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民耕種的作文(精選1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民耕種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民耕種的作文 1
雖說剛過了立夏,但隨著天氣的轉暖,溫度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逐漸升高。太陽像一個惡魔,噴射著火舌,強烈的紫外線快速吸收著人體的水分。
油菜花已經謝了,大片大片的田地只是綠色連著綠色,見不到讓人眼前亮起來的明媚的油菜花,沒有花的田地是寂寞的。但令人眼前一亮的畫面不久就出現在我的視野中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漢,用一只手擋著陽光,另一只手則牽著一頭背上披著鞍的黃牛。牛邁著沉重的步子,拉著犁車,土地上立刻呈現出一道道深刻的印跡。帶著汗臭味的涼風從上空往地里掃過,綠油油的`油菜莖就翻起一痕痕波浪,滾動在夏天的田野上。又狠又毒的太陽仍然炙烤著大地,猶如鄉村民眾熱情的火焰。
有些人家已經在自己的田地上搭好西瓜棚,架好葡萄架,待到深夏時節,瓜熟蒂落,隨手摘一顆葡萄,撿一個西瓜,都飽含著辛勤的水分,充滿著幸福的真諦。
鄉村的田地像一本百讀不厭的書,像一塊種滿了珍奇異草的花園,像一處埋著許多寶藏的地圖。
農民耕種的作文 2
每當我在吃白米飯的時候,不由得會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大意是: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里干活,一滴滴的汗水掉在了土里。
又有誰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是由農民伯伯那辛勤的汗水凝結而成的。
這些食物都是生長在一塊普普通通的土地里,從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手里出生的,農民,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是,如果沒有了他們,哪來的莊稼?哪來的糧食?你又吃什么?他們為了糧食有好的收成,每天都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些糧食真是來之不易啊!所以,我保證,我不會浪費一點糧食,一定會珍惜每一粒米。我們的健康成長,除了應按感謝悉心照料的父母和老師還應該感謝農民伯伯們,是他們種出了美味的食物,讓我們有美味的享受。
農民伯伯,希望你們以后不要太操勞了,多注意身體,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收獲。閑暇時多看書看報,學習別人先進的種田技術,讓糧食增產,這樣,你們就不用再那么辛苦了。
我真想對農民們說:“感謝你們。”。
農民耕種的作文 3
黝黑的臉龐,瘦削的身體,粗糙的大手,佝僂的脊梁,這,就是農民。
滾動的汗珠,浸透的汗衫,急促的喘息,揮動的鋤頭,這,就是農民。
熱情的招待,坦率的性格,憨厚的笑容,樸實的.話語,這,就是農民。
他們用結實的臂膀扛起了13億人吃飯的重任,但他們并沒有什么要求。他們的快樂就是豐收,他們的希望就是播種。
他們耕種著田地,耕種著希望,也耕種著自己的身體。
也許很多人瞧不起農民,可他們是否知道,自己往上數幾代,不也是農民?雖然農村貧窮,可那里畢竟生活著城里人的爹娘!
農民,是我們的親人,是中國畫中最濃重的一筆,是我們的根!
農民如此淳樸,如此辛勞,他是最可敬、最可愛、最可歌的人,也許只有在這樣一望無際綠色的田野里,也許只有在這樣藍的天空下,才會塑造出這樣值得我們致敬的人。
向農民敬禮!
農民耕種的作文 4
耕田記炎熱的夏天到了,愉快的暑假也到了。在暑假里,快燒著太陽熾烤著的大地時,在田間就已經有我們伙伴們的身影。
看,被水浸泡了幾天的空稻田里,被牛拉著的簡易耕田機上坐著的人不正是我嗎?我坐在耕田機上,兩只手緊緊地抓住把手,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我把頭稍微抬起來一點就可以看到牛在努力的拉著這個看似笨重但又靈活地耕田機。
我為什么說它笨重又靈活呢?是因為,你在近距離看它的時候,它又大又重;但你一坐上去的時候,你會發現只要牛一走,它的底部就會慢慢的轉起來,把大塊的泥土碾成碎塊,馬上就成了泥糊狀。牛走得快它就轉得快,耕田機嗒嗒嗒得響。
牛尾巴甩打自己身上的'牛蠅時,水田里的泥巴就隨著牛尾巴的甩動飛到我的身上,不肯下來。還沒有走三圈,我就成了一個泥人了。
就這樣牛走了一圈又一圈,田也被耕了一遍又一遍,我坐了一圈又一圈。人也累了,牛也乏了。辛苦的耕田終于結束了,大家都在準備明天的勞動工具了……
農民耕種的作文 5
我總以失敗的姿勢結束每一場考試,然后和一群同病相憐的人一起哀嚎:“考得那么差,專B都考不上,上什么大學呀,回家耕田去。”
回家耕田,如東晉陶淵明般么?
當時陶淵明厭了爾虞我詐的官場,倦了窮奢極欲的生活。為了不同流合污,為了做亭亭凈植、不為世人褻玩的青蓮,他一路高唱著《歸去來兮辭》,回到南山腳下的家。從此,官場少了一名仕官,田地里多了一個勞作的身影。
陶淵明是個悠閑的農夫。“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情景是不會出現在他身上的,他總只是荷一把鋤,望著東方絲絲的魚肚白微笑著穿過露水未浠的小徑下田去。那種在南山腳下的豆苗,雖然稀疏,卻始終冷卻不了他那顆熱愛田園生活的心。日落月漸明,陶淵明于是在月光與蟲鳴的陪伴下回家。門前五株垂柳,院落滿是黃花,把酒臨風,陶淵明飲下歡暢。
想象我在明年六月又一次以失敗的姿勢結束高考,我打點好包袱坐上回老家的汽車。我決心回歸田園,撿起一份悠閑的生活,如五柳先生般。
可是,那座靠近大海的村落,雖然住戶很少,而且青壯年大多數都在外打工,村莊里卻接二連三地蓋起一幢幢樓房。是否有自己的房子,是所有農村人辨別貧與富的標準。村民富了,于是紛紛行動土木,概自己力所能及的“氣派”樓房。耕地面積在房子越概越多的時候日益減少,再加上環境的惡化,海平面上升,耕地面積在原來的基礎上縮了又縮。土地終究是農民的命根子,如今巴掌大的農田,大家你爭我奪的,我最終是得不到丁點兒田地的。老家有個習俗:女孩子家沒有分地。
可是,父母一定會因為我高考落榜而唉聲嘆氣的同時給我重新設定一條生活的路線,這條路,不是讓我回家當一名農民,而是讓我流轉與社會的各個角落,替別人干各式各樣的活。父母大半輩子獻給了土地,他們被土地束縛得倦了他們認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給不了我幸福,他們必定逼迫我逃離土地,千方百計地。
可是,倘若父母默認了我當農民的決定,倘若我能在那巴掌大的'農田上擁有屬于自己的耕地,村莊的人們卻會指著下地耕作的我對他們的子女說:“你看她,考不上大學,回家耕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吃盡苦頭。你呀,可別像她一樣哦,要知道,天天干農活很累的。你要是想過好日子,你就得好好學習,以后考清華考北大……”村民人為考上清華北大那才算有才,考上這兩所大學就等于一只腳跨進了天堂。像我這樣高考落榜回家耕田的人,他們總不顧一屑,他們給我的評價將是:讀那么多年的書,盡是浪費錢,肚中無點墨。”村人淳樸,他們的只言片語卻足以擊垮我。最后,我可能出逃。
可是……
終究不會像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能學陶淵明“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無法“心遠地自偏”,無法擋住各種壓力,想象明年六月過后的我,收拾書包回到靠海的老家,有狼狽地,背起行囊,準備出逃。
農民耕種的作文 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假日炎熱的一天,當悶熱的上午到來時,媽媽帶著我和姐姐來到郊區的農莊體驗農民伯伯的生活,知道每一粒米,每一棵菜的來之不易。
一到農莊,我們就直奔自己的田地,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片狼藉該從何下手?土地上長滿了長長短短的雜草,大大小小的石塊橫七豎八地躺在各個角落。我連忙動手去撿小石塊、使力搬大石塊;姐姐也奮力地拿起鋤頭把那些滿地叢生的'大根雜草連根拔起;而平時很注重保養自己雙手的媽媽也積極地幫我們拔草撿雜物。媽媽平時做事的專心致志也得到了充分發揮,一小片落葉、一小根葉莖也躲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全都被找出來堆到樹底下當肥料。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在我們不停歇的勞動下,兩塊地被整理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擦著臉上流淌的汗水,我和姐姐張揚著笑臉開心地捧起水壺“咕咕咕”地喝開了水。這時,農莊主給我們送來了浸泡好的蘿卜種子,“哇”!原來瘦巴巴的橢圓形小種子變成了肥乎乎的圓形種子,我和姐姐新奇地接過種子,學著農莊主的樣子把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地上,媽媽則拿著鋤頭給種子蓋土。忽然,我感到腿上一陣癢癢,我急忙往腿上看,一只身子小而六只腳又細又長的大蜘蛛正往我身上爬,“啊!”我嚇的跳起來大叫,腿驚惶地亂踢,大蜘蛛被我用力地甩了出去掉到地里立馬就逃得無影無蹤了。我顫抖著手摸著被蜘蛛爬過的地方,恐慌地地看著田地里爬著各種各樣隨時都有可能爬到人身上的蟲子,想到真正的鄉村田地里還會有野獸出沒,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原來農民伯伯耕地種田還有危險啊!
我們又在田地里種上了其它的種子,仔細地蓋好土,澆了水,又再三認真地檢查每顆種子有沒有都“躺在”自己的位置上,才不舍的緩緩離開。雖然我們都弄得滿身是土,渾身臟兮兮的,但想像著種子長大后那茂盛的樣子,那滿地的果實,而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付出心血的收獲,不也是一種快樂嗎!
農民耕種的作文 7
五一節勞動者的節日,這個節日不僅體現了對勞動者的贊美與尊重,更彰顯了勞動人民不屈的奮斗精神。勞動磨礪性情,勞動創造財富,勞動進化了人類,我愛勞動,勞動亦使人快樂!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耕田,感受到了勞動的別樣樂趣。工具都各就各位了,一進田,就看見那些硬邦邦的泥土扎根在田里,害得那些纖細的小苗彎不了腰,我們一定要幫助她們!
只見我左手戴著手套,右手拿著鐵鍬,不停地、用力地翻著泥土。我弓背,雙手抓著鐵鍬的桿子,前前后后地翻著那些讓小苗不得彈動的'泥土。
其中一塊硬土調皮又搗蛋,不想讓我拯救小草,怎么也翻不成松軟的沙泥,只能使出我的絕招了。啪嗒,啪嗒許多泥土從我背后掠過。一會兒,整個天里的小苗都被我拯救出了硬邦邦的床單,快樂的一起嬉戲,一起翩翩起舞。
看著小苗的微笑,我頓時忘記了紅腫的雙手,酸痛的腿腳,勞動,原來是那樣的使人愉悅,是那樣使人感到滿足,更有著許多的意義。
農民耕種的作文 8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都要吃食物。大家都知道我們人是離不開食物的。每天,我們只要拿著碗光吃就行了。但是我們曾想過這些食物的由來嗎?問起這個問題,大家都會說:“這些食物是我們的父母用錢買來的。”可是,我告訴你們,不對!這些糧食雖是你們父母用錢買來的.,可是這些食物卻是農民伯伯用一年的時間去引水、看水、插秧、收谷子……其中插秧是最艱難的。從什么看出?就讓我的親身體驗來告訴你們吧!
9年月是插秧的旺季,爸爸開著車子帶著我們去外婆家幫忙。來到田埂上,我看見二舅在田里插秧,我感覺很好奇,說:“二舅,我也下田來插秧好不好?”二舅猶豫了一下就說:“不行,這天里面很冷的,待會兒,你會感冒的,腳上沾滿了泥土又沒有水洗干凈,不要來了。”可是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就一直強求二舅讓我插秧。最后二舅還是同意了,我把褲子晚上來,脫下鞋子,下田里去,和二舅拿了一些秧苗,二舅告訴我:“三根三根一起插,不要插高也不要插低,像我一樣就行了,而且一排一排的要對整齊,不能偏。”我聽完了就迫不及待的去插秧。我插著插著就偏了。二舅過來矯正,把秧苗弄好。一個小時過去了,我一站起來,才感覺到腰酸得不得了。后來回到家,我就洗了澡睡覺去了。
大家看見了吧!農民伯伯可是很辛苦的,就拿我的親身體驗來說是很真實的。所以以后,我們不要浪費糧食了。
農民耕種的作文 9
秋天的田野,一片豐收的景象!沉甸甸的稻穗跳起了歡快的舞蹈。金黃的玉米露出了黃黃的牙齒。高粱像整齊的士兵,舉起紅紅的火把……勤勞的人們迫不及待地走向田野,把豐收帶回家。他們有的將收割機轟轟地開進來,有的拿著鐮刀彎著腰割稻穗,有的挑著籮筐滿載而歸……一張張笑臉和一片片農作物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可如今,舉目望去的是一幢幢的樓房拔地而起,一塊塊田地堆滿垃圾,一條條小河越來越渾濁……工業污染,城市擴建,我們的耕地越來越少。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為有了耕地,才會有糧食,人類才能生存,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積極主動地去保護耕地。
多希望我們的房子造在大樹里,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土地的浪費,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我們也能像童話故事里的小精靈,和樹爺爺在一起生活,多有趣!每天清晨,睜開雙眼就能聽到可愛的小鳥為我們唱歌,寂寞的時候,又有淘氣的小猴子陪我們玩耍,一出家門,就能看見一望無際的田野,那會是多美妙的事情啊!
人類永遠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耕地,因此,讓我們把土地還給耕種吧!
農民耕種的作文 10
有人說,人生似一場夢,看不清摸不透;有人說,人生似一場局棋,輸贏總在不知不覺中分出;而我說,人生似一次播種,一次耕耘,成果的優劣就在于你了…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瀑布對懸崖會畏懼,所以唱出氣勢磅礴的命之歌。
“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見證了成功人生的軌跡。王羲之曾用自己的執著和勤奮在自己的書法園地上揮灑筆墨,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他的書法作品被人們稱為“飄若浮云,驚若游龍”,他的《蘭亭序貼》更是被欲為“天下第一行書”。
或許我們會驚嘆他的.才華,對他的天賦更是頂天膜拜。可是,他的執著與勤奮豈是我們所能忽視的么?若不是他日夜辛苦,執著勤奮,在無數個夜晚揮灑汗水,他——王羲之的書法怎能入木三分,又向來書圣之稱呢?
用熱情與希望,將歲月沉淀的馨香打撈,即便身在生活,也要做自己理想的臥底。
“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闡釋了追求完美的真諦。杜甫在自己的文學園地里踽踽獨行,追尋著自己的理想。雖然他曾自嘲“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舞文弄筆也確實不能實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但是他仍愿意為自己盡善盡美的理想而努力追尋!處在唐朝的杜甫在自己的仕途不順時,文學成了他揮毫播種的沃土,每天都在自己的園地上加以點綴,不斷的去創新,積累升華,使其在詩壇上的高度讓人頸仰!“詩圣”已不足以表明詩名之盛,“詩史”才是詩作永恒的最佳證明。
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去草保果實,也是你奉獻的一種方式。
“一支粉筆寫冬夏,三尺講臺貫春秋”表明了奉獻的崇高意義。有的土地太過廣闊,有的土地又太過富饒,而三尺講臺卻是一個最好的尺度,只要它屬于自己,也將可以將它耕耘得枝繁葉茂。被譽為“最美鄉村教師”的王生英30年如一日扎根在山村學校教書,一場暴雨沖毀了教室,她就把孩子們都帶回自己家里教,教書三十多年的她,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哪怕是困貧窮而輟學的孩子也從未發生過。條件艱苦又怎樣,土地貧瘠又怎樣,只要善于奉獻,勤奮,持之以恒,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冬中的寒梅生長于懸崖峭壁上,不也以頑強的毅力存活下去了么?進而成為寒冬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充滿勞績,但不是詩意地棲居于天地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耕地,我們終究要在這片耕地上勞作。
淚水可灌溉出花朵,苦難可凝出山間,丘壑中有雄兵,奔騰自是歸流。我們要堅信:播種希望,收獲理想;播種毅力,收獲堅強,播種美好,收獲幸福,而播種懶惰,終將如夢一場,似竹籃打水——一場空!
農民耕種的作文 11
奶奶是農民。
奶奶和爺爺生活在大山里那個無名的小村。
我很少回奶奶家,盡管這樣,我還是想象的出奶奶穿著一件84年代流行的花村衫,深藍的長褲沾滿了泥土,汗濡濡的頭發扎了一個馬尾辮,指甲縫里塞滿了污垢,一雙很爛很舊的拖鞋總是噠噠作響。看見奶奶這樣,我總會說上兩句,可奶奶總是不以為然的說:“我們農民嘛,就這樣,改是改不了了。”
奶奶是個婦道人家。
奶奶和爺爺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土地上。
爸爸常常教育我要尊敬奶奶,他說奶奶受了很多苦,自打奶奶小時候,農民就重男輕女,奶奶在家里就像女傭,要干很多活。就連現在,祖祖(奶奶的爸爸)也常說奶奶是個婦道人家,做不了什么大事。我很同情奶奶,我認為奶奶有很大的能力,她會做很多活,白天,她總是和爺爺在烈日下的那塊土地耕種,有時,她會用自己窄窄的肩膀挑糞,因為這樣,奶奶很矮,只有我的額頭高,奶奶整天忙里忙外,卻沒有一句怨言。
奶奶是個毛線迷。
奶奶有一件針具寶貝。
盡管奶奶沒有很多的閑時間,但奶奶卻很充分的利用它,她會用夜里睡覺的時間來織毛衣,其實她心里知道,她織的毛衣很粗糙,可她仍然堅持,因為家里人穿上她織的毛衣后,總會說:“這毛衣,看起來不怎么樣嘛,穿起來卻很暖和。”聽到這樣的話,奶奶總是笑得合不攏嘴,于是,奶奶就很努力的熬夜織毛衣,因為這樣,媽媽就在奶奶生日的.時候送了她一件針具,奶奶可把這針具當做自己的心肝寶貝,她把它放在那個箱子里,和存折放在一起。爺爺見了,就會說:“好家伙,這都和存折一樣的地位了。”“本來就是”奶奶會說道。
Oh,奶奶,我尊敬的奶奶。
農民耕種的作文 12
那天,我降臨到了這塊土地上,還小,并不懂得這塊土地的重要性,于是,任其隨意發展,自生自滅。
隨著意識的形成,我知道它是屬于我的,我需要對它負責,便拿起手中的鐵鍬開墾這塊土地。心想:"這是我的,我會讓它繁茂得讓所有人都羨慕我。“然而,上天似乎總是針對我,竟吝嗇到一滴雨露都不肯給我,我折服了,望著干旱的.土壤,眼前浮現出海市蜃樓的壯麗景觀,我被吸引著,無法自拔。鐵鍬放于腳邊,自己仍處在幻想之中。
一天又一天地過去了,等到醒來的那一刻才發現之前的努力都是白費。我向鄰居借水,沒用,借來再多的水也無法彌補這手指大的裂縫。依賴別人,我放棄。
再次拿起鐵鍬,一點一點地翻地,我相信,會有一天,我能把這裂縫填充。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塊完好無損的土地被我“修理”成功。望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欣慰。
某天,雨下了,心中充滿了無限希望,那一株株幼苗在這土地上歡快地舞蹈。然而希望太高,失望的心跌落地也就越痛。狂風暴雨這對兄弟在這片土地上放肆地玩虐,望著那嬌小的幼苗,我揪心,因為我無法為它們遮風擋雨,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
雨停了,風靜了。一滴滴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亮麗的光。我想,晴日總是多于陰雨,經過這一番狂風驟雨的洗禮,這嬌小可人的幼苗才能更近于成熟。
蝴蝶飛過,托出一道淡淡的七色彩虹。
坐在田埂上休息的我,呼吸著雨后泥土散發的清香,心中的暢快不知如何訴說,眼前那翠綠色的幼苗似乎載滿了初墾時的希望。
也許,這片土地上會有泥濘,但只要播種希望,泥濘也要屈服于幼苗;也許,這片土地上總有風雨,但只要堅定信念,再大的風雨都無須掛心因為即使是一葉孤舟,也可順利歸航。
一片土地,一個希望,一份信念,一次收獲。我想,人生或許也是如此,無論再怎么貧瘠的土地,信念不動,收獲的季節終會來臨,而那時你的生活將更加精彩!
農民耕種的作文 13
生活中,有許多的事都是我們只能接受的,也許我們既沒有高貴的出身,也沒有姣好的面容,但重要的是,我們能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好好耕種自己心靈的哪怕那片土地吧,這樣我們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從而收獲充實無悔的人生。
用一份淡泊的情懷耕種自己心靈的土地吧。就像陶淵明。他將多少人積極以求的名利富貴視為草芥、敝屣。為官只幾十天,陶淵明就感到“久在樊籠里”的窒息,就覺得自己的心靈之地將被污染,他只想回到那松青菊香的庭院,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救贖。于是,他就這樣吟著“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遠離了污濁的官場,以坦然的心態面對使他困擾已久的貧窮。從此,“帶月荷鋤歸”的陶淵明,雖然把南山的豆苗種的稀拉矮小,卻用這份耕種的的淡泊心態,在自己的心靈之地把一種叫做“純凈高潔”的植物培育得郁郁蔥蔥。
用一種灑脫的態度耕種自己心靈的土地吧。就像李白。他起初并不向往閑云野鶴般的生活,而是認為大丈夫應為國效力,有一番作為。唐皇曾以“惜才”之名“啟用”他,但從未給他政治上的發言權,而是整日“養在”在“內閣”喝酒作詩。李白對這種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腐化生活的厭棄了,決心離開了這個曾令他魂牽夢繞的地方。于是,他對卑躬屈膝的`百官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對浪費人才的皇上喊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灑脫地“仰天大笑出門去”,去做閑云了,去做野鶴了,去做“詩仙”了去耕種自己的心靈的土地去了。于是,中國詩歌的沃土上至今飄逸著李白豪放不羈的靈魂。
用一種堅持的精神耕種自己的心靈的土地吧。就像蘇東坡。為國分憂、為名謀福是蘇東坡一生的志向。但他嘗到的卻是一貶在貶的辛酸、壯志難酬的憂傷。當自己的尊嚴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情地踐踏,他始終堅持理想,絲毫不動搖被謫杭州,仍不遺余力治理西湖水患,只身貶海南,仍全心全力辦學育人。這就是他蘇東坡,無論何等挫折,他都沒有放棄心中想要造福百姓的堅定信念,無論貶到哪里,他都堅持精心地耕種,讓自己那片心靈的土地滿是芬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可人在追求自己所渴求的事物的過程中,往往難以保持心中原有的那份純粹的心靈。現今的我們,心中若是能既存有不受世俗污染的淡泊情懷、不受名利束縛的灑脫姿態,又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那便能披荊斬棘,無所畏懼地耕種好自己心靈之地,即使那片土地曾經是那樣平凡甚至荒蕪,我們都可以讓它長出絢爛的花朵。
【農民耕種的作文】相關文章:
耕種自己的土地作文02-20
春耕種果樹簡報通用04-26
農村撂荒地耕種簡報范文(精選10篇)07-22
感謝農民伯伯作文06-03
我眼中的農民作文09-11
農民豐收節標語_農民日記01-06
給農民父親的悼詞06-24
農民父親悼詞04-04
給農民父親的悼詞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