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征文吧,通過征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征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國主義教育征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
聽爺爺說,新中國剛成立時,人民生活貧困,很多東西中國人不會造,也沒有見過。因此,人們習慣在一些從國外傳過來的東西的前面加一個“洋”字,如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即使是在三十年前,也就是爸爸媽媽小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依舊不是十分富裕。
那時候,人們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三件新衣服,因此,小孩子們都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不僅可以穿新衣,還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那時食品的供應較貧乏,媽媽說我們現在每天比以前過年吃的都好,而我還經常挑肥揀瘦,真不應該。現在,我是一名小學生,也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每天和同學們一起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汲取著知識的營養,在父母的呵護和老師的關懷下幸福地生活。我們在這美麗、平靜、祥和的環境里一天天的度過、一天天的成長。我想到的已經不是理所當然,而是深深地感受到偉大祖國給予我們的眷顧。因為我想到,在那戰火紛飛的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那里的孩子沒有學校可以讀書,那里的人們沒有安定的生活。而我們的革命先輩為我們創造了這美好的環境,我們的祖國給予了我們美好的家園和校園。”
如今,神舟五號,六號,七號相繼上天;去年,奧運會也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made in china已經越來越常見……中國科技的發展,正步入一個新的時代!雖然現在的第一強國是美國,可美國卻只有幾百年的歷史,而源遠流長的中國,卻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根基,我相信,憑著古人為我們創造的一切,憑著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國,她正在騰飛!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2
今天下午1:00我們去學校禮堂聽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講座。這次學校邀請了一位退役少將來做報告,少將講得栩栩如生,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把我們所有的人都吸引住了。
少將講述著新四軍的那些故事,通過投影儀我看到那些革命烈士們鮮活的身影,他們的那些故事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最讓我們驚訝的是日本人也參加新四軍,這個人就是松野。他反對日本侵略中國,于是就說:”你們的妻子在等著你們回家,快回去吧“這能夠說明松野不希望自己國家的.人失去親人,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我還知道了新四軍的創始人——葉挺將軍。他和自己的部隊稱之為“鐵軍”。他還有一首特別有名的詩歌——“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囚歌可以看出葉挺將軍寧死不屈,讓我最極為驚訝的是“娃娃軍”,他們不到十六歲就來參軍,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在新四軍總部,現在也就是七八十的爺爺奶奶了。
看如今!我們的祖國是多么偉大,多么富強,多么安寧!這些都是無數烈士作生命換來的,若沒有了他們也許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的家園,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3
我國有一位愛國名人——周恩來,他是我國第一任總理,他為了建立新中國,廣大老百姓過上幸福而又和平的日子,簡直操碎了心,日理萬機。他是人民公認的好總理。
從周恩來小時候開始,便立志振興中華,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911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為什么讀書?”周恩來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很高興,對其它人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通過這段家喻戶曉的小故事,我們都能體會到周恩來的決心:建立新中國!
周恩來當上總理后,更是以機智得名:當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地譏諷中國時,他風趣幽默的回答,讓人感到十分睿智。這就是周總理的風格,以柔克剛。什么叫“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想跟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周恩來總理也是一位清正廉潔的'人,他請人吃飯,從不要別人代給錢。有一次,周總理請外賓在杭州樓外樓吃飯,陪同的人說要地方報銷,周總理不同意,說:“既然是我請客吃飯,怎么能讓你們出錢呢?”店里商量了一下,收了十塊錢。可周總理仍然不同意,就這樣最后付了三十元錢。這與現在那些貪官污吏們相比,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我們和周總理相比,又能好到哪兒去呢?他天天吃的是粗茶淡飯,批公文批到凌晨兩點還不肯休息;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卻面對著山珍海味、大魚大肉,還挑三撿四。周總理每時每刻都掛念著家鄉,掛念著國家,心里始終裝著人民,這才是愛國的表現啊!我們呢?卻養尊處優,嘴上說著熱愛祖國,行動上沒有一點作為,一點兒小事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卻非嚷嚷著讓父母代替自己做,覺得讀書是為父母讀的,寫作業被夸大成世界上最辛苦的事,整天叫苦連天;而考試取得一點好成績,馬上就要獎勵,覺得立了大功。
我們為什么不能學一學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呢?讀書不僅為了自己掌握知識,不僅是為了父母,還要為了報答祖國,為了祖國的繁榮而讀書。因為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盡管現在我們的祖國強大了一點,但是要想讓外國不欺負我們,就要振興中華。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讓我們記住這個響徹全世界的名字——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愛國不僅僅停留在口頭,而是表現在行動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我相信,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會挑起建設國家的大梁,讓祖國更強、更富、更美好!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4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小學階段最后一次春季考察活動——考察上海公安博物館。
坐落于瑞金南路的上海公安博物館是國內首座公安專題博物館,設公安史館、刑事偵查館和英烈館等10個分館,記錄了上海建立警察機構100多年來的歷史沿革以及公安干警在打擊犯罪、保障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各方面的業績,還收藏了大量公安題材的'中外藏品,在刑事偵查館,展示了上海公安機關偵破的數十起大型案件,我們了解并看到了本市第一起持槍殺人案以及犯罪嫌疑人于雙戈作案時使用的兇器;在治安館,我們學到了自我保護知識,知道遇到陌生人要有自我防范意識,初步掌握了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自救方法;在英烈館,我們聆聽和瞻仰了本市數十位公安英烈的英勇事跡和珍貴遺物,深刻感受了公安英烈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高尚情操......眼前的一切,令我們大開眼界,增長知識,仿佛上了一堂生動的以公安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大家無不感慨萬分。
考察完上海公安博物館,我們繼續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在魯迅公園用餐時,班主任王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豐盛的美味。
真是一次豐富精彩、意義深刻、令人難忘的春季考察活動!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5
今天是周末,也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203班向日葵中隊要去上江派出所參觀學習。接受學習一堂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在老師和巫所長的帶領下,我們向日葵中隊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警局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那個大大的徽,陽光下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格外莊嚴、醒目。兩位穿著深藍色警服的叔叔筆挺地站在兩邊熱情地迎接我們。
我們排著隊伍有秩序的參觀了警務室,辦公室,還有審訊壞人的房間。警察叔叔還向我們介紹了警棍、電筒、手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學們都充滿了好奇,大家都躍躍欲試,爭著和警察叔叔們互動游戲…參觀結束時,巫叔叔告訴我們:“同學們要好好學習,相互關心幫助,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我們不約而同地向警察叔叔們敬了一個標準的隊禮。
真是一堂有意義的課啊!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6
放眼望去,我們的祖國母親正以嶄新的英姿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追述歷史,華夏五千年燦爛文化展現眼前。這一幕幕是無數的愛國者用他們的愛國激情造就的這一切,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用滾燙的熱血澆鑄的史冊。回朔過去,展望未來,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思緒起伏!
愛國英雄岳飛以前說過:"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為此,岳飛的母親在他背上刻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的一生也確實做到了精忠報國;愛國科學家錢學森,被譽為導彈之父,美國人說他抵百萬雄師。但他卻拋棄高官厚祿的利誘,在新中國成立后,,毅然回到祖國投身于導彈研究中;"人不能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在革命黨統治時期,愛國作家朱自清寧死也不吃美國送來的救濟糧,因為他明白這是一種恥辱,是對中國人的一種歧視……這些愛國志士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名字將被千秋萬世所銘記。因為他們對祖國的拳拳之心讓后人永遠不能忘記。
的'確,我們的祖國以前有過輝煌,但也有過刻骨銘心的恥辱史,這一切已經被一個歲月的見證人--歷史無聲無息的記載了,想抹也抹不掉。我們不能忘記,: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外國列強趁機入侵,侵略者們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轟開了中國的大門,戰敗的中國只好在中國人自己發明的紙上寫滿了無數屈辱的條約,從此,中華民族遭受到空前浩劫。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這一切都就應歸罪于清政府的迂腐無能,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賣國賊卻喪權辱國,禍國殃民,割讓土地,出賣主權。使中國處于風雨飄渺之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讓子孫后代明白他們,唾罵他們。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7
光陰如水,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偉大祖國六十歲的生日,神州大地,一片歡騰。
聽爺爺說,新中國剛成立時,人民生活貧困,很多東西中國人不會造,也沒有見過。因此,人們習慣在一些從國外傳過來的東西的前面加一個“洋”字,如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即使是在三十年前,也就是爸爸媽媽小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依舊不是十分富裕。那時候,人們一年至多能添置上兩三件新衣服,因此,小孩子們都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不僅可以穿新衣,還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那時食品的供應較貧乏,媽媽說我們現在每天比以前過年吃的都好,而我還經常挑肥揀瘦,真不應該。
安定的生活。而我們的革命先輩為我們創造了這美好的環境,我們的祖國給予了我們美好的家園和校園。所以,我要說聲:“謝謝你,我親愛的祖國!”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8
中國,一個承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國家,在五千年的歷史畫卷中,她經歷過繁榮,也遭遇過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邱少云,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也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壯烈犧牲。董存瑞,為了炸掉敵人的碉堡,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9
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文天祥、岳飛,還是江湖之遠的陸游,無論是古時候的屈原,還是近代的魯迅。只要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深深地懂得這個簡單的道理。霍去病不廂奴誓死不回家,朱自清寧死不食美國救濟糧。這些都為傳頌之佳話。秦檜賣國求榮,吳三桂引清入關。這些都遭到了百姓之唾罵。人們尊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愛國人士,痛恨奴顏婢膝的賣國之輩。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鞏固起來的愛國主義。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而樸素的感情,是赤字對母親最真摯、最熱切的愛。
愛戀這個生自己、養自己的故鄉和祖國,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這種感情富裕我們祖先巨大的精神力量與無窮的創造力,使他們創作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獨放異彩的古代文明,這種感情賦予中華兒女酷愛自由、堅韌、勇敢的個性,使他們為了救亡圖存,爭取獨立自由幸福而頑強的戰斗,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從強權壓迫下解放出來。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引以驕傲的光榮傳統。故鄉是我們生命之源,祖國乃我們生命之根,而愛國主義就是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中華兒女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正是在這種愛國主義的思想指導下,我們抵御了歷史上無數次的外來侵略。在舊中國的廢墟上勇敢的'占了起來,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今后,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還將取得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勝利。這就是愛國主義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所在,這就是人們心中蘊藏的愛國之情被激發后所得到的必然結果。
歷史證明,一切愛國者都把祖國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為他們知道,個人的理想、前途與祖國的命運是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的。杰出的音樂家肖邦說過“愛祖國高于一切。”如果你連自己的祖國都失去了,你還有所謂的人格、自由嗎?更談不上理想、前途了。
前人尚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們新時代的一輩。
愛國不是以祖國的富裕為前提的。無論祖國的富有還是貧窮都需要我們發揚從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掌握富國富民的建國之才。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我們的祖國過去哺育了燦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今天,她仍舊造就了無數的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愛國英才。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0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柱子。愛國主義是提高全國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1994年8月23日,中宣部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綱要》論述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意義,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以及一系列具體措施。《綱要》闊寬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渠道,強調通過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取得教育成果,并著眼于建立長遠的教育機制,體現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
愛國主義也等于是和平主義,和平主義可以讓戰爭在我們眼前永遠消失。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1
今天,我帶領孩子們觀看了一部影片《沖出亞馬遜》。觀看中,一些場面很可笑,有的學生忍不住笑出聲來,我怕學生以看笑話的心態看影片,于是,我要求不準笑,想笑的學生只好捂著嘴,其他的學生都在專心致志地看。看完后,我引導學生將心中所感抒發出來,很快地,半個小時過后,400字左右的觀后感就新鮮出爐。批閱后,我真是欣喜不已。不信,你也來讀讀。摘錄片段如下:
晨暉同學寫道: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沖出亞馬遜》,那里面的王暉和胡小龍是代表中國去的',他們沒有給中國人丟臉,相反,他們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樊芳同學寫道:他,在訓練過程中曾經受過一次刀傷,可休息一夜后,他就從病房中走了出來,繼續參加訓練。有一次訓練是從高空跳下,不用降落傘,戰士們一個接一個往下跳,輪到王暉了,胡小龍擔心他的身體,因為他不禁腿上有刀傷,還有恐高癥,可是王暉毅然走過去跳了下去,他昏過去了,幸好醫務人員及時發現,火速趕過去將他救上岸進行搶救,在大家的聲聲呼喚中,王暉慢慢蘇醒過來,可他懇求教官:“你就叫我再跳一次吧!”教官剛要勸他,“我求你了,你就答應我吧,教官!”教官看他那么懇求的樣子,就不再說什么了,大家眼睜睜看著王暉一瘸一拐地走向直升機……看到這里,我哭了,我被王暉堅韌不拔的毅力感動了。
王暉是一位中國士兵,不,應該說王暉是一位偉大、勇敢而又有恒心的中國士兵。他為中國贏得了無限光榮,鮮艷無比的五星紅旗將驕傲地飄揚在國際獵人學校上空。
紫薇同學寫道:看了這部影片,我特別感動,心中不由地佩服王暉的勇敢,為他堅韌不拔的精神而感到自豪!
敏捷同學寫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有恒心,這樣就一定能成功!
孟杰同學寫道:我們做人不要那么怕死,就算把命搭上,也不要給自己的國家丟臉!
……
看了這些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愛國主義教育不是我們口頭上喊的響亮的口號,不是簡單的會唱幾首愛國歌曲,學生遠離了長征時代,遠離了中國解放時期,他們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五星紅旗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與其嘴巴上空洞地說教,不如把具有歷史性的教育篇章拿出來給學生們看,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比的過老師煞費苦心地講解,況且,我們也沒有經歷過那些年代!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2
“愛國”二字是神圣的,其顧名思義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它是一種崇高而無私的感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當前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主義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當中體現。我曾看過這么一篇報道: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團紙屑就沃在一個垃圾桶旁邊,過往的人們紛紛從它身邊跨過,就這樣它在那里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個鄉下的少年來到了這條街,看到了這團紙,第一眼就把它撿了起來,雖然那只是一個簡單而又樸實的動作,卻飽含了深刻無比的愛國之情!我們說:革命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是愛國;解放軍戰士守衛在祖國的邊防、海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愛國;體育健兒英勇頑強、奮力拼搏,為國爭光,讓偉大祖國的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在國際體壇的上空,是愛國;我們的父母親遵紀守法,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創造財富,上交利稅,是愛國;我們的老師,淡泊名利,嘔心瀝血,誨人不倦,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這也是愛國。而作為一名學生的愛國體現就是要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做個好兒女,孝敬長輩、勤儉節約、為父母分憂代勞;在學校做個好學生,認真學習、尊師愛友、勤學守紀;在社會上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做一位好公民。同學們我們的學校也是國家的一部分我一樣要熱愛自己的學校,經常發現我們的一些同學亂丟紙屑,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產,這是愛國嗎?我們這樣的行為不是愛國,所以我們從今天起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產,看見紙屑請你們上前一步拾起丟進我們的垃圾桶里。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要象老一輩革命家、我們尊敬的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樹立愛國主義的思想,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3
“愛國”一詞是神圣的,顧名思義,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是一種高尚無私的情懷,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當前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很多仁人志士都有著憂國憂民、以國家大事為己任、勇往直前、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死而復生的強烈思想,使中華民族歷盡艱辛。今天,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主義平時還是可以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也可以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上。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道: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一個垃圾桶旁邊放著一大堆紙屑,過去的人一個接一個從旁邊經過,就這樣在那里呆了很久,直到一個鄉下少年來到這條街上,看到了這一大堆紙,第一眼就撿了起來。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充滿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我們說:革命英雄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獻出寶貴生命,是愛國主義;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守衛祖國的邊防和海上邊界,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他們愛國;運動員勇敢頑強,努力拼搏,為國爭光,讓偉大祖國的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在國際體育界,這就是愛國主義;我們的父母遵紀守法,兢兢業業,創造財富,繳納利稅,愛國;我們的老師,淡泊名利,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合格的接班人,這也是愛國主義。作為一個學生的`愛國,要從小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做個好孩子,孝敬長輩,勤儉節約,為父母分擔后顧之憂;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好好學習,尊師愛友,勤于學習,遵守紀律;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做好公民。同學們,我們學校也是國家的一部分。我也想熱愛我的學校。我經常發現我們的一些同學亂扔紙屑,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產。這是愛國嗎?我們的行為是不愛國的,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關心學校的公共財產。請把紙屑撿起來,扔進我們的垃圾桶。
少年盛世,少年強則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我們的愛國情懷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像老一輩革命家和我們尊敬的周恩來總理一樣,“為中華之崛起而學習”,樹立愛國主義,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開拓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真正把愛國主義變成為國服務的一次旅行,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創造輝煌的未來。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 篇14
清明節的前一天,馬老師帶我們去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
到了大門口,我們排好隊,整裝待發,懷著崇敬的心情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去。在烈士陵園,我們都嚴肅地站在紀念碑前,我們唱了隊歌,莊重地宣誓。隨后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解放軍叔叔和日本鬼子拼殺的壁畫。看著這些圖景,仿佛我也站在了炮火交加的戰場上與侵略者奮勇廝殺。我凝眸觀賞著墻上的壁畫,日本鬼子穿著軍綠色的衣服,黑色的長筒靴子,趾高氣揚的揮舞著手中的皮鞭,殘殺著我們的同胞。我真想對日本鬼子說:“中國人是不好惹的,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把你們趕出祖國,消滅你們”。
另一幅壁畫上畫著日本人無意踏上了解放軍叔叔埋下的地雷,把日本人炸的.到處亂躥的情形。此時,一部電影《地道戰》躍進我的腦海:老人、孩子、婦女全體參戰,把日寇打的不是掛在樹上,就是飛到河里,全死翹翹了。打的日本鬼子哭爹喊娘,真是大快人心啊!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幾個孩子一起對抗日本鬼子的壁畫。一個男孩把鬼子的腿抱住,另一個拿繩子把鬼子捆綁住……
看到這里,我百感交集。以前的孩子這么小,就可以參加革命,打日本鬼子,為祖國做貢獻。而我和那些孩子同齡,吃得飽,穿得暖,過著幸福的生活,還不好好學習,想一想真不應該,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把困難看作鬼子,一個一個地消滅掉,戰勝他們,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學生,長大后為國出力,讓祖國以我為榮。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相關文章: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06-15
愛國主義教育征文范文06-15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11-15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05-14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03-18
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教案06-14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總結10-26
愛國主義教育廣播稿11-07
愛國主義教育教案(精選10篇)04-27
愛國主義教育廣播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