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国产精品 人妻互换,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软件,男女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征文

愛糧節(jié)糧征文

時間:2022-10-17 08:57:49 振濠 征文 我要投稿

愛糧節(jié)糧征文(通用3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征文打過交道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征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糧節(jié)糧征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糧節(jié)糧征文(通用30篇)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我們要珍惜糧食。可我似乎不是很明白,媽媽說:“那我們一起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去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了!”

  插種秧苗的季節(jié),我便來到了外婆家。外婆正趕搶著插秧苗,看著外婆忙碌的身影,我非常好奇、興奮的跑了過去,卷起褲腳光著腳丫,下到水田。學著外婆的樣子插了起來。可我不管怎么努力,秧苗就是立不起來,不是倒在田里,就是浮在水面。就是不聽我使喚,好不容易插好一株,心里可高興了,于是一口氣插了十幾株。弓著背的我已經(jīng)累的直不起腰了,腳泡的都發(fā)白了,腰酸背疼,身上全是泥巴。回頭一看,秧苗們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有的已經(jīng)浮在水里了,有的只露出苗尖了。再看旁邊外婆滿頭大汗,快速的插著秧苗,她插的秧苗一排排井然有序。就像一排排的戰(zhàn)士。我問:外婆,我的行嗎?外婆笑著說:“行!我的外孫真能干,快休息吧!”這時候我好累啊!就離開了。不經(jīng)意間一回頭看見外婆正在重新插過的秧苗,我的成就感一掃爾盡。唉!太難啦,真辛苦啊!

  吃過午飯,外婆要去給秧苗施肥。我想這個簡單,就端起一盆化肥朝田間走去。沒走了幾步,手就開始發(fā)酸,化肥刺鼻的'味道讓我忍不住差點吐了起來。我屏住呼吸,繼續(xù)走著,沒走多遠,手酸腳軟的我只好放下盆子。外婆看見了說:“干農(nóng)活,辛苦吧!你要愛惜糧食,它可是我們用汗水換來的!”我連忙點頭答應。外婆挑著一擔化肥從我身邊走過。我看著她的背影,頓時對她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也深刻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浪費在餐桌上的糧食就相當于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聽了大吃一驚,看來我們平日不經(jīng)意的浪費是多么

  回到家,爸爸又告訴我,我們國家浪費在餐桌上的糧食就相當于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聽了大吃一驚,看來我們平日不經(jīng)意的浪費是多么可怕。

  我們節(jié)約糧食,是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一種尊重,又是對更需要它們的人們的一種關(guān)懷,幫助,也是我們必有的美德。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個節(jié)糧愛糧的好兒童。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

  金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jié)。當我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兒時在鄉(xiāng)下的田野上看著農(nóng)民伯伯們辛勤勞動的樣子,所以,我非常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

  我也見過很多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比如:在飯店,有些人明明吃不下那么多,卻點了好多菜,結(jié)果倒掉了許多,難道不是在浪費糧食嗎?在學校里,好多小朋友有挑食的習慣,喜歡吃的就多吃點,不喜歡吃的就不吃,結(jié)果也被食堂的阿姨或奶奶倒掉了,這多么的可惜啊!如果每個同學都這樣的話,那一年要浪費多少糧食呀。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古人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愛糧節(jié)糧就是對農(nóng)民伯伯勞動的尊重!我們不僅要從自身做起,還要帶動別人愛惜節(jié)約糧食。為了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利用雙休日的機會去鄉(xiāng)下親身體驗了這種感覺,只見收割機在田野里歡快的奔跑,身后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稻穗,農(nóng)民伯伯用包裝袋將脫下來的稻子用小車裝起來送進倉庫,黑黝黝的臉上掛著閃亮的'汗珠,看著他們馱著的背影,更加讓我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

  每次看到一些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我腦海里就會想起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的背影,雖然我還小,不能對這些現(xiàn)象說不,但我會從我自身做起,我希望能通過我的節(jié)約行為來影響周圍的人們。10月16日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家庭農(nóng)業(yè)、供養(yǎng)世界、關(guān)愛地球。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每天節(jié)約一點點,一年我們大家就能節(jié)約好多糧食呢!讓我們大家一起愛護糧食、節(jié)約糧食吧!不要把愛糧節(jié)糧當作一句空話放在嘴邊,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做一個愛糧節(jié)糧的好榜樣。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3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碧綠的玉米地時,她的身影就會出現(xiàn)在那地里,遠遠看去,那身影有點矮小,有點駝背,但在我的眼里,那卻是世界上最為高大,最為偉岸的身影。那人是我的奶奶。

  時光荏苒,帶走了許多往事,也留下了許多回憶。現(xiàn)在回想起來,童年的許多事情都與那地,奶奶聯(lián)系起來。奶奶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nóng)家婦女,和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婦女一樣,她目不識丁,那地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在農(nóng)村,奶奶屬于比較勤快的人。她窄小的肩膀背過糧食,背過豬羊草,也背過我的童年。每年夏天,我都會被父母送到奶奶家。那時,天未亮,夢中的我就被奶奶叫起,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每天下地前,奶奶都要多帶上件衣服,扛著鋤頭,拿一條繩。多拿衣服是給我當“地毯”,鋤頭是用來鋤地的,繩子是用來回家給家里的.豬羊捆草的。

  每次我們踏著高低不平的地埂,到地里時天才剛剛發(fā)亮。在地頭上,奶奶會鋪上衣服,讓我坐在上面玩,自己開始鋤地。奶奶鋤上一陣,會喊我,害怕我嚇著。快到中午了,奶奶要把鋤掉的草拾起來,捆好,背回家喂羊,喂豬。回到家里,奶奶又要做飯,洗鍋,喂豬,喂羊……

  那地見證了奶奶的付出,承載了一家人的希望。多少年,奶奶就在這塊地里辛勤勞作,掙點錢,作為五個孩子上學的學費。在讀書這件事上,奶奶是做得最好的,她省吃儉用,在村上第一個培養(yǎng)出了兩個大學生。在那個年代,是多么令人驕傲的事情!

  記憶的大門又一次敞開,那地,那人和那些事又一次縈繞在我的心頭。時代發(fā)展了,簡陋的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更多的人離開了那地那個村莊,進了城,住進了樓房。奶奶依然守護者她的那塊地,守護著她的希望。

  現(xiàn)在,我坐在學校的餐廳里,看著被同學們倒掉的飯菜,已經(jīng)裝滿了三四個泔水桶。這些學生已經(jīng)忘掉了田地,忘掉了祖輩。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眺望遠方,我似乎又看到那地里熟悉的奶奶的背影……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娋洌嬖V我們:糧食是多么得來之不易,每一粒都飽含著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汗水,也告誡我們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

  我是家里的獨生子,爸爸媽媽非常寵愛我,總是會把好吃的留給我。記得小時候,我吃飯經(jīng)常挑三揀四的,看到不愛吃的,不喜歡的菜連聞都不聞,吃到了不合胃口的就吐掉。有一次,我又犯老毛病了,爸爸皺起了眉頭,十分嚴厲地批評我:“你怎么又挑食了?這是浪費!”我小聲地說:“我就吐掉了一小口。”爸爸看著我,搖了搖頭,問道:“你知道這糧食是怎么來的嗎?”我仰起小臉,說:“知道啊!是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的啊!”“那你知道怎么種出來的嗎?”爸爸又追問道,我搖了搖頭。于是,爸爸決定帶我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去看一看!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們來到了外婆家,爸爸說正趕上農(nóng)忙,外婆外公都去下地干活了,于是我們也去了田間,一路走去,我看到稻田里,許多人都在插秧,太陽火辣辣的,曬得人喘不過氣,農(nóng)田里放了很多水,水沒過了人們的腳踝,一直到小腿肚,只見一個老爺爺,他戴著草帽,頭發(fā)花白,彎著腰,深一腳,淺一腳地移動著步子,手里拿著水稻秧一棵一棵地插著,汗水已經(jīng)濕透了他的上衣!我不禁想:農(nóng)民伯伯可真辛苦啊!爸爸說,這才是第一步呢,插完秧,以后還要不斷地鋤草,施肥,除蟲,收割,才能變成我們餐桌上的糧食。我想起外公手上厚厚的老繭,黑黝黝的皮膚,那都是長期勞作形成的。想起這些,我心里酸溜溜的,為我以前隨意浪費糧食的行為內(nèi)疚極了!那時候,我便做了決定,要做一個節(jié)約糧食的孩子!

  最近,看電視上報道,還有好多山區(qū)的孩子吃不飽,只能挨餓上學,我想,如果我們每人都節(jié)約一粒糧食,那么我們?nèi)袊齼|人一天就可以節(jié)約十三億粒糧食,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為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挨餓的人們免受饑餓之苦。隨著“光盤行動”在全社會的全面鋪開,我發(fā)現(xiàn)節(jié)約糧食的美德也如春潮熱浪般在校園蔓延,同學們很少有剩飯,吃多少,盛多少。大家都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為恥”。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糧節(jié)糧的模范。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5

  愛護和節(jié)約糧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樣一首詩呢?“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描寫了農(nóng)民伯伯耕種的辛苦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可我卻發(fā)現(xiàn)身邊有許多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去飯館吃飯,看見鄰桌的幾個叔叔阿姨點了滿滿一大卓的菜,茶余飯飽后還剩下許多的菜,可能是他們礙于面子沒有打包帶走。看見服務員把這些飯菜全部倒進垃圾桶里,我的'心里有說不出來的滋味。

  而在我們校園里,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有的同學愛挑食,經(jīng)常挑肥揀瘦,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想吃,每天都有很多的剩飯剩菜,然后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倒掉。再想想我在平時吃飯的時候,經(jīng)常會掉些米粒在桌上,媽媽批評我說:“李斯羽,能不能愛惜點糧食呀!”而我總是滿不在乎地說:“沒事,就幾粒米而已啊。”現(xiàn)在回頭想想,這些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頭頂著烈日,付出多少勞動和汗水才換來的;又有多少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只要每個月能吃一頓肉就很開心了。再看看我們天天大魚大肉,爸爸媽媽還每天換著花樣給我們做好吃的,我們還挑三揀四,不知道節(jié)約……想到這,我很慚愧,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一定要改正這一缺點,不再浪費一粒糧食。

  同學們,從現(xiàn)在起,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節(jié)約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6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生活條件也日益改善,家庭餐桌上我們不僅每餐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而且長輩們還變著法子翻花樣地給我們搭配伙食:面包、雞蛋、紅燒肉、肯德基、自助餐……從中可見父母對子女的關(guān)心和愛護。但這同時也導致了我們許多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養(yǎng)成了隨意浪費糧食的不良習慣。大家吃飯時,有沒有想過這誘人的糧食從哪里來呢?

  古人有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合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而它的深刻含義呢?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我們吃的每一粒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

  記得有一次我吃飯的時候,感覺沒食欲,就剩了半碗飯,媽媽叫我把它吃完,我不耐煩地說:“媽,現(xiàn)在都什么時代了,還在講勤儉節(jié)約!”媽媽聽了這句話立刻就生氣了,說道:“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我聽了媽媽的話,無論剩下多少的飯也要吃了,絕不能浪費。媽媽還告訴我,現(xiàn)在全球許多餐飲業(yè)都提出了“光盤行動”的口號,這說明了浪費糧食的問題已經(jīng)得到了全人類的共同關(guān)注!是啊,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三億多的'人口。假如一人一天一碗飯來計算,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億碗飯,但是農(nóng)村里的田地正在急劇地減少,一片片農(nóng)田正變成高樓大廈,供我們食用的糧食也正逐年減少。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粒糧食,那么一天就可以節(jié)約五十億粒糧食,這些糧食足可以去幫助那些因為貧窮、自然災害等原因正在挨餓的人們免受饑餓之苦。根據(jù)科學家們的研究計算,全世界每5秒就有一名兒童因營養(yǎng)不良而死亡,而十三億中國人每日白白倒掉的糧食飯菜一年累計下來足可以養(yǎng)活兩億人。這個數(shù)字的確是相當驚人的!

  我們再來看一粒糧食的不平凡經(jīng)歷。首先,農(nóng)民在播種之前要經(jīng)過除草、耕田、施肥、選種等工序。播下種子之后,從發(fā)芽到成熟期間,一直伴隨著一遍遍的除草、殺蟲、施肥,農(nóng)民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lián)]灑著一把把的汗水,侍弄著五谷雜糧長葉、開花,直至顆粒飽滿變成金黃。農(nóng)民還要頂著驕陽收割、脫粒、晾曬,歷經(jīng)半年之久才能收入糧倉。之后,再經(jīng)過加工、運輸?shù)纫幌盗泄ば颍罱K成為飯桌上熱氣騰騰的米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七斤四兩水”,我們又怎么能忍心浪費糧食呢?浪費糧食是多么可恥的行為呀!

  糧食是可貴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勞動的成果。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愛糧節(jié)糧的好習慣,做一名愛惜糧食的小衛(wèi)士!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7

  當今,人們浪費的現(xiàn)象越來越頻繁。然而,浪費糧食的事件處處可見,要知道,人們每年浪費的糧食可以養(yǎng)活大約2億人呢!針對中國日益嚴重的“舌尖上的浪費”現(xiàn)象,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了“光盤行動”。

  “光盤”就是吃光自己盤子里的食物,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

  記得有一次,我的表姐結(jié)婚辦喜事,便邀請了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喜酒擺在凱悅大酒店,酒店里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空位,主人好客,又講究人情面子,在這種場合下,一下子點了許多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酒足飯飽后,客人們紛紛離開,可桌子上還堆放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我們的酒桌上也一樣,雞鴨魚肉都未動過筷子,我望著那一盤盤好菜,覺得浪費很可惜,便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些剩下的菜打包帶回家,你們覺得怎么樣?”爸爸看了我一眼,反問:“難道你不覺得這樣太沒面子了,不怕被別人看不起?”媽媽卻說:“好呀,打包!浪費多可恥呀,東西吃不完打包帶走太正常了,倒掉多可惜啊。”說著,叫來了服務員,把食物打包帶回了家。

  回到家,爸爸便問我:“你呀,為什么就不能不打包呢?”我回答說:“爸爸,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應該珍惜糧食,實行“光盤行動”,因為全球平均每年餓死的人數(shù)高達1000萬,每六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以救活400萬的饑民,所以我們不能為了面子,而讓許多的.人餓死。”爸爸聽了我的話,說:“看來,我今天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呀。”

  有一種節(jié)約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同學們,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拒絕浪費,從我做起,爭做節(jié)約達人,向舌尖的浪費說不,不要讓“光盤行動”變成一個傳說!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8

  糧食對我們是多么重要啊!我們必須從小節(jié)約水和糧食。

  糧食牽涉到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密切相關(guān)。

  現(xiàn)在中國人口漸漸變多,耕地漸漸變少,大部分耕地都蓋成房子了。我國政府和相關(guān)部門歷來都十分重視糧食的問題。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與之相關(guān)的法規(guī)和制度,還經(jīng)常通過媒體宣傳等報道,教育人民群眾和相關(guān)行業(yè)重視糧食。多種糧食,獎勵種糧大戶。

  有首古詩[憫農(nóng)]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節(jié)約糧食,農(nóng)民伯伯不管是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都能看見他們干活的身影。他們干嗎這樣辛苦的干活呢?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成長。

  當然,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因為為了讓大家知道,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當你在飯店用餐的時侯,你會看見有人點很多菜,用餐后餐桌上會有許多剩飯剩菜。根本就吃不完,他們只是要面子,這多浪費啊!我看著很心疼。當然,我相信這只是少部分人,但是以小見大!而外國人吃多少要多少。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我再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差距。

  我們一家去吃飯,也是吃多少要多少,吃不完的都打包帶回家。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不浪費,養(yǎng)成好的習慣。從點點滴滴做起,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珍愛農(nóng)民伯伯的果實,這樣,這樣才有希望讓我們的國家更大更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9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萬物維艱”當我們看到這些耳熟能詳,張貼在食堂墻上的詩句,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我們到底有沒有做到這樣?沒有,我們還可以看到食堂里堆積如山的剩飯剩菜。

  農(nóng)民辛勤地耕耘,雨露及時地澆灌,陽光無私地照耀,才培育出了這金燦燦的稻谷與綠油油的蔬菜。每一粒米飯,每一棵蔬菜,都蘊含著農(nóng)民伯伯的汗水。里堆積如山的剩飯剩菜。

  也許你覺得你并未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這一點算不了什么,也許你覺得我們祖國地大物博……現(xiàn)在科技飛速發(fā)展,城市變化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節(jié)約”在人們的心里已日漸被忽視和淡忘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xiàn)象如果繼續(xù)下去的話,其后果不堪設(shè)想!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費1塊錢,一年全國就浪費了4745億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00克糧食,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3萬噸糧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費1噸水,一年全國就浪費了156億噸水!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jié)約一點點的話,哪怕1毛錢,就不會出現(xiàn)這些巨大的浪費了!

  在此,我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以節(jié)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xiàn)象勇敢地起來制止。

  5、宣傳節(jié)約,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如果有剩菜要打包。

  讓我們愛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讓我們宣傳這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讓我們呼吁“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這句令人深思的口號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0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我們上了一上午的課,又到了午餐時間。大家秩序井然的排著隊伍,來到食堂用餐。

  我打開飯盒,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飯?zhí)美飶浡埐说南阄丁`须s的吵鬧聲也影響不了我們吃飯的愉快心情。正當我嚼著嘴里的飯菜時,有許多同學往桶里倒剩飯,剩菜。有些同學還故意拿著盆子往別人身上撞。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想著想著,我突然想到幾句節(jié)約糧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靖江雖然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可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浪費糧食。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沒有人去強迫你。我浪費點糧食算什么,反正又沒說我,反正我又沒留一點漢。雖然這么想,這樣不關(guān)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為我們做飯的這些阿姨,奶奶,在我們還在熟睡時,就已經(jīng)到批發(fā)市廠去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教室時,他們就開始做飯,在我們上第三節(jié)課時,就可一以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們忙活了一上午的杰作呀!

  雖然有些同學嘴邊天天說著,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可他的`行為真的這樣做了嗎?我們要節(jié)約每一粒米,把自己盤子里的飯菜吃光,盡量不要有剩菜,剩湯,剩飯。在飯店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能吃完的盡量吃完,最好是先少點幾個菜,不夠可以再點。有些地方的孩子們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他們懂得節(jié)約,相信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吧!在哪里救出來的人只能喝米粥,那個時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飯,吃不到菜。

  請同學們愛惜糧食,沒人節(jié)約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非常行多的,節(jié)約糧食是從小要養(yǎng)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nóng)》寫出了農(nóng)民伯伯在田里勞動的艱辛,告訴人們應該節(jié)約糧食,不浪費食物。可是在生活中,卻有許多的人在浪費糧食。

  有一回,媽媽帶我去參加堂姐的婚禮。等我們到了酒店時,里面已經(jīng)人山人海了。不一會兒,鞭炮響了。服務員開始上菜了,有清蒸桂魚、川椒香辣蝦、紅菇燉土雞、火焰羊小排等等。我看得直流口水,酒店外響起了鞭炮聲,媽媽說可以吃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嗝”我滿意地打了一個飽嗝,再看看邊上的大人們,他們似乎也吃飽了,他們個個在談笑風聲。可服務員還在一盤接一盤地上菜,很快客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地走了。我心里想:“這么多菜吃不完怎么辦,服務員會怎么‘處置’這些食物呢?”

  咦,服務員們提著桶過來了,他們并沒有把剩余的菜進行打包,難道是——不好,這些食物有危險!只見服務員們把食物都倒進了桶里,它們?nèi)姼矝]了!此時此刻,我感覺好浪費呀!我想起上回電視上看到的《變形記》里那些山區(qū)里的.孩子們,他們住在學校簡陋的房子里,就吃著一些青菜還有冷飯,他們甚至一周也吃不上一小塊肉。想到這些,我覺得眼前這樣的浪費行為是多么的可恥啊!

  如果我未來當上了人民代表,我就要向國家提出建議,制定一些關(guān)于浪費糧食的法律法規(guī):在請客時,規(guī)定不能點很多菜;如果在餐桌上浪費了糧食,那就應該被拘留或罰款;如果有剩余的菜,那就必須打包帶走;如果故意浪費糧食,那就得罰他去田里勞動,讓他體驗農(nóng)民伯伯在田里勞動的艱辛;如果……等等。我相信,只要有了這些法律法規(guī),一定會大大的減少人們浪費的糧食。

  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堅持反對陋習,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吃干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節(jié)約糧食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2

  “吱吱吱,吱吱吱……”聽,老鼠們正躲在角落里開會呢。我悄悄地走了過去,聽聽它們在討論些什么。

  “大家好,我是一只來自貧窮地區(qū)的老鼠。你們知道嗎,他們家里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連一點完整的東西都沒有。每次吃飯,他們一看見有米粒掉到地上,就以閃電般的速度撿起來,繼續(xù)狼吞虎咽地吃。當他們吃完飯,我準備去吃殘羹剩飯的時候,盤子里早已空空如也,一點渣渣都沒有。今天我都是餓著肚子來的呢!唉!”這是一只骨瘦嶙峋的老鼠說的。

  輪到下一只老鼠發(fā)言了,這次是一只胖胖的、毛色鮮亮的老鼠。它把頭抬得高高的,沾沾自喜地說:“我是一只富有人家的老鼠。他們家是一棟別墅,里面金碧輝煌,連地板都是用稀有的瓷磚做的呢!我在他們那兒過得可好了,每頓飯都吃得飽飽的,而且他們剩下的飯菜都是些昂貴的食物。瞧瞧你們,都吃不飽,長這么瘦,多可憐呀!還是到我家去過日子吧!”老鼠們都非常贊同,起身準備跟著它走。

  我聽完老鼠們開會,不禁留下了眼淚。我一直以為所有人都能做到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人會鋪張浪費!

  人人都知道有這么一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惜真正做到愛惜糧食的人卻寥寥無幾。只會讀,只會背有什么用呢?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啊!飯菜都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的,我們吃的每一碗飯中,就有幾千粒米,一粒米就需要經(jīng)過許多步驟。如果每人每頓飯都要浪費一粒米,13億人就要浪費13億粒米!天哪,13億粒米能救活多少山區(qū)、災區(qū)的人民啊!

  同學們,當你們坐在餐桌前,幸福地吃著香噴噴的飯菜時,有沒有注意粘在嘴角或是掉在地上的米飯呢?也許你們不會注意這一粒小小的米飯,也許它并不起眼,但它卻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浪費一粒米,或是丟掉一個饅頭,其實扔掉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的祖國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富裕,貧困地區(qū)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未解決自身溫飽問題。當你倒掉剩飯剩菜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父母正為全家人的`一頓飯而在外面辛苦奔波?你是否想過,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窮人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扎?你又是否想過,鄉(xiāng)村里還有許多農(nóng)民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為我們種植飯菜?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吧:在發(fā)展中的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人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有20%的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糧食無保障;每年平均1000萬人的生命被饑荒奪走,可見饑荒已成為世界第一殺手,它已經(jīng)無情地剝奪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由于營養(yǎng)不良,全球每4秒就會有1個人死去……

  節(jié)約糧食不僅是新社會上的行為準則,早在戰(zhàn)國時期、貧困時期就值得提倡。為了讓貧苦家庭的人們早日遠離饑餓,讓我們一起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以勤儉節(jié)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不要因為現(xiàn)在不愁吃穿而不節(jié)約糧食,“愛糧節(jié)糧”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

  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將這份傳統(tǒng)美德繼續(xù)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3

  “節(jié)約”,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詞,幾乎隨處可見: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用電﹑節(jié)約用紙等等。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例如,節(jié)約糧食。

  因為我的爺爺奶奶是農(nóng)民,我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

  其實,在我剛看到“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這8個字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曾經(jīng)閃過一絲疑惑,節(jié)約二字說的容易,可是做起來會不會很難呢?節(jié)約糧食對農(nóng)民伯伯來說是否有好處呢?不過,很快我就想明白了,節(jié)約其實做起來并不難,相反可以說還很簡單,只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來就可以了,比如說在出去玩的時候趕緊吃完碗里剩下的那幾粒米,幾根面,幾口饅頭就可以了,這樣,即便是對農(nóng)民伯伯沒有任何的好處,對我們來說漸漸的也會養(yǎng)成一種好的習慣,而且還不會讓農(nóng)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氣白喘,那一聲聲的“好累”白說,那一份份的力氣白使,那一次次望著莊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的汗水澆灌而成,是農(nóng)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農(nóng)民伯伯,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糧食的來之不易,希望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而影響身邊的人,讓大家都懂得節(jié)約糧食。

  鋤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是在很早的時候,古人寫一首詩叫《憫農(nóng)》,如果先不看內(nèi)容,光看詩名,憫農(nóng)就是憐憫農(nóng)民的`意思,這里的憐憫并不是可憐的意思,而是要理解農(nóng)民的辛苦,他們每年辛勤播種,灌溉,施肥,除草,殺蟲,可是即使這么的辛苦,有時候遇上天災,收的糧食也就只能夠一年的生活,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說農(nóng)民雖然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但是他們卻是最偉大的人。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4

  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 ——蛋奶飄香,珍惜從校園做起

  我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今天老師告訴我們:每年的 10 月 16 日 是世界糧食日,號召我們要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校園做起。 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們正吃著“營養(yǎng)早餐”——一個雞蛋、一份牛奶、火腿腸(桃酥)和面包。 蛋奶飄香,洋溢著整個清晨的校園。人們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我 們的這份早餐是實實在在政府給的,這項工程讓我們茁壯成長。 每天我高 高興興的去上學,品嘗著鮮美的雞蛋和醇香的牛奶,心里美滋滋的。 每天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辛勤的老師已經(jīng)開始為我們的營養(yǎng)早餐忙碌了。

  當我們來到學校時,老師們已經(jīng)將熱騰騰的牛奶、熱乎乎的.雞 蛋送到我們的手上。回想到這里,我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深深地感受 到:老師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國家對我們的關(guān)心真是無微不至呀! 就由衷地對現(xiàn)在的好生活充滿感激。 黨和國家對我們這么無微不至,還有老師每天早上忙碌的身影 ,我們 應該看在眼里。但是我們有的同學在吃蛋奶時挑肥揀瘦,喜歡吃這個,不 喜歡吃那個,還把吃剩下的扔進垃圾筒里,實在不應該。老師告訴我們, 合理飲食,搭配均衡,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為了有個好身體,讓我們合 理飲食吧。 節(jié)約從校園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從我們的蛋奶工程做起。同學們 讓我們行動起來,互相監(jiān)督,不要把節(jié)糧愛糧變成一句空話放在嘴邊,從自身做起,做一個節(jié)糧愛糧的好學生。

  最后,我們要感謝國家對我們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和重視,我們這些祖國的 花朵應該知道感恩,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的一切!感恩社會,感激國家的好政策。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5

  中央電視臺曾經(jīng)播出過這樣一則廣告:廣告中,有一對情人、一對老友、一對姐妹、一對父子一起在飯店吃飯,他們各自點了許多菜。多點菜大方,公款吃喝,打包沒面子,小孩子高興就好,四種理由,強烈的反應了現(xiàn)代中國人的就餐習慣與浪費現(xiàn)狀。 有人說,糧食還會生產(chǎn)出來,浪費就浪費點兒吧!其實不然,農(nóng)民伯伯頭頂著烈日,在田間除草、間苗。鋤頭隨著農(nóng)民的手一上一下。汗水滴滴入土中,禾苗在汗水的滋潤下成長﹑抽穗、結(jié)果……太陽與他為朋;月亮和他做伴。我們背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著糧食,多么鮮明的`反差! 如今,生活條件富裕了,人們卻開始大肆揮霍﹑浪費,全國一年浪費近2000億元,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一個省一天就浪費近50噸飯菜,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 糧食浪費狀況不容樂觀,現(xiàn)在成千上萬人還掙扎在溫飽線上。我呼吁大家,節(jié)約起來吧!少點幾個菜,餐后打包,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我光盤,我光榮!光盤,從我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6

  只要不是假期,每到中午十二點,我們美麗的行知校園里一定是人聲鼎沸。原來是到了可以開飯的時間了!

  “民以食為天”,吃飯當然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情!尤其是勞累了一上午,可以補充能量、可以休息了。有狼吞虎咽的、也有細嚼慢咽的,還有張牙舞爪的,總之,開飯時間的教室,要有多歡騰就有多歡騰。

  可是每次吃完飯,當我看到那些被倒掉的.剩飯剩菜時,我的心就像倒翻了五味瓶,有一股說不出的難受!倒掉的這些,多半是吃剩下的米飯,有被啃了幾口吐掉的五花肉,有被吃了一半的雞腿,還有很多的蔬菜……

  為什么會浪費那么多呢?我也曾私下向同學們做過問卷調(diào)查:有的說不愛吃肥肉,有的說雞腿不好吃,有的說不喜歡吃某些蔬菜,還有的說飯打太多了吃不下……哎,確實都是有“理由”的。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每頓要倒掉這么多糧食和蔬菜,那么每周呢?每個學期呢?加起來這是一種多大的浪費啊!

  讓我們一起來關(guān)注學校午餐浪費現(xiàn)象,每個人從自我做起,珍惜和節(jié)約糧食!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7

  人們常說,要珍惜糧食。這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這首詩是說,每一粒糧食都凝結(jié)著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我們不能浪費。這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誰真正做到了呢?

  中午在食堂里吃完飯,總是有許多同學只吃了一半飯菜就倒掉,還有的.居然只吃了幾口就倒了,幾乎沒有人把飯菜都吃完。也許你不覺得這是什么大事,但如果今天你浪費一口飯,明天我浪費一口飯,后天他再浪費一口飯……這樣日積月累,會浪費多少糧食?如果每個人每頓飯都多吃些飯菜,一年又會節(jié)約多少糧食?兩年,三年呢?我們每天吃的米都是農(nóng)民伯伯們冒著寒冷,頂著太陽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在吃飯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那些在大山里,和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連我們每天都吃的雞蛋都吃不到。那些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吃山里的蘑菇,野菜。有時一兩個月都吃不上飯,更別說肉了。作為在在城市里生活的我們,應該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片菜葉,每一塊肉……不能想吃就吃,更不應該挑食。

  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8

  農(nóng)民辛勤地耕耘; 甘霖及時地澆灌; 陽光無私地照耀; 還有大地地哺育; 培育出了金燦燦的稻谷。 黃牛辛勤地犁地; 晨露入微地滋潤; 暖風和煦地安撫; 還有沃土的呵護; 早就出了綠油油的蔬菜。 當我們把那飯菜 因為不合口味而倒入垃圾箱; 可否想過這背后, 有多少農(nóng)民的心血 在這些飯菜中。 當我們把那鮮湯 因為吃膩了而倒入垃圾桶; 可否想過這背后, 有多少農(nóng)民的汗水 融入這鮮湯。 古今中外, 有李紳的《憫農(nóng)》 作為典范; 有馬克思的名言 作為榜樣。 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 這是世界的美德。 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這是節(jié)糧愛糧的'認知。

  讓我們愛惜 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讓我們宣傳 這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讓我們呼吁 “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 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這句令人深思的口號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19

  大家都能熟練地背誦李紳的《憫農(nóng)》,但從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們,又有幾人能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又有幾人因為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而真正做到了“顆粒歸倉”?農(nóng)民伯伯用滴滴汗水換來的糧食,怎么能允許我們肆意浪費呢?所以,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

  我小時候吃飯?zhí)貏e不乖,總是想這想那,東張西望,常常半小時吃不完半碗飯,還灑得到處都是。桌子上除了碗,星星點點,全是我“遺棄”的白白胖胖的'米飯粒兒。媽媽經(jīng)常提醒我:“女兒,你下巴有個洞”。可天真的我哪里懂媽媽的暗示,仍舊面不改色,一如既往。有一次居然把吃不完的飯偷偷地倒進垃圾桶里。

  前年夏天,我和媽媽去看望鄉(xiāng)下的外婆。那天,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天地之間就像一個蒸籠。狗吐出長長的舌頭;雞耷拉著翅膀;蟬此起彼伏,“知了”個沒完。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我看見許多農(nóng)民伯伯在地里干活。我問媽媽:他們在干什么呢?這么熱的天,怎么不待在家里呢?媽媽說:“他們在收割稻子呢。農(nóng)民們這幾天最忙,要是錯過了這幾天,稻子就會因為太熟而跌落在田里。”我停住了腳步,細細看去:農(nóng)民伯伯們一個個都低著頭,彎下腰,手里拿著鐮刀,熟練地一刀割下一束稻子。從他們身邊的一大堆整齊的“稻丘”來看,他們已經(jīng)割了很久了。他們一個個都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皮膚在爆裂的陽光下變得越來越黝黑發(fā)亮。媽媽告訴我:“這只是一個小節(jié)而已。其實,稻子從栽種到成為米飯,過程很復雜,有很多道工序……”我聽得頭都暈了,吃個米飯怎么那么困難喲?想想以前自己倒米飯在垃圾桶的事,我的臉一下就紅了……

  “女兒,你看”,媽媽的手指向另一塊稻田。那里,有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穿著一件背心、一條褲衩,手臂上有很多紅紅的印跡,估計是被稻子上的毛刺劃的。他認真地割著,那動作,多熟練呀,一看就是從小幫著大人做事的乖娃娃。而我呢?不但不幫忙做事,還經(jīng)常浪費糧食,真羞愧呀!

  回到家里,我不停地回想著自己浪費糧食的畫面,回想伯伯辛苦勞動的場面,當然,還有那個小弟弟認真的樣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斷地念叨:從今天開始,我一定不再浪費糧食了!愛糧節(jié)糧,從我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0

  我自幼在城市長大,雖然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古詩詞倒背如流,但還是缺乏對糧食真正意義上的認識。直到前陣子去農(nóng)村爺爺家,親歷了收割糧食的一幕,才使我有了體會。

  那是收獲的.日子,我跟隨著大人去收割小麥。因為老家是山區(qū),靠天吃飯,雨水多收成就好。在田地里,讓我真正感受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滋味。耕地在距離村莊很遠的地方,一大早起來,就背上水和干糧出發(fā)。太陽沒出來還好,當太陽當空照時,火辣辣的,長輩們跪在土地上收割小麥,滿面汗水,滿身黃土,但是,他們不會漏掉一顆麥子。我真正地理解了什么叫“汗滴禾下土”,我也知道了糧食對農(nóng)民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為什么要“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親身的體驗給了我最好的教育。我曾親眼看到爺爺將掉下的饃饃渣仔細撿起來,輕輕地把灰吹了吃掉,這就是農(nóng)民,糧食就是命啊!

  自農(nóng)村回來后,我在六中住校,每當我在食堂吃飯,看到有同學浪費糧食時,我就會告訴他我在農(nóng)村的所見所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目前,我們國家發(fā)展很快,大量的土地被城市的發(fā)展吞并,耕地越來越少,糧食和水資源一樣更加寶貴,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絕不浪費一粒糧,自覺成為節(jié)糧的榜樣,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1

  古人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我記得有一次吃飯時,由于我吃得狼吞虎咽,飯粒和一些小一點兒的青菜都一一掉出了碗,灑到了桌子上。媽媽見那一桌的米粒,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飯菜來的不容易啊!你可要好好珍惜呀!在我年輕的時候可都沒飯吃啊!農(nóng)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十分辛苦的。”接著媽媽給我講來了一些關(guān)于我外公的故事,并告訴我外公是怎么種田的。第二天,媽媽要帶我、姐姐去鄉(xiāng)下吃飯,我們一個個都高興極了。

  到了鄉(xiāng)下,爸爸說為了能讓我和姐姐知道糧食是怎么來得,專門讓我和姐姐去田間看看。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塊交錯的大地毯鋪在田里。在這綠色的毯子上,許多人在忙碌地干著農(nóng)活,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在......你瞧,那邊一個是十多歲的婆婆正在拋秧呢!她從一塊板子上拿出翠綠的秧苗,撒到田中,讓它們自己成長。她每撒一把秧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就隨著臉頰流了下去。此外,我還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爺爺正在除草,爺爺輕輕彎下腰,用那粗糙的雙手去接觸那骯臟的雜草和污泥。雖然雜草出去了,卻紅了爺爺自己的雙手。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nóng)民的`身上,汗水濕透了每個農(nóng)民的衣服。

  今后,每當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不由自主地就會想起農(nóng)民伯伯用一滴滴汗水換來的糧食。

  讓我們好好愛惜農(nóng)民伯伯辛苦耕種出來的、粒粒都含著汗水的糧食吧!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時總是想起農(nóng)名伯伯十分辛苦的工作,供應大家的需要,而我卻在下面這件事浪費了一些糧食。

  一個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正在吃飯,媽媽給我夾了許多菜,其中就有青椒,我看見以后馬上把青椒扔進了垃圾桶,媽媽看見后立馬責問我:“為什么不吃青椒?”我說:“我不喜歡吃。”“不吃也不應該就這樣把食物扔到垃圾桶啊!”“我不想吃,才扔掉的,我要是喜歡吃,早就全吃了!”“那你也不能扔掉呀!可以給爸爸媽媽吃呀!而且你知不知道那可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用血汗種出來的,要是人人和你一樣浪費食物,那農(nóng)民伯伯付出的血汗不是白費了嗎?”我對媽媽說:“對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把不喜歡吃的扔掉,只吃自己喜歡的。”媽媽看了看我說:“這才是好孩子!”

  下面這件事我也差點浪費一些食物。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同煤快餐吃飯。我們到了那里以后開始點菜,飯菜上來以后我和爸爸開始吃飯。不一會兒,我吃的就剩下一點了。可這是我肚子飽了,我自言自語道:“剩下的這點不吃了。”我正準備走時爸爸攔住了我說:“張昊,別走,把這點吃完了再走!”“肚子飽了,不想再吃了。”“你不可以浪費食物,難道你忘了“憫農(nóng)”這首詩了嗎?”我想了一下說:“噢,想起來了,對不起爸爸,我不應該剩飯,要不農(nóng)民伯伯就白工作了!”我趕緊回到坐位上,開始吃剩余的飯。爸爸邊看邊說:“對,好孩子,人人都應該尊重農(nóng)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同學們,通過上面這兩件事的教育,使我深刻的明白浪費食物是可恥的,我們一定要珍惜農(nóng)民伯伯們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米,做個真真正正的好孩子。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3

  “看你掉的,真是的。”哎!我頂著苦瓜臉,默默地把飯粒撿起來放進嘴里,艱難地咽了下去。

  飯后,爺爺給我講了個故事:在爺爺小時候,吃不上飯,每天就吃清水煮野菜,放上點鹽。饑荒時連野菜都沒有,吃不飽,沒辦法,只能吃樹皮、樹葉和蘑菇。有的樹葉有毒,吃了渾身浮腫,蘑菇吃了上吐下瀉。“那時明知有毒,為什么還要吃呢?”爺爺告訴我,那時不吃也不行,吃了大不了病一場,免過一死,而如果不吃,就得餓死。有些人就是餓死的.。過冬時,更沒有東西吃了,葉子落了,就刮樹皮,下雪時吃雪,就這樣熬過了一個個冬天。

  聽了這個故事以后,我決定不浪費糧食了。愛糧節(jié)糧,要從我們這些小孩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4

  俗話說得好:“一粒糧食一滴汗”,這話我始終也忘不掉,由于我親自感受過收稻谷的味道。還記得上年八月份,我跟隨爺爺和爸爸去地里收稻谷。我心想:不便是收稻谷嗎?我又并不是不容易。剛剛一下田,手和腳就被谷子刺得發(fā)癢的。我嘟著嘴,有點兒不開心。這時候,爺爺在一旁笑著說:“傻姑娘,那么急著下來做什么?”過了一會兒,大家剛開始收稻谷了,爺爺和爸爸拿著長刀不斷地割著蒲公英的.種子。我覺得她們都下來了,因為我只能忍者痛下來,心想:我不能被這一點痛就嚇退了,不可以被她們比下來。

  沒多久,我已經(jīng)是大汗淋漓了,頭頂?shù)暮顾惭刂樋谆簟_@一點苦還算不得什么,幾日過去,稻谷終于是收完了了,可大家的手和臉被曬得黑乎乎的,像個非洲黑人一樣。從這件事情之后,我感受來到農(nóng)民伯伯的收稻谷的艱辛,更何況谷子也要晾干,在其中有多少艱苦,要流是多少汗啊!之后我想行動起來,愛護糧食,從來不偷倒剩菜學起,以節(jié)省為榮,以消耗為恥,主動培養(yǎng)愛護糧食的良好的習慣,那樣才可以無愧于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工作。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5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你聽過嗎?這就是講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能因為你家里糧食多久隨便浪費,這樣你污染了環(huán)境,也浪費了糧食。等到你真的需要糧食的時候,后悔都來不及,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飯或者其它食物。

  記得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獨自去朋友家玩。過了一會兒,她家吃飯了,我就在門外等她,她拿著飯來找我。

  我對她說:“我們一會兒一起玩捉迷藏吧!”

  “好啊!”

  “你在吃飯,我多給你點時間吧!”

  不一會兒,我就數(shù)完了100聲,立即跑去找她。當我找到她時,發(fā)現(xiàn)她正要把飯倒掉。我連忙阻止到:“喂!別倒!”幸好喊得及時,她沒有這么做,我耐心地告訴她:“小紅,你倒了這碗飯,就代表浪費了許多糧食,你可別忘了李紳寫的那首詩啊!”

  聽了我的`話,小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表示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經(jīng)過這件事后,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糧食的可貴性,這個中午發(fā)生的事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6

  你知道在過去,人們幾乎沒有食物可吃;現(xiàn)在,人們用一雙勤勞的手和國家的富民政策開始了小康生活。

  我經(jīng)常聽爸爸給我講他們的老故事。他說他生日只吃一個雞蛋和一碗面,肉只在過年的時候吃。現(xiàn)在,我們通常在生日那天買一個大蛋糕或吃一頓大餐。相比之下,我覺得無比幸福;除了幸福,我又覺得慚愧。

  有一句詩我們都學會了: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滴草,土落。誰知道呢,每頓飯都很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農(nóng)民用汗水播下種子,播種幼苗,收獲谷物,為每一粒谷物流汗。食物很難得到。我們應該珍惜和節(jié)約食物,永遠不要浪費它。

  記得有一次,我吃午飯的時候,因為急著看電視,碗里剩了一點米飯,就放下筷子準備起床。爸爸看見了,攔住我說:“朝朝,吃完飯,別浪費糧食。這些食物都是你爺爺辛苦掙來的。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我們不能倒掉,哪怕還有一粒米。”聽了父親的話,我覺得自己太無知了,就把剩下的`飯吃了,才去看電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中的一些人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浪費來之不易的食物,這是一種遺憾。現(xiàn)在,讓我們醒來,呼喚那些浪費食物的人,告訴他們:今天我們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我們不能忘記現(xiàn)在饑餓的人們。我們要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反對浪費,從我和小事做起。

  現(xiàn)在,我的家鄉(xiāng)是水稻收獲的旺季。我覺得家家戶戶一定要有好收成,糧倉一定要裝得滿滿的。在學校,在家里,我們小學生一定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詩人李紳所寫的《憫農(nóng)》雖然短小精練,但是意蘊深遠,耐人尋味。它告誡我們:顆顆糧食飽含著農(nóng)民伯伯的血汗,要倍加珍惜。

  每次吃飯,我碗里哪怕只剩一粒米飯,老爸都會對我進行憶苦思甜教育,滔滔不絕地講述他小時候如何跟著爺爺踏著露水除草、頂著烈日曬稻、披著星光澆水,然后說上一大堆愛惜糧食的名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jié)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我在老爸的諄諄教誨下,養(yǎng)成了愛惜糧食的習慣。

  民以食為天,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該將這種美德發(fā)揚光大,真正做到“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可又有幾人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節(jié)約呢!更多的人對節(jié)約很是不屑,幾粒米飯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許他們不知道,全世界每年都有超過500萬人因饑餓而死,其中大部分是5歲以下的兒童。

  現(xiàn)實生活中更令人痛惜的是,成盤成碗倒掉糧食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我時常看見某些同學很瀟灑地將沒有吃上幾口的飯菜倒入垃圾桶,他們倒掉的不僅是那一盤盤飯菜,更是倒掉了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勞作的汗水以及那些在饑餓中掙扎的人們的急切期盼。

  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糧食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其中大學生每年倒掉的糧食可養(yǎng)活1000萬人,浪費糧食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國還有1.28億吃不飽的貧困人口。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難道不感到陣陣心寒嗎?難道不應該為自己的浪費行為感到自責和羞恥嗎?

  前一段時間,全國掀起了“光盤熱”,倡導人們養(yǎng)成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習慣。我們?nèi)铱倓訂T,積極地參與了這項行動,并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帶動周圍的人減少浪費,共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光盤”行動中,老爸是我的好榜樣。每次吃完飯,老爸的碗底總是最干凈的.,有時連粘在碗邊上的油都被他舔個精光,可謂“比狗啃過的骨頭還干凈”。在老爸的影響下,我也把碗里的飯菜全都吃干凈。每次我們?nèi)以谛〔宛^吃飯,看著服務員姐姐盯著桌上那像洗過似的盤子發(fā)愣時,我總會笑嘻嘻地向服務員姐姐扮個鬼臉,打個“V”的手勢,然后高聲喊出:“光盤行動,人人參與,耶!”

  馬上就要迎來第33個“世界糧食日”了,我想送同學們兩句話:“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倒掉的是米飯,流走的是血汗!”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8

  糧食,像一把大傘,支撐著我們的生命,但我們卻不懂得怎樣去珍惜它。

  做為地球的公民,我們有權(quán)利節(jié)約糧食,也有責任節(jié)約糧食。沒了糧食,我們將無法生存,動植物也會隨之滅絕,大氣層會消失,地球也將會和其他星球一樣成為一個枯竭的星球。就在上一周,我們學校就浪費了一桶白米飯,那些食物可讓兩個人吃上一個禮拜,真是太可惜了!

  據(jù)有關(guān)部門統(tǒng)計,全球每年糧食總量的1/3被浪費,每年浪費的食物可達十三億噸,可供兩億人吃上一年。聽了這個數(shù)據(jù),大家可想而知人們不經(jīng)意間浪費的糧食有多少。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節(jié)約糧食。比如:在餐館點菜的.時候要適量,而不是擺闊氣,亂點一氣;要把剩飯和剩菜很好的保存起來,不亂扔剩飯菜以備下次加熱后繼續(xù)食用;還有,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吃不了就少盛一些。這樣,不僅能滿足你的胃口,也能節(jié)約糧食,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記得曾經(jīng)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說全中國13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節(jié)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來說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浪費糧食是可恥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jié)約糧食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那么要讓節(jié)約糧食化為自覺,成為習慣,我們就要從小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你還愣著干什么,快快行動呀,別讓我們的糧食“弟弟”從我們身邊溜走了。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29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題記

  現(xiàn)在我們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卻有人不知父母生活的勞累艱辛,每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把勤儉、節(jié)約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全部拋于腦后。在吃、穿方面攀比現(xiàn)象非常嚴重,他們根本不顧及家庭經(jīng)濟狀況,挑吃挑喝,感覺不可口的飯菜隨意丟棄,食堂餐桌剩萊、剩飯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剛買的帶有很好包裝的`食品,不小心掉在地上,不但不彎腰拾起,甚至還踏上一腳,以此滿足虛榮,感覺有點“酷”。種種現(xiàn)象,不但嚴重浪費、糟蹋糧食,而且污染了生活環(huán)境,尤其是給家庭的經(jīng)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須知,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古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詩無不道出“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道理,讓人明白愛糧節(jié)糧的重要性。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無糧則慌”;“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又是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是維系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是國家立國安邦的基礎(chǔ)。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最大的糧食消費國。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遠遠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滿足需求。目前世界糧食年貿(mào)易量僅為2億噸左右,中國倘若大量缺糧根本無法通過國際市場達到滿足。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3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可想而知,一旦缺糧后果不堪設(shè)想。因此,在全球糧食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國不能坐以待斃,坐食山空。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及時做好準備,那就是要求國人愛糧節(jié)糧。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成為節(jié)約糧食的表率。平日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飯菜;到飯店要有節(jié)制地點菜,若有剩余要打包回家;做個節(jié)約宣傳員,向鄰里倡導節(jié)約,監(jiān)督身邊的人,及時制止各種浪費現(xiàn)象。

  “節(jié)糧”是對勞動的尊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作風,這種美德就像清泉,永遠清澈見底卻永遠執(zhí)著;又好比寶石,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熠熠閃光。我們要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減少和拒絕浪費,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職責。從孩子抓起,讓青少年從小就有拒絕浪費的意識,讓我們?nèi)吮M其力,物盡其用,對浪費說“不”!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愛糧節(jié)糧征文 篇30

  墻角的一支蠟燭,照亮了房宇;林邊的一株野草,映射了春天;樹梢的一只小鳥,帶來了自由的氣息……你是否也曾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每件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你是否也曾思考過,那一粒粒被棄如糟粕的大米是上天的恩賜和農(nóng)民的辛勤?請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愛糧節(jié)糧吧。

  我信走游蕩于蒼茫大地,不小心來到了學堂旁。那時的你還很稚嫩,在慈愛可親的老師教導下,正搖頭晃腦地在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的你是否也曾信誓旦旦地說著自己要做個節(jié)約糧食的好孩子?那是的你是否也體恤過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小小的你,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承諾了太多。

  日月變換,四季更替中,你已悄然長大。時光磨平了你的容顏,歲月帶走了你的稚嫩。可上帝卻為何如此殘忍,連你愛惜糧食的美德也要無情的帶走?《雙城記》說:“這個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這個人人都愛裝清高的年代里,已鮮有人保持一顆本心,體恤著農(nóng)民之辛勤,糧食之不易了。放眼高中食堂,怕真如魯迅所言: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一盤有一盤沒動幾口的飯菜,倒進那一個又一個的垃圾桶,不一會兒,便小山聳立了。大米也好,青菜也好,你有沒有想過你傾倒可能不僅是飯菜,也是農(nóng)民的汗水,家長的付出,國家之未來呢?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與明天,肩上之責任何其沉重,難道我們就是用浪費糧食來回報培養(yǎng)我們的祖國嗎?

  潛移默化中,我們已變了太多,但我問你,你浪費糧食的行為和跟著腐爛世界的潮流墮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不在這如花年歲,為自己來養(yǎng)起一個可以令自己都欽佩并驕傲的美德呢?為什么不在這青少年時代,便英勇無畏,擔負起祖國的一片藍天呢?

  也許,你自認為幾粒大米不過芝麻大點事,但日日如此,人人如此,這世界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我想說,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小事。

  讓我們共同努力,愛惜糧食,雖前程艱難,但一路相伴,與日月同輝。

【愛糧節(jié)糧征文】相關(guān)文章:

節(jié)糧愛糧征文02-05

愛糧節(jié)糧征文11-07

節(jié)糧愛糧征文05-09

節(jié)糧愛糧主題征文02-15

愛糧節(jié)糧主題征文02-10

節(jié)糧愛糧征文15篇02-05

節(jié)糧愛糧征文(精選38篇)10-18

愛糧節(jié)糧征文(精選28篇)07-21

節(jié)糧愛糧征文(15篇)11-09

愛糧節(jié)糧征文15篇1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浴室人妻的情欲hd三级|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色婷婷av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成人8x人网站在线视频|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导航| 国产午夜伦鲁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片蜜|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大地资源中文第三页| 欧美成人a天堂片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啪嗒啪嗒视频看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成人图片| 日本二区三区欧美亚洲国产|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日韩理论午夜无码| 国产成熟妇女性视频电影| 九个美女露脸撒尿嘘嘘视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ds005.com|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动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欧美成aⅴ人高清怡红院| 野花社区免费观看在线www|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日本人妻人人人澡人人爽|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