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征文3篇(精華)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征文吧,通過征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征文1
清晨,邁著歡快的步伐,和媽媽小手牽大手,走在上學的路上。媽媽告訴我說:“今天你們校園里會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哦!”我帶著疑惑的小眼神看著媽媽。這時媽媽微笑地告訴我:“因為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這是大家喜愛的節日,每到這天,都會舉行關于讀書的各種活動,鼓勵大家讀書。”我激動地給媽媽說:“我知道,我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個節日,都喜歡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呀!”
閱讀快樂,快樂閱讀。依稀還記得毛老師當初讓同學們每周堅持閱讀兩篇《語文讀本》之時我們的內心世界。由于我們剛剛學習拼音,學習識字,大家都有閱讀障礙,讀得磕磕巴巴,甚至有點抵觸和排斥每周閱讀這件事兒。不過,毛老師并沒有對我們大發雷霆,而是耐心溫柔地鼓勵我們慢慢來,不著急,還說,漢語拼音是閱讀的好幫手,我們不但要學好它還要用好它!為了培養大家的閱讀興趣,有時候,毛老師會給我們做一些繪本PPT邊看邊講,有時候還會將大家錄制的繪本配音在班級里進行交流分享。瞧!大家坐得多端正,聽得多認真!在短短一學期閱讀的過程中,我和我的同學們都結交了很多文字新朋友呢!
記得假期和媽媽一起閱讀老師推薦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我突發奇想地問媽媽:“你能猜到我有多愛你嗎?”媽媽說:“哦?我可猜不到呢。”我說:“媽媽,我愛你到外婆家,然后,從外婆家再到爸爸媽媽家這么遠。”媽媽緊緊地抱抱我又親親我,溫和地說道:“我的小寶貝長大了,讀的書多了,居然可以用這么文藝又浪漫的話哄媽媽開心了!”
閱讀,使我快樂;閱讀,使我成長;閱讀,使我睿智。品書香,悟道理,我們班里組織的每日閱讀打卡活動喚起了同學們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這一年里,感謝尊敬的'毛老師帶領我們走進知識的海洋,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感受老師的哺育,校園的溫情。在以后的學習中,我會堅持閱讀并積極主動學習,勤思考、多動腦,爭取更大的進步。
讀書征文2
你從雪山來,踏著信念,舞著飛雪,悄然扎根于這片熱土。
爾后,你拭去眼中的冰雪,彈飛靴邊的雪屑,用堅定捧起一個紅瑟的笑臉。
你說,你要長大。于是,你便舒展了雙臂,挺直了腰板,讓風雨來洗禮你的意志,讓陽光來賦予你熱誠。
多年以后,你已不再懵懂。
你總是說,你是幸運的,因為有了這方熱土;你也總是說,因為有了這方熱土,你才覺得愧疚。
于是,你便學會了感恩。
那是一個暴風雨的夜晚。
一只夜鶯來了,沖破雨簾,停歇在你肩上,她惶恐地看著你,害怕因冒犯而使你惱怒。然而不久她就笑了,她說她驚嘆于你的微笑,親切得如同白晝,為她拭去疲憊與不安。
哦,那一夜,雨很大。沉默中卻激進著你的寬宏,你的熱情。黎明她就走了。留下一串婉轉的如同天籟般的鳴啼。
后來,故事就結束了。而你卻執著著你的執著。
一只螞蟻說,你曾脫下帽子為她載航;一只松鼠說,你曾張開雙臂為他遮擋陽光?,一只蜜蜂說,你曾割下蜂蜜給她補養?,還有一群鳥雀嘰嘰喳喳地訴說,你的庇護總是最溫暖。
而你笑笑:一切都源于使命。
你又說,那是大地無私的賜予,她總是最博大的'。
其實,你早已把使命用行動詮釋得淋漓盡致;把無私用點點滴滴壘疊得盡善盡美。你總在不滿足中向髙處伸展,因為你向往著光明,你要溶掉身邊的所有雪渣。然而,一聲驚雷,你倒下了。
渾然天地間,竟飄飛著細毫。
哦,那飄灑而下的,是你的精脈。
誰敢扭曲你的虔誠?誰敢褻瀆你的執著?誰又敢不為你的奉獻感動?
后來,那只夜鶯來了。
她昂著頭,棲臨于你的殘骸上,為你吟誦天地間最樸實的贊美詩,迸出底殼深處二十二轉驚天泣地的鳴啼!
讀書征文3
喜歡讀書,應該說是從小時侯說起。大家可能都不會想到,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做個書店的營業員。我的視野中覺得,那肯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生,因為他們擁有許多許多的書,坐擁書城是超級幸福的事。
但真正有些明白讀書的意義,還是在做了老師之后。大學的同學都走出了相對純潔理想的象牙塔,走向了生活與社會。我發現在別人眼中冠以知識分子頭銜的老師,在試題與書本之間做簡單的重復勞動,一年兩年,幾年的歲月過去,剩下的是更多的經驗與相對老化的知識層次,用這點可憐的知識去應付那些天真可愛的學生,也許是綽綽有余的,但自己的素質與學生的素質就局限在低水平的層次上不斷循環,如此流傳下去,不難想象是什么后果。我常常有一種不安。最讓我恐慌的是,我們的老師的個體內也許已經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地方可以彰顯,但走上講臺時,仍然是從容不迫。
基于這種不安和恐慌,我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讀書人的根本。
讀書人的根本是什么?我的理解有二。一是為追求精神的質量。二是為工作的美麗。
一是為追求精神的質量。
我很贊同一位名叫嚴凌君的語文教師的觀點:通過讀書,可以讓人從物質的偏于肉體的平面的生活擴展到精神的、心靈的、超越時空的立體生活。長長短短的文章都在說在讀書中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說是構建,就是因為我們曾經引以為榮的家園太多地塞進了奢華、欲望、名利,現代人的天平幾乎在物質的一頭嚴重失衡,實際上舊日的家園已經坍塌。我們帶著審視的眼光批判舊家園時,應該考慮我們留給自己和后人的首先應是什么?答案明白得很:精神。
很慶幸,我教的學科是語文,我有更多的時間空間與許多大師級人物對話。從課內跳躍到課外,從中國跳躍到世界。不管他是什么民族,我發現他們的成長史上一定深深烙上一個印跡:對精神的追求,是他們生命臻于完美的軌跡。
我當然有自知之明,不敢妄語去與大師對話,但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占有優勢給我啟發,我們靠近巨人肯定沒錯。他起碼讓我們知道人生的坐標上還有數不清的高度值得你去攀緣,你可以從事大師的工作職業,可以繼承他們的工作方向,你甚至可以模仿他們的愛好,但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靈魂深處閃爍的生命的意義。
加拿大著名教授葉嘉瑩女士一生教了六十多年書,經歷坎坷不平,她說;“我之喜愛和研讀古典詩詞,本不出于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生命對我的感動和召喚。其實我一生經過了很多苦難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來,卻一直保持樂觀平靜的態度,與我熱愛古典詩詞的確有很大關系。”我很有同感,解讀名人作品時,我喜歡將他的文章放在他的一生經歷中去品,去悟。因為我希望我和學生從中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與其是在浮躁短效的生活中期盼獲得,在生活瑣屑事務的泥沼中撲騰終生,不如以生命的激情為動力,博大的寧靜做底氣,以精神的奠基為終極,站得高些,看得遠些。
引用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的文章“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里的一段話:人為什么要讀書,知識分子為什么渴求讀學術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因為學術精品中具有強大的文化的力量。我們為什么需要學術中文化的力量,是因為人活著太需要支撐我們生命的東西,太需要為我們每天的生活得到鼓勵和依據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尋找自己為人做事的原則,信念乃至方式。
二為工作的美麗。
人們說,工作著是美麗的。我的理解是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工作是美麗的。很明顯,前者強調的是付出,是一種充實,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后者強調的則是行自己的路,想自己的路,提倡獨創。
有同事問我,你累不累?說不累是假的。但我心里很快樂,因為在繁瑣的工作程序后面,我喜歡將它化解成自己偏愛的方式。上課,交流,科研,管理,我不能說自己已經成熟,但我起碼知道不管你坐在什么崗位上,你都得有自己個性化的言說,帶有對教育教學管理的思考與追求的獨立表達。那肯定比較費力,化時間,花精力、體力,但那樣做,值得!這種體驗從哪里來,從書本里來,從云山霧海般的書里淘出來。你不讀,可以,但是一你就變得俗了,缺少一些雅致。二是你身在越來越重的工作壓力下,你會愈加勞累,不僅身累,而且心累。
剛做教師時,很愛讀小說散文,讀得如癡如醉,讀得很多,但回味不夠;做了班主任,愛讀和班級管理相關的書籍,邊學邊嘗試,也得到不少收獲。做了中層以后,我越來越發現,學有專攻已經不很現實。讀書更要博,身在圈內,而要跳出圈外。僅有一些語文教學的思路與理念是太狹窄了。于是,思考超出視野的一些東西。這些年來,我始終沒放棄讀書,沒放棄沉淀一些工作中的想法,寫些不長不短的文字,留給自己批判。
我是屬于只會在水面上撲騰的人,但我的運氣比較好,無論在哪個工作氛圍里,總有前輩或同行引領我,視我后學為友,讓我始終覺得讀書人的心胸與天地是一樣寬闊無邊的。
新課程校本教研提到的專家引領和同伴互讀,是我在曾經工作與現在任職的學校里都領受不盡的恩惠。借此機會,謝謝不吝賜教的東林中學的尤老師和廣豐中學的教職員工。你們的鼓勵和支撐讓我銘記在心。讀書是幸福的,交友也是幸福的,因讀書而交友更加幸福。
王國維說讀書有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為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第三境界。我想不管我有沒有到達,我都會牢記:熱愛讀書吧,它是一種值得你永遠追求的境界!
【讀書征文】相關文章:
讀書征文 讀書征文范文大全04-15
讀書征文(精選)05-30
讀書征文(精選)08-27
【經典】讀書征文06-10
經典讀書征文06-05
讀書的征文05-18
讀書征文05-19
(精選)讀書的征文05-29
【精選】讀書征文09-08
讀書的征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