滦抟恍。我要把這個香包親手送給爸爸媽媽,因為每次過端午都是他們給我買香包。
雖然我做的不好,但是體會到端午節親手制香包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15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粽子。
粽子的陷主要用糯米、大棗,有的還用肉陷、花生等等,用柴葉或江葉包扎成三角形,放入鍋中再放上鴨蛋、雞蛋或鵝蛋一同煮熟,掀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
過端午節的`時候,許多家庭還喜歡用艾草煮泡,給幼童洗澡,艾草能防蚊蟲叮咬,還能止癢。
相傳端午節是我國人民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敬仰和熱愛。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10-18
端午節的作文10-18
小學端午節作文11-19
小學作文:端午節11-21
端午節趣事作文12-26
寫端午節的作文12-24
【薦】端午節作文12-31
【熱門】端午節作文12-31
端午節高中作文01-02
端午節的意義的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