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通用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征文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為了讓您在寫征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1
有一種美,令人驚艷,令人回味,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奪目;
有一種美,飄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壘下,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溫馨,這種美就是和諧之美。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也將是一個永遠的主題。
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締造和諧
首先,我們先搞懂一個問題,文明是什么?也許,大家會想,這是一個多么抽象的概念啊!其實不然,很簡單!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的親切,是見到師長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推崇的優良行為。
我們作為新世界的中學生,在講文明,創和諧上該如何做呢?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三點:
①談吐文明
②謙虛禮讓
③舉止端莊。
同學們,你若能做到以上三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最能體現你的文明,與人交談應注意4要:態度要誠懇,表情要自然,用語要文明,表達要得體。態度若不誠懇,你是無法與人真誠的交流的,表情若不自然,別人就會以為你不耐煩,令人尷尬;用語若不文明,別人就會認為你俗不可耐,不想和你交談;表現若忸扭捏捏,別人就會不耐煩。這就是談吐的文明,相信同學們能輕易的做到,給人的感覺良好,體現中學生的文明。
“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我們和諧校園的明天,最后祝我黃河水院繁榮發展,祝院領導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祝學院所有的同學們學業有成,祝愿我院所有的畢業生前程似錦!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2
知識的文明,推動了科技的創新;而行為舉止的文明,卻是人類最終拋卻了精神的蠻荒。作為食院學子,21世紀的大、中專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知識,樹理想,也要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的行為作風。擁有朝氣,擁有夢想,我們在用知識裝點自己的同時,是否也應為我們的`校園披上文明的霓裳?食院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為了創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院團委特發起"創建文明校園"倡議!
一、男女同學之間要自尊自愛、舉止文明、言行得體,不在公共場合有勾肩搭背等過分親密的行為。
二、嚴格遵守學院管理條理,不翻圍墻。
三、教室里認真學習、杜絕大聲喧嘩、打電話、吃東西等不文明現象。
四、注意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意踐踏草坪,不吸煙,不酗酒,不留客宿外客。
五、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保證上課紀律。尊師敬長,團結同學,互相幫助。
六、以校為家,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廁所文化。
七、不隨意張貼廣告、亂擺宣傳板、亂拉橫幅等。
八、排隊就餐,提高效率,主動收拾餐具,創造良好就餐環境。
九、遵守公共規則,維護正常校園秩序。
切之弊病,正身立己,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素質,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我們食品學院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到的!如果昨日"創建文明校園"還很遙遠,那么請讓我們遵守章程,從現在開始,從細微處開始,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孕育文明的沃土,讓我們的食品院成為文明學校的先鋒!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3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只有先學好禮儀,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才能干大事。禮儀是一種修養,一種文明。“創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是老師和同學共同奮斗的目標。和諧校園是老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教導,是同學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是同學之間噓寒問暖,是看見老師的一聲問候,是看見紙片主動撿起并丟進垃圾箱的情景······
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學生,但是,我也很想為“創建文明校園,和諧校園”做出我的一份貢獻。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我認為首先要從自我做起: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好好學習,鍛煉身體,見到老師要問好······在我們的.校園里,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文明的腳印,但也有不良的行為。
下課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耍。幾個男同學疊了紙飛機在玩,上課鈴一打丟下紙飛機便跑回教室了!紙飛機孤零零地躺在操場上,直到清潔工阿姨把它掃走。雖然同學急著去上課,不是有意丟下紙飛機不管,但是卻影響了校園的整潔。所以我們應該做遵紀守法、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遵從老師管理的文明自覺的好學生,別讓課堂上的老師生氣,別讓管理的班主任費心,別讓清潔阿姨勞累,別給優美的校園添亂,別讓我們快樂的生活打折扣。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我們一起努力,把規章制度裝在心上,把文明禮儀展現在我們的言行舉止,做個快樂的學生——一個讓家長,老師放心的文明青少年。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4
春風桃李花開日,文明禮儀盛行時,走進我們的校園,不僅有和煦的春風,還有撲面而來的文明禮儀之風。
首先,讓我們回味歷史飄來的余香,古有孔融讓梨,黃香暖被,張良拾鞋,再讓我們沐浴現代文明的清風,墨西哥人安靜有序,法國人寬容大度,德國人遵紀守法,這些說明,文明禮儀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
講文明知禮儀要從自身做起。古人云,身有禮則身修。禮儀體現的`是細節,細節展現的是素質。每個人應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得體的衣著,文雅的舉止,恰當的問候,彬彬有禮的行為,不是簡單的個人表現,而是內在的品格與文化修養的展現。正如珍妮所說,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一件小事都能帶來變化,每一個變化都能發揮作用,只有這樣,公民的素質才能提升,一個民族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講文明知禮儀要從小培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輝煌的事業,成功在人生的起跑線。講文明知禮儀,是做人的起點。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知禮儀開始的。呀學語時,父母首先教我們文明禮儀,進入校園,老師教我們文明禮儀,進入社會,更少不了文明禮儀。我們正處在素質的可塑期,一定要從小講文明,知禮儀,做到身心和諧發展。
講文明知禮儀從現在做起。做事當趁早,講文明知禮儀沒有早晚之分,只要我們珍惜眼前,把握現在,講文明話,做禮儀事,任何時候都是好時機。
三月的校園,溫馨和諧;三月的我們,涌動活力,讓我們共同奏響一曲文明禮儀的華彩樂章吧!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5
說普通話,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題記
文明這個詞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那么干凈、那么純潔了,它像一件穿久了的衣服,已經變得破爛不堪了。
文明這個詞在很多場合中都有使用,在公眾場合不許大聲說話,不隨地吐痰,不抽煙,這就是文明;在學校,不打架、不罵人,與同學好好相處,這也是文明;扶老人過馬路,彎起腰把垃圾扔進垃圾筒里,這也是一種文明行為。
可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能做多少。
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要懂事,教我們怎樣做人。
老師在學校,同樣也教育我們。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話已經變成了我們的耳旁風。
現在的我們正處在青春期,處在叛逆期,對一些話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對一些事只是一個多余的舉動,不做便好,如果我們連一個舉動都不做的話,文明就離我們更遠了。
我每次回家,車里都是滿滿的'人,基本上都是學生,上來一位老人在那站著,就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站起來讓讓座,要么假裝看不見,要么戴上耳機坐在那里聽歌,這些人都是高中生,素質就那么差嗎?真不明白。
在學校,我們不像在家那樣百依百順了,而像一匹沒有韁繩的野馬。
打架、罵人,對于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基本上成了家常便飯。
把學校的紀律當成空話,見老師不打招呼,見同學開口就是臟話,同學的書掉在地上,恐怕也懶得彎腰去幫忙撿起來。
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就這么難嗎?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舉動能改變一生的人。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6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該做怎樣的人呢,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做文明之人,簡單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說是一個真正“大寫”的人。
文明禮貌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老師不但要教育學生知識,也應該教育學生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文明誠信,團結友善,樂于奉獻。
文明是路上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誠摯關懷;時間到老師時的一聲問候“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時的舉動,是看到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
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部分同學之間相互講粗話,臟話;我們很多同學把學習放在第一位,而往往忽略了社會公德,文化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我們要把文明放在心中的首位,千萬不要認為文明是小事。因為每個人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事做起,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7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
同學們“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衛生,讓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保護環境衛生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讓我們共創衛生校園,爭做衛生學生。
同學們,在這個衛生月里,全中國都彌漫著文明衛生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于各種花朵,你便是其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們一定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衛生的使命,不負于未來,無負于教育我們的校園。
同學們當你漫步在校園的小路上,你希望它是一條潔凈且花香的幽徑嗎?當你為學業而靜坐于教室的.課桌前時,你希望面對的是一張無睱的課桌嗎?當你課后走出教室放松身心時,你希望自己處于象征未來主人的清潔走廊嗎!
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賞心悅目,更加愉悅;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能讓我們學會謙讓,更加高尚;優美的環境,更需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
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多做實事,多做好事,用實際行動為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8
如果你曾感動于教室里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于校園里的一抹曙光、一片綠葉,一滴露珠……那么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吧!
從我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
朋友,如果你熱愛你的校園,那么,你就應增強自己的使命感,使你的校園更整潔,當你走路時,請不要把口香糖吐在地上;當你在操場上玩藍球時,請不要把擦完汗漬的紙扔在地上;當你的.身邊有白色垃圾時,請你彎腰撿起來好嗎?你扔一團廢紙,你吐一口痰,這時也許不會有人指責你,但在剎那間你的素質卻降低了。
為什么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可愛?因為他們經常會說,“謝謝”、“再見”、“您”、“您好”、“對不起”……而我們卻不愿張口“說話”,見到師長,我們不加理睬;見到學長,我們視而不見。
當你下樓梯時,你是否走在兩側;當你出入教學樓時是否隨手關門、關燈;當你洗完手后是否關掉了水龍頭……
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些小事,正是這些小事培養了我們對生活纖細的感知,不要忽視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五月的校園,廣闊的天空,潔白的浮云,小草是那么綠,肆意招搖在風中,一切都是那么隨意而蓬勃。
我愛像家一樣的校園,我要保護它,讓一縷叫“文明”的風吹灑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我是校園的主人,校園的文明,從我做起。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9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
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國慶節過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與天安門的神圣與威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當你漫步在校園的小路上時,你不希望看到的是一條潔凈花香幽徑的小路嗎?
當你為了學業而靜坐在課桌前時,你不希望是一張整潔無暇的課桌嗎?
當你走出教室放松身心時,你不希望自己處于象征未來主人的清潔走廊嗎?
通過以上事例,使我們更加懂得了衛生環境對人身心乃至心情的重要性。我們應用自己的雙手來保持與創造優美的校園環境。擁有優美的環境,能讓人賞心悅目,更加愉快。優美的環境,能使人知書達理,學會謙讓。有了優美的校園環境,我們才知道“懂得珍惜,學會愛護”的深刻含義。這一切,都于衛生環境息息相關。
我們作為學校的主人,是學校快樂的源泉,活力四射,為了給我們自己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學習環境,一起加油吧!
學校是我們另一個溫暖的家,愛校護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用我們的辛勤與付出,一定能構繪出更加文明、衛生、美麗,和諧的家園。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10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是什么讓平凡的生活變得不平凡,是什么讓普通的人變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習慣呢?是文明。在這美麗的地球上,文明之花到處開放,那我們小學生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文明的好學生呢?
一個文明的好學生:在家里,尊敬父母,家務積極;在班級,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公共場所,愛護公物,遵紀守法。
但在我們日常學習的生活中,偶爾還是會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臟話,比如亂扔垃圾,比如從草坪上抄近路,有些同學會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古人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國民的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于市民的素質,一所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于我們每一位同學。同學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
梁啟超先生在《中國少年說》一文中說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每一個人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從現在起,我們攜起手來,管住我們的`口,管住我們的手,管住我們的腳,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的不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習慣,讓文明之花開遍南湖小學校園的每個角落。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11
校園是我們的家,它給予了我們無窮無盡的知識,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做人的道理。我愛我的校園,在這里,有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瑯瑯的讀書聲,還有同學們討論問題的爭執之聲。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諧、充實。
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平坦的校園道路一眼望去,多了很多同學們吃的零食袋子、喝的飲料瓶、紙屑,這些東西似乎讓我們的校園染上了污點,一開始是一個污點、兩個、三個,漸漸的已經多得讓我們數不清了,也擦不掉了,我似乎聽到了我們的校園在呼喚、在乞求、在哭泣。校園是我們每個人的家,保護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為它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我們的校園重新亮麗起來。
對于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我們該怎樣去處理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回收再利用。首先,我們扔垃圾不要亂扔到地上,要扔到垃圾池里面,以便回收。
現在的小河有多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水是黑色的,河里的垃圾數不勝數,記得以前,學校河邊的水清澈見底,水里的小沙石清晰可見,同學們洗衣服的時候都會到河里去洗,而現在卻臟的連碰都不敢碰,有時還會飄來一陣陣臭味,直叫人聞著難受。這都是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亂丟垃圾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的校園應該是一個干凈、清新的校園。如果同學們不注意衛生隨手亂丟亂扔,沒有保潔意識,那么我們的校園就會變得暗淡無光了。我想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不想看到自己的家是那么骯臟,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把屬于我們的家清理干凈,讓它重新回到溫馨,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校園,屬于我們的校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我們的校園建設的更加美好、和諧。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12
這段時間,我們一中校園正在爭創“全國文明校園”,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整潔、干凈、美觀。
可是,口香糖垃圾卻在我們的校園中“安營扎寨”,這可絕對不行呀!于是,我們8班決定一起完成“清理口香糖”的艱巨任務,把這些在樓道里、墻壁上、地面中、角落里的口香糖,趕出校園。
前幾天,看到高年級的學哥學姐們,拿著五花八門的工具清理口香糖垃圾時,一會兒敲、一會兒搓、一會兒鏟、一會兒鉤一個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可口香糖卻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牢牢地黏在地上,紋絲不動。看到他們的.樣子,我不由得感到這件事的難度有多大,口香糖是多么的“堅不可摧”了。馬上就要輪到我們班做值日了,心里暗暗為這件事捏了一把汗。
我走在放學回家路上,就開始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輕松清理口香糖垃圾,可是卻沒有想到。回到家里,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先把衣服浸濕、泡軟后,揉搓幾下,污漬就這么被輕松地去除了。我頓時想到,清理口香糖垃圾是不是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呢?水對口香糖究竟能不能起到軟化的作用呢?我準備一探究竟。
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來到學校,拿出準備好的噴水壺、批灰鏟、拖把,帶著組員,開始合作對戰“堅不可摧”的口香糖。一人在前面拿著噴水壺對準口香糖噴水,浸濕垃圾;一人在中間拿濕拖把在口香糖身上來回拖,使它松動;最后,我用小鏟子使勁兒一鏟,頑固的口香糖就這么向我們“投降”了。耶!帶著勝利的喜悅,我又叫上了幾位同學一起,如法炮制。不大會兒功夫,一樓到四樓的口香糖垃圾全都“束手就擒”了。看來,只要用對方法,一切都會變得容易許多。
我和同學們決定以后再也不吃口香糖了,不帶零食進校園,共創我們美麗、和諧、整潔的校園。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 篇13
但丁曾說過:“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可見,知識和美德對我們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知識和美德是我們從踏入校園的第一步開始,才正式接觸和學習的。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應培養自己成為有涵養、講禮儀的新一代。為日后在社會中,做一名文明人。
學校讓美德傳遞、讓文明行為走向四方。
學習的圣地,心靈的凈土。早在很多年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有禮貌、知恩圖報。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如今的校園少了這份禮教。有些同學不在意地上的垃圾,不注重個人衛生,對老師也欠缺尊敬,禮貌用語被當成兒戲;感激之言也難說出口,反而臟話隨口而出;同學的幫助視乎成為了理所當然;老師的嘔心瀝血成了不討好的賣弄。文明美德呢?禮儀呢?凈土何時被蒙上了一層灰?
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對文明禮儀和各種美好的道德品質能說會道。卻不敢拍胸脯說自己是文明的榜樣。因為我們之中有諸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難道你們甘愿做行動的矮子嗎?即使外界再怎么豐富多彩,官場有多爾虞我詐,仍要記得,有那么一方凈土能讓心靈休息。在這片凈土上,我們的老師曾說過這樣的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巧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女工一看是列寧,就打算退回去讓路。這時列寧卻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等女工上了樓,他才下樓。列寧是領袖,卻能對一個普通人如此有禮貌,講文明,作為學生,我們是不是更應該踐行文明行為,從自身做起呢?是不是應該時刻記得對身邊的人說聲“請”“謝謝”“對不起”呢?只有從小事做起,不斷實踐各種文明禮儀,才能使自己的修養得到完善。還校園一方凈土。
攜美德之手,共創文明校園,推進和諧城市,壯我“禮儀之邦。”一個文明的舉止,能折射出一個人內在沒的素養;文明的談吐,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文明校園,才有資本大談社會文明美德,爭做一名名副其實的文明人。
【創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征文】相關文章:
創建文明校園征文11-28
創建文明校園的征文11-15
創建文明校園征文通用04-22
文明創建為主題的征文范文06-01
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征文04-04
創建文明校園優秀征文作文06-26
創建文明校園征文(15篇)12-12
創建文明校園征文7篇11-28
創建文明校園征文8篇11-29