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網上祭英烈征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網上祭英烈征文
網上祭英烈征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
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羅盛教舍己為人救落水兒童,邱少云被烈火活活燒死,黃繼光舍身堵槍眼……他們為了保衛祖國疆土,為了解放全中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常年戰斗在第一線,沖鋒陷陣,不怕犧牲,我們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我一定會珍惜這美好且來之不易的生活。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中,我的眼角濕潤了。
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
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
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網上祭英烈征文【2】
在這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和家人捧著鮮花,來到了烈士陵園。
走到烈士的墓前獻上鮮花肅立默哀,表示我們對先烈的無限哀思和懷念的心情,對他們的高尚情操感到無比崇敬。
接著,我們觀賞浮雕。
那栩栩如生的畫面,戰士們臉上顯現著和敵人抗爭到底的表情,手持鋼刀和槍,戰士們的英勇,威猛,那勢不可擋的動作。
可這浮雕可不是單單一個雕塑,而是展現出戰士的精神,不怕累不怕苦,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和敵人戰斗到底,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他們的無私奉獻使我很感動。
他們就像烈士陵園里的蒼天大樹。
這一棵棵樹象征這邊每一位站士,表現了他們一種大無畏,不屈不饒的精神。
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風吹雨打,但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著,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
他們是偉大的,令人崇敬的。
解放戰爭時期的小烈士(宋振中,外號“小蘿卜頭”)。
從小跟著母親在女牢中長大。
從五歲起,他就學著自己縫補破衣服了。
“小蘿卜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經過多次斗爭,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卜頭”念書。
“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
監獄生活使“小蘿卜頭”懂得了許多道理,國民反動派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斗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
他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
由于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
他還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傳遞東西。
在國民反動派潰逃之前,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卜頭”和他的父母。
殘酷的敵人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蘿卜頭”。
“小蘿卜頭”喊著:我沒有罪,我要出去。
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劈胸就是幾刀,把他殺害了。
解放后,政府追認宋振中和他的父母為革命烈士。
雖然他們犧牲了,但他們的名字永遠留在青史,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代,不斷進取,不怕困難,向著我們的目標勇往直前。
這次祭英烈的活動也是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的遺志,長大以后為祖國爭光。
清明節網上祭英烈征文【3】
在一年一度清明節之際,“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網上公祭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數百萬網友特別是青少年網友通過獻花留言,表達了對無數中華英雄和先烈先輩的無限懷念和敬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工作方式。
我國網民已達1.11億人,35歲以下網民占到80%。
如何運用網絡在青少年中開展思想道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成為新形勢下青少年工作有待破解的一個課題。
作為一種環保、和諧、文明的清明節祭祀新方式,“網上公祭”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歡迎,對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網上公祭”具有跨越時空、方便快捷、廣泛參與的優勢,它新穎、經濟、靈活,有利于激發廣大青少年愛國愛民、知榮明恥的熱情,有利于調動青少年參與的積極性,可以起到“以網促學、以學促長”的良好效果。
“網上公祭”值得提倡。
【網上祭英烈征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網上祭英烈征文10-04
網上祭英烈的寄語02-14
網上祭英烈悼詞10-05
關于網上祭英烈07-02
網上祭英烈寄語11-15
網上祭英烈活動方案11-10
網上祭英烈寄語201710-05
網上祭英烈文明網04-04
網上祭英烈活動方案10-05
清明網上祭英烈寄語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